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霄与君谋 章一、昭王凯旋

《九霄与君谋》章一、昭王凯旋

作者:逝水临渊 字数:5230 书籍:九霄与君谋

  朝阳初升,整个京周都笼罩在一片灿烂的红霞之中,倚在城楼一隅的锦衣男子墨发飞扬,侧头注视着远处官道上浩浩荡荡列队而来的精锐之师,甚是赞赏地扬眉一笑,光影翻转,他的眼中满是与霞光辉映的异彩。

  眼见着大军即将进城,他身形一闪,消失在了阁楼背光处的阴影中。月前,一道千里捷报激起京周城内千层浪。

  四方大胜,三国议和,主帅周天熠从即日起拔营启程,班师回朝。今日,京周的四道城门齐开,正是为了迎接周天熠及西北军五千精锐回京觐见,面圣述职。

  伴着朝阳初升的淡淡金辉,五千精兵由城郊一路顺着中轴长安街向皇宫门口行进,井然有序,在队伍最前列骑马率军的青年一身戎装,英武之气萦绕。

  沿街而立的压压人群中,有人认出了领头的将军,惊呼:“咦?那是岳二将军呀,怎么不见昭王殿下?”这位昭王正是西北军的主帅周天熠,他是先皇第九子,幼时混迹军营,十二岁出宫立府后就随左右将军从军而去,十六岁在三国战场以一当千一战成名,之后更是立下军功无数,是四方当之无愧的战神,深得人心。

  胜利之师回京却不见主帅在列,引来沿街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纭猜测。

  有人说昭王在战时负伤正在休养,也有人说昭王暂留边关以防时局变故,还有人说昨日在城门口看到了先行匆匆回城的昭王……听着周遭七嘴八舌的议论,街角不起眼处马车内的蓝衣女子只勾唇低低一笑,眼神中有无奈也有无辜,若她所料未错,昭王殿下未在率军之列的真实原因,其实……简单得很寒碜。

  “哎,小姐,咱们与昭王殿下定的时间是下午呀!殿下明明有时间率军进城朝觐吧,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吗?”望着自家小姐在那发笑,同车的丫鬟禁不住好奇问道,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打了胜仗之后的封赏是对其功勋的肯定,难道昭王殿下不在乎?

  “月笙,你就不允许别人有点别的事耽搁一下吗?”听了身边丫鬟的疑惑,蓝衣女子笑得更开了,不过她没有解答,以月笙的机灵不会想不明白。

  见看热闹的人散了,她向车外吩咐:“徐伯,走吧,该去乐申街了。”这一耽搁,盘账的时间就有点紧张了,况且之后还要跟另外几家铺子的掌柜见面做些商谈。

  “是,小姐。”老车夫应了一声,扬了扬马鞭,稳稳地驱使着马车向城东南的闹市而去。

  昭王前日便到了京郊,在京郊黑市的神秘当铺

  “禾氏”约当家一叙,说要谈笔大买卖,而

  “禾氏”主事的二当家常常不在店中,因这回客人身份特殊,伙计就去寻了大当家秦颂。

  秦颂得了消息后装作不知他昭王的身份,差人传话,故意把这商谈的时间定在了周天熠凯旋回京的当日午后。

  这时间看似对上午的朝觐、述职和封赏没有影响,其实满是刁难的意味。

  京周城是四方国都,同时也是四方最大的城池之一,从皇宫到偏僻的京郊黑市,即便是骑马无人阻隔至少也得半个时辰。

  封赏是四方奖励功勋的大事,程序繁琐,按理得持续到午时饭点,然后天子便会施天恩,举行庆功宴,而庆功宴会到什么时候结束,就是个无底洞了。

  所以,倘若昭王参加了今日的封赏,哪怕封赏结束能够全身而退地出宫直接往黑市赶,也很有可能会赶不上约见的时间。

  “不过是试探一下诚意罢了,没想到他真连述职封赏都不去了。”车外仍有人对昭王的缺席议论纷纷,秦颂撑着脑袋侧头瞥着窗外不断变换的人和物,不由自主嘟囔了起来。

  “小姐,你说什么?”

