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豪富少 第880章

《神豪富少》第880章

作者:风满楼 字数:911 书籍:神豪富少

  众老人纷纷点头,认为他的推测十分正确。

  娄弓又接着说道:“总而言之,春秋笔不会离开‘哈拉湖’太远,我决心要留在这里看个明白!”

  其他的老人也纷纷道:“对,我也要留在这儿!”

  谷小良也接口道:“我也要留下来,非把事情弄个明白不可!”

  娄弓瞟了他一眼,说道:“你不是说我说的是屁话么?你还留下来做什么?回去睡觉不好?”

  谷小良被娄弓顶得一阵脸红,好在他皮厚,龇牙一笑道:“得了,你可真记仇!就算我说错了话,任你罚好了!”

  说着作出一副顽童之状,令人作呕,娄弓哼了一声,转过了脸去。

  古浪却暗暗惊心,忖道:“如果照娄弓这么推断,他们必然最怀疑我,因为我在他们未来此之前,已经在庙里住了好几个月了!”

  古浪想到这里,又听娄弓道:“好了,不管你们怎么样,我是要在这里留下了,现在我要找间禅房歇歇去了!”

  说罢,摇摇晃晃地向后院走去。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消失之后,又对了一阵目光,都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是留下来还是暂时离去。

  先前表示最不相信娄弓的谷小良,这时却最先响应,他摇晃了一下肥胖的身子,说道:“我……我一定留下来看看!”说完也摇晃着肥躯,向后院走去。

  其它的老人还拿不定主意,古浪忖道:“无论他们是否怀疑到我,我是一定要离开这里!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

  他下定了决心,要离开这里,当然他也知道,他的走,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机。

  这时琴先生回过了头,对石明松道:“松儿,你可愿意在此等等?”

  不料石明松摇头道:“不!我少时就要离开这里!”

  他的话立时引起了几个老人的疑心,目光都射到了他的身上。

  琴先生目光一闪,问道:“为什么?”

  石明松摇了摇头,说道:“你不用管,我有我的事!”

  琴先生一笑不再说话,其他的老人,都在推测着,阿难子是否可能把“春秋笔”传给了石明松。

  古浪无心观察他们,默默地走开。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出乎意料之外,哈门陀竟没有出现。

  古浪心中很是奇怪,忖道:“这是怎么回事?他看到了那惊人的变化,怎么会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在房间中闷坐了一阵,心中越来越焦急,急于脱离此地,但是哈门陀始终没有出现,使得他不知是福是祸。

  这一段时间里,外面静悄悄的,那一群人也没有一点动静,古浪忖道:“不管他,我现在离开此地为妙!”

  于是他把自己简单的行李整理起来,推门而出,这时已是黄昏,金红色的阳光,映照着这座死气沉沉的大庙宇。

  古浪心中很是感慨,这几个月来,在这里死了好几个江湖人,并且圆寂了一个天下奇人,他自己也得到了天下至宝“春秋笔”。

  回想起这一切,如同是一个梦,好像是不可能,但却发生了。

  古浪把行李用布巾系在背上,走到后院,牵出了那匹骏马。

  这匹骏马虽然放置了好几个月,但仍然精神奕奕,矫健无比。

  古浪抚着它的颈子,含笑道:“黑儿,我们要离开这里了,你可高兴?”

  那匹骏马似乎懂得他的话,不住地点头,并且低声地欢啸着。

  古浪把它牵到院中,引颈四望,偌大一座庙宇,竟看不见一个人影。

  他大感诧异,忖道:“莫非他们都走了?”

  这时他又想到了哈门陀,暗想:“哈门陀一直没有出现,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事到如今,古浪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何况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要逃过哈门陀。

  于是,他跨上了马,沿着甬道,来到了前院。

  前院天井仍然是空空荡荡,使得古浪更增疑惑。

  当马儿跨出了“达木寺”时,古浪看见了阿难子那件长衫,已经被撕得粉碎,心头不禁一阵伤感。

  阿难子仁慈的笑容,又出现在他的眼前,但是今后再也见不着他了。

  古浪心中很是难过,他极想下马,把阿难子的衣衫收拾起来,但是想到那一批可怕的老人,只得又强忍了下来。

  他又回头望了望这座古老破落的大庙,凭吊了一阵,自语道:“走吧!前途坎坷正多呢!”

  他说着,足跟轻轻在马腹一点,骏马扬着蹄儿,顺着石阶驰下山坡。

  这时夕阳如火,彩霞似幻,倒映在“哈拉湖”中,景色极美。

  古浪怀着一颗沉重的心,策骑缓缓地走下山来。

  到了哈拉湖旁,古浪望着那清澄的湖水,回想起那十七个石人,和这一连串发生的事,自语道:“我现在已经是春秋笔的主人了!”

  说过了这句话,他用力一抖缰绳,骏马发出一声长嘶,扬蹄如飞,向东方奔去。

  古浪放马疾驰,他希望在十天之内,赶到四川去。

  这时天已傍晚,古浪忖道:“我且在附近找个地方过夜,并把师父留下的遗谕看一看!”

