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代3 太爷传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寻妖东山

《末代3 太爷传奇》第二百六十五章 寻妖东山

作者:途中的旅人 字数:3115 书籍:末代3 太爷传奇

  萧老道和几个人老人商量一番之后,打发他们都离开了。

  一转眼的,这就来到了晚上,萧老道将鬼猴子留在了家里,让它陪跛脚道人一起看家,萧老道则领着太爷、萧初九、萧十一,来到了前山的村子里。

  这时,前山的村民全在村里等候着,太爷几个人到了之后,相互打了声招呼,随后,在众村民的簇拥之下,四个人来到了昨天村民们赏月的地方。

  这是一片相对还算平坦的小空地,周围几棵老树环绕,中间是几个石板搭垒起来的石桌子,每张石桌周围都有一圈石头凳子,看上去又天然又惬意。

  在中间的一张石桌上,摆着村民们准备的酒菜,太爷几个人推辞不过,全都坐在了桌旁。等太爷四个人坐下之后,村民们再次跟几个人打了声招呼,随后,各自回家,把房门全都紧紧关上了,看样子,这些村民有些害怕。

  萧老道摇了摇头,拿起酒坛,给太爷倒了一碗,几个人一边吃喝,一边朝东山山顶上张望着。

  这时的天空上,有几缕薄云,月亮被薄云遮挡,显得有些昏暗,萧老道朝薄云看看,兀自说了一句,“这几块云彩要是不散开,咱们今晚可能就是白来一趟了。”

  萧老道说罢没一会儿,二更天到了,忽然间,刮起了小风,风吹在身上丝丝凉凉的,再看天上的几朵薄云,被风吹的逐渐散开,一会儿功夫,乌云散尽,皓月当空,银霜铺满大地。

  这时,再看东山山顶,居然泛起一层虹气一样的氤氲之色,幽幽袅袅,与月光遥相呼应,如梦似幻。

  突然,氤氲中出现了一条窈窕人影,太爷几个人顿时全从石桌旁站了起来,就见人影似乎穿着一条长裙,秀发如瀑,明显是个妙龄女子,女子周身,散发着一层淡淡的青色光晕,在月光映射之下,看上去让人如坠梦境,缥缈神异。

  女子似乎没有发现太爷几个人,仰天抬头,看向天中圆月,轻轻一个万福,继而双膝跪地,俯首磕头。

  这是在拜月,太爷和萧老道相互看了一眼,谁也没敢出声儿,不过,等女子磕过一个头,从地上站起的霎那间,无数如丝线般的流光,从四面八方涌向女子,女子周身的青色光晕顿时如星辰般闪亮起来,与此同时,女子的身影在太爷几个人眼里更加清晰起来。

  此情此景,太爷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子以拜月的形式,不但吸收着月光精华,还吸收了大地的灵气,这是畜生的修炼法门,太爷很早就听我高祖说过,灵畜修行到一定的时候,就会脱离畜身,以灵魂的方式继续修行,灵魂再修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以日月精华、天地灵气,为自己凝筑人身。在天地之中、阴阳两界,除了神以外,人是最高等的,灵畜脱离原来的畜体,又为自己凝筑人身之后,便可以凡人面目出现在人间,混迹在人群中,开始它们的人间历世修炼,非道行高深之人,不能分辨其真身。

  还有一种情况,灵魂强行投胎人身,转世成为凡人,但这种强行投胎的灵畜,会导致它们前世修行尽失。直白点儿说,它们投胎成凡人之后,修行就要从“零”开始,不过,畜生修行,则是从“零”以下的负数开始的,灵识越低的动物,负数就越大,它们从负数修行到凡人的“零”,就需要很长一个过程,直接投胎成人,也算是走了一小段捷径,但是前世修行尽失,而且没了记忆,捷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的书里,不敢涉及一点敏感的东西,一写身体就不舒服,今天写这个,有点头疼了。)

  对于没有走捷径的灵畜,通过修炼凝结人身的,过去太爷都是听我高祖说的,高祖从没亲眼见过,高祖所知道的这些,也都是听祖师王守道说的。

  不过,太爷这时亲眼看见了,过去听我高祖说的时候,他还不怎么相信,感觉那就是神话故事,这一回,他彻底信了。

  山顶上的女子反复对月叩拜了几次之后,身影显得更加清晰了,估计不日就将凝成人身,这时候,萧老道轻轻扯了扯太爷的衣裳,太爷扭头朝他一看,他连忙给太爷打手势道:此处太远,看不清楚,不如爬上山峰,看个究竟。太爷点了点头,山上这位还不知是善是恶,最好弄个明白。

  东山并不远,紧挨着村子,要不然他们也不能看得这么清楚。四个人很快来到山脚下,这时,再朝山顶上看看,女子依旧旁在对着圆月虔诚叩拜,似乎还没有发现四人,于是,太爷四人开始顺着山体的小路往上爬。

  这山并不算高,但上面植被茂盛,无论近观还是远望,都是灵气十足,女子选择东山山顶,也是没错的。

  等太爷几个人爬上半山腰之后,再次抬头朝山顶看看,女子还在,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过这时,女子的身影比在山下时看到的更加清晰了,身材婀娜,举手仰拜的时候,偶尔能看到袖下些许洁白的肌肤,只是背对着众人,看不到女子的面目。

