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刷视频就能赚钱 第344章 不卖粉的大·毒·枭

《我刷视频就能赚钱》第344章 不卖粉的大·毒·枭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字数:0 书籍:我刷视频就能赚钱

  在梧桐大学开的晴月店铺,跟商店街的店铺在装修上是一个风格。一样的大窗户,厚实的印花窗帘隔开试衣间,大大的等人高镜子……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店里的衣撑子和衣架子没有再去挑选贵价又费时间的材料和繁琐的藤编衣架,而是用了普通的衣撑衣架。

  不过单凭这些,晴月的开业也让很多大学女生产生了兴趣。

  本来以为这样的店铺卖的衣服肯定不便宜,抱着“进去看看贵了不买”的心情,三三两两的女学生挽着手进去逛。

  这一逛,就彻底折服了。

  钱晴让丁杰发了一批衣服回来,这一批衣服跟钱晴在商店街进的款式并不一样。而是选取了一些并没有那么“时髦”的衣服,像是中规中矩的白色衬衣,半长不短的裙子,还有些没那么夸张的帽子和丝巾……

  钱晴把这些衣服重新搭配过,通过胸针,丝带,帽子,皮带这些配饰来进行点缀,店里的衣服全都焕发了不一样的光彩。

  这也是考虑到店是开在学校周围的原因。现在大学的氛围是开放的,但着装上特别追求时髦的学生也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在普通的衣服上有一点亮点即可。更何况如果有特别追求时髦的学生,那商店街肯定不会少去,钱晴也并不会流失这部分客户。

  正值周日,梧桐大学的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都奔着东门来了。

  在钱晴的建议下,两层楼的店主们都适时的进行了“打折促销”。

  钱晴这里为了推销卫生巾,依旧是买衣服送卫生巾,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水平,干脆定为三十块钱就送一包卫生巾。一个人要是凑不齐,那就几个人拼单,反正一包十六片,各自拆开分一分也可以。

  丁大舅丁二舅的丁家餐馆就很直接,炸了一锅果子。用的是白面鸡蛋芝麻,又丢了点磨碎的核桃粉。切成两指宽的宽面皮下油锅,炸出来的果子又香又脆。拿出去卖都不会便宜。

  丁大舅这阵子不少赚钱,人也大方,直接炸了几大簸箩的果子,过来的都给分个几片。

  丁家餐馆在两层楼的一层,还是正对着大路的第一家。学生们拿了丁大舅丁二舅的炸果子,自然还要往里走。

  里面挨着就是闫教授的旧书店,闫教授是个不讲究摆放的人,店里的书被简单粗暴按专业分类,单本的和非专业类书籍放架子上,剩下那些重复的就直接垒在地上。一本一本,垒到快天花板的高度。

  这么一弄,反而有种诡异的美感。

  至少学生们一进门就在心里“哇”的一声惊叹。

  闫教授端着个盘子,里面放着丁大舅丁二舅给的炸果子。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让学生代买盒饭,闫教授也看开了。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换言之,他一个不知道还要活多久的老头子,吃点好的怎么了?!

  破罐破摔之后闫教授就开始每天大摇大摆去丁家的摊子上打饭。

  他才不订餐,提前订了餐,万一当天吃的时候改主意怎么办!

  丁大舅丁二舅也十分给面子,想到外甥女的地还是从人家手里买的,每次打饭都要多打半勺。

  闫教授看着这些东张西望的学生,觉得这些学生十有也就是因为这边刚开业才来探新鲜。都是些旧书,还是那种跟专业有关的,估计也没几个人能买……

  “哎,这本书我找好久了!!没想到这里居然有!”

  “让我看看……《书剑恩仇录》,这什么啊?”

  “武侠小说啊!你没看过吗?”

  “没有,那你要喜欢就买嘛。”

  闫教授不防还真有人要买书,《书剑恩仇录》?什么东西?

  那学生应该是十分喜欢,提着书就兴奋的过来询问。

  闫教授思忖了一下:“三块钱。”

  专业书他要卖便宜点,那是知识。这种小说,他就要卖贵点。

  闫教授是个纯粹理工学者,最看不起这些情情爱爱无病呻吟的小说!

  “三块啊……”

  确实贵了点,但那学生实在是想要,于是就咬咬牙:“我明天来拿可以吗?”

  说着还生怕被人先买走了,塞给闫教授道:“您把这本书先收起来,我明天就来买!一定不要卖给别人!”

  闫教授面无表情,把书收到自己的柜台下。咬着炸果子气哼哼,怎么不见你们把专业书当宝呢!

