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第682章 炙手可热10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第682章 炙手可热10

作者:宁小白 字数:962 书籍: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

  那事实就是:自从客店中救得东方莺儿,将近一月的时候,东方感儿虽然气息俱无,状如死尸,但尸体既无异味,也没有丝毫腐败的现象,岂非大出常理吗?

  这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支持着他们,使他们忍受着荒山苦闷的日子,继续在渺茫中寻求万一的希望。

  这一天,他们又踏入一处陌生而荒凉的幽谷。

  韦松仰望长空,天蓝如镜,澄碧的天空,看不见一片絮云,谷中遍地红泥,连一株野草也见不到,不觉颓然说道:“这儿地质已变得贫瘠荒漠,寸草不生,哪里会有什么运魂香,不如索性越出这个荒谷,另寻一处草木茂密的所在,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徐文兰一面点头,一面沉吟道:“的确有些奇怪,咱们在山中苦找了将近一月,所经过的地方,莫不草木苍翠,怎么这个山谷,地质特别荒瘠,连一根草也见不到?”

  韦松苦笑道;“你没看见吗?花草虽有,都在山巅峰顶,谷底退地红泥,想必从前是个沙层火岩的地方,自然生长不出草木来。”

  徐文兰无可奈何地道:“这么说,咱们就别在这儿耽误时间了吧!那“返魂香”虽是珍奇之物,像这种火岩沙砾般的土地上,只怕也生长不出来。”

  两人说着,脚下不期然都加快了速度,准备早些穿越谷口,另觅他处。

  不想才行了十来丈,忽然一阵薰风拂过,山在上的野花,被风吹刮,竟冉冉飘落下几片花瓣,从徐文兰面颊上擦过,萎坠在泥地之上。

  徐文兰猛可心中一动,脑海里顿时泛起一句诗词:

  “飞花伴红泥,萧索碧蓝天。”

  对啊!碧空如洗,空谷萧萧,遍地红泥,却揉伴着几片落花—一她恍然一震,脱口叫道:“韦表哥,等一等——”

  说着,匆匆从怀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那封面上写着“碧罗秘册”四字。

  她翻开书页,找到其中一幅图画,只见画上有一处山谷,两侧厅峰高耸,中央有条狭道,满地红色泥土,空际飘舞着点点落花,画的侧面有一句诗,正是:‘飞花伴红泥,萧索碧蓝天。’

  韦松看着那册子,又看看谷中景致,惊讶道:“奇怪,好像画的正是这个地方—一”

  徐文兰兴奋地民“韦表哥,你看像不像,谷中景色连天上的颜色,可不就是这个所在么?’

  韦松间道;“这画册你从哪儿得来的呢?”

  徐文兰道:“我被万毒教误认作教主,带往总坛,后来形迹败露,正和晓梅姐姐设计逃走,偶尔在万毒教主卧室书桌上,看见这本册子,当时原不知道画上是什么含意,只是见封面有‘碧罗秘册”四个字,便顺手揣在怀里带走了,不想这书上竟画的这个地方,韦表哥,你猜这幅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韦松连忙接过画册,端详一阵,越看越像谷中情形,但却想不出含意何在,另过一页,却见第二页上,另有一幅画。

  画上一片悬崖,半崖处斜伸出一棵古树,画傍也有一句诗,写的是:“临渊羡游鱼,椽木求真迹。”

  他沉思一会,茫然不解,翻到第三页,却是一张空白,正中有两行字是;“左行九十三,右行三十九,虚实一念中,再行三之九。’这二十个字虽然同样难解,但却给了韦松一线灵光,他惊骇的道:“这本秘册,一定记述着一个隐密的宝藏,或是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只是画上全是隐语,一时无法猜透。”

  徐文兰接过画册,偶一仰头,登时轻呼道:“韦表哥,你看那崖上不是有棵大树吗?那是不是画上这棵树呢?”

  韦松循她所指的方向望去,果见半崖之上,斜伸出一棵大树,竟和画上十分相似。

  他精神顿觉振奋不已,忙从背上解了东方莺儿来,低声道:“兰表妹,你在下面守护着东方姑娘的身体,让我上崖去看看!”徐文兰道:“你不要太冒险,崖上仅有短草小藤,跌下来不是玩的。”

  韦松道;“不妨。”取过画册,揣在怀中,深深吸了一口真气,两臂一展,身形嗖地破空直上,疾升到六七丈高。

  他一身功力已非等闲,艺高胆大,空中一拧腰,一式“燕投林”,斜扑山壁,右手翻脱一扬,龙吟一声,已撤出长剑。

  身形刚近崖边,长剑飞快地一点壁间石缝,“叮”然一声,着那剑尖微微一弹之力,蓦地又拉起三四丈。

  一连三五次挺升,真气将竭,韦松运剑向石上一插而入,暂时将身子悬在剑柄上,仰头上望,那大树犹在百丈以外,低头看时,徐文兰已成了三寸大的玩具人。

  徐文兰向他扬手高呼道:“韦表哥,仔细一些,要是无法攀登,早些下来,咱们绕路从崖上用绳索垂下来,就安全得多了。”

  韦松淡淡一笑,豪念顿炽,迅速换了一口真气,左掌轻轻一拍山壁,右手抽出长剑,叮叮之声不绝,人如灵猿,冉冉上升。

  不多一会,已经探升到半崖,驻足树下,忍不住引吭发出一声豪迈的长啸!

