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火线之AK传奇 第九百二十二章 苏颜冰的家庭

《穿越火线之AK传奇》第九百二十二章 苏颜冰的家庭

作者:纳兰初 字数:2729 书籍:穿越火线之AK传奇

  “陛下不欲臣提从前事,但臣还是斗胆要从前事讲起。年初公主来我那里,确实受了极大委屈,一切全是臣家之过,此事我至今想起仍觉歉疚,臣那侄儿应也如是,在公主离去后,多方寻找,从甘凉出发,一路辗转,寻到了公主旧居,无果,告身限期逼近,无奈之下,只能暂时中断寻人,转而入京。随后,也是机缘巧合,竟叫他得以和公主在长安再遇。”

  “臣记得清楚,当时他写信给臣,目的,固然是为了告知臣此事,好叫臣放心,但在他来信的字里行间,臣还是读出了无限的欢欣之情。”

  “陛下,臣的侄儿自八岁失祜后,便到了臣的身边,可以说,是在臣的眼前长大的。他性情沉郁,遇事持重,于少年人最难把持的‘情’之一字,也是清谨律己,从无半点挂心。多年以来,臣是第一回感知,他竟会为了一人牵肠挂肚至此地步,乃至完全被她左右心绪。自那一日起,臣便明白了,臣的这个侄儿,他的心中已是有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还是画师身份的叶小娘子。”

  “不瞒陛下,当时臣的心中,喜忧各半。喜的是臣本以为或将孤绝一生的我裴家二郎,终于有了意中之人,忧的,却是他口拙言讷,心事又重,怕是不知何为好逑之道。后来臣获悉陛下计划苍山之行,猜想小娘子或也同行,于是叫何晋来,除代臣送告罪书,也想叫他替臣留意着些臣侄举动,以便臣有所准备。臣是万万没有没有想到,小娘子的身份原来如此高不可攀。晓得公主归朝的消息后,臣本也彻底绝了念头,然而思前想后,始终还是放不下去。”

  “婚姻者,人之大伦也。我裴家的子侄辈里,如今只剩他一人了,他又心系公主,臣不为他着想,谁为他着想?臣不为他尽到心力,将来去了,如何面见他地下的父母?”

  “方才陛下问他自己是否知晓,实是公主归朝太过突然,臣知道得晚,待臣欲与臣侄商议,他又被陛下派出去办事了。臣本打算在他归来后议事,然而获悉另外几家大人皆已派来求婚使,臣不才,为表臣家诚意,先行也赶了过来,代臣侄向陛下表明求娶公主之心。等臣侄回来,知臣已代他向陛下提亲,定会欣然从命。”

  “陛下,臣也知,此次求亲的另外几人,皆是英俊儿郎,又无不身份高贵、家世不凡。臣自知臣侄远不如他们。但论对公主的赤诚之心,臣侄丝毫不逊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故臣斗胆,此行除拜望陛下,也冒昧代臣侄向公主求婚,恳请陛下裁酌,给臣侄一个机会。”

  裴冀的这一番话,讲得令人动容。皇帝的唇角紧紧地抿了起来,神色游移不定,正这时,伴着一阵轻微的步足之声,一道声音说道:“裴公有心了。”

  裴冀转头,见是公主笑盈盈地走了过来,向着自己敛衽行了一礼,道:“裴公对子侄后辈的殷殷之心,叫我甚是感动。我又何来如裴公所言这么好,如此过誉,叫我很是惭愧。裴公代裴郎君传达的一番心意,我收到了,陛下定也会郑重考虑。裴公请起。”

  裴冀赶忙还礼,又见公主向着座上始终一言不发的皇帝行一拜礼:“阿耶,也不早了,裴公远道而来,今夜想必也困顿了,你们君臣若还有别话,何妨明日再叙?”

  皇帝目光在公主的脸上转了几圈,面上露出些隐隐的不快之色,终还是忍了下去,唔了声,唤赵中芳入内,引裴冀下去安顿。

  裴冀再次叩拜过皇帝,这才随赵中芳退了出去。絮雨依旧亲自送行,送出清荣宫,裴冀再三地辞谢,絮雨方停在宫门之外,目送他随赵中芳沿宫廊离去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了,转身向里行去。

  皇帝人依旧在方才接见裴冀的外殿里,双手负后,独自在殿内慢慢地踱来踱去,听到絮雨返回,叫他去安歇的声音,停步,侧目望来:“你怎不送他到住处,再服侍他安歇下去?”