  走了一波学生,闫教授光吃果子也有些腻,倒了一杯白开水。再看看店里几个瞎逛的学生,闫教授也觉得没劲。随手翻开了手边的《书剑恩仇录》……

  />良久,几个学生在店里咋咋呼呼的叫嚷。

  “哇哇哇,这写满笔记的专业书,绝了,这是哪位学长留下的瑰宝,我要把它带回去,期末应该就不用愁了。”

  “这本讲英语的书也不错,虽然不是咱们专业的,买回去也能看。”

  “好全啊这里的专业书,等我闲了我要来这里泡一天。”

  “咱们去问问这两本怎么卖吧?”

  “您好,我想请问……”

  闫教授两眼放光,头也不抬:“旧书五毛一本。不分专业不看厚薄。钱放桌上。”

  学生们互相看看,满心的不解,但看闫教授那副着迷样子,又实在不敢再问。

  几个人各自在桌上放了钱,拿了书出去。

  “哎,你们没觉得刚才那老板很眼熟吗?”

  “好像确实是,在哪里见过……”

  “……你看他像不像咱们学校布告栏里介绍的杰出教授?”

  “……他刚才看的是金庸吧……”

  ……

  离了闫教授的旧书店,再往里去就是各种杂货店和小吃店交杂的店铺。

  丁大舅丁二舅的徒弟们也铆足了劲,最小那个徒弟做了一锅水煮,麻辣的味道一下子就把人给吸引住了。立刻就有爱吃辣的学生留在店里,围绕着一口大锅,点什么就让店主给夹什么。一个从赣省来的学生吃的眼泪汪汪。

  “呜呜呜,我好久没吃到老家的菜了……太香了。”

  水煮成本不高,学生们五六毛就能吃饱,虽然比平时吃饭是贵了。但打牙祭的东西,又不是天天吃,很多学生被味道吸引也能破费一次。

  另一边比较热闹的就是包子店,丁大舅的大徒弟直接把卖什么东西写在一张红纸上,吸引了很多学生驻足。

  “茄丁馅包子,一毛钱一个。”

  “鱼香肉丝包子,两毛钱一个。”

  “玉米三丁包子,一毛一个。”

  平心而论,包子店的价格不贵,毕竟那么大的包子,胃口不大的两三个就足以吃饱。但这些馅料却让人忍不住停留。

  除了常规的大肉包子和韭菜鸡蛋这种,剩下的馅料一个比一个怪。

  有好奇心旺盛的学生买了一个鱼香肉丝包子和一个玉米三丁包子。

  周围立刻围上了一群眼巴巴看着的人。

  “什么味道啊?好吃吗?”

  “鱼香肉丝什么味儿啊?还有玉米三丁里头放了什么?”

  被围住的学生一脸无奈:“我还没吃呢。”

  说着就把手里的油纸揭开,拿起一个白胖胖的包子咬了一口。

  鱼香肉丝的味道瞬间就随着破口蔓延开,带点甜味的包子竟然意外的适口,料也放的足,肉丝配着里面的木耳丝让人停不下来,吃到后面生怕有汁水顺着淌下来,直接一口连皮带馅吞掉。

  周围的人都能听见自己喉头发出的咕嘟声。

  立刻就有人忍不住了,扭头也去买一个包子。

  玉米三丁的包子一点都不比鱼香肉丝差,里面放了一点鸡脯肉丁,玉米粒和鸡丁,还有煮熟切成大颗粒的花生米,吃在嘴里又香又有嚼感。

  “嗷,我不管了,我现在就要去买!!”

  ……

  小楼开业的第一天,钱晴的生意并不是最好的一个,毕竟买衣服的花销不比别的,学生们都是千挑万选才能定下一件。

  丁大舅丁二舅和他们的徒弟,在这一天却是迎来一个最好的开门红。那流水,愣是创出了一个新高!

  其他店铺也都生意不错,最重要的是,今天这个开业没有半点不好的声音。

  学生们都是兴冲冲的逛遍了每一家。

  一天结束,丁大舅丁二舅索性把上下十几家店的店主都请过来吃饭。

  店里立刻热闹了,各家店主都是笑呵呵的,毕竟只要不瞎都能看出来,只要好好经营,钱晴这两层的店铺未来发展一定会不错。钱晴也说了,做生不如做熟,租金不能保证一直不变,但每年都会优先给老租户,他们不租了才会放出去对外招租。

  傻子才不租!这么好的位置,名声也打出来了,往后说不准他们还能成为梧桐大学的一景呢!这样再看周围的人就热情多了,毕竟说不好大家往后就是十几年的街坊邻居了,彼此是要打好关系。

  钱晴让下了班赶过来的周皓去叫闫教授,半天了才看周皓一个人回来。

  “怎么?闫教授不来?”

  闫教授再别扭也不至于这样吧。

  />周皓一脸无语。

  “……他说他正忙着,感谢你的好意。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大舅给他分点饭菜,他掏钱。”

  “他忙什么呢?”

