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心上有位长安客 第一卷 春意浓 第二十一章 霸刀与藏剑的恩怨

《我的心上有位长安客》第一卷 春意浓 第二十一章 霸刀与藏剑的恩怨

作者:笔鬼一01 字数:1929 书籍:我的心上有位长安客

  李俅走后,三娘又继续读。

  百孙院住的都是小孩儿,大多不太,倒是便宜了她这个外人。她每天都要借一卷回来,翌日一早便还回去,一卷不过寥寥数千言,她静下心来读很快便能读完了。

  因着能从里学到不少东西,三娘每天都读得孜孜不倦。她既没有与她祖父提起船之事,也没跟着去掺和,只时常去向李泌请教自己读遇到的疑难问题。

  李泌本没有太当一回事,等三娘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他才发现这小孩思维十分敏捷,很能够举一反三。

  李泌偶尔也把自己的和三娘分享及讨论,两人渐渐变成了极聊得来的,闲暇时便凑在一起围炉读。

  三娘不时还兴致勃勃地把栗子、荸荠、小芋头等等扔到火炉里烤,到香气冒出来便满脸期待地等着绕梁帮她剥出来吃,只觉这光明正大烤东西玩的大好机会极其难得。

  李泌虽不重口腹之欲,跟着她也多吃了不少稀奇古怪的玩意。

  这日李俅兄弟俩去寻三娘,没见着人,一问才知道三娘在李泌那边。

  李俅屁颠屁颠跑了过去,就见三娘在吃烤得香喷喷的小芋头。

  绕梁办事格外妥帖,知晓三娘烤这些东西吃便削了不少小签子插到每个小芋头上头,这样三娘拿着吃不会脏了手,不必担心弄脏卷。

  李俅还没试过自己烤东西吃呢,更没见过这般小的、圆溜溜的小芋头,不由得惊奇地凑过去问:"这是什么?"

  三娘就给他介绍了一番,说这是芋子,芋这东西一般连着长一大串,个头大的大伙一般叫它们芋头,周围那些个头小的就是芋子了。

  这东西不管是蒸着吃还是烤着吃都很好吃,三娘可喜欢了。

  芋头这东西好运输、耐储存,李俅自然是吃过的,不过底下人一般不会把这幺小的芋子捧上桌,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认出来。

  李俅越发觉得惊奇了:"还能这样吃啊!"他边说还便拿起一颗戳着小竹签的芋头往嘴里送,一入口顿觉不仅闻着香,吃着也老香了。

  三娘见李俅很懂得自己招呼自己,便转头邀李俨一起吃。

  李俨依言取了一颗送进嘴里,等吃完了才问三娘:"你们是在读吗?"

  三娘点头:"近来都是雪天,不用上课,我们住得近些,平时便聚一起读,还能省一盆炭火呢!"

  李俨抿了抿唇,没再多说什么。

  三娘热情地邀他再吃点烤芋子,他们已经吃过一轮了。

  李俨又拿了一颗芋子送进嘴里。

  三娘这才问李俅过来找自己有什么事。

  李俅总算想起自己的来意,赶忙咽下嘴里的烤芋子,对三娘说道:"我早前把客船讨来了啦!听说已经有不少人过去抄,今儿天放晴了,我想亲自过去!你要不要一起去?"

  三娘当然想去,一口答应下来。

  李俅又邀李泌一起去。

  就像三娘说的那样,人多力量大嘛!说不准去的人多了,能提出更多的好意见。

  只可惜这么冷的天,不好邀贺知章他们出门。要知道他们这个年纪若是摔得伤筋动骨,怕是命都要没了,还是等回来后再与他们分享路上遇到的事好啦!

  便是小孩子也不是人人都能随意出门。还得李俨他们这样年纪大些的或者李俅这样从小耐打耐摔的,才能争取到往外跑的机会。

  李俅还得让他哥带着。

  三娘回去与她祖父说了一声。

  郭家祖父也没拦着,只叮嘱绕梁务必要好三娘。

  绕梁认真保证会寸步不离跟着三娘。

  得了祖父允许,三娘欢快地与小伙伴们出门撒欢了。这段时间她基本猫在屋里躲冬,可把她给憋坏了,这次到山脚玩耍可得玩个尽兴再回来。

  几个小丁快快活活地出门,便见门外候着一列金吾卫。

  为首的还穿着很不一样,光衣着便知他品阶不一般,寻常武官可没这么威风。

  三娘得眼前一亮,颇好奇这高大英武的俊朗武官是什么来头。

  李俨似也有些吃惊,上前向对方问好:"裴将军。"

  原来这人是左金吾卫将军裴旻,据说他勇武非凡,不仅在边关屡立战功,还舞得一手好剑。上回钟绍京夸的"裴将军舞剑",说的便是他了!

  三娘一听李俨喊对方"裴将军",立刻也想起了这桩事。她乐滋滋地跟着李俨跑上前去,问裴旻:"您便是那位很会舞剑的裴将军吗?"

