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豪富少 第728章

《神豪富少》第728章

作者:风满楼 字数:855 书籍:神豪富少

  年前因为过年,工地上走了一大批的工人,剩下的就少了,可工地上少不了人,不管是建材还是其它,都需要有人看着,见吴公安他们过年选择不回家,而是为了多加的那两块钱工资,要等正月十五之后再回去,负责人留了人,叫他们看着吴公安他们后,也回家过年了。

  留下的人并不知道负责人他们杀过人的事,以为是让他们看着这些人别偷了工地上的东西,自是满口答应。

  这些人一走,工地上的人就少了。

  等到年二十那天,即使平时再怎么警惕,见这些人老老实实的干活,也给吴公安他们放了假,买了酒和肉回来,也要好好过一个热闹的除夕夜的。

  尤其是除夕的晚上,还下雪了,工地上没有床,他们睡得床全都是捡漏的建材临时搭的,上面铺了蛇皮袋、纸箱子、稻草,上面盖着他们自己带的被褥。

  天气寒冷,加上除夕,这些人不由都喝的有些多,尤其见吴公安几人不擅饮酒,喝了几杯就脸色涨红,回去睡觉,被留下的人不由的哈哈大笑,笑他们酒量不行,然后自己人留下又继续喝了。

  吴公安是等他们所有人都喝多了,睡下之后,才按照江柠书里写的,他们之前也找了好久,才大致确定的一棵银杏树下,动手挖了起来。

  他们一边挖,还一边觉得有些荒谬:“要是挖不到怎么办?”

  “挖不到就等着正月十五回去。”吴公安淡定地说。

  小常公安不由地抬头看着天上洋洋洒洒飘落的鹅毛大雪,想着今天是除夕夜,别人都在家里吃团圆饭,自己几个却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在大雪中挖尸体,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吴公安他们都知道他在想什么,卧底了这么多天没有回家,其实他们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尤其是今天还是除夕夜。

  “挖吧。”吴公安说:“能挖到,也就对得起那些死者,和我们身上穿的这身衣裳了,挖不到,我们也尽力了。”

  因为下雪,地面上并没有被冻住,反而因为落雪湿润了泥土,变得好挖了些。

  小常公安冻的手背通红,脸上头上都是被覆盖的雪,身上却因为挖土而出了细密的汗。

  几个人一连挖了两个小时,才将银杏树挖开,露出下面的尸体。

  在看到这些尸体的时候,他们都不由面面相觑了一番,甩甩头上已经白了的雪,给手心哈了口热气:“走吧,打电话叫人来。”

  省公安厅刑侦大队的人,大年夜的睡在床上,还被人电话吵醒叫起来,连夜出警。

  *

  江柠和江爷爷都打算年初二就回学校的。

  江柠是不想在老家多待,江爷爷是惦记着门面是租的,得开门做生意。

  江妈年初二回的娘家,在娘家至少还得住一晚上。

  江柏和江柠是年初二一早,就起床开了稻仓,挑着稻子去村里有舂米机的人家里舂米。

  舂米主打就是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挑了米

  进去称重,倒入机器里,自己按开关舂米,舂完了米,自己给钱就行了。()

  舂米一百斤得要五毛钱,两人舂了五百斤米,又在舂米机的地方,用木质扬糠机,将没有完全米糠分离的大米,再倒入扬糠机里,江柏负责倒米,江柠负责手动摇米糠分离机的木质把手,用里面的扇叶将大米里的米糠扬出来。

  ?本作者九紫提醒您《重回九零只想搞钱》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扬出来的米糠也是要带回去的,这东西猪爱吃。

  去年江家养了两头猪,今年江柠也不知道江妈会不会再养,如果不愿意养了,这些米糠也可以给江大伯娘家。

  江大伯娘一辈子都没出去打工过,每年都要养上两二头猪。

  等弄好这一切,江柏和江柠又去邻居家借板车,和江大伯娘打了声招呼,二个人就背着自己的背包,拉着一板车的粮食和酱菜,往渡口去。

  等江爸江妈回来,家里哪里还有人?