  显然,皇帝这是对女儿方才敬护裴冀的态度感到不悦。

  絮雨一笑,上来扶着他,一边伴着,慢慢往寝殿去,一边道:“阿耶你这话说的!年初我去甘凉,裴公待我亲厚无比,如同亲女。如今他远道而来,我送送他而已,怎就惹得阿耶如此不快了?”

  皇帝哼了一声,总算不再就此说话了,然而面色依旧带着几分不豫,直到絮雨将他送到榻前,又和杨在恩一道服侍他就寝,他仍是眉头紧锁,忽然道:“你们都出去。”

  “嫮儿留下。”

  杨在恩便知皇帝是有话单独要和公主说,急忙应是,带着剩余人一道退了出去。

  “阿耶有话,但说无妨。”絮雨站在皇帝面前,见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半晌又不发声,轻声道。

  “裴冀今夜为他侄儿向朕提的事,你如何想?”皇帝终于发问。

  “阿耶何妨考虑。”絮雨应。

  皇帝大约没料到女儿应得如此之快,起初一怔,接着,面上再次露出不快之色:“裴冀是裴冀,裴二是裴二!嫮儿你难道连这也分不清楚?”

  “阿耶,你这回叫裴二去清肃陈思达余党,自然是出于他身份的考虑,看中他对昔日神虎军散在各处的旧部的号召力,叫他去,事半功倍,这没有错。但阿耶你又派袁值充监军使!阿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还是那句话,你这样对他,如何能叫他真正效忠朝廷,臣服于阿耶你?”

  皇帝噎了一下:“阿耶自有考虑,你不必管!”

  “阿耶,你撤了监视他的人吧!”

  絮雨沉默了一下,忽然说道。

  “你不是想要一把收他的刀鞘吗?何妨就由我来做阿耶的刀鞘。”

  皇帝用吃惊的目光望了她片刻,才终于好似反应了过来。

  “你是叫阿耶将你赐婚给他,以示阿耶对他的信任和恩泽?”皇帝双眉立刻紧皱,紧跟着便是摇头。

  “嫮儿!是你朕唯一的女儿!裴二他就算再如何能干,将来再如何能做国之重器,在阿耶这里,十个他也是比不上你!”

  皇帝顿了一下,想起从前那夜在城东郊野乱葬岗里的一番对话,目光变得愈发阴沉起来。

  “阿耶实话和你说吧,阿耶曾经早早就给过他机会了!阿耶曾亲口问他,能不能守护你的一生,你猜他是如何答复的?他竟然不应!”

  “阿耶凭什么把你嫁给一个连口头许诺都不肯给的男子?就因他那伯父来求婚,便将你赐婚给他,好叫他往后轻看于你,以为我皇家择婿,非他不可?”

  皇帝越想越气。

  “阿耶知道你喜欢此人,那又如何?你莫犯糊涂!天下的好儿郎多的是!朕看那个兰泰就很不错!至于裴二,他可以不忠于朕,只要他没有做出对我朝不利的举动,不犯事,朕什么都可以忍,何至于要将你强嫁给他收买他心!”

  “此事你不用多想了!”皇帝重重拂了一下手,斩钉截铁地道。

  比起此刻情绪激动的皇帝,絮雨反倒显得极为沉静。

  “阿耶,女儿确实喜欢裴二,愿意和他共度一生,这一点,女儿并不否认。但阿耶若以为女儿是因今夜裴冀到来而仓促做出如此决定,那便错了。”

  她迎上皇帝投来的两道惊疑目光。

  “他为何对阿耶心存芥蒂,阿耶你又为何总是防备着他,个中内情,阿耶你想必比我更是清楚。我又何尝不知,我在当中,未必就能起到多大作用。但当日,从我告诉阿耶,我想好了愿意回朝做公主的那一刻起,我便已做好身为公主当承担的一切的准备。”

  “我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我想做什么,我非常清楚。我愿意给裴郎君一个机会,因这也如同是给我自己机会。我只恳求阿耶,答应我一件事,等到到了阿耶认为合适的那一天,一定要为裴大将军和八百烈士追功,还他们以配得的身后之名,令他们的子嗣后裔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在天下人面前昂首挺胸,因逝去之人的功业而骄傲。”

  “那不是阿耶你施下的天恩,那是朝廷,是阿耶你欠他们的!”

