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豪门医婿 第137章 给我去死!

《都市豪门医婿》第137章 给我去死!

作者:最爱喝奶茶 字数:1695 书籍:都市豪门医婿

  但殷朝歌的下半句话却让他俩都失望了。

  他顿了顿,道:“不过,李庄主也不是一点胜机都没有。”

  秋水脸上刚刚露出的那一丝喜色倾刻之间无影无踪。

  他沉着脸,皱着眉,下了一招,对李凤起道:“该你了。”

  李凤起看了殷朝歌一眼,一付魂不守舍的样子。

  殷朝歌轻摇折扇,转动着头看着院内的风景。不理他。

  李凤起无奈地叹口气,坐了下来,伸手抓起颗黑子,看也不看,就要往棋盘上放。

  他的手在离棋盘不过三寸高的地方,忽然顿住了。

  一个细微但清晰的声音在他耳边道:“前辈,下一招飞镇白棋中央大龙。”

  他的目光不禁四下一转。

  很显然,除了他,其余的人没有一个听到这句话。

  殷朝歌仍自顾看风景,纸扇负在身后,悠闲地扇动着。

  一瞬间,李凤起就已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殷朝歌正用传音入密的内功,教他如何赢下这盘棋。

  衣袂带风声响起,一名白袍大汉自前院急掠过来,气喘吁吁地道:“帮主,铁长老穴道被制,属下无法解开。

  请帮主……”

  秋水面色一寒,叱道:“知道了。一时半会死不了人,有什么好慌张的?”

  殷朝歌忍不住一笑,道:“确实没什么好慌张的,被封穴道两个时辰后自解。”

  秋水冷冷扫了他一眼,道:“此间事了,还望殷小哥不吝赐教!”

  殷朝歌拱手道:“不敢。”

  李凤起也忍不住微微一笑,用力将棋子拍到棋盘上,高声道:“秋帮主,该你了。”

  秋水又瞪了殷朝歌一眼,这才定了下神,转脸去看棋盘。

  他显然并不认为李凤起刚刚落下的这一招有什么高妙之处,因为他的神色一点都没有变。

  但肖无濑的脸色却在李凤起落子的那一刹那,变得十分惊讶。

  他抬眼看了看李凤起,目光闪烁不定,显然是不相信这招棋会出自他之手。

  很快,他的脸上显出一付恍然大悟的神色。

  他的目光,有意无意间,不时扫向殷朝歌。

  棋局很快就结束了。

  李凤起笑眯眯地拱手道:“承让,承让。”

  秋水盯着棋盘中央那一条被全歼的白棋大龙,脸色铁青。

  他简直就不能相信这会是真的。

  但这的的确确是铁一般的事实——他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惨。

  李凤起的右手悄悄伸到石桌下面,食指离机关的按钮不过一两寸远。他当然看得出来秋水已经恼羞成怒了。

  院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出来。

  盛怒之中的秋水会做出什么事,谁也不敢担保。

  秋水慢慢地站起身,两眼一直死死地盯着棋盘。

  忽然,他抬起左掌,在棋盘的一角轻轻拍了一下。

  一声暴响。

  棋盘裂成碎片,满盘的黑白子也都被震得粉碎,散落在石桌四周。

  肖无濑忽然笑了起来,他笑声里的讥讽之意,谁都听得出来。

  “李庄主,恕在下直言,这后半盘棋,恐怕不是李庄主自己下出来的吧?”

  李凤起微笑道:“承秋帮主美意,给我戴了顶‘技压中原’的高帽子,不拿点真功夫出来,岂不有负秋帮主抬爱?”

  秋水短促地干笑两声,对股朝歌一拱手,冷冷道:

  “明夜子时,伊王府见。”

  殷朝歌一笑:“谨尊台命。”

  秋水又扫了李凤起一眼,忽一旋身大袖飘扬间,人已如一只大鸟般掠过了围墙。

  眨眼功夫,白袍会的十几名白袍大汉就已走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站在李凤起身后的十八名金刀庄的弟子们还在呆呆地发愣。

  他们到现在还没弄清楚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秋水的举动已经让他们大惑不解了,可李凤起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一名白袍大汉的身影刚刚自墙头消失,李凤起就一拉殷朝歌,俩人同时惊了起来,转眼间就从院中消失了。

  书房很宽敞,但书却不算多。

  李凤起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他的书房,实际上就是一个会客厅。

  在洛阳这一带,李凤起当然是一个名人,是名人,就得注意自己的形象,而树立自己形象的最有效、也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在自己的家里摆上几架书。

