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妖帝 第四十七章:疯狂澎湃的战意

《逆妖帝》第四十七章:疯狂澎湃的战意

作者:清寒一梦 字数:2063 书籍:逆妖帝

  这一天晚上,年英找到了平安。

  年英眼里燃起了新的光,她拉着平安的手轻轻颤抖。

  “平安,如果我说我不想宣布工厂倒闭,你会支持我吗?”

  平安回过头,看向她,似乎在等她继续说下去。

  “所有人都在努力,没有人容易,这些粮食是靠人工运进来的,大雨毁了路,车子进不来,他们说是个奇迹。”

  “上海的粮价也稳定了下来,没有人看好这一切,也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切,可是这一切依旧发生了。”

  她的心脏因为这个新世界不断创造的奇迹而颤抖。

  “他们创造的这个奇迹也能够把物价压下来,到时候咱们的机械厂也有可能奇迹般地活过来。”

  “你愿意和我一起吗?可能我们的日子会苦一点,但我可以保证,我绝对不会辜负你,你所有的意见我都会慎重考虑,一旦厂子缓过来,我会给你开一个单独的部门,让你专心做研究。”年英越说越激动。

  平安看着她,突然笑了。

  “我没有准备离开,我知道你会想明白。”

  年英有些惊讶,看向她,似乎在说,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怎么选择,为什么你能肯定?

  “因为这个新世界值得。”

  大雨中,平城的人打着伞,端着热水,还有人拿着干粮,迎接背着挑着粮食进来的人们。

  这些人顶着大雨,翻过大山,她们弯着腰,弓着背,一步一步地背来了稳定人心的希望。

  道路两边,所有人都在欢呼,只有米行张老板铁青着脸,看着这堪称奇迹的一幕。

  此时,广播正在播放着义勇军进行曲,那激昂的旋律,提醒着人们这个新世界是无数人用血肉顶着炮火建立起来的。

  这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新世界,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人为她流血牺牲,换来了她的自由,换来了她不用再跪着的尊严。

  此刻,无数人在拼命让她强大起来。

  只要走出去看一眼,看看那些为了这个新世界拼尽全力的人,看看她们脸上的汗水,看看她们望过来的笑容,没有人会选择放弃。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修了一个多月,到后面这几天,感觉自己做梦都在修文,接下来的几章会快一些了。

  注:运输相关的知识来自于1955年《粮食运输》中南粮食局编著

  广播站相关的知识来自于《鄞县文化广播志》《仙居广播电视志1950-1990》

  第7章 农业机械化(一)

  雨兰镇的清晨,胡寡妇坐在办公室的最后,认真地听着主任对于这一次运输粮食的总结。

  “这一次,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我们也要吸取教训,我们必须解决粮食的晾晒问题。”

  “我们也搞一个火力烘干塔吧!”有人提议道。

  “不要说这种现有的条件不可能的事情。”主任道:“思路是对的,我们这一次去香金镇,除了看到了火力烘干塔,还看到了她们的晒谷坝,他们是水泥地面,粮食晾晒起来非常方便。”

  雨兰镇的粮仓压根没有自己的晒谷场,他们的院子没有经过水泥铸面,除非特别大的太阳能够晒玉米,其他时候要么去征用镇公所的场地,要么就去小学的操场上晒粮。

  这两个地方离粮仓都有一段距离,这极大的加重了他们的晒粮困难。

  “主任,你是说我们也可以有水泥地面了吗?”

  主任点头,道:“这一次去香金镇,跟他们说了我们的情况,香金镇的同志答应会帮助我们实现场地的水泥化,”

  大家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这么说以后咱们有水泥地了!”

  “太好了!以后晒粮食就方便了!”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只依赖香金镇的同志,我们现在需要寻找水泥地需要的砂石。”主任继续说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中好多都还是刚出学校的学生,都没有这个经验。

  主任把目光放在了胡寡妇和李振花身上。

  “这个任务我决定交给唐丽娟同志和李振花同志,你们俩一个是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的知识分子,一个熟悉这里的河山,这段时间就负责由你们去寻找水泥坝需要的砂石。”

  李振花一听这话,立马站了起来:“保证完成任务。”

  胡寡妇也跟着站了起来,像李振花那样保证道:“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结束,李振花转过头,对胡寡妇说道:“水泥地面的沙石最好用河里的细沙。”

  胡寡妇不懂这些,就看着她:“我什么都不懂,所以都听你的。”

  “咱们镇一共有多少河流?”李振花拿出了本子,问道。

  胡寡妇道:“那就多了,大大小小十几条。”

  “那咱们一条河一条河地找,总能找到合适的而且足够的砂石。”

