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至尊皇太子 第853章

《至尊皇太子》第853章

作者:一曲流觞倾心 字数:836 书籍:至尊皇太子

  第853章

  这些农民起义,要么是使王朝元气大伤统治根基动摇,不久后亡国,诸如黄巢起义失败23年以后,唐亡于朱温之手。

  要么是明朝那般,直接亡于李自成之手。

  农民起义威力为何这么大呢,其实抛开农民起义本身的破坏力来说,通俗来说每个王朝的建立就意味着一次新的利益划分。

  但是蛋糕就那么大,这些利益只能被一部分人享受,也就是统治阶级所享用,但那些没有划分到利益蛋糕的阶级肯定不乐意。

  所以出现了诸如农民起义这种情况时,他们肯定会借此机会进行颠覆王朝的行动,来推翻王朝重新划分利益,也就是所谓的改朝换代。

  所以说有时候农民起义不可怕,可怕的是农民起义引发的各种势力来颠覆王朝的行为。

  那么面对土地兼并的严重情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就是听之任之吗?

  肯定不会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其实都致力于通过各种方法来打压土地兼并的情况。

  但随着王朝后期中央朝廷对于地方控制的减弱,及其形成官僚阶级互相报团的情况,因此土地兼并也就控制不住了。

  而土地兼并一旦严重了,就意味着这个朝代距离亡国不远矣。

  唐朝应对土地兼并的方式,是施行均田制。

  唐高祖武德六年三月,唐朝颁布了自北魏就出现的均田令。

  均田令顾名思义就是取平均之意来称呼,是一种计口授田的土地分配方法。

  当时唐朝的均田令规定:丁男(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中男(十六岁至二十岁为中男),每人授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

  口分田到了丁男年老时(六十岁),由朝廷收回五十亩,保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死后口分田由朝廷全部收回,另行分配。

  其他重病者、残疾者、官户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妇、和尚、道士三十亩,女道士、尼姑二十亩。

  工商业者,在地多人少的宽乡,授予永业田十亩、口分田四十亩,在地少人多的狭乡,则不授田。

  也就是说刚开始是每人分一百亩,到了六十岁以后,朝廷收回五十亩,留下五十亩。

  然后死去以后,收回三十亩,剩下二十亩永业田就是你自己的了,可以传之后世子孙,是为“诸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在收受之限”。

  这种均田制积极的一面就在于避免土地兼并的情况。

  诸如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孙顺德出任泽州刺史,发现前两任刺史张长贵和赵士达在任期间占据肥沃土地多达数十顷。

  长孙顺德上书弹劾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并将他们多占的土地追夺回来,分给那些少地或者没地的穷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