  堤坝的路狭窄,只有中间一道约两尺宽的泥土路,是被来来回回的行人走的露出黄泥地,此时被尚未融化的雪层覆盖着,十分湿滑。

  江柠和江柏都怕江爷爷滑倒摔跤,让江爷爷坐在板车上,可老爷子总认为自己能行,拒绝坐板车,“这路也不知道走过多少回了,我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走,哪里会摔跤?路本就难走,柏子还拖着一车粮食,我在坐上去,到时候别连人带车一起翻了,这个天,要是掉河里,我爬都爬不上来!”

  这话还真不是江爷爷危言耸听,河堤的两边都是河,此时河面上覆盖着湿透的白雪,并没有结冰。

  河堤的两边都是梯形,这要真摔一跤,或者翻车了,是真的会滚到河里去的,他们身上穿的又都是厚厚的棉衣,浸在水中,不说冻个好歹吧,是真的爬不上来。

  江柠不由抬头望着这条漫长的河堤。

  从他们家走到渡口,快的话起码也得四十分钟,过了渡口,到河的另一边还有一段很长的堤坝要走。

  前世临河大队的人,每年都在期盼,什么时候能建座桥,沟通炭山和河这边的两岸,一直到江柠重生前,这里都没有建桥。

  其实她自己进体制内后就明白,这座桥是建不起来的,工程太浩大了,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钱,根本不是一笔小的数目,对经济也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政~府没有那么多钱,也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在这里建一座桥。

  后来是绕过了炭山,从后山开了条路,通往隔壁乡,再绕两个乡,这样才通往了他们的水埠镇。

  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去往了大城市,去邻市买房,或者别的城市买房,村子里基本也空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留守,平时回到村里,不光是临河大队,是河岸这边的所有大队,全都跟空了一样,见不到人,也只有过年时节回来祭祖,村子里才再度恢复成他们少年时看到的热闹景象。

  江爷爷不坐板车,江柠就让江爷爷跟在江柏身后,扶着板车的把手走,江柏在前面拉车,江柠在后面一边扶着板车,一边推车,这样江柏在前面拉车要轻松一些。

  () 冬季,随着沙河的水落入长江,水位下降,渡口由原来的船,变为了摆渡的人用竹排搭建的竹桥。

  江妈在山里长大,每次走渡口的这样的竹排桥都害怕,得江爸牵着走,才敢小心翼翼的过桥。

  江爷爷是走习惯了这样简陋的竹桥,在这样狭窄的竹桥上,慢悠悠的背着手,桥上有雪,江柠看着都害怕,生怕他脚下一滑,就掉入河水中。

  虽说这个季节河水不深,但若掉入河中,也要冻个好歹来。

  她要去扶江爷爷,江爷爷还嫌她碍事,因为竹桥一次只能一岸的通过,无法两人并肩,江柠就在他身后,伸着手,一直到江爷爷平安过了桥,才放下心来。

  江爷爷就说她:“你这样爱操心的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江爷爷自己是个心很大的人,江爸、江松也都是不太爱操心的人,唯有江柏和江柠,大概是随了江妈。

  实际上江柠也是个心大的人,她是后来的工作让她不得不细心操心,多年的职业病已经让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她若心不大,跟江柏一样爱钻牛角尖的话,大概早就活不下去,从楼上跳下来一了百了了。

  她一直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命,热爱这个尘世所有美好的一切。

  对江爷爷的话,她也只是笑笑,等着河岸这头的人过桥。

  江柏拉着板车走不了桥,问坐在渡口收钱的人,能不能借他的船一用。

  摆渡的船就在木桥不远处,摆渡的人坐在渡口,一个一个的收钱,过年,连摆渡费都涨了一毛。

  他挥手道:“你自己去用,给我划回来就行。”又问江柏:“会划船吧?”