  “啊?”秦颂回过神,发现自己似乎未加思索就把心里想的话说了出来,灵机一动,连忙找了个转移注意力的话题搪塞一下,

  “我是说,昭王殿下的大买卖,恐怕不好做。”两者相较以重为先,可见昭王对这次会面的重视,不,或者说,昭王对这笔买卖非常在意。

  “不好做咱们可以拒绝嘛,哪有强买强卖的呀?”秦颂笑这月笙的思维还是在正常的商贩交易上,摇摇头叹道:“月笙,你还是不懂黑市。”黑市有暴利,同时,黑市也有自己的规则,强买强卖可是相当正常的。

  秦颂本还想多解释几句,可马车已经停了,

  “你若是得空,可以跑跑黑市,跟着月盈好好感受一下。”说完,她就起身整了整衣襟,先于月笙下了马车。

  京周四市皆有七街九巷,乐申街居东南闹市,是这国都内数一数二的繁华大街道。

  秦颂的家族

  “秦氏”作为绵延百年的商贾之家,手里自然有不少铺子在这里。早先几年,秦家主秦淮还会顾管京周的生意,而近几年,长子秦风日渐成熟,长女秦颂崭露头角,他便大手一挥把秦家在四方国内的大半产业放心地交由儿女打理,而自己则带着妻子楚氏去到邻国五更和九绕,继续为家族开拓事业。

  这段时间,秦颂的大哥秦风忙于四方南部淮扬的药酒生意,所以京周这片的责任都落到了她身上。

  每月初一至初五,秦颂会到京周秦家手里的各个铺子里盘账,今日三月初一,恰好轮到乐申街。

  秦颂精明,盘账快而准,遇到笔误还会指出,久而久之,铺子的掌柜们都不敢在小姐的手下偷米食粮,不过今天……

  “杨掌柜,看来一年多的时间没能让你弄清楚秦家的规矩。”秦颂把杨氏米粮行的总账轻轻往桌上一丢,眼角带笑盯着露出不解神情的中年男人。

  原本秦家在京周的产业不涉及米粮,因此一年前秦颂收购下快支撑不下去的杨氏米粮行时,一时间没有合适的新掌柜人选,杨掌柜的经营手段还算过得去,也就没有急着调换店铺的人手。

  “小姐,秦家重守诚信,谋利有度,小人是知道的。”杨掌柜搓搓手,恭敬地躬身答道。

  “月笙,去库房把前年六月起的细账拿出来。月落,去拿个算盘来。”见杨掌柜不打算交代,秦颂不气也不恼,在米粮行门口拉了把椅子款款坐了下来,

  “本小姐今天就好好为杨氏米粮行算算账。”秦颂的话一出口,杨掌柜险些笑出来。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他执掌这店十年,米粮行的细账记下的是每天的每笔买卖,多如牛毛,这要是盘点起来,哪是一个上午能核对完的?

  秦家小姐即使再有能耐,也不过一介女流,这未免太不自量力了。

  “月笙,准备好笔墨。”秦颂丝毫不在意杨掌柜的表情变化,自顾自摆起了架势。

  “是,小姐。”月笙会意地取了笔墨在一旁候着,心下偷笑,她家小姐的本事还没当街露过,杨掌柜与小姐接触得不久也不多,必是不知,一会儿恐怕他这眼珠子都能看得掉到地上。

  秦颂一手翻账簿,一手打算盘,一边翻一边如流水般报出米粮行每日进出,没有在任何一页上多停留。

  原本只有寥寥几人因了好奇停下脚步,现在围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月圆不得不跑出去拦着围观的人,不能让他们挡了小姐的光,更不能让他们离小姐太近。

  账目越报越多,越报越快,杨掌柜除了对这盘账速度表现得很惊讶外,只静静地在一边候着。

  随着秦颂手边的账簿越堆越高,在场的人多是面露疑色。这都快查完一整年的了,也不见端倪,秦家小姐莫非是闲来无事出来消遣手底下人的?

  “七月……”待翻到去年七月的账目时,秦颂的速度忽然慢了下来,核对完的日总账和月总账都已被月笙记录在册,然而秦颂却又反反复复地在这月行行列列的账目间翻来翻去,目光扫过的速度极快,脸上的表情依旧,着实让人看不明白她的想法。

  似是没发现什么,她把七月的账簿往手边一放,又拿过一本八月的继续翻。

  ……

  “广寒,你说……把王府的那些产业交到专人手里打理,会怎么样?”周天熠撑着脑袋坐在米粮行斜对角的望月楼中,侧头饶有兴味看着街头盘账这出闹剧。

  他坐的位置恰好比一楼高了半个楼梯,能够清楚看到盘账女子专注的神情和灵活的手指,算珠起落,一笔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恍然间,仿佛街上的一切吵闹都归于宁静,天地间只剩下他与她。

