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之绝世剑神 第39章 神秘古玉

《都市之绝世剑神》第39章 神秘古玉

作者:三丰公子 字数:1787 书籍:都市之绝世剑神

  一回到寝室,赫米阿斯就朝着亚里士多德喊道:“嘿!你看到了吗?格里鲁,他真是个勇士!我想,如果列奥尼达复生,应该就是他那个样子!”

  “依我看来,他们兄弟倒很像赫克托和帕里斯。”亚里士多德在运动场外看到了他们的比武,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嗯……说的也对。”赫米阿斯一屁股坐在床上,看着还在翻书的亚里士多德,问道,“你还在读什么?现在天都快黑了。”

  “色诺芬的《斯巴达政制》。”亚里士多德放下了书卷。这是色诺芬离开雅典之前的著作,有人说就是这本赞扬斯巴达的书让雅典人决定驱逐他。而随着色诺芬的平反,这本书也开始在城邦中流传了。

  “那本书里说了什么?”赫米阿斯对读书并不热衷,他更喜欢听别人讲述。

  “各城邦中那些声称最善于教养子女的希腊人,一等孩童到了可以听懂话的年纪就让家庭教师照管他们,接着送他们去老师那里学习识字、音乐、去体育馆学习体育。他们还让孩童穿便鞋使其双脚软弱,添换衣物让他们惯坏了身体。他们还根据孩童的胃口计算孩童的食量。”亚里士多德接着读下去:

  “然而在斯巴达,吕库古不允许任何私人聘请奴隶作为教师,他遴选一位城邦中有资格选举最高职位的人来监管孩子们,这个人被称作督导(Paidonomos)。他有权集合全部男童,有权严惩每一个犯错的人,他还被配备了执鞭的助手,保证随时施加责罚。因此,孩子们既恭恭敬敬,又服服帖帖。”

  “啊,格里鲁兄弟就是接受了正规的斯巴达教育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吧。”赫米阿斯睁大了眼睛,“这样是在用军队的标准要求孩子啊。难怪每一个斯巴达人都是天生的战士。”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指着书上的字迹,“他还不让孩童穿鞋使脚底变得柔软,他让孩童赤脚上下山坡,让脚底变硬,他相信这样跑得更快,上下山也更安全。”

  “艰苦的训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赫米阿斯说道,“我听说他们没有食物,只能喝黑粥?”

  “这倒不至于。”亚里士多德看着书上的描写,说道,“看起来他们给儿童准备了一定量的面饼,这来自于孩童父母的捐献,但这些食物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吃饱。所以,斯巴达人鼓励没吃饱的孩子去偷食物。”

  “鼓励……偷窃?”赫米阿斯有些惊讶,“怎么会有人让孩子从小养成偷东西的习惯呢?”

  “因为要做到偷窃而不被抓住是很难的。”亚里士多德解释着,“偷食物的孩子一旦被抓,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不是因为偷窃行为,而是因为他们不够机警。同样的,要是一个孩子可以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在偷窃时足够灵活,他自然可以吃到比别人更多的食物。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战士,一个不光会勇敢冲锋,也会随机应变的战士。”

  “看来,斯巴达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适合成为战士的人。”赫米阿斯明白了,“为此,无论采取多么看似不合理的手段,都是合理的。”

  “正因如此,斯巴达人崇尚公共财产,摒弃私有。”亚里士多德点头道,“如果城邦的公民都只顾着自己的私利,那么他们不会为了城邦牺牲,或者在履行义务时会总是想着自己的小家。而一旦将大部分财产变为公有,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所有人作战,而所有人的利益也保障了每一个个人的利益。”

  “难怪色诺芬十分欣赏斯巴达的制度。”赫米阿斯恍然大悟般地说道,“格里鲁一到雅典,就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变卖,要捐献给学园,也是这种制度带来的影响吧。”

  “但柏拉图并没有接受他们的捐献。”亚里士多德想了想,说道,“可能,柏拉图并不支持这种行动。”