  啸声激荡全谷,壁上野花,籁籁而落,漫空飞舞,直如韦松依树而立,取出画册,细细体味那“临渊羡游鱼,椽木求真迹’的诗句,低头俯视,谷底宛若汤盆,徐文兰的影子,仅只米粒般大小,假如她略一挪动,岂不就是一尾游鱼了么?

  他欣然而悟,揣好画册,便沿着树干,缓缓向前爬去,心忖道:‘古人说‘缘木求鱼”,乃是讥人愚蠢,这画上特别指出大树和山谷形势,必定含有妙用。

  果然,爬行到二丈之处,树干上却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孔。

  韦松俯身贴近树洞,向下一望,心里当时一跳——

  原来那树洞遥遥对着谷底一堆乱石,韦松目光穿透树洞,远远投注在石堆上,只见那最上面一块横置的石块,其状如梭,一端分叉,形同鱼尾,一端上昂,宛若跃鲤含沙,活脱就是一尾大鱼。

  他满心大喜,揉攀下树,急急滑落绝壁,重又回到谷底。

  徐文兰迎着问;“韦表哥,看到什么了?”

  韦松不及细述,只招招手道:“快跟我来。”

  两人如飞奔到乱石堆上,略一打量,那石堆距离左边山壁,约有二三十丈,乍看不过山脚下几块顽石,谁也不会注意其中竟大有玄机。

  韦松以那形如鱼状的石块为准,口里默默念道:“左行九十三,右行三十九—一”身形一转,向左便奔。

  一边走,一边默默记数,不想才数到三十一,已经行到山壁边,无法再向前走了。

  他摇摇头,重又奔回石堆,放缓脚步,一、二、三、四—一小心谨慎地数下去,可是,和上一次毫无异处,仅走了三十一步,便已面对山壁,无处可去。

  这一来,他茫然了。

  徐文兰坐在石堆上,沉吟着道:“九十三,三十九,数目虽然很明白,但为什么又加上一句‘虚实一念中’呢?’

  韦松搔着头皮,道:“既有数字,又弄什么虚实;难道说左行是虚,右行是实?”

  于是,他又转向右边,缓缓行了三十九步,却置身在山谷狭道中,但想想以下一句“再行三之九’,却又不知应该向那一边才对了。

  他无可奈何回到石堆上坐下,苦思许久,仍然想不出其中奥妙,渐渐日影偏西,已到了未刻将尽。

  徐文兰道;“时间不早了,我去寻些能吃的东西来。’韦松漫应了一声,连徐文兰何时奔出谷去,也未在意,只顾反复思索推敲那九十三、三十九两个数目,始终想不出含意何在,心头火起,随手一掌拍在石块上,骂道:“唉!烦死了,这样再想三天三夜,也想不出—一”

  不料话声未完,忽觉坐下那鱼状石块被掌力所震.竟无端晃了两晃。

  韦松一惊,连忙跃起身来,四周摩挚那块大石,刹那间,却被他发现一桩秘密!

  原来那石块横搁在乱石堆上,石下空空,竟有一个黑黝黝的洞穴。

  他欣喜若狂,扬声叫道:“兰表妹!你快看——。”这时,才发觉徐文兰已经不在身边了。

  韦松迫不及待,功行双臂,将那石堆一阵掀翻飞掷,片刻之后,洞穴已显露无遗,入口并有石阶,遥遥通向右侧山壁之下。

  发现这个洞穴,无异已揭开画册秘密大半,狂喜之下,韦松竟忘了东方莺儿的身子,也忘了火石火折子,全在徐文兰身上,径自矮身落入洞穴,摸索着向前行去。

  地洞深不过丈许,石阶尽头,是一条笔直的甬道,大约封闭太久,一股阴霉潮湿之气,令人欲呕。

  韦松闭住呼吸,摸索着向前走去,初时行得甚慢,渐渐两眼已习惯了洞中阴暗,奔行的速度也就加快起来。

  甬道长约五十丈,高约丈许,足可容得人挺立跨步,走到尽头,却是一间极大的石室。

  他暗暗估计,这间石室的位置,应该已在山壁腹中。

  然而,借大一间石室,除了左恻有一扇紧闭的石门之外,其中竟空空荡荡,毫无陈设。

  韦松走到石门边,举手推门,由轻而重,暗用了八成内力,竟推它不开,偶抬头,却见门上有一横匾,虽然字迹斑剥脱落,但隐约能看出是四个字:

  “魂兮归来”!

  他心中一怔,暗道:这地方原已古怪,更镂上这句不伦不类的字句,难道门中竟隐藏凶险?但我既找到这儿,好歹也要打开门来看看。

  他倒跨一步,缓缓吸气,功行右臂,突然暴喝一声,扬手一掌向石门经去,岂料掌力一发,‘蓬’地一声闷响,那石门纹风未动,自己却被反震之力,弹得踉跄退了七八步,整条手臂又酸又麻,奇痛彻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