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秘男神,求休战! 2402想一直陪着他,到永远4

《神秘男神,求休战!》2402想一直陪着他,到永远4

作者:安缨 字数:883 书籍:神秘男神,求休战!

  英子想起了她小时候过年的那几天,尤其守岁的那个晚上,祖父让张伯把院里院外、屋里屋外的灯都点亮了,都挂了起来,崔家大院无论哪个角落都如白昼流星般通明。

  堂屋里,祖父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和几个长孙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八仙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菜香、酒香、肉香、鱼香弥漫整个房间;另一间屋里,祖母让丫鬟把整个猪头端上了供桌,这是祖父的讲究,过年必须有猪头上供,预示新的一年诸事顺利。

  这个酱猪头是祖父找人去珍珠村宋舜显家定做的,宋家的烧肉有百年历史,从宋舜显的父亲那一辈就开始做烧肉,一直延续到了宋舜显这一辈。宋舜显虽然是一个小个老头,他不仅有四个儿子,还个个英俊高大威猛,这也是祖父茶前饭后常常念叨的话题。宋舜显岁数比英子父亲崔耀宗大两岁,看着比崔耀宗要老好多,因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的肩膀上都挑着两个竹筐,竹筐里放着煮熟的猪头与猪下水和烧鸡,走街串巷或者赶集市,风吹雨晒的原因让这个小老头尤其显得老成。

  听祖父说那个小老头是一个天底下的好人,自己家人都吃不饱还时常接济外人,有一些人还故意欺负他,说他们家里好几顿没有开锅了,那个老头就会把他身上的钱都送给那些人,有人故意问老头,你兜里还有钱吗?老头把几块石头乘人不备装进他衣服口袋里,他用手拍一拍,石头在他兜里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有,你听,有好多呢!”

  腊月二十九那天,宋舜显来崔家送货时,英子也见过,是一个特别有精神头的小老头,说话有分寸,更喜庆,走路铿铿有力,祖父常常会对张伯说,“从地窖子里拿一坛老酒,给宋老板带回去尝尝!”

  老头鞠躬感谢,但,他从不白要别人的东西,他会在账面上除去一坛酒钱,这让祖父常常念叨:好人呢,好人呢!

  崔家大院年夜饭桌上的烧鸡和炸松肉都是那个老头做的,非常美味,至今回想起来还余味未尽,唇齿留香。

  供桌子上还有一条鱼,与托盘一样大,预示年年有余;还有一块豆腐,预示福气满满;还有一汤锅的肉丸子,肉丸子上飘着细长的海带,预示家里老人长寿;还有一些炸面桃,还有一托盘的猪肉白菜馅饺子。

  祖母忙活完了,她就带着崔家大院的女眷在后院的客厅里磕瓜子,闲聊天,她们聊的大多是孩子们的事情,聊的是明年哪个孩子该成家了,哪个孩子该上学了,该准备春天的衣服了,等等一些屋子里的事情,屋子外面的事情有崔家的男人扛着,不用女人们操心,自然乐得清闲。

  这年下最高兴的还是崔家大院的孩子们,孩子们在院子里无忧无虑地跑着、追着、跳着,祖父的那只老黑狗也跟在孩子们屁股后面跳跃,欢叫。孩子们手里拽着一挂挂鞭炮,张伯手里抓着扫帚在他们屁股后面着急地追着、喊着:“小祖宗呀,可不能拖着跑,摩擦起电,轰,一声就炸了!待会俺还要挂到大门口去的,不够长,不够响,老太爷会生气的!”

  张伯的话就是耳边风,还不如大门口墙角旮旯里的雪,一阵一阵风吹来,雪片飘飘洒洒,还能看到雪落下去的地方,有的落在高高的屋檐,有的落在高高的门檐,有的落在高高的院墙上,而张伯嘴里的话喊破喉咙都没看到落在哪儿?崔家大院里的孩子们依旧你行我素上蹦下跳。

  年夜饭一过,英子父亲崔耀宗就带着两个兄弟,两个兄弟各带着自己的家眷,一一给祖父祖母磕头拜年,祖父祖母手里或者他们椅子后面藏着一堆的红包,无论是谁,只要是崔家人,或者丫鬟和长工都有红包,甚至那一些只知道吃奶睡觉的婴儿也有,红包里的钱都一样多。每逢过年丫鬟和长工一般都不会回家,他们几乎是商量好了似的留在崔家大院过年,也许为了那一个带着祝福与喜庆的红包吧!

