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嫡女为谋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重生之嫡女为谋》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作者:亦本 字数:2848 书籍:重生之嫡女为谋

  许家大院灯火通明。

  街口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惊扰着慢慢静下去的夜、黑的天。

  许老太太坐在堂屋里,她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这儿是她许家正儿八经的正堂,坐北朝南,中间是客厅,这儿曾宾客满堂,子孙绕膝,家丁仆人一呼百应;客厅左右各有一根顶梁柱,梁柱外面各有一堵墙,墙上有两层格架子,上面放着几样陈旧的瓷器,下面一层是壁柜;这两堵墙前面放着两排椅子,每排有四把椅子,每两把椅子之间放着高过椅子扶手的茶几;绕过顶梁柱顺着通廊往前走,东西两处是卧室。

  西边的卧室她住着,东边的卧室她留着,她留着她大儿媳妇万氏回家来住。

  万氏是她大儿许洪涛的媳妇,也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外姓人。而昨天万氏没有回来,没回来,她就让许洪涛带着许连盛去了东跨院居住,不是因为不方便,她实在不愿意看到她大儿子那张老实巴交的脸,那么面润,那么谦恭和气,那么没有主见,但,他的夫人万氏性格正好弥补了他的欠缺:干脆利落。

  今儿晌午许连瑜也回来了。赵妈把在院门口见到他的事情简单地与她一说,她心里抽抽了一下,许连瑜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孙子,自小孩子母亲把他扔给她,就去了坊茨镇。

  那个女人喜欢娱乐,不喜欢孩子哭闹,更不喜欢受束缚。

  而如今,她最心疼的许连瑜没有一点礼貌,无论直管家做事处事有多少欠缺,毕竟也是许家的老人。他作为小辈应该尊老爱幼,不应该眼中无人。

  许连瑜想来见她,她以身体不适为由而推脱没见。

  许老太太挺挺前胸,吐了一口长气,她把手里的茶碗轻轻放在身旁的桌子上,她抬眼看看屋门口,“赵妈~”

  站在门口外,随时听支使的赵妈应了一声,“老太太,您吩咐,俺在~”

  “大少爷和两个孙少爷吃饱饭了吗?”

  “老太太,您想见见他们,俺这就去给您喊一声?”赵妈弓着腰站在门口边上,小心翼翼地问。

  “你说呢?如果总躲着他们也不是事儿,不是吗?”

  “是,是,俺这就去给您喊一声。”赵妈嘴里一边应着,一边转身踮着小脚往后院而去。

  听到赵妈的招呼,许连瑜从西院跑了出来。昨儿,他本可以在坊茨火车站下车,留在坊茨小镇。可是,他在上火车之前给他母亲打了一个电话,他母亲说让他回郭家庄,他母亲心里怎么想,他比谁都清楚。没想到,他一回家就吃了老人家的闭门羹,他心里憋屈。

  他把右手揣在裤兜里,晃着肩膀蹿上了院里的长廊,

  他脚上的大皮鞋“吭吭”砸着长廊里的上下台阶,带着他满心的不高兴,即使不高兴他也要装出高兴的样子。

  赵妈急忙弓腰行礼,“孙少爷好!”

  许连瑜扭扭脖子,嗓子眼里“嗯”了一声,没有停下脚步,他的两颗不大的门牙咬着下嘴唇,直奔前堂。

  他的脚步噶然停在堂屋门口,一抬头,看到正襟危坐在上方椅子上、满脸严肃的许老太太,他急忙上前一步迈过门槛,“祖母大人您好,孙儿连瑜给您请安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准备跪下去。他低头看看脚下的地面,他希望老人说:不用了!