  周皓:“……忙着看小说。”

  ……

  小楼开业之后,钱晴的日常就变成了三边跑,油田筒子楼反而待的时间短了,每天都是一早出门,晚上回去。

  毕竟商店街那头有杨花看着,但梧桐大学那儿还是她自己来。

  没几天,周皓有点委屈了。

  晚上趁着媳妇回家,周皓抱着被子像个委屈的小媳妇。

  “你明天还要去啊?”

  钱晴一边换衣服一边回答:“对啊,最起码要等到小东门那里走上正轨吧。”

  小东门这个称呼还是学生们给起的,代指的就是那两层小楼,钱晴听来觉得十分贴切,恨不得弄个招牌挂上。

  小东门,学生们自己起的名字,说明了对他们这两层店铺的感情。这种感情才是最珍贵的,足够这些学生离开十几年还能记着他们。

  周皓眼巴巴的:“那你什么时候能闲下来?”

  钱晴短暂的思索了下,还真的很难说,小东门走上正轨了,那厂里的小百货也该建好了,她的五间门面房,还要装修还要招人。钱母的辣酱厂投入生产之后,她还要操心怎么销售……

  等一切都步入正轨,估计今年都要过去了,养猪场的猪也该宰了,她姐的粉条又该卖了……

  好像确实不会再有闲下来的时候了。

  周皓弱气的像个怨妇:“还不如生个孩子,这样我在家还能有个孩子陪……”

  钱晴拧了拧周皓的脸:“我不要啦,你这样搞的我会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等我……忙过这一阵好不好?”

  周皓一脸委屈:“感觉我们颠倒过来了,我除了生孩子好像没有价值了,你娶了我回家就是把我晾起来。”

  钱晴:……

  好好的怎么又犯病了?

  尝试着从周皓的角度去哄:“我这不是为了养你嘛,看看,我挣的钱有你的一半,开不开心?”

  周皓一脸“疲惫”:“你就是打算这样用金钱收买我吗?”

  r />

  周皓:“我要你明天在家陪我。”

  钱晴算了下时间,勉强的说道:“上午吧,一天都关门有点不像样。”

  周皓掰着指头算,钱晴好奇的凑过去:“你算什么呢?”

  周皓理所应当:“算今天晚上让你几点睡觉。”

  钱晴:……

  小东门开业没几天,钱晴就着手装了电话,商店街的电话装在一楼,小东门的电话却是装在门外。

  周皓帮钱晴弄了两块板子,上面写着“打电话一分钟两毛,长途另算。”

  没办法,装电话太太太贵了。

  这两台电话差点把钱晴的小金库掏空。

  写申请扯线装话机,前后花了四千多才装好一台,贵的让人心头滴血。

  电话既然装了,就免不了遇上周围的人要来借用,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钱晴干脆定了价,谁来打电话就给钱,这样也免得为了用电话生气。

  不得不说,这个电话机一装,钱晴的晴月地位瞬间被拔高了好多个点。

  商店街的人们再看晴月,原来那种暗搓搓的嫉妒都不敢再放在表面上了。毕竟这年头谁家能装电话机可是大事!

  除了那些家里有领导的,自家花钱装的更是少之又少。

  结果钱晴一下子装了两台!

  这谁能比得过?

  钱晴的两家店是可以互相调货的,这边缺了哪个款式,打一个电话过去就能调过来。

  这种电话看在旁人眼里简直是再神气没有了。

  再看自己,前段时间憋着劲儿想跟人一较高下好像有点蠢。

  别说资金上比不过,光是这种一挥手就装两台话机的魄力也不是谁都能有。

  得,还是跟在人家身后喝汤吧。

  反正晴月的名气越来越大,她店里的款式也是整个y市的风向标。赶不上第一口吃肉,那就多喝点汤。

  所以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情况,每次钱晴这边上新款,最先上门的并不是那些常来的熟客,反而是一条街上的同行。

  这些人跟商量好了一样,每次来都是岔开拿货,一买就是一整套。然后当天就有店铺会关门,或者家里总会少一个人。

  br />没几天,等钱晴这边卖完了第一批,商店街的街头巷尾就开始大范围的上货,都是质量稍微次一点但同样价格也会便宜一点的同款。

  对此,钱晴没有什么意见,反正她已经用行为奠定了晴月这个牌子的基础。

  只要提起来晴月,别人都知道她是第一个卖某种款式的,那自然她就不会被市场淘汰。

  时间到了五月份,天气也升温了。

  钱晴本来打算再跑一趟南方,后来却又想到一个主意。

  她给丁杰买了一台相机,一台海鸥牌相机,花了钱晴六百块。

  钱晴把相机寄给丁杰,叮嘱他去找个照相师傅学学,每次有新款就拿了样品拍拍照片。还要定时定点去拍一拍早市,以防有什么款式漏掉了。

  钱晴这个做法可谓是独树一帜,丁杰在电话里兴奋的快要跳起来。

  “姐,你是没看到,好多摊主还给我钱让我照呢,说是洗出来的照片给他们一份,他们给我钱。每次我去照相都好多人围着,可威风了!”