  当时三叔崔耀宏没有成家,祖母故意埋怨着,“瞅瞅,瞅瞅你大哥二哥,他们一大家子,得了那么多的红包,你就不眼馋吗?”

  三叔崔耀宏嘿嘿笑着,也不去辩解。

  给祖父祖母拜完年,天蒙蒙亮了,小辈又开始跑了前院,跑后院,英子跟着她的三个哥哥和大姐去给二叔崔耀聪拜年,二叔也会给红包,二叔给的不多,就几个铜板,那也不嫌少。

  王氏常常在祖母眼前埋怨,“生意人脑瓜子好使,越有越抠!”

  祖母也不搭话,嘴里也不偏向着谁,“过年就是图个吉利,谁还计较那么多?”

  父亲崔耀宗不同,他红包里的钱虽然比祖父祖母红包里的钱少,但,要比二叔的多几倍,他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就这一天破费的多吗?舍得舍得,老娘们不懂,没学识,也就没有肚量。”

  坐在一旁的王氏满脸不高兴,她听了英子父亲崔耀宗的话,她撅着嘴角一句话也没有,她再偷偷瞟一眼周围坐着的长辈,她丈夫崔耀宗的话让她挂不住脸面。

  父亲崔耀宗急忙咧咧嘴角,向母亲王氏偷偷抱抱拳,“过了年涨了工资还不都是你的,看看,过年了,要高高兴兴不是吗?给个面子,不要生气,不要耷拉着脸,让小辈看到多不好,再说,又是长嫂,要有个长嫂的样子不是吗?”

  听了父亲的话母亲王氏笑了,她笑脸迎着所有来拜年的小辈,她不仅把厚厚的红包分给每个孩子们,在孩子们准备离开时,她还不忘了给每人塞一裤兜的炒花生。

  想起老家的年夜饭,想起老家过年“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想起张伯追着哥哥们的屁股后面焦急的呼喊声,英子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俺给家里的信不知收到了没有?”英子站在楼道里,她抬起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她嘴里自言自语,“母亲好吗?侄子顺和弟弟英春长大了吧……张伯好吗?还有邱先生一家,他们还住在崔家吗?不知邱先生的学堂办起来了没有?”

  突然,头顶上的飞机“轰轰”飞过,远处还传来了断断续续的“轰隆隆”的炮声,英子一激灵,不知又要死多少人?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要有侵略者?为什么那炮声不是鞭炮声?

  夜黑了,青岛的巷子里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息,只有黑暗里的胆战心惊,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昏暗的天空,那是被炮火轰鸣吓惊的鸟儿,这个时候它们本可以安安静静地躲在自己的窝里睡觉,可是,一个炸弹炸烂了它们的家,惊飞了它们的好梦,抖落一地羽毛,四处逃命,惊扰了今儿无眠的夜。

  叶祖母煮的饺子已经出锅,芹菜馅的饺子气味在叶家小院里飘散,热气也在慢慢升腾。“啪叽”屋里传来了碗摔碎的声音,接着传来了新菊的哭声。英子急忙转身跑进了厨房,只见一盘饺子扣在地上,盛饺子的盘子碎了几片,叶祖母傻傻地盯着地上的碎盘子,也许她心里有不祥的预感。英子急忙弯下腰,她一边捡拾地上的碎片,她一边故意嘻嘻笑着,“碎碎平安!碎碎平安!”

  叶家祖母一脸铁青,一脸茫然,更一脸无奈。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了响声,似乎有人要进来。院里,黄丫头焦虑不安地“汪汪汪汪”大叫着。

  “新丽,去看看谁来了?”叶祖母弓着身子,她瞄了一眼新菊,“过年不能哭!”叶祖母声音不大,也不严厉,听口气她的轻松是故意装出来的。

  “俺去看看吧,你们先吃饭,新新一定饿了!”英子发现自从她踏进厨房,新新的眼睛就一直盯着锅台上的饺子。

  “好,今儿天冷,咱们就在厨房吃吧!”叶祖母声音虚弱,又带着少许沙哑,“俺累了,俺坐会,新丽呀,你把桌子拽过来,就在水缸的后面,把筷子也拿出来……不要让新菊动手,她太冒失了。”

  新丽支起了一张小桌子,大家把饺子摆在了桌子上。

  “唉,新菊和新新都坐下吧!”叶祖母把英子从地上捡起来的饺子捧在手里犹豫着,“新丽,把它放到锅灶上,也算给灶神爷尝尝。”

  “嗯!”新丽从叶祖母手里接过那碗饺子转身放到了灶台上。

  院门口外面站着一个陌生的男人。英子慢慢走近门口,她紧张地问,“您是谁?您找谁?”