  裴旻能当上负责宫中与京师治安的左金吾卫将军,自然是深得李隆基信任的。

  而他之所以能让李隆基这般信任,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他那出神入化且极具美感的剑法。

  众所周知,甭管前朝还是后宫李隆基都喜欢挑好的人来用。

  像裴旻这样舞剑舞得名震京师的,那更是把加分项拉到满分状态。

  裴旻是李隆基派过来的,别李隆基对太子李瑛不甚满意,对李俨这位皇孙还是挺重的,得知他要携弟弟到行宫外船就指派裴旻亲自跟来。

  一来可以护卫李俨他们周全,二来也几个小娃娃能捣鼓出什么样的鲜事物来。

  裴旻了眼凑到近前来的郭家三娘。

  听说船的主意是这小孩儿出的,这幺小的娃娃竟能琢磨出这么鲜的营生给皇孙们练手,果然无愧她的小神童之名。

  裴旻说道:"应当是我没错。"

  三娘便把钟绍京夸他的话给裴旻复述一遍,直把裴旻吹得天花乱坠,俨然像是自己亲眼见过裴旻舞剑似的。

  证据是一行人中最为单纯的李俅忍不住找了个空隙小声问三娘:"你过裴将军舞剑?"

  他们年纪尚小,还没资格参加花萼楼举办的聚会来着,根本没见识过裴将军舞剑的影子。

  三娘干脆地回答他:"没有。"

  李俅:""

  那你怎么夸得这么活灵活现哟!

  三娘便把自己跟贺知章他们学夸人的事儿给李俅讲了。不管是夸人弹琴、夸人作画还是夸人舞剑,大抵都是差不多的吧?

  多夸几句又不费事,万一对方听高兴了回头让自己见识一下呢?

  老天给我们长了嘴巴,肯定也是希望我们能好好把它用起来的。

  你也不想让老天失望的对吧!

  李俅虽不知道这件事怎么突然上升到老天对他们的期望了,但也觉得三娘讲得颇有道理。

  像他听到三娘夸自己就很高兴,可见会夸人是很厉害的本事,他也得多多学习才行。

  两个小不点凑一起嘀嘀咕咕,都以为别人听不见他们说的悄悄话。可实际上裴旻这样的将才耳力极佳,哪可能听不见她们在说什么?

  他只觉郭家这位小娘子年纪虽不大,说起话来却一套一套的,你不小心多听几句兴许就会被她带了进去。

  难怪她小小年纪便能入宫觐见。

  光凭她这张特别能说的嘴巴,估计就足够让圣人对他印象深刻了。

  裴旻一路护送他们出了行宫,三娘当即像出了笼子的雀鸟似的在官道上哒哒哒地跑来跑去,时而很不怕冷地跑左边挖积雪搓雪球,时而又跑右边结冰的溪水里底下有没有鱼。

  李俅也跟着她从东跑到西、从西跑到东,两个活力充沛的小娃娃当真是一刻都没闲着。

  李泌他们稍长几岁,性情要稳重许多,没好意思跟着他们又是玩雪又是鱼的。不过听着她们欢畅无忧的笑声,他们也忍不住跟着露出笑容。

  果然应该出来走走。

  裴旻领着人护卫在后,见此情景只觉小孩子果然是小孩子,再怎么聪慧还是不免有几分小孩儿心性。

  直至远远瞧见了停泊着许多船只的码头,三娘才收了玩兴,转头对李泌他们说道:"马上要到啦!"

  李泌两人俱是朝她笑了笑,表示他们也瞧见码头了。

  眼他们打算慢悠悠地走过去,三娘不免跑回来拉他们走快些。

  所有人都被三娘的迫不及待给感染了,齐齐加快脚步往码头走去。

  还没走近,就到不少人坐在码头两边或拿自己膝盖当桌案或找可以放置纸张的地方趴着,一个两个全在奋疾。

  大唐的印刷业还不甚发达,虽已经有人琢磨出雕版印刷术,可在实践上主要还是用于佛经之类的畅销印刷,许多依然只能靠手抄本流传。

  穷苦人家想拥有大量藏无疑是痴人说梦,哪怕攒够了钱也很难买到真正靠谱的籍。

  不读的人很难理解藏对读人的吸引力。

  要知道开元四年有个叫阿倍仲麻吕的日本留学生来到长安,深深地被大唐的籍吸引了,竟是不愿意再回日本去。他改名叫朝衡,迄今已经留在大唐十七年了,甚至还当上了从七品的左补阙。

  品阶比杜甫后来当的左拾遗还略高一些。

  这就是个为了畅读大唐藏连国都不想回了的著名例子。

  自从李俨他们派出去的人手把船有禁中藏供人抄的消息传开了,方圆数十里的读人都带着干粮和墨齐齐赶过来。

  来得早的拿号登记姓名入内,那些个来得晚的便只能在外面周围巴巴地着。

  后来有人央着熟人把抄好的部分拿出来给他们传抄,整个码头能坐下写字的地方便都挨挨挤挤地坐满了读人。

  圣恩浩荡啊!

  得遇如此良机,他们怎么能不牢牢把握?

  李俅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三娘说"会有的"那会儿,他还只当三娘是想宽慰他,没想到当真会有这么多读人过来抄。而且他们都挤不到船上,只能冒着严寒待在毫无遮挡的码头上抄写。

  李俅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眼前的一切,转头小声问三娘:"他们不冷吗?"

  三娘到有人不断地往手上哈气,不太确定地说道:"应当是冷的吧。"

  可是就算冷得砚台里的墨都快凝结了,还是希望能马不停蹄地把所有都抄回去。

  就像饿极了的人乍然到香喷喷、热腾腾的食物,怎么可能忍得住不不抢不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