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特种兵 第1782章 彻底失败

《都市特种兵》第1782章 彻底失败

作者:无冬夜 字数:1832 书籍:都市特种兵

  曹罡大声道:“说得好,今日别离是为明日的相聚,莫再眼泪巴巴的,喝酒!”

  这话确实很对,为了今后,现在就得忍痛别离,大家举起杯,一干而尽。

  钟玉桃等诸女一抛离愁,谈笑风生,一时间大家兴致高了起来。

  饭毕,众人离家而去,男的回兵营,女的回王宫,互道珍重而别。

  第二日一早,万古雷准备上路,出了大帐,却见郭剑平等人在帐外等候送行。

  李杰牵着两匹马,笑嘻嘻站在五丈开外。

  郭剑平告诉他,朱能命李杰带十人随同他前往,李杰家就在顺义县,熟悉当地情形。

  万古雷不愿多停留,徒自引起伤怀,便一跃上马,道:“兄弟们,多保重!”

  大家齐声道:“万兄保重!”

  万古雷一带马颈,头也不回出了大营,心中却是难受已极。他不能和兄弟们共患难,却跑到安静处去训练士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却想不出个缘由。

  校场口,朱能骑马站在那儿,说为他送行。两人并辔而行。朱能似有话要说可又不开口。万古雷待行出十多步后,请朱能回去。

  朱能道。“老弟,招募训练士卒是一件大事,至关重要,与李景隆决战后,就需要补充,因此给老弟的时日不多,望老弟尽心尽力!”

  万古雷道:“小弟明白,但请朱兄放心。”

  朱能道:“这事关乎老弟前程,愚兄这才再三叮嘱,望老弟不负众望。”

  万古雷听出他话中有话,道:“关乎小弟前程之说,此话何意,望兄明告。”

  朱能道:“殿下企盼有精兵作补充,老弟把士卒训练得好,必受殿下赞扬……”

  万古雷听出这不是理由,朱能不愿意说,拿话搪塞他,便道:“就这么回事吗?”

  朱能道:“好吧,愚兄实话实说,但老弟不可发火。此次德州之行,老弟与何人见了面?是不是私下里交谈了?”

  万古雷坦然道:“不错,有这回事,小弟在李景隆处碰到了故交,他请我去见了面叙旧,这有什么不对吗?”

  “能告诉愚兄,他是何人吗?”

  “他叫公冶勋,皇上亲军掌印,与我是亲如兄弟的朋友,未料能在德州相逢,叫人感慨!”

  “谈话间老弟有没有涉及燕军机密?”

  “呀,难道怀疑我是好细吗?”

  “没有没有,愚兄只是随口问问。”

  “我们讲的私事,从不涉及双方机密。”

  “他知道你和方大人各呈一封书信给李景隆吗?这一点至关重要,望老弟实话实说!”

  “没有,我揣着的书信是当众呈递给李都督的,方天岳还揣着一封书信的事。我并来对公冶兄提过。朱大哥如此盘问小弟,不信任吗?”

  朱能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这就好这就好,我知道衍法师都不信老弟会这么做。请老弟莫生气,并非老哥哥不信任老弟,从见到老弟那天起,愚兄就十分信任老弟,今后也决不会改变!好,愚兄不送了,大军明日开拔,还有好多事要做,望老弟保重!”

  朱能走后,他的话扰乱了万古雷的心思。

  和公冶勋见面的事,知道的人很多,但那是李景隆一方的人,自己一方的就只有六个人。不用说,定是方天岳禀告了殿下,使殿下起了疑,所以把他打发到顺义县府去训练士卒。

  果真是方天岳搬弄是非吗?

  方天岳是这样的小人吗?

  且慢,上次碰到沙师兄杨大哥的事,方夫岳并不在旁边,那又是谁告的状呢?

  也许,是石宏、黄浩东告的状,他们俩因比武的事一直怀恨自己。不错,八成是他二人。他们一个是王宫侍卫的总教习,一个是副总教习,随时都能见到殿下。

  这样一想,也很有道理。其实,何必去追究谁告的状,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是了。

  他扬鞭赶马,把这事抛诸脑后。六十多里的路程,午后便到达。

  县太爷和一位姓朱的千户在城门口迎候,把他请到了县衙门旁边的一幢四合院下榻,当晚又设接风宴招待他。

  夜间涉及公事,朱千户说,他在顺义县府以及比平府周围募兵,已得四千多人,分驻扎在西门外营房中。手下几个百户仍在外县招兵,不时送三五十人回来。

  万声雷问他有没武功好的勇士,他说有四十五人会武功。

  吃完饭,万古雷和李杰探望李母,李母与其兄住在一起,就在城关四街。

  黄知县听说李杰生母就在本城,连忙请李恕罪,说他一点不知晓此事,因此说什么也得跟李大人一起去拜望“老寿星”。

  一个知县是个正七品,李杰这个副干户是从五品,足足高了三级,难怪他如此殷勤了。

  李杰从离家进北平府从军后,一直未回来过,只不时找人捎些银两回来。家中人不知他做了什么官,只知他在军旅。

  一行人来到城关西街上李杰舅父的家门前,舅父张长贵开了个木匠铺,李杰之父阵亡后,张长贵收养了母子二人,李杰从小就帮舅父干活。此时跟随县太爷来的差吏已经进院喊人那家伙莽撞,进院就咋呼县太爷到,李大人到、万大人到,吓得木匠一家跌跌爬爬跑出大门外,果见一大帮官爷,不知为了什么居然站在他的店铺前,慌得连忙下跪,却被人一把拉位,听人叫道:“大舅,是我,李杰呀!”

