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极道之上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与君倾诉

《极道之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与君倾诉

作者:浪子阿浪 字数:2530 书籍:极道之上

  “说得好,说得妙!阿浪你所言极是,听君一席话,解开我心中沉积已久的一些困惑难题,为了答谢于你,琦儿敬你一坛酒。”琦儿说完,拿过一坛天髓酒递给阿浪。

  阿浪哈哈一笑,随即摇头大口痛饮起来……

  “阿浪,继续再说说吧!”琦儿双眸神采飞扬的看着阿浪。

  阿浪笑着点了点头,沉思片刻之后,说道……

  古往今来的修士们,以见明为见,见暗为不见;以闻声为响,以不闻为静。这都是自我的意识海活动, 是相!见与不见之所共,响与静之所同,乃是非分化,非对立,非区别的本体和整体。见相非相即见寰宇,亦就是所说的本体和整体。真实不因我的变化而多,亦不会因我的变化而少。我不会因变化而得,亦不会因变化而失。如同映在天空的一道彩虹,荡在水面的一圈波纹。得与失,迷与悟,是与非,生与死,有欲和无欲,只是现象的一部分,无论是有变化亦是无变化,本质都是相同的。

  我是相,只是相。是与不是,存在与不存在,变化和不变化,都是相。都不是真实的本体,真实的本体不应该是相。本体或者整体的真实,之所以不是相而又不排斥相,是因为它是全部可能的集合:既有又无,既是又非,既生又灭,既显又隐。每一个相,都是这个整体中的片断,真实本体照在这某个片断上,就会产生相应的判断。但无论如何选择,如何经历,其实都没有产生东西。现象没有变化,本体没有变化,显现为变化的,只是意识在各种现象上滑过的过程而已。犹如我等在虚空漫游,所见的景物不断变化着,但不是景物真的产生与消失,也不是心的本体产生变化,仅是眼前所见的这一点在变化而已。这种变化除了变化的印象以外,没有改变任何的东西。一切的静相都是亮与寂的对比。而对比的旁观者是不变的。这就是真实!见光为见,见暗亦为见。知之为知,知不知亦为知。知在为真实,知不在亦为真实!

  亿万年以来修士们,皆认为修行应先博学,然后求精求深,终极变简变易,才不致于流于空疏。但小兄弟自身对修行的感悟,却是先要明本心,识大体,否则必落于支离,落于琐碎。理存于事物,而把心看作一种能知的作用。理不是离心而独立,不是存于事物之中,而是充满于人心,散布于万物的。虽然万物各有自身的理;但从人心来看,却只有一个理字。

  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即可!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寰宇,无非此理。四方上下为之寰,古往今来为之宇!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心明,理自然即明。修士们蒙蔽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意志不坚之人,为物欲所蔽;二是用智过偏之人,为成见所塞。所以修士只要保持心灵明,不必苦索,只要

  以明存心即可!

  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体的专属于自己的心。个体化心的活动只是意识活动,最多算是思,是心的功用而不是心的全体。思是具体的每个人每时每刻各有不同。而心是根本性的,不会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有所改变。以本体为特征的心才是我心即寰宇之心。

  个体意识,会意识到差别,认为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存在。但实际在本质上,一切个体的存在都是一体的。这个本源整体的生命就是心!

  本体的心与个体的意识,不同之处在于,个体的意识与思维是以区别分化对立为前提的。眼睛区分色,耳朵区别声音,头脑区别意思。这些区别作为现象是存在的,但只是现象,它们并不是真实地存在于心的本体之中。假如眼睛看不到了,心得本体只是少了一个现象的区别,但是心的本体功能并不欠少。犹如镜子看见花,并不是镜子里有了花。把花拿开以后,也并不是镜子的功能缺失了。人的感官意识只是对这种感官来说有意义,没有这种感官,感受就不成立,谈论这种感受亦就没有意义。亦如色彩个形象只对眼识来说有意义,而心的功能却不仅限于色彩和形象的差异。因此,不能用任何的色彩或者任何的形象来描绘真实的心。

  我既是生命的自称!寰宇就是时空! 心既思维和意识的本源!

  寰宇即我心,我心即寰宇。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天地,寰宇乃至世间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方知人类之所以成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天之力莫大于日,地之力莫大于电,人之力莫大于心。阳气发处,金石亦锈,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人生于天地之间,形而下者谓之真心实性。血肉者物质之所成,心性者先天地之所成。人活于世间,血肉乃器具,心性为主使,神志为天道。一切有灵生命皆于此不悖。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德政,文学,艺术,器物乃至个人所作所为均为愿,欲,情等驱使所生。个人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生活,团体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事业,王朝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文明,众生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业力果报。故心力为形成世间器物之原力。

  老夫子和婉娘夫妇二人,听得眉开眼笑,对着阿浪频频点头。

  琦儿则是闭目静坐耳听,直至阿浪说完良久之后,身形亦是一动未动。

  突然琦儿身形拔地而起,直射夜空,随即一声清脆嘹亮的啸声,响彻天际……

  万道璀璨夺目的白芒,从琦儿的身体内部爆射而出,瞬间照亮整个山谷的夜空,耀眼的光晕还在不断得向着四周扩散着……

  良久之后,光芒才渐渐散去,琦儿在虚空

  一闪而逝,倏地出现在阿浪的面前。

  对着阿浪一躬到地,缓缓抬起身形,正色道:“今晚听君一言,厉依琦才有如此的精进,从今往后厉依琦与你同生共死,不离不弃,你笑,我便与你歌舞一曲!你哭,我便与你一醉方休!若是你死了,我便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杀了仇人,再与你黄泉相见!若违誓言,人神共弃,神魂俱灭!”

  阿浪急忙站起身形,拱手道:“厉姑娘严重了,在下只是说了些自己的心得体悟,并没有帮你什么,你千万莫要如此,我……我……那个……”

  阿浪急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老夫子和婉娘夫妇二人,随即悄无声息的从原地消失不见了,只留下尴尬的阿浪和正经凛然的厉依琦。

  厉依琦又举起一坛天髓酒,仰头大口喝了起来,直至酒坛见底,才看着阿浪道:“我七岁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的症状,但是我从未有流过一滴眼泪,整天哄着爹爹,娘亲开心。我只想在活着的时候,和他们开开心心,永远记住快乐,没有悲痛,伤心的我!直到我醒来,爹爹,娘亲告诉是你救了我,我本想着无论你是怎样的人,今后都会嫁给你。直到走出茅屋的那一刻,更是被你英俊洒脱的身姿,所倾倒!今晚在你的说教之中,解开心里的一些疑虑难题,顿悟之后,更是从道之境界"近道"中期,一步跨入"悟道"中期修为。我刚才在虚空想来,这一幕幕,犹如在梦幻中一般,是那么的不真实,可回到地面后,才发现这是事实,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实!”

  厉依琦说完缓步走到一处石崖之上,仰头望着无垠星空,嘴里轻声道……

  时光不与千秋老,岁月不与万年长,年华不与红颜醉,光阴不负有心人。

  盈一份秋的豁达和从容,敞开心扉,品味岁月静好,浅笑前行。

  时光深处,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一声暖,不求相守,只缘相见。

  淡淡的思念,淡淡的忧伤,唯美了一段静谧的时光。

  寻一份静谧,拾一段时光,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阿浪,试问天下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儿不多情?”琦儿直视着阿浪缓缓道。

  阿浪亦是看着琦儿,张了张嘴,没有说出来一个字,因为他知道,无论怎样回答,都是错的,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回答得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