  读不读这些书,是无关紧要。摆这些书的目的,本来就是给别人看。

  李凤起拉着殷朝歌急匆匆走进书房,反手掩上门,仔细地将门闩好。他的手一直在轻微地颤动着,他的全身似乎都在颤抖。

  自后院到书房,殷朝歌一直都没有开口。

  他的表情,也一直都很平静。

  李凤起闩好门,一转身,忽然对着殷朝歌跪下,颤声道:“属下参见少教主。”

  殷朝歌吓了一跳,忙伸出右手,用中指上的那枚碧玉指碰了碰李凤起的额角,道:“前辈快请起来。”

  李凤起在指环碰到额角时,全身都剧烈地颤动起来。

  他不仅没站起身,反而扑倒到地上,压低声音痛哭起来。

  殷朝歌叹了口气,眼眶不禁也红了。

  他知道,李凤起的哭声中,饱含了三十二年的忠诚和辛酸。

  *** *** ***

  三十二年前,圣火教的教主还是严了乔,而圣火教现任教主慕容冲天,当时任职圣火教左右光明使中的右使。

  圣火教的光明右使慕容冲天和左使“浪子无行”金不换,都是当时江湖上令人谈之色变的人物。

  当时,圣火教对中原武林各派发动的一系列行动,都是由这二人直接负责的。

  教主严子乔的身边,有八位武功高强的贴身侍卫,江湖上称之为“铁八卫”。

  “铁八卫”的武功,据说都不在中原武林八大门派掌门人之下。这些情况,在江湖中早已不是秘密。

  但江湖上却根本没有人知道,“铁八卫”每人手下,都率有十名精悍的一流刀客。

  就连圣火教内部,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屈指可数。

  这八十名刀客所练的,都是同一种刀法。他们的武功是由教主严子乔亲自传授,并亲自加以训练的。

  甚至连他们所用的兵器也都一模一样。

  他们的兵器当然都是刀。

  那是一种长不过二尺的狭锋短刀,刀刃薄如帛纸,吹毫断发。

  这种锐利无比的短刀,配上严子乔集天下各门刀法之长而独创的十八路泼风快刀刀法,其威力使这八十名刀客中的任何一位,都足以在江湖上雄踞一方。

  但严子乔秘密训练这八十名快刀手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对付中原武林的各门各派。

  当时,严于乔与成祖朱棣之间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

  朱棣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朝中大臣,决意建立一个叫“东厂”的特务机构。

  “东厂”直接受皇帝本人的指挥和调遣,其任务是暗中侦刺任何一个王公大臣是否有“谋逆”之心。

  其实,朱棣建立“东厂”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

  建文帝朱允文是以“皇太孙”的身分,在太祖皇帝朱元璋死后,继位大统的,但他继位还不过几个月,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就在北京起兵,以“靖难”。“清君侧”为名,来夺他的皇位。

  “靖难”之役足足打了四年,最后获得胜利的当然是朱棣。

  问题是当朱棣率军攻破南京时,皇宫内就已起了大火。谁也不知道建文帝是被烧死了,还是乘机遁入了民间。

  在清理火场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遗骸。于是朱棣坚信建文帝是出逃了。

  有这样一个人出逃在外,对他好不容易才夺到手的皇帝之位当然是极大的威胁,所以朱棣登位之后,立即命令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搜捕建文帝。

  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而在这期间,各种流言通过种种渠道,都传进了朱棣的耳朵。

  有说建文帝已经遁入空门,做了和尚。于是天下的和尚们或多或少,都吃了一点苦头。

  朱棣不止一次下旨,让一部分和尚还俗,回家种地。

  也有的说,建文帝已经乘船逃到海外去了。于是朱棣派他宠幸的太监郑和,组建了一支船队,远行海外,四处寻访。

  但他所有的努力都落空了。

  他知道,在很多大臣们的心里,对建文帝仍旧抱有一份同情。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于是他终于决定组建“东厂”。

  “东厂”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大到可以对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人“便宜行事”。这样的一个机构,当然要交给一个皇帝最最信任的人来主持。

  皇帝挑中的人正是严子乔。

  因为严子乔不仅独得皇帝的信任,而且他的手中,还掌握着圣火教。

  圣火教中高手如云,而武功高手在办理“东厂”的各项任务时所起的作用,当然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问题是这只是皇帝个人的一厢情意,严子乔根本就不愿意充当这样一个角色。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其实,“伴君”比“伴虎”

  不知要危险多少倍。至少,老虎是可以提防的,而且老虎也只有在饿肚子或被激怒的情况下才会吃人。

  皇帝的脸却是随时都有可能放下来,即便是最受皇帝宠幸的人,只要他稍稍违背了皇帝的意图,就有可能会招至大祸。

  甚至不为什么,仅仅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兴致,皇帝也会杀人,杀那些他自己也知道完全是无辜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