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瓷骨 123 举步维艰

《瓷骨》123 举步维艰

作者:酒澈 字数:2171 书籍:瓷骨

  这御前太监领了命,不多时便出了宫。告知了福王后,又来到了淮王所居的驿站。

  朱见濂带着人出来迎接,沈瓷身着宦者衣饰,原本是打算去瓷窑的,恰好在临门时遇见朱见濂,便同他一起停了下来。

  “皇上让我来,是请淮王世子出席一年一次的文武百官蹴鞠赛,就在后日。”御前太监道:“本来也该请淮王的,但皇上考虑到淮王身体有恙,便叮嘱着让我邀请您去。若是淮王身体好转,不妨也去瞧瞧。”

  朱见濂摇首道:“父王虽比之前好转许多,但仍是不宜移动,还是在家休养的好。”

  “那便祝淮王早日康复了。”御前太监笑得灿烂,看着朱见濂道:“淮王世子的身子骨瞧着真不错。其实啊,正式的蹴鞠赛结束之后,还有一场简短的即兴赛,届时王公贵族或者文武百官都可随性参与,一球定胜负。凡参与者,皇上都是重重有赏,比对正式比赛的兴致还高。这是皇上近几年蹴鞠赛新定下的规矩,淮王世子届时若有意,也可试试。”

  御前太监的话说得周全,朱见濂见状,心下明白了几分,示意身边侍婢塞了两锭金子在其手里,道:“劳烦公公跑一趟了。”

  “职责所在,职责所在。”御前太监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将金子收入袖中。原本到这里,就该离开了。谁知他一抬眼,不经意看见了站在朱见濂身后的沈瓷。

  “哟,沈公公也在这儿呢?”御前太监兴致甚高,脱口而出。在汪直带着沈瓷面见万贵妃时,他是见过沈瓷的,此番在淮王府遇见,不由好奇:“沈公公在淮王这儿做什么呢?难道是汪公公有事要交待?”

  提到汪直,朱见濂不由面色一沉,朝沈瓷看去。

  沈瓷亦是微微一怔,觑了眼小王爷的神情,略微尴尬道:“我与淮王世子早就相识,并非汪大人的指派。”

  “原来如此,是我误会了。”御前太监不以为意,笑道:“既然沈公公在淮王世子这儿,有件喜事,想来您还不知道,我先在这儿道声恭喜了。”

  沈瓷听得迷糊:“什么喜事?”

  那御前太监见淮王世子在此,也知晓两个太监相恋这般禁忌的话题不宜提起,只笑了笑,走近沈瓷,在她近处模糊道:“汪公公今日已经入宫面圣,皇上同意了。”

  他自以为已说得足够明确,却不知沈瓷全然一头雾水:“同意什么了?”

  与此伴随的,还有朱见濂锐利而冷凌的目光,紧紧盯着他。

  御前太监被看得浑身一抖,又不知自己是哪里说得不恰当,已是消散了方才的好兴致,不愿再多说。他拢了拢袖中的金子,一边慢慢离开一边答道:“小的便不多说了,还是让汪公公亲自告诉您吧。”

  沈瓷被他这不痛不痒的回答挠得心中痒痒,想要追上去问个明白,又迫于小王爷在身旁,不宜擅动。

  自从朱见濂道出与汪直的血海深仇后,她便尽力避免在他面前提及汪直,怎奈何,就连御前太监也将她和汪直绑在了一起。

  “汪直入宫同皇上说了些什么?”待御前太监走后,朱见濂转过身问她,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我也不知道。”沈瓷愁云惨淡,看向朱见濂的眼睛:“是真的不知道……”

  朱见濂挑了挑眉:“一点都猜不到?”