  这个男人非常高大,在朦胧的月色里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那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似曾在哪儿见过?但,英子可以肯定没有见过此人。

  “你好,你们这儿就是叶家吧?”来人声音洪亮,就如他的个子一样高大敦实。

  “嗯”英子愣愣地点点头。

  “俺找一个英子姑娘,还有黄丫头!”来人低头看看在英子脚边摇头晃脑的黄丫头,“它就是黄丫头吧?”

  英子皱皱眉头,眼前的人为什么点名找她?并且还知道黄丫头,他是谁?

  “可以打开院门让俺进去吗?”来人声音温和。

  英子犹豫了。

  “你?俺感觉到了,你就是英子,是吗?俺四弟让俺给你捎的东西,还有黄丫头的,本来俺想过年之前赶到青岛,不好意思,路上发生点事儿给耽误了一天!”

  “您从哪儿来?”英子听到了她熟悉的乡音,她心里突突跳着,她急忙打开了院门,“您,您进来吧!”

  来人踏进了叶家小院,他抬头环视着眼前这个不大的院子,然后他的眼睛盯在楼上亮灯的厨房,那儿传来新丽新菊新新的笑声,还有一个老人喃喃低语,“等等,你们就不知道等等你们英子姐吗?新菊,慢点吃,今儿饺子包的大,你一口一个小心噎着,喝点饺子汤,原汤化原食!”

  “您是,您是俺娘,俺娘让您来看俺的吗?”英子满眼惊喜。

  来人皱皱眉头,又摇摇头,他觉得眼前的小姑娘是不是傻?俺明明说是俺四弟让俺来的呀!

  “是俺张伯吗?”英子语气里藏不住的兴奋,她似乎忘记了来人刚刚说了什么。

  “你认识家兴吗?”

  来人的话让英子愣住了。

  英子摇摇头,她突然又点点头,难道是那个和二哥崔英昌与新修在一起的家兴吗?是他让眼前这个人给她送东西来吗?不可能呀。英子沉默。

  “俺是他三哥!俺四弟还有一个名字叫长安,哈哈,不知你对他哪个名字熟悉?给!”来人一边说,一边把他怀里的东西塞进了英子的手里,然后他又压低声音问,“你们叶家还有一个老人是吗?”

  英子点点头。

  “她老人家好吗?”

  “好!”英子又点点头。

  “今儿俺还有点事,就不进去打扰她老人家了,改天俺一定再登门拜访,就麻烦英子姑娘替俺给她老人家带个好。”

  “您是谁?如果祖母问起您,俺怎么告诉她?”

  “这?”来人迟疑了一下,“你就说,就说新修的朋友!”

  “您见过俺新修哥?”

  “他和俺四弟在一起,自然俺见过他,对了,他也让俺带好给你们的祖母,还有你们,俺差点忘了……”

  英子害羞地笑了,也是,家兴和新修在一起,来人又是从家兴他们那儿来,今儿是怎么了,脑子不好使?总问一些自己都觉得可笑的问题。

  “俺二哥……”英子张张口,再抬起头,来人已经大踏步迈出了院子。看着那个男人匆匆离去的背影,英子愣愣地、傻傻地站在原地。

  “英子,谁呀,快进屋吃饺子啦!”叶家祖母在楼上喊。

  “唉”英子一只手抱着包裹,她用另一只手把院门关上,然后她抱着包裹慢慢上楼,黄丫头好像明白英子怀里的包裹里有它的礼物,它紧紧追着英子的脚步。

  英子把包裹放在餐桌上,她慢慢打开,香气瞬间四溢,满屋的酱香味,让新丽新菊新新大吃一惊,他们瞪大了眼睛,桌子上:一只香味扑鼻的烧鸡,还有一块红烧猪头肉,还有一些猪头骨……多么熟悉的味道啊,英子吸吸鼻子,她似乎想起了老家的年夜饭……那个家兴他一定也认识那个卖烧肉的小老头。