  可是,许老太太嘴里没有一句话,甚至没有用正眼瞅他一眼。他一咬牙“扑通”跪了下去。

  许洪涛带着他儿子许连盛从东跨院窜了出来,沿着张灯结彩的长廊匆匆赶往前堂。

  许连盛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二十三岁的年龄,他身上散发着阳光的刚强气息,也许因为他已经成家的原因,他脸上带着成熟与稳重。

  “少说话,你的祖母心情不好。”许洪涛压低声音嘱咐他儿子。

  “知道了,我母亲说,码头的事情不要瞒着祖母,这个时候瞒不住~”许连盛语气里带着沉重。

  “唉,知道了。”许洪涛点点头。

  许洪涛前天就到家了,至今还没有与他母亲说上一句完整的话。他是带着他夫人万瑞姝的话回来的,倔强的老太太没给他说话的机会。今儿赵妈一来喊,他喜出望外,老太太终于要见他了。

  当他们爷俩踏进前堂时,只见许连瑜跪在堂屋客厅的正中间。

  许连盛也急忙撩起长褂,“扑通”跪了下去,“祖母大人,您的孙儿许连盛拜见祖母大人,请祖母大人原谅,孙儿没能及时赶回家,替您老分忧解难。”

  一旁跪着的许连瑜偷偷撇了撇嘴巴。

  “连瑜,拜见你的大伯!”许老太太严肃地喊了一声。

  许连瑜一激灵,他急忙把跪着的身体转向旁边站着的许洪涛,“大伯,您好!”

  许洪涛连忙把手伸向许连瑜,“小侄,不用多礼,来,来,快点起来。”

  许连瑜借着许洪涛的客气,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他低头一看,他雪白的裤子两道黑迹,他心里很是不舒服。

  “你们坐吧!”许老太太的目光在她的儿孙脸上扫过,暗暗点点头。少顷,她向门口喊了一声,“赵妈,让丫鬟上茶。”

  许连瑜腆着笑脸看着许老太太,咬着舌尖问:“祖母,咱们许家发生什么事儿惹您不高兴啦?”

  “有话正儿八经地说,说北方话,南方话俺听不懂。”许老太太声音里带着嗔怪。

  许连瑜抬起手捋捋他前额的那一缕弯勾勾的刘海,咂咂唇角,又吞了一下口水,依然咬着舌头,“俺,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了……”

  “改不过来了,就少说话。”许老太太抓起桌上的茶碗举到了嘴边,她从茶碗上抬起眼角,她偷瞄着她的儿子许洪涛。

  坐在下方椅子上的许洪涛垂着眼角,满脸的愁容与坐卧不宁。

  许老太太知道,她儿子心里一定有什么事儿要说,她刚想张口~

  许连瑜突然站起身走到许老太太旁边,他的手放在许老太太的肩上,“祖母,这几年,孙儿真的很想您。”

  许老太太笑了,无论许连瑜是在撒谎也好,还是故意讨好她也罢,她很享受子孙对她的爱戴与阿谀逢迎。

  看着许老太太脸上有了笑模样,许连瑜忘乎所以,他的眼睛一会看看许洪涛,一会瞄着许连盛,不阴不阳地问:“祖母,这几年咱们许家码头生意怎么样呢?”

  许洪涛张张嘴,什么也没说。

  “码头的事情我不了解,前几年,大伯还能给小侄寄点零花钱,可,这两年……”许连瑜嘴里的话拖着长音,只说了一半。

  许连盛攥攥拳头想站起来,许洪涛向他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冲动。

  “连瑜呀,你今儿找错人了,这不关你大伯的事儿,”许老太太抬起胳膊,背过手去,拍拍许连瑜的手说:“这是祖母的决定,因为你父亲在领事馆不少挣,你母亲烧包,她养狗玩,养个看家护院的我没意见,她天天抱着狗去打麻将,听说她的那只狗吃的、喝的都比我好。你问问她,养狗的钱能不能省下给你?你在外面一个人花销比你连成连盛两个哥哥还多几十倍,尤其你去年整整花了十几万,不知你花在哪儿?今天你是埋怨你大伯?还是埋怨我?码头的收入账目都在我手里,给不给谁是我说了算……”

  “祖母大人,俺晓得,晓得,俺是您一手带大的,您心里最亲谁,俺知道……”许连瑜嘴里这么说,他的胸口在起伏,他在生气。

  “还有一件事,你们回来了不要在院里吵吵,更不要去打扰婉婷……”许老太太抬起眉梢盯着许连瑜那张白净的脸,“连瑜呀,你明儿就去坊茨小镇,以后你住在你爸妈身边,这个光景下,到处乱得很,许家出了这件事,我没有通知你父亲,我也没想告诉他们,毕竟他们都忙……”