  生在他们这地界的人,大概真的只有江柠、江钢琴和江荷花二人因为一直读书兼有哥哥在,不会划船了。

  江柠小时候,像划船这样的事,是轮不到她的。

  江松精力无穷,夏天他会带着江柏和江柠,还有他的一帮子好兄弟们去河滩摘莲蓬、菱角、芡实,不管是菱角盆还是小船,他自己一个人扛着顶在头顶,跑的比兔子还快,江柏和江柠两人在后面追都追不上,等到了河里,他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河底,下网捉鱼、游泳,来来回回的游。

  大哥不在船上,就二哥负责划船,摘莲蓬。

  江柠和江柏两人永远都是安安静静的,看着江松在河里左扑腾来,右扑腾去,用江松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河岸我能游两个来回都不带喘气的!”

  后来他去杭市找朋友玩,两人没事就跳进钱塘江,来回的游。

  江柠有时候就觉得,江松如果能去当个运动员,说不定比他折腾做生意什么的,有用多了。

  江柏将板车和粮食一袋一袋的搬上小船,撑着小船到了河对岸,又将板车和粮食一袋一袋的卸下来,装回板车上,用绳子绑好,再撑着小船回到对岸的渡口,帮人家把小船系好,自己再踩着竹排桥过桥。

  到了河对岸,爬河堤又是一个麻烦事。

  为

  了防洪水(),河堤都是建的很高?[()]?『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平时晴日里还好,像现在这样的雪没融化,上河堤的小路非常的湿滑。

  江柠和江柏两人,是一人扶着江爷爷一只胳膊,一个在前面拉着,拽着,一个在后面托着,还得空出一只手来,不停的拽河堤上生长的野蒿,借拽野蒿的力,才终于将江爷爷送上了河堤。

  其实江爷爷觉得自己完全不需要孙子、孙女这样搀扶着他,他自己就能拽着野蒿上河堤,面对孙子、孙女对他的过度担心,他是又甜蜜,又烦恼。

  唉,才离开村子,他就又想念他的老伙计们了。

  这样的烦恼不跟村里的老伙计们吹吹牛,诉说一下,还真是有种寂寞如雪的感觉啊。

  他抬头,遥望着河对岸已经离的很远的江家村。

  江柠和江柏又下去,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用力推,将板车和粮食推上堤坝,等全部都推上来,两人都有些狼狈,额头也沁出细密的汗。

  江柠又忍不住回头,去看老家的这段路。

  其实老家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后面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最高的那座山的山头,密密麻麻种的全是茶叶,山上野生的柿子、毛栗、桑葚、枸杞、葛根,多到什么程度呢?家家户户门口的柿子挂在枝头,烂了都没人摘。

  江爷爷拿柿子、西瓜喂猪。

  江柏出去学手艺、江柠也在外面读大学的那几年,江家日子已经好过许多了,江爸江妈在外面为家里的楼房努力打工,家里就只剩下江爷爷一个留守老人。

  江柠不放心江爷爷,给他养了只土狗,跟着他一起巡山、看护,江爷爷平时不爱做饭,总是随便对付着糊弄着吃点,养了狗后,他自己不吃饭,狗还要吃呢,每次打电话,都是和江柠抱怨,每天为了狗的吃食,他还特意烧一顿饭,连带着他一起跟着吃点。

  江柠不爱回老家,江爷爷就种了许多西瓜,想给孙子孙女吃。

  老家没人,西瓜又卖不出去,都一船拉到江姑姑那里,让她看着卖,村里谁饿了渴了,都可以去山脚下免费的摘西瓜吃。

  村里其他人也不爱吃江爷爷种的西瓜,因为他们也和江爷爷面临同样的状况,种的东西太多了,卖不掉,吃不完,全都拿来喂猪。

  西红柿吃不完,喂猪。

  西瓜吃不完,喂猪。

  柿子吃不完,喂猪。

  大白菜吃不完,喂猪。

  山上还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金银花、杜鹃花、蕨菜等等。

  这还只是山上的产出,还没算河里的。

  江柠个人非常不喜欢炎热的夏季,然而临河大队的夏季,才是真正至美的风景,河堤两岸的浅滩上,一望无际,全是摇曳生姿的荷花,夏风吹来,荷香阵阵,莲蓬、莲子、莲心、莲藕,全都是好东西。