  四个人没敢多看,脚下再次加力,继续朝上爬了起来,不过,再往上的路异常陡峭,这么多年来,他们村里就很少有人爬上山顶的。

  当四个人费了九牛二虎,爬到山顶的时候,突然间,山顶雾气一样的氤氲之光不见了,再看女子对月叩拜的地方,空空如也,与此同时,一阵山风呜呜刮起,天上几片乌云被刮了过来,再次将圆月遮住,整个山头变得一片昏暗。

  见状,太爷四个人茫然地对视了一眼,很快的,四个人来到女子刚才拜月的地方,这里是整个东山的最高点。

  萧老道走过去站在女子所站的位置,朝天上看了看,乌云遮月,低头又朝脚下一看,似乎发现了啥,迅速把身子蹲了下去。

  太爷见状,朝萧老道脚下看看,问了一句,“萧兄,发现了什么吗?”

  萧老道用手抚了抚脚下枯黄的野草,模棱两可地回了一句:“没发现啥,不过也算有点儿发现。”说着,萧老道从地上站起身,反问太爷,“老弟,最近一段时日你有没有发现,咱们附近这一带的山,跟别处不太一样了?”

  太爷闻言,茫然地摇了摇头,“我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萧老道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也对,你这些时日,心思还都在蓝儿姑娘那里,没发现很正常。”

  一提“蓝儿姑娘”,太爷神色当即显得黯然了,萧老道见状,赶紧言归正题,说道:“我最近这段时日,天天都出门,一开始也不觉得,后来,我就感觉今年山上的树和野草,枯黄的特别早,前几天,我出山置办中秋过节用的东西,这才发现,山外的草都还青着呢,树上的叶子也都一片没掉,这事儿本想跟你说道说道的,谁知道你说要回家,我就把这事儿搁一边儿了。”

  萧老道说完,太爷说道:“山里阴寒,草当然枯的早,树叶掉的也早。”

  “不对。”萧老道一摆手,“去年咱在这里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再说了,只有野草野树,地里的庄稼却没事儿,你再来看这个……”萧老道说着,把身子又蹲了下去,“这是刚才那女子所站的地方,你看看这方圆九尺之内的野草。”

  太爷闻言,把身子也蹲了下去,仔细一看,就见周围这一片山地上的野草,就像被霜打了似的,全都枯黄了,枯黄的草叶子软塌塌在地面上贴着,太爷从地上站起身,朝旁边走出几步,再看地上的野草,虽然有黄叶子,但是黄中有绿,并没有完全枯死。

  太爷眉头微皱,“看来我爹说的没错,修行灵畜想要凝结人身,就要吸收天地间的万物灵气,这些草,应该是被那女子吸去了灵气。”说着,太爷从地上站起了身,环望四周,“咱们这一带的野草提前枯黄,应该全是被吸走了灵气所致。”

  “不错。”萧老道点了点头,“眼下看来,这东西,十成十的是一头畜生成了精,根本不是啥仙女。”萧老道顿了一下,又说道:“等它把附近草木的灵气吸光之后,会不会吸咱们活人的灵气呢?”

  太爷眉头蹙的更紧了,“听我爹说过,家里养的家畜若是成了精,很多都会吸取家主的灵气,这东西,将来只怕真会吸取活人的灵气。”

  萧老道一听,连忙对太爷说道:“那咱们还等啥呢,赶紧在山上找找,趁着它还没吸人的灵气,除了这祸害!”

  随后,四个人分成了两队,太爷带着萧十一,萧老道带着萧初九,各自拔出腰里的家伙儿,在整个山头找了起来,从二更天一直找到四更天,居然什么都没找到,一无所获!

  眼看着天马上就要亮了,萧老道无奈地把几个招呼在了一起,“行了,都别找了,东山这么大,就凭咱们几个,找到明天这时候也不见得能找到,先回去睡觉吧,赶明儿让他们村里人随咱们上山一起找!”

  四个人无功而返,到山底下的身后,天已经蒙蒙亮了,几个人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三狗子老婆给做了些吃的,吃完之后,萧老道带着跛脚道人、我太爷等等,来到前山,把村里所有人召集了起来。

  萧老道对众村民说,昨天夜里已经查清楚了,山上那个“仙女”,确实是个成了精的妖怪,附近这一带山上是野树野草枯黄的比别处早,都是被这妖怪吸去了灵气,等它吸完这些野草野树,就该吸咱们这些活人的了!

  众人村民,个个大惊失色,在几个老人的带领下,一起求萧老道给想办法除妖。

  萧老道随即鼓动这些村民,说那妖怪还没成气候,现在只敢晚上出来,咱们现在趁着白天阳气重,上山找那东西的老巢,找到之后,我们就能把它除掉。

  萧老道这么一说,原本还有些害怕的村民们,个个鼓起了勇气。原本他们村里人并不多,但架不住男女老幼齐上阵,能爬上山顶的,就上山顶找,爬不上山顶的,就在山腰找,不能爬山的,就围着山底下找。

  霎那间,满山遍野全成了村民,然而,几十号人在山上折腾了一天,还是一无所获,就差把山上所有的草皮翻一遍了。

  等众村民人困马乏地从山上下来之后,萧老道皱着眉头跟我太爷嘀咕了一句,“你说这东西……去年还没有,它不会是个外来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