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仓库到八五 第10章 回家真好2

《带着仓库到八五》第10章 回家真好2

作者:小小山花 字数:1920 书籍:带着仓库到八五

  刘彩娟看见儿子穿的这么气派,还说发财了,立马警觉起来,皱着眉头下意识的问道:

  “你该不是在外面干坏事了吧,你才在工地上干了几个月,又只是一个学徒工,除了偷和抢,怎么能够发财?”

  “妈,放心,这种事你儿子这辈子都不会干的,下辈子也不会干。”

  周远哈哈一笑,提着行李箱进了屋。

  然后换一下西装皮鞋,穿上夹克衫,和普通的军用胶鞋,又从箱子里拿出跟老爸老妈,还有妹妹买的礼物说:

  “妈,爸嘞!小妹还没放假吗?”

  “你爸应该出去逛,还没回来,你妹妹已经是初中三年级了,读住校。

  你说你回来就行了,还买那么多东西干嘛?光费钱。”

  刘彩娟话是这么说,但满意的接过儿子手上的东西,那是当年很流行的橘红和柿子饼。

  橘红有药用价值,对咳嗽有一定的疗效,周远专门为老妈买了橘红,为老爸买了柿子饼,帮妹妹买了她喜欢吃的大白兔奶糖。

  可是当年的标配呀。

  刘彩娟手里拿着东西望了儿子一眼,想起什么似的说:

  “儿子,你回来的正好,家里的两头猪已经肥了,我正打算卖掉,然后借点钱把咱的三间茅屋换成了瓦房,怎么样?

  你看村里都好多人换成了瓦房去了。”

  “好哇,换瓦房当然是好事。”周远本来正有此意。

  毕竟茅草屋住起来实在是太寒碜,加上茅厕屋,每年还要请人弄,不然就会漏雨。

  而瓦房就不同,有漏雨的地方,自己就可以上去弄一弄,方便很多,住起来也舒服。

  “耶,儿子,你怎么回来啦?”

  周远正和老妈说话,老爸周大树从外面回来了。

  周大树是那种没什么文化的老实人,除了干农活,没学到其他什么手艺,所以周元读书出来挣钱之前,家里的日子过的很惨。

  还好老妈比较有一点文化,包产到户以后,学着种菜卖,就是靠着卖菜得来一点儿微薄收入,把周远供到高中毕业,还有妹妹上小学读初中。

  “爸,我回来啦,回来主要带你和妈到市里的大院去看一看,彻底的检查检查,有什么问题咱趁早治,别拖着。”

  接下来,周元把自己的近况向家里说了一遍。

  他没敢说已经有了两万多块钱,只是说最近帮人捣腾了点儿东西,赚到几千块,所以有钱让父母到城里去看病,顺便把家里的茅草屋换成瓦房。

  在八几年的时候,能住上宽敞的大瓦房,把墙刷得雪白雪白,是农村里人的终极梦想。

  那时候的农村人从来没想过要建什么楼房,更没有想过会用上天然气,买汽车,住小别墅。

  周远是重生者当然知道,但他不能说,因为别人根本不信,也许还以为他疯了说胡话嘞。

  当时村里瓦房建的最好的,还是村长家,一溜五间大瓦房。

  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墙全部用石灰刷得雪白雪白,远远看去,白的耀眼,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周远这回就想建几间那样的房子。

  虽说手上的钱可以建的更好,甚至都可以建成砖木结构的,但他不想那么超前。

  因为突然弄的那么富丽堂皇,会让人产生错觉,连老妈都会以为他的钱来的不正当。

  更别说别人了。

  农村的社会风气注定什么都不能太超前,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不像现在。

  有句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

  现在的人是约出名越好,出名就意味着有人关注,有流量,能够变现。

  当年出名就意味着有可能被人整,被当地的混混二流子们重点关注。

  那是一个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时代,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还有一些现在不能说的东西滋生,他们成为社会进步的害虫。

  也是搅坏一锅汤的老鼠屎,没事打架斗殴,偷鸡摸狗,干一些让人头痛的事情。

  由于农村人不团结,加上这些人往往很有背景,所以一般人惹不起,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这更加助长了这帮人的嚣张气焰,在上世纪,笔者小时候就亲身体验到当地混混儿直接跑到有钱的家里面让拿钱,威胁不拿钱就点房子。

  有钱人都怕事,本着息事宁人,散财消灾的原理,赶紧拿一些钱跟地方上的混混们,还跟他们称兄道弟。

  平常跟他们上香,请他们吃饭,这在当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经历过重生的周远,很明白其中的道道,在自己的羽翼还没有丰满之前,低调淡定是唯一的出路。

  不要太超前,少惹事,自然就会少很多麻烦。

  虽然他并不怕事,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理,凡是低调点好。

  周大树更是这个意思,他听说儿子一下子赚了好几千块钱,很害怕的说:

  “儿子呀,你在家里说说就算了,千万别在外面去说自己有钱,财不外露,你懂吗?”

  “懂,当然懂,到外面去,我怎么可能说嘞?再说这点儿钱算什么?离咱设定的目标远着呢。”

  周远充满豪气的挥了一下手。

  而老妈刘彩娟见儿子回来了,赶紧屁颠儿屁颠儿进厨房,除了煮一锅香喷喷的白米干饭,还弄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荷包蛋,塞在周远的碗里。

  周远发现后夹了一个跟老爸,又夹了一个跟老妈说:“爸,妈,你们吃吧,这些年你们辛苦了,等以后儿子有了钱,我一定建最大的房子,让你们过最好的生活,也不枉辛苦半生。”

  “儿子,你吃吧,年轻需要营养,妈觉得现在的生活就不错,有干饭吃,偶尔还可以打个小牙祭。

  包产到户之前那种日子才过的惨呐。”

  刘彩娟又将荷包蛋夹回周远碗里。

  看着老妈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周远心里很不是滋味,眼睛里忍不住泪花闪闪。

  唉,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呀?

  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带领全家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他知道,把一个荷包蛋全部夹跟老妈,老妈肯定还是不会要的。

  于是他把鸡蛋夹成两半,他和老妈一人吃一半,这样老妈也不好意思再推辞,周远的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

  回家真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老妈煮的米饭,虽然还是普通的米饭,但周远同学吃起来觉得特别的香。

  这天中午的半个荷包蛋,是周远同学记忆中吃的最香的荷包蛋,这半个荷包蛋成为他生命中最美的记忆。

  带着这种记忆,他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创业之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