  钱晴不得不隔着电话线给丁杰上弦:“不要太得意忘形,别耽误正事。还有,相机哪怕你放去洗照片的店里也别大喇喇直接带回家,万一谁再生了坏心……”

  丁杰赶紧应承:“我知道呢,一直都是放在照相馆,他们给我洗照片,帮我管一下相机也很愿意。”

  丁杰在羊城这段日子着实是成长了不少,某些摊主前头给他报了价,后面又反悔。有的人给他设了坑,转眼又说他记错了。前前后后几次下来,饶是丁杰没什么心眼,也历练出来了。

  有了相机,钱晴就免去了路上的奔波折腾,每次都是让丁杰把照片送到火车上,由林晓慧带回到y市。

  钱晴这样忙活到了五月底,周皓突然给她送来一个消息。

  “你是说厂里同意给你换套房子了?”

  翻过年之后,万真真消停了不少,钱晴一直在外面跑,周皓也是一日三餐多是在食堂,偶尔提着点饭蹬着自行车去找钱晴吃。

  这么一算下来,隔壁什么情况真的还没怎么注意。

  现在一想,王华仿佛出门很久了?就算是进货也太久了点。万真真的肚子可差不多应该是到生的时候了。

  周皓不得不打断媳妇的胡思乱想。

  “说的是咱们的房子下来了。”

  对哦!

  钱晴遮不住的兴奋,把王华万真真抛到天边:“分到哪里了?”

  周皓指了指小百货那边。

  他特意去问了问,结果得到这么一个意外之喜。挨着小百货的筒子楼,往后不管是钱晴去看店,还是日常生活,都方便了不少。。更不要说还是个两室一厅,虽然两间房都很局促,空间不大,但相对于一室一厅还是好多了。

  钱晴在周皓脸上香了一口,夸了周皓几句。

  “那我们明天就搬吧。”

  能搬离万真真一家,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更别提万真真挺着个大肚子,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要生。

  钱晴最近起早赶晚,连碰都不愿意碰上万真真。

  孕妇那么危险,万真真更是危险中的危险。能离远点就远点。

  周皓在这种事上一向依着钱晴。

  当晚,钱晴就托钱母做了一大锅的排骨,钱晴把自己关系好的人家送了个遍。顺便告别,虽然在这栋筒子楼里住着万真真这个讨厌鬼,但也有不少人家相处的不错。

  钱晴说的理由是想离小百货近一点,特地跟厂里申请的。周皓升了职,本来就可以换个更大的房子,这点上倒是没什么人说嘴。

  不过钱晴还是强调道:“就是小的两室一厅,面积跟现在比没大多少。”

  自从做生意以来,钱晴就不愿意干扰周皓的工作。今天不走这一趟,回头被人说起来周皓是花钱走了关系,再去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次日一天,钱晴跟周皓把家里的物件打包好,周皓维修队里的工友,不少跟钱晴关系好的妇女也来帮忙,把家具一样样运到另一栋筒子楼去。

  万真真倚在自家门前,看着欢欢喜喜的钱晴和周皓,还有一大群围着两人转的邻居。恨恨吐了一口吐沫。

  马屁精!

  就知道讨好周皓跟钱晴!不就是看他们有钱?

  等到王华回来了,她也能挣钱!到时候她也要风风光光搬离这栋筒子楼!

  她要买一大片地,做楼盘盖房子!往后还要在各种一线城市提前买房投资!

  从这栋筒子楼搬到另一栋算什么本事,还不是在油田的一亩三分地打转?

  万真真心里翻来覆去想着以后要怎么花钱怎么买地买房。

  躺到床上想翻身都翻不了,心里全是密密麻麻的嫉妒。

  再怎么说她也知道,钱晴已经把她甩在了身后,而且是对方头也不回的身后。

  她针对钱晴的那些事,对方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从中得到了不知道哪里来的鼓舞,做个体户越做越起劲。

  听筒子楼的妇女嚼舌根,说是钱晴不声不响,现在已经买了好大一片地还盖了房子了。

  每个月光是收租都有大几百,更别提她还有服装店。

  那服装店现在简直是时髦的代名词。

  万真真虽然嫉妒,却也无可奈何。

  她上辈子就是个不怎么出门的家庭妇女,后来出去了之后也是被人骗,对于服装款式,她压根没有任何天分。

  卖冰棍她还能抢一抢生意,做服装她是一窍不通。

  万真真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王华身上了,每天掰着指头算的不是孩子什么时候生出来,而是王华什么时候回来。

  她吃够了钱晴给的郁气,只等着王华回来一雪前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