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复明1659 第159章 此消彼长(1)

《复明1659》第159章 此消彼长(1)

作者:骑射无双 字数:1844 书籍:复明1659

  在朱成功气的摔了好几件青花瓷,五千名士兵和二十门大将军炮赶往苏州的时候,整个苏州,已经到处挂起了写着清字的大旗,几个乡绅的家丁们穿着自制清军的号衣耀武扬威,拿着十几年前的剃头挑子到处给人剃头---街上行人刚刚长起来一年的头发,又被这些现充的清军官兵们剃了回去。

  “执拗什么?这天下终归是我大清的,都知道满洲大兵过境都得抢掠一番,说不定看到你们这些有头发的不爽,全都砍了,我们现在帮你剃头,是保你的命,知道不?”一个挑着剃头挑子的壮汉说道。

  “知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吗?”

  “废话什么?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选一个!”

  经过了上一次的剃头,木然的市民们选择了服从,毕竟,反抗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已经化作了土地之下的森森白骨。

  不过,那名壮汉的话倒真是说对了,发动此次叛乱的头目,还真是出于这个想法,才敢于对抗看起来还有数十万大军的郑家。

  此时,在苏州府衙内,一名剃光头发留着长长辫子,换上了僵尸官服的人正在同叛乱的首领交谈。

  “真没想到,在郑逆作乱的时候,还有此等义士敢于在郑逆腹心举起义旗!待到我大清克复江南之际,大家有一个算一个,必定加官进爵!”戴着顶戴说话的这位,是鳌拜帐下派来联络的使者,鳌拜为了给朱成功找麻烦,秘密往每个府都派了人,但只有苏州府奏效了。

  “在下等一直坚信,我大清是天命所归!”为首一人对着这位打了个千,他知道,他以后的官运如何,全看这位使者如何在鳌拜面前说话了,“故所以一直隐忍不发,从而积蓄力量,愿为我大清效犬马之劳!”

  “只可惜在下家人不经战阵,只是说服了一个千总的原来绿营反正,所以苏州随时有可能被郑逆反扑啊。”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鳌拜赶紧来救救自己这个带路党。

  要不然,知道鳌拜最终能赢,开了天眼又有何用?在胜利之前被朱成功拍死,胜利果实又与自己何干?

  什么?你说大清朝廷会给自己谥号?然后赠一个官位?

  没错,这种身后的荣誉对于官员是有用的----前提是你得有后,问题是,要是自己死了,自己全家还能活着么?

  所以,赶紧召唤满洲爸爸的骑射碎地拳,才是当务之急!

  而这位使者看着面前这几位新剃了头的士绅脑满肠肥的献媚样子,心中轻蔑一笑,露出一个你懂得的表情,立时就有人开口说道:“大人远来辛苦,在下等已准备了些点心与您去用。”

  说罢,下人就把一个漆器食盒提了过来,使者提了一下,感觉里面挺沉重的,估计是银子罢。

  “这些人还挺识相的!知道吾穿越郑逆的控制区,直接塞银子最好带走了。”当即也露出一副官面上的笑容回道:“郑逆纵然有再多的兵马,也反扑不了了!大可放心。”

  “敢问大人,这是为何?”几个人有点懵逼。

  “大家都明白郑逆为何能侵扰东南吧?因为郑逆横行海上,水军强啊,可现在,我大清不停的在江中放火船,郑逆的海船在江中本来就不适合行驶,只是勉强使用,现在又有躲不开的火船,何况……”

  “唉…算了,此乃军事机密,不能说。”使者叹了口气闭上嘴。

  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钱才能说么?当下就有人掏出银锭塞到使者怀里,反正没其他人,使者又笑了一下便继续说。

  “既然大家如此客气,那说了也没什么,不过可要记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那是自然!”

  “好。”使者好整以暇的说,“鳌拜将军告诉吾说,我大清的施琅将军擅长水战,是从郑逆叛出来的,他已经带着水师南下了!”

  听到这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这间不大的房间里成了欢乐的海洋,要不是这位使者还在,几个人恐怕得相拥而泣了。

  “果然我没选错,大清真的是天命所归,郑逆的日子长不了了!”

  “唉还好自己押对了宝啊。”

  于是,这位使者好好的感受了一把苏州的富贵,几位头目搜刮了苏州各种各样最好的东西,整日美食美女,莺莺燕燕,让他掉进了温柔窟里,过了几天才送走。

  朱由榔要是知道此时的苏州发生的事情,估计会想到后世那个用猴子和香蕉做的实验。不过,此时的朱由榔正踏上了北上的旅途,开始他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巡。

  这条路线基本上是沿着来时的旧路,从临安府进入云南内地,最后到达云南府为终点。虽然此时缅甸对朝廷国力的加成远远高于云南,但在朱由榔的规划里,云南未来会反超缅甸---当然,是被肢解以后的缅甸。当移民足够多以后,朱由榔打算发兵灭掉西边的阿拉干王国,然后把缅甸南部和阿拉干等地另外划出一个布政使司,不过这是最少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为了宣扬蒸汽机的威力,也为了能够供应皇帝出行所需要的巨大运力,轨道局紧急临时改造了轨道,弄了一列七节车厢的蒸汽机车。改进以后的车头能够提供三十五马力。

  其中一个车厢里运载专职的机械工人和一车备用零件,以便列车抛锚时及时更换。不过按照朱由榔每个车站都会停车的缓慢行程,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也不至于在中途抛锚。

  而另外三个车厢则专门运输了一个禁卫军的排,用于保卫工作。其他的则是各种各样的物资,至于人,朱由榔除了几个宫人和大太监李国泰,啥也没带。若是在烈皇之前,可能也只有朱祐樘同志能够相比了!

  每到一个县城,朱由榔都会把整座城池绕上一圈,仔仔细细审视着自己开辟出来的新天地。虽然大多数地方仍然看不到穿越带来的痕迹,但仅仅是各地乡间由一排平房和围墙构成的公所,就足够朱由榔感到兴奋了!

  这段时间比较忙更新会时断时续,感谢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