  她说完,向着坐在床榻上的皇帝跪了下去,叩首。

  皇帝定定地看着郑重跪拜在自己脚前的女儿,慢慢地,仿佛一只泄了气的球,在静默了片刻后,面上露出了迟疑不定的神色。

  “嫮儿,你——”

  他顿了一下,神情里依旧透着不甘,“你自己也是看到的!那姓裴的小子又臭又硬!你叫朕就这样答应裴冀之求将你嫁他?朕实在是……”

  “不用阿耶你强行赐婚,此也绝非我意。”絮雨说道。

  “嫮儿你是什么意思?”皇帝不解地看着她。

  “众家不是一齐来向阿耶表求婚之意吗?”

  “女儿方才也说了,只是给他一个机会。到时,他自己若是放弃,女儿自然也不强求,从今往后,再不会提此事半句。”

  她沉吟了下,说道。

  ……

  十来天后,裴萧元在袁值的旁监下,将用来临时调遣天宁军的兵符归还,并匆匆返回苍山之时,时令已是八月底了。

  这一趟差,过程算是顺利。

  陈思达有个本家兄弟,名陈思荣,在齐州任节度使,陈思达本是要奔去齐州共同谋事的。除此,魏州节度使刘昌,这些年与陈家兄弟私交不断,而刘昌从前也是神虎军下的一名副将。

  这些年,陈思达百般笼络刘昌,又令陈思荣与其结成儿女亲家,从而将两家紧紧绑在了一起。此次陈思达兵变失败后,朝廷命陈思荣入京,陈思荣知自己若去,必是死路,一边寻借口拖延,一边暗中联络刘昌,拟以拥戴景升朝的皇太孙李延为旗号,兴兵起事。

  当年的神虎军下,多骁勇善战之将,刘昌便是其中一个。

  和陈思达不同,他对裴固向来忠诚,当年实是情势所迫,随大流而为之,加上陈思达这些年在朝堂里地位显赫,与太子柳策业等人往来丛密,他为身家前途之计着想,自然不能不依附。但每每想到从前战死的裴固和那八百同袍,心中便有些惭愧。这回收到陈思荣的起事之约,吃惊之余,难免犹豫。从之,实非他的本愿,若是不从,两家已是密不可分,又怕朝廷容不下他。正举棋不定之时,意外得见潜来的何晋,这才得知,朝廷派来催拿陈思荣的钦使竟就是自己当年的旧主之子。何晋转达裴萧元之言,劝他悬崖勒马,勿铸大错,并保证,只要协助肃清陈思荣等余党,朝廷必不追究他从前与陈家兄弟的关系。

  刘昌虽在地方任职,但早也听闻裴萧元之名,何况他的身份摆着,既来劝降,立刻不再犹豫,当即听从,秘会裴萧元,纳头下拜,随后,假意应允陈思荣起事,稳住对方后,领着兵马与裴萧元暂时接管的一支天宁军汇合,一举将陈思荣及其党羽全部捉拿并诛杀。

  解决这件事后,裴萧元便马不停蹄地踏上返程。

  他之所以如此急着返回,是因已经得知伯父裴冀也去了苍山,怕晚了,来不及见面,他便又要返回东都。如此一路紧赶,终于在八月底的这一日傍晚,于苍山下的驿馆,见到了裴冀。

  他到的时候,裴冀正与宁王在驿馆后的一处林泉旁对弈,崔道嗣在一旁观棋,头系鹿巾,作隐士打扮,看去仙风道骨。李诲领着两名童子取泉煮茶,青头忙着在炉前扇风烧火,少年郭果儿则腰带佩刀,静静地候立在路口的一株古木之下,看到他现身,急忙迈步上来拜见。

  夕阳穿过林头,剩一片稀疏斜照。在潺湲的泉流声中,间或响起一二道棋子敲落在石盘上的声音。此景闲逸得叫裴萧元一时不敢靠近,唯恐惊扰当中之人,示意郭果儿噤声,但发出的些微声响还是惊动了人。李诲抬头望来,面露惊喜之色,轻呼:“师傅回了!”

  他的声音惊动宁王等人,纷纷转目看来。裴萧元这才走了过去,一一拜见。宁王和崔道嗣知裴冀若不是在等他,早已动身回东都了,今日他人终于回来,短暂寒暄几句,便结伴离去。

  李诲自然也是懂眼色的,亲自送上茶后,也立刻带着人避开了。

  裴萧元已有半年未见伯父了。

  半年时间而已,确实不长,但于他而言,有时回想种种经历,总觉漫长得仿佛已经过了半辈子。又或许,是他自己的缘故,看眼前的伯父,也总觉得他好似比年初在甘凉分开之时显得更是清瘦了。

  “侄儿今日才回,叫伯父久等了。”