  “啊?专人打理自然赚得比现在多啊。”周天熠的近侍广寒理所当然地回答,主人常年不在京周,王府的产业现在都是两位管家在做主,两位管家虽然把昭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经营方面还是比不上那些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老手。

  半晌,他的脑子好像又转了弯回到了正道上,

  “主、主子,你在说什么啊?你为何让岳将军代替率兵回城啊,将士们可都盼着你在御前接受封赏呢!”虽然跟随周天熠多年,广寒仍无法理解主子这两日的行为有何深意。

  昨日正午,主子差人回京递了亲手书写的述职文书,并推说身体染病,有损军威,晚几日再回京,今天觐见由岳义常将军代劳。

  而今日清晨,又独自上城楼等待大军,可也只是远远看了一会儿,就到这望月楼叫了壶茶和几盘点心,一直坐到了现在。

  周天熠没有分一点目光给身边的侍从,自顾自继续说道:“回头去调查一下那位姑娘。”

  “主子?将士们可都盼着你在御前接受封赏呢!”广寒又把先前的话重复了一遍,周天熠这才转回头看了他一眼,

  “怎么了?”

  “没、没事。”广寒一愣,主子的行事和考虑什么时候需要给自己解释了?

  自己之前的言语满满都是逾越,他立刻低下头不说话了。他知广寒心中有疑惑,这仗苦苦打了那么多年,现在终于天下太平了,率兵接受封赏的人居然不是聚拢军心的主帅,任谁都会心生不满。

  周天熠在军营里可以说混了十多年,对四方这一套庆功封赏体系也算相当熟悉了。

  述职之后是封赏,封赏之后还有庆功宴,庆功宴上指不定还要被满朝文武抓着盯着祝贺敬酒,这一套流程下来,闹腾到半夜三更都是正常的。

  想罢,周天熠叹了口气,还是解释了几句:“封赏未必会有,皇兄试探我可能是真,况且……我们不是已跟人有约在先了么?”三国久战成疲,国库都不富余,他是主帅更是皇族,前些天皇兄的来信有意提及了国库的情况,目的昭然。

  所以……他若出席今日述职,就不得不假作大义凛然地对封赏做一番推辞,之后的封赏只会减少不会增多,这如何对得住这些年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啊?

  四方再穷也是三国中最为富庶的,可还不到发了封赏就会饿死哪方百姓的地步,顶多削减一点不必要的开支罢了。

  既如此,那不如让岳义常这个将门之后堂堂正正去受这赏赐。况且,对于这次离开边境大营回京的他来说,比起接受皇兄真假难辨的封赏,与

  “禾氏”当家会面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加重要。

  “禾氏”的当家行踪诡秘,很难约见,这回却在一天之内就得到了三月初一午后会面的准信,他既有心与人合作,自是得守时守信,不落口实。

  “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进去了吗?”见广寒毫无反应,周天熠加重了语气问了一遍。

  “是、是,有约在先。”广寒不加思索就回答了最后听到的那句话,却不见主子的神色有所缓和,马上又反应了过来改口道:“不不不,调查那位姑娘,可是主子,要调查到什么程度?”他跟随周天熠出生入死,什么危险人物都冒死查探过,可这次却是个看不出背景的盘账女,这可从何查起?

  “事迹背景详细一些就行。”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喝茶的动作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无关紧要的事就不用去一一查证了。”这广寒什么都好,就是脑筋死了点,回了京周之后好像更不灵光了,他这么一嘱咐,这小子应该不至于把莫名其妙的东西都送到他面前了吧。

  想罢,他的目光再次移向窗外,关注盘账的结果。账簿小山已经完全从秦颂的右手方转移到了左手方,看样子是接近收尾了。

  “……六十斤。”

  “共计……”

  “小姐,共计八千五百二十三斤。”秦颂点了点头,转而又朝杨掌柜的方向看去,见他仍不为所动,她轻轻一笑,故意问道:“杨掌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被点名的杨掌柜如梦初醒,没想到仅是一个时辰出头,这秦家小姐真把一年多的账目重新核对了一遍,而且分毫不差。

  他上前作揖,恭敬说道:“小姐,您核算的总斤两和价格与我上报的是一样的,我没有异议。”

  “嗯,‘杨氏’是我家在京周收购的第一家米粮行,有一个疑问,我一直想请教杨掌柜。”

  “小人不敢,小姐请讲。”

  “前年南方收成差,你收米粮的价格高,我可以理解。而据我所知,去年南方大丰收,为何你的收购价……和前年一样?”