  新新新丽新菊的脑袋瞬间把桌上一堆酱肉包围了,她们小心翼翼伸出手指,她们小心翼翼碰了碰那只焦黄的烧鸡,他们又抬起头看看坐在一旁目瞪口呆的叶祖母,他们急忙把手指头收回去,少顷,他们不约而同把手指放进了嘴里,他们使劲嗦着手指头,似乎他们的手指头上粘了好多的鸡肉。

  有多长时间没见到这么多肉了?就是叶小姐活着时,过年也就买巴掌大那点烧肉,切切,大家每人一小块,都不够塞牙缝的。

  “这骨头是给黄丫头的。”英子抓起一块骨头准备给黄丫头。叶祖母急忙拦住英子,“咱们,咱们用骨头炖菜吃,吃完了再给它!”叶祖母有点难为情,刚刚她也隐隐约约听到了,听到来人说还有给黄丫头的食物,眼前这一些骨头不就是给黄丫头的吗?老人更知道,平日里炖冻白菜叶一点油星也没有,每次吃清水炖冻白菜叶孩子们都嘟嘟囔囔,眼前这一些骨头虽然是猪头上的头骨,至少还有肉味。

  英子低头看着瞪着渴望眼神的黄丫头,她真想流泪,她又怕叶祖母看见说不吉利,她急忙蹲下身抚摸着黄丫头的脖子,“走,咱们到院子里去!”

  黄丫头很乖地跟着英子的脚步往前走。刚刚迈出几步,英子突然又折转身蹿进厨房,她抓起锅台上面的一盘饺子,她一边往嘴里塞着,一边走下楼去。

  “英子,那一些还有泥,俺还没有噗拉干净呢。”叶祖母看着英子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叹了口气。

  “没事,吃泥没什么!”英子心里说,煤渣大家都吃过了,这点泥又算什么呢?

  到了楼梯口,英子慢慢蹲下身,她自己吃一个饺子,然后她偷偷喂黄丫头一个饺子,“黄丫头,今儿是除夕,俺怎么样也要让你尝尝这饺子,就是俺英子不吃也要让你吃几个,这两年,不是你照看着叶家这两片栅栏门,也许这两扇门要被那一些捡柴火的卸走了,你没有苦劳也有功劳呀!”

  黄丫头抬起头,瞪着圆圆的大眼睛看着英子,似乎它听懂了,它笑了,它也哭了,它俯下嘴巴蹭蹭英子的胳膊。

  “黄丫头,说心里话,俺真的很感激你,你是俺英子的朋友,更是俺的救命恩人,那天不是你替俺挨了一枪子,也许俺英子也活不到现在!”英子抬起胳膊,把黄丫头的头搂进她的怀里,“黄丫头,等以后,俺英子给你买好多肉吃,咱们先不要着急,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呀,这是俺父亲活着时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当时俺小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俺明白了,以后呀,咱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突然远处又传来几声炮声,英子一哆嗦,她意识到,八路军正在与日本鬼子打仗,“黄丫头,八路军很快就会打跑日本鬼子,只要打跑了日本鬼子,英子带你回家,我们老家年年杀猪……哈哈哈!”

  英子一边自言自语,她一边跳起身体昂着头往院外眺望。本是万家灯火的除夕夜却黑漆漆一片。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二胡声,二胡声在这个不安静又安静的夜晚那么悠扬,又那么悲凉,是那个公园的老头?英子眼前出现了她第一次看到那个拉二胡老头的情景,那个邋遢的老人,那个可怜的老人不仅没有家人,更没有遮风避雨的屋子,也许他就住在公园里的假山后面,这个除夕夜,家家团聚,可怜的老人身边只有一把二胡,老人只能用二胡声诉说他心里的孤独与悲哀。想到这儿英子心里升起一股酸酸的凄凉,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滚落她的脸颊。

  英子窜进了一楼大厅抓起椅背上的外套,穿在身上,然后她又匆匆跑回了厨房。

  厨房里,叶祖母把猪头肉切下一小块分给新丽新菊新新吃。新菊看着英子跑进来,她满脸委屈,她的嘴巴喋喋不休,“英子姐,祖母说那一些肉留着你上班时拿午饭!她不让俺吃!”