  裴萧元上去,低头便要跪拜尊长,被裴冀阻止,扶起他,端详了下他的样子,见他风尘仆仆,问了几句路上情况,得知他只用了六七天便走了原本十来天的路,从齐州赶了回来,不禁目露心疼之色,责备了几句,说完全不必如此匆忙,这回自己来,得到皇帝恩待,并未规定返回之日,他完全可以慢慢行路,自己多等个几日,也是无妨。

  “侄儿是急着想见伯父的面,所以行路稍快了些。侄儿不累。”裴萧元笑着解释了一句。

  裴冀看着他,目中闪着慈色,最后笑着摇了摇头,随即领人坐到方才与宁王对弈的石桌之前,开口询问齐州之事,听裴萧元讲述完毕,点头:“顺利就好。那刘昌我也有印象,总算他还知迷途而返。这回的事,你做得很好。”

  “侄儿何来的尺寸之功,全是仰仗父亲余威而已。”

  裴冀见侄儿用平静的语气说出来这一句话,顿了片刻,含笑道:“你父亲的余威固然是在,但你自己亦是出类拔萃。不是伯父自夸,莫说年轻一辈,便是放眼整个朝堂,我看你也是不逊于人。不必过于妄自菲薄。”

  裴萧元微微一笑:“多谢伯父夸奖。”

  裴冀亲手为侄儿斟茶,裴萧元见状,忙起身抢夺,裴冀道:“无妨,这里没有外人,就让伯父替你倒杯你那徒儿煮的茶水又能如何。”

  裴萧元停下,缩回手,转到近旁溪边,俯身洗净双手,一并掬泉,净了下面。在除去路上沾惹来的风尘后,他回来端坐,双手端起茶水,饮了一口。

  裴冀望着他道:“伯父此行来苍山,除为探望陛下病况,另外也办了件事。”

  “伯父已在陛下面前,代你正式向公主求亲了。”

  裴冀的面上带笑,声音很是平静,仿佛这是再寻不过的一件事。

  裴萧元的面上掠过一道复杂难辨的神色,分不清是欣喜还是惊异,抑或更是带了几分迷惘之色。他那一双因为常年掌握兵器而生满刺茧的双手就这样端着茶盏,凝固在半空,片刻后,人才动了一下,缓缓放落茶盏。

  “伯父——”他略带几分艰难地出声,嗓音有些干涩。

  “侄儿不明白,伯父为何如此行事?”

  “你还是和年初时的心情一样,不愿娶叶小娘子吗?”裴冀反问了一句。

  裴萧元面上登时露出异样之色,一时间,似有无数的言语纷争着就要出口,然而最后,他什么都没说,双目落到布在石桌的残棋上,只道:“伯父何必明知故问。她已经不是叶小娘子了。”

  “是,”裴冀点头,“她确实已不是当初的叶小娘子了,但对于知道她的人而言,区别很大吗?二郎你会因为她如今变作公主,便由爱转嗔,不复相见?”

  细汗自裴萧元刚洗干净的额面上渗出。他显出几分局促的神色,仿佛有芒刺正在扎背。

  “我自然不会。”他应道。

  “但她既成为公主,又岂是我能高攀得起的。我知伯父你是为了我好,但这回和上次不同……”

  他顿了一下,抬手,揩了下额头的汗,随即用稍稍加重的语气,说道:“倘若前些时日我在的话,我是不会答应伯父为我到陛下面前提这种事的。”

  “你倒也不必如此过虑。”裴冀应道,“我看圣人对你也是怨气冲天的,未必就愿意应伯父之求,将公主许你。”

  裴萧元抬目,望向对面。

  “这回和前次为你定亲不同。伯父之所以替你求亲,完全是为公主的缘故。”

  “二郎,你扪心自问,如公主那样的女子,倘若她被人求走,作了他人之妻,你当真不会抱恨终身?”

  “你是我带大的,我知你心事太重,顾虑什么。我是怕你将来追悔莫及,所以趁陛下还没做好决定,为你争一个可能的机会,如此而已。最后成或不成,不在我是否为你提亲,在你自己。”

  夕阳慢慢地从林头后下坠,天光仿佛瞬间笼罩了一层暗沉的夜光,有归巢的鸦雀开始在周围盘旋,发出阵阵噪鸣之声。

  裴萧元便端坐在这片浓重的暮影里,双目望着面前的残棋,身影凝定。

  “伯父。”良久,他再次缓缓抬目,望向裴冀。

  “当年北渊一战,皇帝究竟是否元凶?伯父你又知道多少?”

  “这句话,侄儿早就想问了,可否请伯父如实告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