  张木匠一抬头,可不是外甥李杰吗?你瞧他身着戎装,威风得紧,不禁又惊又喜。

  县太爷忙走过来一揖:“老人家,下官有礼了,不知老人家居此,下官未来问安……”

  张木匠吓得一哆嗦,赶紧要下跪,这年头县太爷怎会向草民百姓行礼,真是怪事,草民百姓可是承受不起!但他没能跪下,被李杰拉住,搀着他由侧门走进了小院落。

  李母张氏和嫂子站在天井里,不明白出了什么事,吓得相互挽手,战战兢兢瞧着门外。张家的两个儿子也愣愣地站在厢房门口。

  李杰当先从过道里走出来,一见母亲便连忙走过去跪下:“娘,儿回来了!”

  李氏“啊哟”一声抱住了儿子的头,大声哭了出来。万古雷、黄知县随后走进,惊得张氏和儿子要来下跪叩头,被黄知县连忙止住。

  “使不得,使不得,下官不知各位居此,未来问候,望夫人恕罪!”

  张氏惊得不知说什么好,她是木匠老婆,从来没人称她一声夫人,听起来十分刺耳。

  万古雷也来向李氏、张氏行礼。黄知县也跟在万古雷后面,向“老寿星”请安。

  其实,李杰他娘不过四十六七岁,与这位县太爷相差不大,惹得李杰好笑。

  当下大家进客室坐下,护兵都站在院子里,小天井显得拥挤不堪。

  李氏毕竟是百户之妻,见过些世面,与万古雷、县太爷娓娓交谈。张木匠也读过书识过字,只因家贫操木匠为业,一家人勤勤俭俭,日子也还过得去。待李杰从军有了饷银带回,张木匠改换了铺面,以售木器为主,不再制作。李杰的两个表弟张超、张鼎不胜钦慕地注视着当了官的表哥,他二人早已成人,也习过拳脚,为全家生计,留家干活。他们还有个妹妹,李杰也有个妹妹,被叫出来见客。

  李杰当了副千户,给李家张家挣来了面子,连县太爷也亲自到家里拜访,明日便会传遍街街坊四邻,人人都将对他们刮目相看。

  万古雷见张家院子又破又旧,幸而他来时早有准备。于是便道:“县城里有无人家出售房屋,比这个院子大些二……”

  话未完,县太爷就对站在院子里的跟班叫道:“城里有人卖房吗,李大人要买,快去打听来回话!”

  衙役答应着走了。李杰奇道:“万大人,你要房来何用?咱们在这里住不长呀。”

  万古雷一笑:“到时你就明白了。”

  张超、张鼎交头接耳小声嘀咕一阵,对李杰道:“表兄,你们是来招兵的吗?”

  李杰知二人心意,那年他离家,两兄弟就想跟着去,被舅父骂了一顿,说你们都走了,谁来干活养家,等你表哥混出个模样再说。事情过三年,不知舅舅怎么想。

  因道:“表哥与万大人来此训练士卒。”

  张超忍不住道:“让我跟表兄去吧!”

  张鼎忙道:“我也去!”

  张木匠当着官爷的面不敢骂儿子,瞧李杰熬出了头,他也有些动心。如果两个儿子跟着去干一番事业,熬出个出身,也是兴大门庭的好事。瞧瞧人家李杰,也就出去了三四年光景,官就做得比县太爷大,两个儿子自小就喜舞枪弄棒,不妨就让他们去试试。可是这年头燕王与侄子争天下,两军征战风险未免太大,要是两个儿子都阵亡了,那将来靠谁养老?

  他举棋不定,东想西想,又想只让一个儿子去,一个留家,但留谁谁不干,儿子脾性与老子一样,倔起来像个驴,真不好办……

  李杰知道舅父的心思,便道:“两位表弟,这事明日再说,今日有贵客,不好说家事。”

  接下来他岔开话题,说起守北平的事,徐王妃和世子两位殿下如何亲到城头督战,全城军民包括妇女在内,如何万众一心守城,直听到黄知县和张家老少,不时发出惊叹。

  李杰的妹妹李小玲十分向往地问道:“哥哥,你亲眼见到王妃殿下了吗?”

  李杰笑道:“天豹卫留下四百精英守城,天天进出王宫,自然是时时见到王妃殿下的。”

  “呀,给我们说说王妃什么模样!”

  “这个嘛……哎哟,我说不来……”

  万古雷笑道:“王妃殿下端庄贤淑,平易近人、从不轻易叱责宫女太监,处事公正,这样说够了吗?如果不够,今后带你进宫自己看吧。”这话他不过随口说说。

  李小玲十七八岁,接触生人有些害羞,红着脸道:“真的吗?可别哄咱!”李母道:“万大人何等身份,怎会哄你?小孩儿家,真不懂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