  “谁说不让你吃啦?!”新丽气愤地瞥了一眼新菊,“你怎么不说实话?”

  “祖母刚刚给我们每人一块,祖母一口都没吃!”新新抢着说。

  英子看了叶祖母一眼,老人满脸忧伤,不知道她是想起了什么?还是她有话说,还是她想说什么又不想说?

  英子慢慢蹲下身子依偎着老人的腿,“祖母,您不要这样,您不吃,俺不会拿着去上班的,再说,拿着也不一定吃进俺的嘴里,还不够那一些工友抢的。”

  “不行,怎么能给别人吃,奥,俺明白了,你经常不带午饭,是怕他们抢你的?古语说,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以后咱们硬气点,不许再被别人抢,更不许你不吃饭,你不看看,你这个脸蛋,只剩下了骨头,个也不长,这都是饿的。”叶祖母说着说着情绪激动,她不由自主狠狠地咳嗽起来,英子急忙用手轻轻拍着老人的后背,“祖母,您别生气,别生气!”

  “日本人欺负咱们,咱们自己人也欺负自己人,这是什么世道啊?这都是饿的,饿的人吃人!英子,你不要总谦让别人,谦让别人,别人以为你好欺负,不是吗?”

  “俺个小打不过他们,所以说,您一定要吃,也让弟弟妹妹他们吃,吃了就赚了,这是俺舅母说的话,哈哈,祖母,您高兴一些,不要难过,大过年的,咱们应该高兴,不是吗?”英子心里也想哭,她不敢哭。

  “你听听,外面的炮声,还有好日子过吗?哪儿还高兴的起来呀?俺就怕,怕以后你们继续挨饿!”叶祖母叹着长长的气。

  “不会的,俺感觉咱们会胜利的!”英子仰起脸看着愁容满面的老人,她又看看站在老人身旁的新丽新菊和新新,她们正瞪着稀奇的眼神看着她,她还想说什么,她又怕年幼的新新把她的话说出去。

  “咱们胜利?什么意思?日本鬼子被打跑了吗?”新丽眨巴眨巴小眼睛,好奇地看着英子问。

  叶祖母艰难地抬起手向新丽新菊摆摆手,示意她们小点声。

  ”是!”英子使劲向新丽新菊点点头,“以后咱们都可以吃饱饭,还能穿新衣,还能上学!”英子的自信来自灵子父亲那天的话,灵子父亲说他们日本侵略者必定失败,连日本人都觉得他们会失败,那么,中国人民抗日必定胜利。

  “真好!”新丽新菊拍着手笑着,“以后咱们天天吃肉,吃饺子,吃烧鸡!”

  英子站起身走到锅台前,她拿起几片猪头肉,然后她又拿了十个饺子放在了一个碗里,她抱着碗慢慢走到叶祖母身边,她突然抓起一片猪头肉,趁老人不注意塞进了老人的嘴里。

  叶祖母一时说不上一句话。

  英子看看新丽新菊,“你们每人再吃一片猪头肉,让新新多吃一片,明天初一,你们吃烧鸡。”

  “你想出去吗?英子。”叶祖母一边把她嘴里的猪头肉咽下去,她一边看着英子的眼睛问。

  “嗯”英子点点头,“有一个老人无家可归,过年了,他也许还没有吃到一个饺子,俺想给祖母商量商量,给他这十个饺子,还有几片猪头肉好吗?”

  “你是说那个拉二胡的老头?”叶祖母略有所思,她向英子点点头,“去吧,他的确可怜呀,听朱家说他一家人就剩下了他一个了,他的家人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民国时期他也曾是一名军人呀……”

  英子没想到叶祖母对那个拉二胡的老头那么熟悉,她更没想到叶祖母这样慷慨,她为叶祖母的善良而感动。

  “咱们家那个客厅里还有一瓶洋酒,是这房子主人留下来的,好几年了,不知还能不能喝,你也给他带去吧!”叶祖母说着说着准备站起来去客厅找酒。

  英子急忙拦住老人,“俺知道在哪儿放着,俺自己去,您歇着吧!”英子又把脸转向新丽,“你们看着祖母,她很累,吃完饭让她早早休息!”