  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寻桑九娘,习得全部春秋笔法,先求自保。

  但是他又不愿意在距离“哈拉湖”太近的地方歇脚,虽然他知道那一群老人,绝不是轻易可以逃避的,但是能离得远些总比较心安。

  在青海,古浪也跑过了不少地方,离开“哈拉湖”,在“伊克别尔旗”附近,有一大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再过去就是通往“库库诺尔”(青海)的布喀河了。

  这一块地方,由于“布喀河”支流遍布,土壤极佳,所以芳草连天,是青海最大的牧场。

  两个时辰以后,天色黑下来了,古浪已经驰骋到这一片牧场之中。

  古浪抬头望了望天色,阴沉沉的,不见一颗星星。

  由于边地天气变化莫测,古浪忖道:“糟!看样子天要变,我不能再赶下去了!”

  他估计着,离开“哈拉湖”已两百余里了,并没有什么意外,心中稍安。

  这条路正是古浪到青海来的路径,所以他记得,在不远之处,有一个牧人集聚之处,虽然全是“蒙古包”,却也自成村落。

  古浪心中忖道:“看样子我今天晚上,只有在那里过一宿了!”

  于是他催了催座下神驹,向那片蒙古包驰去。

  不一会的工夫,已可遥遥望见点点灯光,古浪精神一震,肚子也饿了,策马如飞赶了过去。

  一刹那,便到了那片帐篷之前,只见二三十个蒙古包聚集在一处,每个蒙古包旁边,都挂着一只风灯,摇摇晃晃,蔚为奇景。

  在蒙古包的另一边,用绳子圈着一大群羊,为数何止万千,叫个不已。

  古浪快马到此,立时引起他们的注意,好几个牧人放下了茶碗,站了起来。

  古浪放慢了速度,走入了这片蒙古包之中,那群牧人立时把他围了起来。

  古浪翻身下马,向他们拱了拱手,用青海话说道:“各位好!”

  为首一个牧人,年约三十余岁,穿着青衣短褂,足下一双狼皮靴子,生得甚是精壮。

  他回过了礼,说道:“小客人,你是做什么的?”

  古浪含笑说道:“我是赶路的,错过了宿店,前来投宿。”

  那人笑道:“不算什么,请来歇歇!”

  说着,吩咐身旁一个孩子,把马匹牵到了一旁,古浪知道他们会照料马匹,也就不再嘱咐。

  他随那人来到一个蒙古包前,席地坐下,那人问道:“小兄弟贵姓,你必然是会武功的吧?”

  古浪一笑,说道:“我姓古,叫古浪,会几手粗工夫,你呢?”

  那人豪爽地笑了起来,说道:“我叫钦奇,能够见到你很高兴!”

  这时那牵马的孩子走回来,钦奇叫道:“心源儿,来,认识认识新朋友!”

  那心源儿年约十六七岁,生得好不强壮,黝黑的一张面孔,闪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原来他是钦奇的儿子,与古浪年纪相仿,二人谈得非常投机,尤其当心源儿知道占浪有一身武功后,更是钦佩万分。

  钦奇知道古浪尚未吃饭,便拿了大块牛羊肉、锅饼和青稞酒出来。

  古浪一面吃着,忖道:“他们的生活倒也有趣。”

  吃过了饭,时已深夜,钦奇指着一个蒙古包道:“今天你们二人住在这里,快睡,明天我们要早起!”

  古浪再三称谢,进入了蒙古包,里面铺着稻草和毛毯,看来很是暖和。

  心源儿喝多了酒,与古浪聊了一阵,便沉沉睡去,发出了很大的鼾声。

  古浪独自坐在昏灯之前,思前想后,毫无睡意。

  他忖道:“我且把师父的遗谕拿出来看看……”

  他想着,正要伸手入怀,忽又停了下来,忖道:“万一有人在暗中窥视,我岂不马上就露了底?”

  想到这里,古浪又缩回了手。

  所有的牧人都熟睡了,天空阴阴沉沉,北风呼呼地吹着,古浪感觉到,仿佛处身在大沙漠中,这种感觉倒也是非常奇特的。

  他想了一阵,又忖道:“还是睡觉吧!明天要赶一天路呢!”

  于是他躺倒在心源儿的身旁,见他沉睡如死,心想:“像他这样无忧无愁该多幸福啊!”

  不久,古浪已快入梦,却突然听见一阵铜铃之声,随风传了过来。

  这夜半突来的铜铃之声,立时把古浪惊醒过来,他翻身爬了起来。

  别看心源儿睡得死,但这时竟也突然翻起,迷糊着说道:“真怪!我去看看……”

  古浪一把把他拉住,低声道:“江湖上的事怪异得很,说不定是来找我的,你别出去!”

  心源儿揉着一双大眼睛,讶惑地说道:“怎么,你还有仇人?”

  古浪摇了摇头,走到帐篷边,把帐篷拉开一道缝向外望去。

  这时心源儿也凑了过来,只见黑暗之中,一骑白马远远而来,那铃声就是马颈上的饰物发出来的。

  古浪心中奇怪,忖道:“这是什么人,行踪如此怪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