  沈瓷无力地摇头:“全无头绪,不过……听方才那人说起,终归是喜事,应该不太坏。”

  朱见濂嗤了一声:“那是他的喜事,不是你的。”

  沈瓷缄默,垂下眼帘,潮涌般的无力再次袭来。

  “现在你要去哪里?瓷窑?”朱见濂沉吟片刻,见沈瓷却是并无头绪,语气放柔了些,又问。

  “是的。”

  “那我让马宁带几个人同你一起去。”朱见濂握着她的手,温厚的掌心摩挲着她冰凉的小手,说道:“我的暗卫权利被父王收回了,保护你的人手没有从前那般多。最近京城不太平,你自己也要万事小心。”

  沈瓷抬眼看他,见他神情认真,并不似说笑,心中竟突然觉得窃喜。朱见濂使用暗卫的权利被收回,是不是意味着他很难再对汪直发动袭击?她原本便陷在两难之中,如此这般,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明白了,我会小心,也会早些回来的。”沈瓷轻声答。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方才给御前太监塞金子的侍婢不知从哪儿跑了过来,朱见濂用眼角余光瞟了眼她,拍拍沈瓷的手背,道:“去吧,有什么事记得同我说。”

  “嗯。”沈瓷回握了一下他的手,冰冷的皮肤已近回暖,松开,翩然而去。

  待目送沈瓷走远了,朱见濂才将那气喘吁吁的侍婢唤了过来:“问了?”

  “嗯,问出来了。”侍婢答道:“我说我是沈公公叫来的,想知道皇上是如何同意的。他原本还要推辞,但我说沈公公心情急迫,片刻不愿耽误,又塞了一锭金子,他这才说的。”

  “不错,问法还算得当。”朱见濂压住自己忐忑的心情,严肃问道:“他说什么了?”

  “他说……”侍婢面露难色,偷偷瞅了一眼朱见濂,咬唇道:“他说,汪直在面圣的时候,告知皇上他有一心仪之人,便是沈瓷。汪公公请求皇上收回督陶官的任命,让沈瓷留在京城。皇上不忍拆散他们,最终……同意了。”

  朱见濂浑身一震,抿唇不语。

  风起云涌,云涌风动,潺潺的细流聚集,在心头汇聚成滔天巨浪,狠狠席卷而来。

  一道圣谕,便似一纸诀别。汪直够狠,够恶劣,爱慕不成,竟动了这般掠夺手段。他丝毫不怀疑沈瓷参与过这件事,因为再没人比他更清楚,沈瓷绝不会放弃回到御器厂的机会。就算她对汪直真的有意,也不会。景德镇是她的家乡,制瓷是她的执念。若要让她呆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只依附于汪直一个人,无疑对她是痛苦的。

  汪直还是不够了解她罢了。

  “皇上既然同意了……那么,可有颁发相关旨意?”朱见濂喉咙干哑,艰涩地问。

  “皇上说,等汪直寻到合适的新任督陶官时,再一同下发罢免和任命的旨意。此外,今后还会在京城给沈瓷安排个差事,以方便他们在一起。”

  还未公开旨意?如此看来,还有迂回的余地。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便是早日解决汪直,让杨福顶替上去,便能保证沈瓷回到江西。可是先前两次失败的经验让他意识到,解决汪直,并非易事,更何况……现在沈瓷已经知情,一旦她决定暗中阻挠,此事更是举步维艰。

  若要赶在汪直挑选出新任督陶官之前,他至多还有十日,或许,连十日都不足。

  这般冷透心扉的滋味,这般从双臂蔓延到内心的惶然,这般不可付诸言语的惊痛和绝望,默默由他独自吞咽。他在心里默念,汪直,汪直,这两个字,咬牙切齿,深恶痛绝。

  *****

  时隔两日,沈瓷终于将玲珑瓷上的小孔镂雕完成,就连汪直胡乱戳的那个孔,也被她轻轻用刻刀磨得圆润,且据此设计出一幅画,主体为缠枝石榴花纹,茎叶行云流水,花心托起那枚独特的小孔,两相点缀,倒也不突兀。

  她在一个个小孔上施以特制的透明釉,待用青花勾勒出底部图案后,再通体施釉。如此,便可进行第一道烧窑。

  她将瓷胚装入匣钵,刚刚送入窑炉的中心,转过头一看,汪直已站在她身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