  新丽新菊点点头。

  英子走出了叶家小院,她回头看看跟在她身后的黄丫头,“你不要跟着俺,好好看着门。”

  黄丫头听懂了英子的话,它乖乖地蹲在了院子门内,它的耳朵竖着,它的一双大眼睛在黑夜里亮闪闪的,它目送着英子走进黑夜里的背影,一个小小的背影。

  1945年的除夕,街上没有一点声音,更没有鞭炮声,只有冷风在街角欺凌着枯树与落叶。

  英子抬起头无意、又是有意用眼角瞄着吴莲家的那条巷子,巷子拐角处的黑暗里似乎蹲着一个人,远远看着,那个人特别像吴莲的父亲,他耷拉着脑袋,似乎在哭啼,声音很小,小的似蚊子,如果不是英子往那儿瞄了一眼,也许她都不知道有人会在那儿蹲着。

  英子不知道吴莲的父亲在做什么,是忏悔?还是诉苦?这个时辰他应该给吴莲的祖母烧几张纸,想起烧纸,英子又想起了叶小姐,今儿,是不是应该给叶小姐烧几张纸钱啊?叶祖母没有提起过,自己又不懂的,只记得每年除夕,父亲都会在放鞭炮之前在院门口放一个大铜盆,然后把黄色的纸钱放进铜盆里,然后拿起洋火点燃纸钱,父亲嘴里一边念叨着,一边轻轻抽啼着,“……您在那边接着,有困难就拖个梦……”父亲还会在铜盆四周撒点酒。

  英子皱皱眉头,这么晚了,到哪儿去买点烧纸呀?

  英子的脚步往公园的方向疾走了几步,她想先把碗里的东西送给那个拉二胡的老头,然后她再去考虑去哪儿买点烧纸。叶祖母也许说得对,活人都顾不上了,怎么还能顾得上死人?公园就在前面,那二胡声悠长又忧伤,让人听了心里直想哭,这大过年的谁愿意看到泪水?英子咽咽嗓子使劲把她眼里的泪水憋回去。

  抬起头,她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团亮光。

  她仔细看过去,那团亮光是一团火苗,那团颤抖的火苗照着两个人影,一个是坐在长廊台阶上的老头,他正闭着眼睛拉着他手里的二胡,如痴如傻。那个蹲在那团火苗旁边的男人很面熟,他在烧纸钱,似乎就是那个刚刚去过叶家的男人,火光照在他的脸上,这是一个俊秀的男人,方方正正的脸盘,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对粗黑的眉毛,眼睛下方还有一对漂亮的卧蚕,尤其那张嘴,像一条小船,微微上扬,脸色却非常凝重,眼睛里闪着泪光。

  “叶静,你在那边好吗?俺回来晚了,这一分别就是一年多……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咱们的永别……”男人嘴里喊的名字吓了英子一跳,他认识叶小姐?

  英子停下了脚步,她一会看看台阶上拉二胡的老头,她一会儿看看那个地上蹲着的男人,她一时不知所措。

  突然老头抬起头,同时他停下了他手里的动作,他警惕地向英子站着的方向张望着。

  “谁?”烧纸的男人“腾”站了起来,“谁?”他问了两声。

  英子没有回答,她也没有离开原地,她就那样傻傻地站着,她有点害怕,她知道自己绝不是害怕眼前的两个人,她心里害怕什么她一时也说不清楚。

  “是那个女孩,那天和俺聊天的女孩!”老头慢慢站起身,放下他手里的二胡,他向英子走过来,“让俺猜猜,你就是街坊邻居嘴里的英子,那天俺有点累,还有点心事,语气有点……”老头有点不好意思,“那天俺刚刚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所以说话有点硬,没吓着你吧?孩子。”

  英子摇摇头。

  “你也是老三今儿找的英子?!”老头扭脸看着那个男人,“老三,你刚刚就是给这孩子送东西,俺说对了吗?”

  男人抬起他漂亮的眼睛瞄了一眼英子,点点头,“你怎么找来的,你跟踪了我?”男人声音很小,也很严厉,他的态度与他在叶家时有天壤之别。

  “老三,你心情不好,不要把火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老头狠狠瞪了那个男人一眼。

  “大哥,你们也认识?认识很久了吗?”男人问二胡老头。

  老头摇摇头,“不好意思,俺都没想到叶家就在登州路上住,多么好笑,这么短的距离,怎么会呢?再说同名同姓的那么多,俺大意了!再说你去河北之前也没有让俺认识叶静,不是吗?”