  此时的城里,振兴机械厂已经完全变成了空厂。 这几天广播站有帮忙,在广播里寻找能够投资振兴机械厂的人,但一直都没有结果。

  年英几乎一夜没睡,把厂里的所有的资产负债整理了出来。

  平安此时在维修厂里的机器,之前城里人心惶惶,人们也不理智,厂里有些设备被砸坏了。

  “平安,我出去了。”年英到生产车间门口,对着里面的人喊了一声。

  广播站那边其实有想留平安在那边工作,平安拒绝了。

  “去吧。”

  年英顺着声音望过去,平安正在修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

  她没有回过头看她,表情专注,不急不躁,仿佛生产车间坏掉的机器并不能影响她做事,她只需要把手里头的事情做好。

  年英的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无论接下来是什么困境,她只需要像平安这样静下来,做好手头的事情。

  自从粮食进城,很快米行也开始降价,随之而来的是人心稳定,钢铁厂,纺织厂,酒精厂,造纸厂……陆续开工。

  年英根据订货单子,准备挨个找过去。

  第一个便是钢铁厂。

  钢铁厂的负责人听了年英的话以后直摇头,道:“这个情况,我们不可能再赊账当冤大头,你们欠的货单太多了。”

  年英也明白对方的考虑,她到底还年轻,还做不来死缠烂打,年英礼貌地离开了。

  钢铁厂的负责人看她离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振兴机械厂的原厂长实在是不是人,把自己的女儿扔在这里收拾烂摊子。

  年英接下来找的对象全部都拒绝了她,也有人委婉地建议,让她可以卖掉厂里的所有设备,有可能能够填上一部分亏空。

  年英摇了摇头,那些设备如果现在卖了,也是跟卖废铁一个价格,她实在是做不到。

  年英看了看名单,只剩下纺织厂了。

  之所以把纺织厂留在最后,是因为以前父亲和纺织厂的女老板关系不和,而这一次,父亲跑路前,接了纺织厂老板的单子,又骗了对方的钱。

  她觉得对方肯定不会帮忙,于是潜意识把对方放在了最后。

  实际上,她在对方办公室看到人的时候,她有些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怕从对方眼里看到幸灾乐祸和嘲讽。

  反而是对方给她倒了一杯茶,语气温和地道:“这几天不好过吧?”

  女老板也就五十来岁,微胖,她并不像她的父亲那样拥有一个商人的外表,她的眼角的皱纹都带着慈祥,整个人非常的亲切。

  年英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以前跟这个人没有接触过,所以先入为主的觉得对方凶。

  她这话说得很自然,没有歧视的意思,也没有看笑话的想法,只是在说一个事实。

  年英抬起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受的。”

  女老板笑了:“这关你什么事,又不是你卷钱跑了。”

  年英到底不会在外人面前怨自己的父亲,沉默了下来。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情?还是说你准备在这儿坐一下午?”

  “张姨,我不想关闭机械厂。”在这个人面前她觉得自己不要走那些弯弯道道,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就好。

  对方听了这话,有些欣赏地看着她,道:“这是好事。”

  “我自己的力量薄弱,所以想要请几位平城的长辈入资机械厂。”

  “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开工,每个人都很困难,没有这个能力帮你。”

  年英明白这一点,也明白对方拒绝了。

  “我懂了。谢谢您愿意见我。”年英说着就要告别离开。

  女老板叹了一口气,道:“等一下。”

  她看着年英,自然也知道这段时间年英为了不关门有多辛苦,她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你父亲这一次判断错了。”

  年英明白,对方说的是对局势的判断,她父亲不会想到物价这么快就能够稳定下来。

  “我不会投资,但是我会给你指一条路。”对方说道。

  “您说。”

  对方看着这个年轻人,继续说道:“前段时间林业局和西南工业部开了会。我有幸跟去,你知道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吗?”

  年英摇了摇头。

  “会议主题是农业水利与排灌机械,新中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今后农业的中心肯定是农业排灌机械和水利工作。”

  年英看向她,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你父亲这一次选错了,这不是以前那个年代了,这一次粮食运输,你也看到了农民的力量,他们现在有地了。”她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年英看向了这位长辈,对方目光温和,眼神里带着对世事的洞察,那是她这个年纪没有的东西。

  “你回去安抚工人的情绪,你父亲不是这个机械厂的灵魂,工人才是,只要你守住了他们,这个厂就不会倒,你要记住,你现在守着的是平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机械厂,哪怕是过去,它 在农业的地位无法取代,更何况是现在,没有人希望它倒闭。”

  她看着年英的眼睛,再一次提醒道:“你要明白,新中国不希望它倒闭。”

  年英走了出来,她得到的消息太多了,她接受的教育大多数来自父亲的言行,她对于现在的局势判断也是九死一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