  “小姐,南方黎家叶家竞价收粮,直直把粮价给抬了起来啊!”杨掌柜似是道出粮价真相,声音里充满了委屈。

  “是吗?”秦颂向月落递了个眼神,月落会意,从袖中抽出一封信放到了杨掌柜的手里,

  “杨掌柜,前段时间家兄恰好路过南方,与黎家、叶家有了些交情,也就稍稍打听了这几年的粮价。黎家叶家向来交好,从来都是合作收粮。而你账目上的收购价格比黎、叶两家高了近六成,你……”米粮详细的收购价只有与黎、叶两家有深交的人才能打探出来,捧着轻如鹅毛的信,杨掌柜感觉有千金重,已经不用打开了,封口处黎、叶两家家徽的火漆便可知晓这其中内容的真伪。

  去年三月,米粮行被南方入京的大米商打压,经营困难,而当时恰好抓住了秦家这根救命稻草。

  当得知接手米粮行的东家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后,他、他就动起了其他心思。

  “小、小姐,小人错了,小人错了。”

  “说,这八千五百二十三斤粮的差价银两都去哪里了?”秦颂清冷的声音此时寒得彻骨,秦家生财,取之有道,而杨掌柜在她眼皮底子下做假账她却到现在才察觉,难怪父亲和大哥都对她不放心。

  杨掌柜被吓得脸色煞白,支支吾吾起来。那差价,靠那差价多换的银子,早被自己那不孝子赌、嫖花完了啊!

  这下可如何是好?

  “罢了,送去京兆尹吧,月落,你盯着点。”账目问题已经了然,秦颂不想在米粮行再多费时间了,回头给米粮行换个实在点的掌柜就行。

  与另外几家铺子的掌柜约见的时间快到了,之后还要赶去京郊黑市与昭王谈买卖,她闭眼揉了揉太阳穴缓口气,睁眼起身后便又是精神抖擞,抬脚向斜对角的望月楼走去。

  从秦颂向这边走来开始,周天熠眼角的余光就没有离开过她,上楼,她与他擦身而过,径直朝二楼最吵的雅间步去了。

  “小姐,您来了。”见秦颂到了门口,六位在京周业界有头有脸的掌柜马上停止争吵,皆起身做礼相迎,随后,二楼最大的包间里又热闹了起来,六位掌柜争论的声音一个比一个高,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主子,那些都是京周有名的首饰铺的掌柜。”这些人广寒知道,他虽然还没找到中意的女子送这些玩意,但是他身边的兄弟有啊,这闲来喝酒吃肉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些京周女子的青睐物上了。

  瞥了眼广寒,周天熠点了点头没有表示什么。方才那几位掌柜的声音和神态,分明是真的对这位姑娘心悦诚服,而之前和关门之后的一声声争吵,也足可见这几人平时的关系并不融洽。

  至于其他,阅人无数的周天熠看得明白,这几位掌柜怕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甚至门前送利,背后还会打个幌子翻倍偷回来,总而言之,不好对付。

  这姑娘到底做了什么,能把这些大老爷们收得服服帖帖的。下意识地拿起茶杯喝茶,发现茶水已经见底,他无奈一笑,又望了眼二楼的雅间,起身唤了声广寒,

  “走吧,去城郊。”比起接受大胜的荣光,此行回到京周,他更想弄明白父皇真正的死因以及两年前的京周究竟发生了什么。

  夺位这种事,成王败寇,身为天家人自然无话可说,可是少时极尽爱护他的哥哥们为了权力……是否真的不堪到了那种地步……当时他不在国都,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他人的口目传来,因而至今,他仍然对此心存疑惑和……侥幸。

  想要调查这件事,通过朝中力量容易打草惊蛇,于是,他就想借黑市情报商之手了解始末,这样即使之后被皇帝那边的人发现了,一时半会也查不到自己头上。

  -四方、五更、九绕久战成疲,累民不可计。德帝二年,昭王熠出奇兵制胜,退敌百万,四方大势再无可挡。

  德帝三年,三国止戈,停战议和。——《百世书•四方年表》-德帝三年春,四方大胜,昭王熠回朝述职。

  ——《百世书•周天熠纪》-秦颂当街问账,不多时,条目明晰,业者叹服。

  ——《百世书•奇女子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