  英子不知道两个男人在说什么。

  “英子,你手里拿着什么?”老头问。

  “饺子!”英子终于吐出两个字。

  老头突然抬起他的大手使劲拍着他的头,他有点激动,激动得他嘴角颤抖,两行泪水瞬间模糊了他的双眼,“英子,过来,英子,好孩子,俺没猜错,这碗饺子你是送给俺的,是吗?”

  “是,不是一碗饺子,只有十个饺子!”英子把碗双手递给了老头,她有点不好意思,她觉得她拿来的饺子太少了,眼前有两个空着肚子的男人。

  老头激动的心颤抖,哆嗦着伸出双手从英子手里接过那碗饺子。

  英子又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瓶酒,她难为情地递给老头,“今天是除夕,俺祖母说,你没有家人,这酒给您,喝了酒就不怕冷了。”

  老头和那个男人互相看看,他们一时无语,一时间一切都沉静下去。

  许久,老头一边向英子招手,他一边转身向长廊里走,“来,英子,咱们坐会,俺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这时,公园的路灯的光线斜照在老头身上,英子抬起眼睛认真注视着老人,老人一双关公眼炯炯有神,眉毛不浓,但也不稀疏,仔细看看这个老头脸上其实没有几个皱纹,只有眼角两边的皱纹又深又长,他下巴上有撮灰白的胡子,胡子乱糟糟的,显得他不仅埋汰还年老。

  “俺,俺怎么称呼您?”英子小心翼翼地问。

  “哈哈,你就称呼俺二胡老头吧!”

  英子摇摇头,她想说您不老,甚至比俺父亲看着还年轻,英子没有说,她抬起头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那个男人一眼。那个男人的大眼睛警惕地瞄着四周。

  英子低声问,“您认识叶小姐吗?”

  英子旁边的二胡老头哈哈一笑,“他们两个何止认识,他们两个还是朋友呢!”

  “嘘”那个男人扭脸向老头嘘了一声,他一边向英子笑了笑,“英子,俺四弟家兴说认识你,认识你好多年了,不知你听他说没说起俺,俺是他的三哥……”

  英子不知所措。

  男人语气温和,“没听他说起俺吗?俺就是他嘴里的酒鬼三哥呀,哈哈哈”

  英子摇摇头,“我们只见了两次面,第一次在平度,第二次就是……”英子不敢说那天夜里她遇到日本鬼子的事情,她更不敢说那天是二哥崔英昌带着家兴和新修救了她,因为二哥嘱咐她和吴穷父子,谁也不能把那天晚上的事情说出去。

  “他说他还帮你们把你们舅舅送到了路旺王庄!”

  家兴三哥的话让英子大吃一惊,那年真的是他?是他把被鬼子杀害的舅舅送回了家?

  “那天他跟着俺爹去赶集,遇到鬼子抓修炮楼的,俺爹让他跑了,他钻进了玉米地,玉米地里都是干枯的玉米秸子,那天天很冷,他又困,他竟然躺在玉米地里睡着了,他听到你们姐俩在哭,所以……”

  听了家兴三哥的一席话英子明白了,为什么她看着家兴那么面熟,为什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六年前那个勇敢的男孩就是家兴。

  “老三,今儿有酒,有饺子,咱们哥俩喝点?”拉二胡的老头看着家兴的三哥,“你不就喜欢喝酒吗?”

  “你们,你们都没吃饭?”英子皱皱眉头,她想问,给叶家的烧肉你们怎么不留下一些自己吃?

  “那一些酱肉其实是他们省下来的,那是我爹让我带给抗日游击队的,家兴和新修,还有你二哥他们把自己的那份留给了你们,叶家人多,过年吗,为了让大家都沾沾肉星儿!”家兴三哥嘴里的话听着似乎很轻松,英子听了却只想哭,可怜的二哥,可怜的新修,可怜的家兴,他们那么不容易,他们还要把过年的肉省下来留给叶家……英子越想越难受,她尽量克制着自己的伤心,她嘱咐自己今夜是除夕,千万不能流泪,可是,泪水已经流到了她的下巴。

  “英子,坐下来,俺老头有话给你说!”拉二胡的老头招呼英子坐到他身边,“首先谢谢你,英子,在这个除夕夜还惦记着俺无家可归。其实呀,俺有家,只是现在不能回去,到时候俺带着俺家里好多人来看你,看你的祖母,看你的弟弟妹妹,俺家里人会给你们送好多好多的白面和猪肉。”

  “你家里有好多人?”英子皱着眉头,她想起了叶祖母说老头的家人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怎么突然又跑出这么多人?听口气他家里很富有,不仅有白面还有猪肉。

  “嗯,我们都是他的家里人!”家兴三哥向英子点点头,“你也是我们家里人,还有单大哥,他也是我们的家里人!”