  河堤两边的野蒿中,野生的枸杞生命力极其的旺盛。

  当地人不认识枸杞子,把枸杞叫做小辣椒,严禁孩子们食用。

  江柠小时候也不知道这东西是野生

  () 枸杞,女孩子都喜欢枸杞红艳艳的颜色,连枝带串的摘了,在手里把玩。

  有如此多的野生枸杞,也说明他们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是可以成规模的种植枸杞的。

  还有野生的芡实、菱角,在本地人眼里吃到吐看都不要看的东西,其实网上卖的都很贵。

  很多很多的农产品资源,都没人回来做。

  大家都一门心思的往城市里跑。

  江柠知道自己的老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她也不愿意回来。

  她回望着这片土地,脑中瞬间就浮现出数个可以带领村里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方案。

  可她又笑了一下。

  如果她不走出去,不坐上足够高的位置,在这片土地上,她说话的声音是没人能听的见的,没人会相信,一个女娃娃,能够带领他们发家致富,

  她是后来位置坐个足够高了,说的话足够有分量了,江爸也通过了村里的选举,成为了村里的大队书记,才会听她的,开始带领村里人建设家乡。

  江柏依然弯着腰在前面埋头拉车,江柠跟在后面扶车、推车,二人慢慢走出河堤,爬上炭山。

  这一路都是上坡,也没有野蒿可以借力,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头路,路面上都是积雪,走着走着,就有可能滑下去。

  这下连江爷爷都加入了推车的队伍,路上有行人看到,也会过来搭一把手,直到将他们推上炭山上面的大马路。

  江柠自己当年每天这样上学放学,走习惯了,从来没有觉得辛苦过,也就没有发现,这一路是如此的不容易,那个时候有书读,能读书,就已经要拼劲全力去读了,哪里还会有精力去注意这些外界的环境和身体的劳累呢?

  可见识经历过二十一世纪的道路的通畅、交通的便捷,此时回头再重走一次少年时的路,才知道,自己当年能从这里走出去,是真不容易啊。

  不容易到,当她站到炭山顶端,她都不想回头望了。

  难怪那么多人走出去了,都不想回来了。

  炭山是一座非常大的山,或者说是群山,也是这个地方的统称,在这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村落,因为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一个虽不是镇,却远胜普通乡镇的繁荣景象,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此地常年弥漫着灰尘,道路上到处都是灰,每天都有一车一车的煤炭和水泥,从这里拉走。

  还因为每辆车都要过地上的磅秤,此地还因此有了个磅秤的名字,街道两边全是各种地摊门店。

  没有船的时候,他们就要通过炭山,经过此地,坐着二轮车,再一路到水埠镇。

  只有在水埠镇,才有去邻市和吴城的中巴车。

  童金刚和江柏带来的衣服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可他依然在卖,老远就听到他带的大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年初二已经没什么生意了,此时他也不忙,老远就看到了拉着板车的他们,连忙放下手中的衣服,跑过来接过江柏肩膀上背着的板车绳子,放到自己身上,拉着板车去江姑姑家。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因为这两天江柏和童金刚来带的流量,连带着自己店里生意都好了,见到江爷爷他们,也是满脸笑容的喊:“亲家来了?还没吃饭吧?叫小凤去买点点心过来,赶紧吃点!”又喊江姑父:“大伟!大伟!你老丈人来了!”

  江姑父正在楼上看电视,因为过年,他难得的没有出去给人家建房子。

  是的,江姑父也是一位泥瓦匠,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跟在他的大舅哥,也就是江大伯一家子后面,一起去给人家建房,听说老丈人来了,连忙满脸笑容的下楼,热情招呼道:“爸你来啦?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买些吃的!”