  “那又是为什么呢?”赫米阿斯不解其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制度,并没有什么坏处啊。”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也指出了斯巴达政制的不足之处。”亚里士多德翻开书卷,“你看,他说,斯巴达的律法天生适合于维系一个城邦内部,而不适于扩张。一旦斯巴达人开始向外殖民,他们会发现,这些制度都无法贯彻下去了。”

  “而且,殖民到外邦的斯巴达人会很快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变得像当地人一样。他们也会热衷于享乐和财富,而不愿将自己的所得贡献给城邦。外邦的一些不良风气会影响他们,让他们心思不再单纯,而且很快堕落下去。”

  “这是为什么呢?”赫米阿斯一面点着头,一面皱眉思考着,“我应该仔细研究一下,说不定在以后会用到呢!”

  赫米阿斯应该庆幸,关于斯巴达的知识很快就派上了用场。政治学考试的日子到了。

  皮里亚的美涅德穆斯走到讲台正中,这是一张木制的高台,比法庭上发言的台子略矮一点。他四十多岁,头发有些稀疏,显得额头格外得突出。此时,他面对着进入学园第三年的学生们,用清亮的语声宣布:

  “我想你们已经清楚,每一种政治都有着它们自己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出于它们的天性,每一个城邦在选择制度时,都是在选择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

  “经过半年的学习,你们应该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政治的逻各斯,现在你们发声的时候到了。”

  “这次考试的题目是:评价任意一个城邦的政治制度,作文不得少于两尺。以沙漏计时为准,现在开始写吧!”

  美涅德穆斯将一个沙漏翻转过来,细沙缓缓地落下,发出簌簌的响声。坐在地上的学生们紧张地拿出纸笔,有的开始书写,有的则咬着笔杆沉思着。

  亚里士多德展开了一张空白的纸卷,斟酌着如何下笔。要知道莎草纸可并不便宜,它们大多来自埃及,从海上漂流了很久才到达雅典。尽管学园会给学生们供应一些纸卷以满足他们必要的用处,但数量极其有限,很多人还是要自己掏钱去市场买纸。而那些舍不得花钱的学生,他们日常写字还是在泥板上。

  亚里士多德早已养成珍惜纸张的习惯,尽管他现在的财产并不算少了。他希望将所思所想一挥而就,不必删删改改。他在心中打好腹稿,才下笔写起来。

  在众人的羽毛笔摩擦纸张的声音中,细沙漏完了。美涅德穆斯将一张张纸草拿到面前,他并不打算尽快批读这些试卷,因为根据他的经验,学生们考试时的作品大多没有什么见识。他希望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阅读,再择优给予通过。

  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座位在最后,他的答卷这时摆在了一摞纸卷的最上面。美涅德穆斯眼光扫过卷面,却被一段话吸引了:

  “对于共同体来说,即便达到最高程度的一致性,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同时说出‘我的’和‘不是我的’而得到证明。而这一点正是苏格拉底认为的,完满城邦的标志。”

  “如果说话的是‘所有人’而不是‘每个人’,对于那些属于他们的财产来说,不是属于某几个人,而是属于全体人。‘所有人’这个词用在这里显然是荒谬的,就像‘双’‘奇’‘偶’,具有双重含义,甚至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所有人都称同一事物为‘我的’,每个人也在这样的意义上这样说,即使这不是错的,也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即使每个人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这样的一致性也不可能造成和谐。”

  “这种提议的另一个缺陷在于,一件事物为越多的人共有,那么每一个人对它的关心就越少。人们一旦认为某件事情可以由其他人经手,那么他自己就越少考虑这件事情。如果每一个市民都以城邦的上千名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其中谁都不是他的儿子,同时任何人都同等的是任何人的儿子,那么,每一个儿子都不会得到关心。”