  “单师傅你们也认识,他去了日本!”英子垂下头,她真的很想单师傅,在烟厂里单师傅一直很照顾她,他在,就没有人抢她的中午饭,她就不会挨饿,监工也会对她笑眯眯的。

  “他没有去日本!”家兴三哥压低声音说,“他从船上跳了下来,他被天津的渔民救了,然后他留在了河北……千万不要说出去呀!”

  英子使劲点点头,她早已经知道单师傅不会去日本,那是她二哥告诉她的,她二哥嘱咐她保守秘密,她谁都没有说,今儿家兴三哥再次提起单师傅,她笑了,她也明白了,拉二胡老头为什么说他家里人很多,的的确确很多,有多少抗日的战士就有多少的家里人。此时此刻家兴三哥说她也是家里人,她心里美滋滋的,在掖县沙河时,舅母也是这样说的,大家是一家人,同样的话三婶杨玉和新修哥也说过。

  今年的除夕英子过得非常高兴,她听到了一句最美的、最高兴的一句话,她已经找到了很多的家里人,无论是家兴还是家兴三哥,还有拉二胡的老头,他们都是英子的家人。

  在这个困苦时期,像被绳索困住了腿脚,像被锅盖盖住了太阳,连喘气都费劲的时候,大家手拉着手一定会打开身上的枷锁,大家要一起冲破黑暗,要呼吸新鲜空气。

  “英子,明天你们是不是还要上班?”二胡老头的话打断了英子的思路。

  英子抬起眼睛看着二胡老头,她笑眯眯地使劲点点她的下巴颏,“是!”

  “你能不能把这带进厂子,可以吗?”拉二胡的老头从他怀里掏出一叠彩色纸递给英子,“把它们放到车间门口的台阶旁边,俺相信你能做到,不要怕,只要不让鬼子和监工发现是你放的就可以,明白吗?这几天俺在烟厂附近转了几圈,我们的人接近不了烟厂十步,日本鬼子在外面设了岗哨,只有卷烟厂工人才能走进那个大院……俺也找了好多烟厂工人,他们都拒绝了俺的请求,因为他们害怕,英子,你怕吗?”

  “俺不怕!”英子抬起头,昂起她细瘦的脖子,“进入厂院时不搜身,只有出来才搜身,俺想,带进去很轻松,俺把它放进袄袖里!”英子一边说着,她一边从二胡老头手里接过那一叠传单,她用手捻了捻,大约有四五张。

  “一定注意安全!”二胡老头紧紧盯着英子的眼睛,“如果,如果,你觉得有危险,你可以不带它……”老头有点犹豫,更多的是不放心,还有点后悔。

  空气瞬间静默。

  一会儿,英子抬起头看着二胡老头,“老伯,您可以去我们叶家住,我们叶家有几间房子,俺想俺祖母不会反对,今儿这酒就是她让俺带给您的。”

  “英子~”二胡老头激动地抬起他的大手抚摸着英子的头,他的手在颤抖,眼前这个瘦弱的女孩的头没有他的巴掌大,尖瘦的脸蛋上只有一层皮和骨头,高高的鼻梁占据了她的整张脸,她的一双清澈的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闪烁着真诚和善良。

  “英子!”二胡老头颤抖着嘴唇重复着喊着英子的名字,他也曾从崔耀宏和杨玉嘴里听过英子的名子,当时他没有在意,为了保守秘密崔耀宏和杨玉也没有详细与他说英子的事情。今儿,英子一席话让他这个年近六十岁的人感动,更多的是惭愧,此时他又把更危险的任务交给了英子,自己这样做对吗?

  “老伯,您不用担心,俺祖母不会反对的。”英子看着欲言又止的老人说。

  “不,英子,老伯还有事,不会每天在一个地方呆着,有时候去市南,有时候去市北,有时候去市立医院附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