  江姑父个子不高,人也很瘦,因为常年在外面给人家建房子,脸晒的有些黑,还有点社恐。

  江爷爷虽是农村人,之前却也是拿着固定工资的守林员,加上江姑姑嫁给江姑父后,也从未来江姑姑这里打过秋风,甚至在日子不好过的那几年,还往江姑姑这里送粮送菜,早几年家里还开着养鸡场,所以哪怕他们是农村人,江姑父一家是镇上的,江姑姑面对婆婆一家,底气也是非常足的。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对江家人也都很客气。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没有别的爱好,两口子都爱搓些小麻将,连带着江姑姑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搓搓小麻将。

  江姑父就特别喜欢往老丈人家跑,因为他在自己家,江姑姑是不让他搓麻将的,平时不忙的时候,有什么搓麻将的机会,都是将姑姑去玩,他不能玩,可到了老丈人家,他就是客人,江奶奶就让他玩麻将,把江姑姑喊去干活。

  江爷爷最不爱麻烦别人,闻言挥手说:“我不饿,都是吃了早饭过来的,这两天柏子和金刚在你这卖衣服,让你和亲家母受累了。”

  “没有没有没有。”江姑父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后脑勺:“他们在反而把我家生意带好了,爸,你坐,我去喊小凤。”

  说着赶紧逃了,回来的时候带了许多早点,哪怕江爷爷他们说不饿,他也买了一堆放在桌上,然后尴尬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什么,感觉手脚都快不知道怎么放了,一会儿插在裤子口袋里,一会儿插在上衣外套的口袋里,一会儿摸摸口袋想抽跟烟,心急如焚的等待着江姑姑回来。

  江爷爷不饿,江柠和江柏他们倒有些饿了,他们这一路上拉板车推板车,消耗大。

  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多,饿的快,江柠倒是没客气,说了声:“谢谢姑父。”就率先去吃了。

  此时的锅贴一块钱能买十个,用的油都是香喷喷的菜籽油,锅贴煎的金黄喷香,江柠还问江姑父要了醋和辣椒。

  大约是江爷爷江奶奶厨上手艺都不行的缘故,江姑姑和江爸一样,也烧的一手好菜,每年都会自家腌制香菜、嫩姜、辣椒酱、腊肠,给江柠寄。

  前世江柠离婚后一人独居,江姑姑给她寄的很多东西,她根本吃不完,就给领导家送去。

  全是自家产的农产品,不是什么价格高的东西,送别的东西领导不收,每回她带

  的农产品(),领导都十分喜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尤其是江姑姑自己做的腊肠。

  童金刚和江柏也说了声‘谢谢姑父’,都走到桌子前吃油条、锅贴、糍粑等点心去了,江姑父就连连摆手说:“不用谢不用谢,你们多吃点,不够我再去买。”

  他买了一大盘子的点心,江柠连吃了十个锅贴,童金刚和江柏也都是大胃王。

  江姑姑很快就回来,江姑父看到江姑姑,就跟看到救星一样,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去一一往架子上摆好。

  江姑姑洗了手回来,看到门口的板车,惊讶地说:“你们这么快就回学校了?”

  江柏点头:“明天就上学了。”

  江柏和童金刚都是高二生,高二初四就上学,这点江姑姑也知道,她惊讶的问江柠:“柠柠咋也这么早就回学校?我记得你才高一吧?”

  江柠放下筷子,笑着说:“早点去,可以卖卖衣服,看能不能再赚点钱。”

  江姑姑叹口气,去厨房给江柠和江柏拿了两罐她腌制的香菜和萝卜干,还有一串腊肠。

  他们走的时候,江姑姑还悄悄往江爷爷手里塞了一百块钱,江爷爷不要,愣是被江姑姑塞在口袋里,转身拉着空板车跑了。

  在江家欠债最困难的那几年里,江姑姑也私下给江妈塞过钱。

  江爷爷站在中巴车下面,抓着那一百块钱,看着江姑姑跑远的身影,又放回了口袋里。

  他现在还真不缺钱了。

  江柠那店,去年每天都能卖出去十来件衣服,卖的钱虽说都被江柠存到了银行里,可江柠深知,钱是人的胆,她也和给江柏的那样,定时的给江爷爷发工资,每个月一百,所以江爷爷辞去守林员的工作后,工资反而高了。

  江爷爷每次都说不要,江柠每次都硬给,后来江柠再给他,他也要了,反正都是给孙女存着。

  有孙女每个月发的一百块钱工资,老爷子满足的很,整天都喜滋滋的,哪怕这个钱他不花,他给江柠江柏交学费,他有这个工资在,他底气就在。

  见江爷爷还在车下,不上车,童金刚占好位置后,赶紧喊:“江爷爷,快上车啊,一会儿没位置了!”