  “俺不走,刚刚到家,您老就撵俺,是不是您不喜欢俺了?”许连瑜语气里有点撒娇,他的心里打着小算盘。

  许连盛实在看不惯许连瑜那副娘娘腔,真是随了那个一手把他看大的冥爷。他“腾”想站起来,他犹豫了一下,只换了一个坐姿。

  “连盛,你有话就说,不要像你父亲,磨磨唧唧的。”许老太太抬抬眼角,瞄了一眼许连盛。

  “祖母,俺想去看看舅老爷,昨儿回来也没去看他老人家,俺这心里过意不去。”许连盛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一边向前一步向许老太太鞠躬,“您老给句话,可以吗?”

  “去吧,去吧。”许老太太向门口摆摆手。

  看着许连盛转身离去的背影,许连瑜又撇撇嘴角,又向许洪涛斜了一眼,他又收回目光,弯着腰,笑眯眯地看着许老太太,“祖母,您老的意思是~也想撵俺走吗?俺这趟回来,只想多陪您老些日子,这么多年在外面上学,俺心里总惦记着您……”

  “你是惦记着钱吧,连瑜呀,这么多年,放假都不回家来~每天搂着女孩逛马路,那个时候你心里还有谁?你母亲上次回来,在俺眼目前哭哭啼啼、絮叨你的事,说你有了女人忘了爹娘。”

  许连瑜急忙抬起手,晃了晃,“不,不,女人自然要有的,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您祖母大人呀。”

  “连瑜呀,你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一个多月了,你回去看看还少什么,你就去找赵妈,我要与你大伯聊聊码头的事情,去吧。”

  听了许老太太的话,许连瑜满脸不情愿的表情,他的脚丫子站在原地没动。

  许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连瑜啊,你们都是祖母心里的宝贝,更是许家的生命延续,外人动你们一根手指头,祖母心里都不舒服。许家里有事,也不想让你们掺糊,尽量让你们躲开一些,这次写信让你回来,是因为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南方。让你回你父母那边是为你好,毕竟你爸在德国理事馆做事,日本人对德国人还是有点忌惮。”

  许连瑜还想埋怨他大伯许洪涛几句,毕竟许家码头是属于许家每个人的,他有权利争取他的利益。

  没想到被许老太太嘴里的话打乱了。他只好敷衍了几句,匆匆离去了。

  弥河镇上的日本鬼子经常到码头挑衅,许洪涛实在脱不开身,这次回来本想把许连盛留在码头上,他又不放心。毕竟许连盛年轻气盛,更因为许连盛看不惯鬼子嚣张跋扈,怕他冲动做出傻事儿来。

  他的夫人万瑞姝让他把他们的儿子带回郭家庄,她一个人留在了码头。

  “你把瑞姝一个女人扔那儿,可以吗?”许老太太抓起桌上的茶碗,她犹豫了一下,说:“唉,这几年码头商行的事全靠了她,你以为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事能瞒过我的眼睛?”

  万氏的祖父是清朝的万宝昌将军,她是万将军的小孙女,万将军武艺超群,曾驰骋疆场,万瑞姝自小跟着她祖父练就一身功夫,只是性格有点任性,比男孩子都野,除了不会做饭洗衣服,她可以说能文能武,还给许家生了三个孩子。“她怎么会喜欢上你?”这是许老太太常常与她儿子许洪涛念叨的一句话。

  “因为,码头的事情还很多,日本人盯着呢,都走了,必定引起日本人的怀疑。这次,她让我把连盛带回来,她怕连盛留在码头惹事。她的意思三妹婉婷的事儿是日本人干的,如果单单为了一个人,那还好说,只怕他们软的不行来硬的,码头是日本人的最大目标……”

  许老太太抓着茶碗的手哆嗦了一下。她明白了,瑞姝的话有道理,日本人不是不想把码头据为己有,而是他们人力物力不够,又怕码头几千工人不听他们的使唤,日本人需要许家的人给他们当支使。

  如果许家不这样做,许家将永远不得安宁,抓了婉婷是他们投石问路。

  此时,听了她儿子许洪涛的话,她开始害怕,开始担心,为了保全许家的血脉,她要提前做好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