  “因此,城邦的这种极端一致性显然并不是某种善。因为家庭比个人要自足,而共同体又要比家庭自足,如果自足就是人们追求的目的,那么在城邦中,人应该追求的是较少的一致性,而非较多的一致性。”

  “《评斯巴达政制》,这篇文章真是奇特。”美涅德穆斯看着这些文字笑出声来,“它的内容看起来不合常理,但每一步推理却环环相扣,让人很难反驳。”

  “而且,这篇文章很明显地批评了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出的一种城邦的理想模型,即一致性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善,相反,人们应该在城邦中尽量保持不一致,这样才能造成城邦本身的自足。”美涅德穆斯拿起了这张纸草,“我真应该把它给柏拉图看看。不知道,他看到这名学生的批评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

  柏拉图此时正盯着一张纸,在他身边,本都人赫拉克利特正在纸上指指点点。他指着纸上的草图说道:

  “这里就是阿德拉米狄翁城,那位弗里吉亚的总督被吕底亚人围困在这里,斯巴达的阿尔克西劳二世帮助他,直到斯巴达人与吕底亚人达成了协议,撤出战场。”

  “这么说,弗里吉亚人败局已定。”柏拉图摇了摇头,又对着赫拉克利特说道,“看不出,你还是个高超的制图师。”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赫拉克利特谦虚地回答道,“在我的家乡赫拉克勒亚城,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种制图的技艺,因此,我请求那里的制图师根据最近的战局画了这份草图。”

  “我记得克勒阿古(Clearchus)还在赫拉克勒亚城?”柏拉图突然想到了什么,“应该让他搜集研究这门技艺,必要时可以组织一批人手给他。”

  “是的。”赫拉克利特点头应道,“克勒阿古曾经希望建立一座图书馆,用来收藏他搜集的各种地图和书籍。但是,这需要消耗很多的钱财。”

  “这确实有必要。”柏拉图想了一下,“钱财。我此时不便向叙拉古的那位僭主寻求资金支持,你知道的,他和狄翁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修复。”

  “我明白。”赫拉克利特略一思忖,小声征询着柏拉图的意见,“我听说,色诺芬要捐献一笔钱给学园。”

  “是的,但是已经被我拒绝了。”柏拉图看着他说道,“色诺芬的财产应该归他自己的孩子,学园与他毫无瓜葛。我和他也没有什么交情,这笔钱我是不会收的。”

  “您知道,学园每年要为学生提供住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而这些东西每年都会产生一些损耗。”赫拉克利特还是说出了实情,“对我们来说,维持学园的运转确实需要很大一笔费用。”

  “我会考虑把我在城外的一处田产处理一下。”柏拉图不以为然地说道,“上次伊索克拉底曾经提到过的那处,他还想要吗?”

  “或许,我可以去问问他。”赫拉克利特知道对方此时已经准备结束话题,便不再继续谈论金钱。

  “不,还是我自己和他谈谈吧。”柏拉图摆了摆手,拦住了赫拉克利特,“正好我还有一些事情要跟他当面商量。”

  ……

  色费索多罗走进伊索克拉底的院子,迎面正遇上了走出房门的狄摩西尼。他微笑着叫住了对方,说道:“你在做什么?狄摩西尼?我听说你前几天在公民大会上演讲被听众轰下了台。”

  “愚蠢的民众。”狄摩西尼毫无惭愧之色,“那些酒鬼、水手、目不识丁的乡巴佬,只要开开黄腔就能让人听他们说话,而我将全部精力用于修炼演讲的技艺,还是得不到关注。”

  “也许你的技巧已经纯熟,只是内容得不到他们的认可。”色费索多罗说道,“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更好的说服他们。”

  “我听说你已经准备参军。”狄摩西尼转移了话题,“为什么?难道城邦内部的战场已经不能满足你了吗?”

  “我可不是为了战死沙场才去当骑兵的。”色费索多罗呵呵一笑,“告诉你也没关系,这场战争,将是我们大放异彩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