  此时正值春运期间,车费是平时的好几倍高,童金刚一上车,就赶紧先占两个位置,喊江柠:“妹子快来,你坐里面,窗户边舒服点,赶紧的!”又喊江爷爷:“江爷爷,你坐这!”

  自己用包占了他和江柏的位置后,叮嘱江柠:“妹子,看好我和你哥的座位,别让人坐了。”

  这几天他往水埠镇来回,可是深深体验了春运期间的车上有多挤,没座位简直能挤成肉饼。

  他下了车赶紧帮江柏一起将几袋子粮食装上车顶,用绳子固定好后,就赶紧下来找位置坐了。

  板车被留在了江姑姑家,等什么时候有船来水埠镇了,就送到回临河大队的船上,叫船主帮着带回家。

  平时村里人来镇上,有什么不便的,也是把东西放在她这里。

  江柠他们坐上车没一会

  () 儿,车里座位就坐满了,售票员不知从哪里抽出个长条凳放在车厢中央,下车喊着:“去吴城的,去吴城的发车了!()”

  此时人还不算多,等发车后,一路往吴城的方向,路边不停的有人招手停车,不停的有人上车,没一会儿,车上就挤满了人。

  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

  一直到售票员将车厢内的每一寸空间都塞满人,她自己都上不去车了,就把门关起来,用围巾将自己的头脸全部包住,自己挂在车门外面,手里抓着拉杆,路上还有人招手拦车,售票员就不停的喊着:“塞不下了,塞不下了!你们等下一趟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年代超载现象十分普遍,因为人多车少,连乘客都会帮着司机,隐瞒乘车人数,远远看到查超载的,司机和售票员会让大家提前下车,走过这段,车子等在前面,他们自己用腿走过去,再上车。

  他们不挤在里面,就得靠双腿走回去。

  而且还没有安全带。

  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都不系安全带,中巴车的车位上,也没有安全带。

  江柠看着车内挤的满满当当的一车人,都心惊胆战。

  路上颠簸,车厢内气味混乱,有人受不住就喊:“我要吐了我要吐了,司机停一下,我要出去吐一下。”

  司机就会临时停一下,等乘客吐完了继续开,中途售票员挂在车门外挂累了,还到车顶坐了一段路,正好有江柏他们带的米在,她靠坐在他们的米上,大米还替她遮挡了冬日凛冽的寒风。

  到了吴城,别说江柠了,就是童金刚和江柏都是脸色发白,一个个恍恍惚惚手脚发软的下车,一下车就有人跑到路边,不停的吐。

  江柏还想自己挑着大米走回学校,江柠直接叫了一辆小二轮,将五百斤粮食、咸菜、江姑姑给的腌制的香菜、萝卜干、没买完的衣服等物,装上了二轮车。

  二轮车原本可以坐四个人的,但因为塞了太多东西,最终只勉强塞下了江爷爷和江柠两个人,江柏和童金刚两人只好走路来一中。

  好几天没来店里了,江爷爷拉开卷帘门,店里依然是老样子,里面是床,外面是店面,店面里已经没多少衣服了,都被江柏和童金刚两人这些天拉到水埠镇给卖了,因此店里显得有些空荡。

  为了节省空间,江爷爷干脆把床推向了最里面,靠墙摆放着,他原本带的那些零碎的物品,都被塞到了床底下。

  江柠费力的将东西都拖进店里,休息了一会儿,江柏和童金刚就赶回来了。

  江柏是个闲不住的人,回店铺头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各种抹各种擦各种洗,江柠就坐在那里看着江柏打扫。

  童金刚就看着坐在那里八风不动的江柠,惊讶的问江柠:“你不帮着一起扫一下?”

  江柠则把江妈评价的她‘眼里没活’这事进行到底,茫然的回头看童金刚:“扫哪儿?不是都扫完了吗?”

