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么爱情,要么流浪 第七十一章 那么近那么远

《要么爱情,要么流浪》第七十一章 那么近那么远

作者:顾言希 字数:2244 书籍:要么爱情,要么流浪

  八岁的小志离了家,像是出了笼的麻雀,蹦蹦跳跳,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拿着个小木棍,嘴里吆喝着,木棍所过之处,一排排野草野花,无辜的掉了脑袋,散落一地。

  只要不念书识字,不听爷爷千篇一律的唠叨,说些什么状元之类的,无数次的话,他干什么都乐意。

  不就是去杨公庙上上香,祈求未来能高中三甲吗,反正能出来,小志才不管出来干什么。

  他倒是希望杨公庙里供奉的那个伯伯能灵验点,那样的话,不用念书识字,诵读文章,被先生打手掌,也能考上状元了。

  更能圆了爷爷和娘的梦,中个状元,娶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小志在前边跑着,后边的宁兰君和杜老头并排走着。

  杨公庙挺有名的地方,至少在金华县是这样。

  里边供奉了一位很有名的读书人,也是金华县为数不多的三甲之人。

  性格刚正不阿的状元郎,得罪了朝中大员,不得已外放在金金华县当起了小小的县令。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金华县的人给他立了庙,慢慢的发展成和夫子庙类似的庙宇。

  无数学子前来一拜,祈求高中。

  家里的长辈也来这里上香拜佛,保佑自家孩子金榜题名。

  杨公庙所在的小山,不高,也不陡峭,年龄较大的杜老头,也能拄着拐杖,走几步路,到了那并不起眼的杨公庙前。

  所谓庙,也只是一个小亭子,无主殿,更谈不上什么附属建筑。

  一条青石小道拾级而上,直达庙前。

  小亭子里供奉着那位状元郎“杨公”的雕像,或许是香火鼎盛的缘故,那雕像丝毫看不出来颓败之感。

  周围的树上,到处都是许愿留下的木牌,或者各种各样的红布。

  “宁状元,要不要进去拜一拜。”杜老头问宁兰君。

  秉持着遇山拜山,见水拜水的良好习惯,路过这位杨公的地盘,怎么也得打个招呼,以示敬意。

  宁兰君走进去,上了柱香。

  “这辈子走不了科举的路了,就不麻烦那么忙碌的杨公了。”宁兰君上完香,走了出去。

  杜老头拽着孙子小志,走进去又是磕头,又是上香。

  这几乎成了每年的必备活动,用老爷子自己的话说,心诚则灵,说啥也要考个状元。

  天气有点热,宁兰君走过去,坐在那边有些年头银杏树下。

  凉风一吹,热气消散,好受多了。

  既然出来了,杜老爷子也不浪费时间,带着和孙子去那边的山上逛逛。

  据说那里是这位杨公当年的读书之地,带着孙子过去沾染点文气,多少有点用。

  宁兰君只能无奈笑笑,也不好拿出一套二十一世纪的理论,给老爷子上一课。

  要是气出个好歹,那么大年龄了,出了问题可不小。

  要他说,小志这小子就没那状元的命,还是早点改旗易帜,学个一技之长,日后饿不着。

  一老一少走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有得等了。

  头顶银杏树长得茂盛,半点阳光都投不进来,倒是一处好的乘凉所在。

  有树叶落下,宁兰君伸手接住。

  拿在手里看了看,可惜了,还不是最好看的时候,秋天之时,那才是……也不知道那时候,还有没有时间过来欣赏一番。

  又有几片树叶落下,宁兰君懒得伸手接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不断有树叶落下。

  这不对啊!

  宁兰君站起来,抬头往上看去,什么变化都没有。

  还没刀秋冬之时,也无狂风,哪来这么多落叶。

  可能是兰若寺的菩提树让他想多了,淡淡的一笑,继续等着那爷俩回来。

  他单手撑在树上,没有等来兰若寺菩提树的情况,松了口气。

  正准备抽回手,手指似乎碰到什么黏糊糊的东西。

  不是树脂,就是一些鸟类的粪便一类的。

  宁兰君皱了皱眉,真倒霉。

  他抽回手,看了看,竟然是红色的,闻了闻,还带着点腥味。

  这什么?

  再次往刚才手放的地方看去,似乎有红色汁液流出。

  不对阿,没听说过银杏树还有这种东西。

  脑子里一个闪念,宁兰君猛地一惊。

  血!

  大树泣血!!!

  宁兰君迅速往后退了几步。

  银杏树流出红色汁液的地方,不断有红色的液体流出。

  咽了口唾沫的宁兰君顿时感觉有冷风刮过,凉遍全身。

  再看时,红色的液体,在银杏树上形成了清晰流下的脉络。

  宁兰君凑近看了看,是八个红色字体:尸山血海,暗夜难明!

  这么严重!

  红色的液体依然在不断流下,慢慢的覆盖了那八个字。

  胆子比以前大了很多的宁兰君,围着银杏树转了一圈。

  再也没有别的异变,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直到,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声音传出,似乎是银杏树,又似乎是别的东西:臣去了,君何在!

  宁兰君不断的四处寻找,声音不见了,什么也听不到了。

  一直到半个时辰后,杜老爷子带着孙子回来,宁兰君再也没有任何发现。

  “老爷子,这杨公怎么死的?”

  杜老头瞧了一眼宁兰君,想了想道:“据说是自杀。”

  “死在哪里?”

  “就那棵银杏树下。”

  宁兰君猛地回头,看了一眼那棵银杏树:“为何自杀?”

  这可难住了杜老头:“差不多四十年了,那可说不准了,传言什么都有,真真假假,谁说得准什么是真的。”

  四十年了,果真够久远的。

  他没有继续问下去,带着满腔疑问回到了小院。

  尸山血海,暗夜难明,这八个字始终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

  四十年前的金华县县令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行,得去调查一下。

  宁兰君回到了奉天司档案室,左找右找,竟然没有一点有关这个人的资料。

  这不对劲儿啊。

  按说,奉天司的档案比县衙那边全面详细。

  如果奉天司都没有,县衙那边更不可能找到了。

  更不对的是,一县之父母官,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官方人士,在官方的档案里,竟然找不到此人任何资料,哪怕只言片语都没有。

  直觉告诉宁兰君,这里边有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