  确实扫完了呀!

  童金刚看着江柠认真的脸,左右看了看,好像是没啥要干

  () 的了,于是起身说:“我去借个板车来。”()

  江柏在店里一通忙活后,终于把地上打扫的一尘不染光可鉴人,心里舒坦了,和借了板车过来的童金刚两人,费力的将粮食拉到学校食堂。

  ⒏想看九紫写的《重回九零只想搞钱》第 82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高一高二的学生还没回校,一中的校园此时显得非常的空旷,他们把粮食换成了粮票,带的咸菜和辣椒酱锁进了食堂餐桌的抽屉里,江柠则是拎着江爷爷的水壶去打热水。

  开水房就在小卖部旁边,她打好热水,回女生宿舍楼这边的楼梯,喊着:“宿管阿姨!宿管阿姨!”

  小卖部的阿姨就说:“还没开学呢,你宿管阿姨还没回来,到开学前才回来。”

  江柠就问小卖部的阿姨:“那阿姨您有钥匙开门吗?”

  小卖部的阿姨说:“我又不是管宿舍的,哪里会有钥匙啊?”

  小卖部就开在宿舍楼的一层,可以通过小卖部的门直接进入宿舍,也可以通过外面的门,可此时小卖部通向宿舍楼梯的门被紧紧锁住了。

  江柠知道小卖部阿姨是肯定有这道门钥匙的,但她也没为难她,本来只是想问问能不能住宿舍,不能她就在外面租一间房,也方便。

  她也没去别的地方问,直接穿过一中,去一中后面的教职工家属区去打听有没有房子出租的。

  因有一中、吴中两个学校在,隔壁还有个二中在,在附近租房子的人非常多,有些教职工的家属,为了多挣点钱,干脆都搬到下面的乡下去住了,把房子全部租出去,也有自己家住着,但空出一个房间住学生的,家长们也喜欢让自家孩子住老师家里,平时有老师们管着,他们也会放心些。

  但多是五六个人,甚至七八个人住一个房间,像江柠这样,要一个人单独要一间房的,还真不好找。

  也幸亏此时是开学初,这里目前还没什么人,有人问江柠要租多久,江柠说要住到开学,才租到了一间房,不然他们的房子都是要留给去年在他们这租房的学生的。

  因为只租十来天的时间,房租便也只要了十块钱,但被子被褥这些,要她自己准备。

  等把这些全都搞好,江柠回到店里,坐在小椅子上,望着自己伸出去的裤腿上的泥,加上这一路坐车出汗,黏糊糊的她也有些受不了了,决定带江爷爷去澡堂,问江柏要不要去。

  “要要要,当然要啊!”童金刚第一个跳起来。

  江柏和童金刚这些天来来回回的水埠镇吴城两头跑,也是累的不轻,尤其是江柏,今天又是拉了五百斤的粮食,回学校的时候,两人还是跑步回来的。

  童金刚原本就是易出汗体质,本来准备晚上回家好好洗一下的,此时一听江柠说要去澡堂子,都忍不住了,收拾衣服毛巾香皂等物,几个人又一起去了澡堂。

  澡堂离学校不远,附近几个学校的学生,冬季在学校不方便洗澡的时候,周末也会约着来澡堂洗。

  澡堂是全天开放的,分为淋浴和池浴两部分,江柠一路对他们说了不少池浴容易有传染病的事,吓的也喜欢池浴的童金刚都快对池浴有阴影了,双手合十的求江柠:“妹子,好妹子,哥求求你别说了行吗?咱们淋浴,保证不带咱爷爷去池浴行不行?”

  江柏原本就有些洁癖,听了之后再也没有池浴过。

  江柏和江爷爷都是第一次来澡堂洗澡,都十分新鲜的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江柠要去买澡票,身上有着二百多块钱巨款的童金刚特别大气的过去拦住江柠,抬着下巴:“和哥哥们出来洗澡,哪能让你花钱?”

  卖澡票的人看看矮小瘦弱漂亮雪白的江柠,又看看高大魁梧犹如黑猩猩的童金刚。

  童金刚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说的话,好像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