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蕴藉 第三章 风止波平有余光 狮舞商集闹朱桥2

《蕴藉》第三章 风止波平有余光 狮舞商集闹朱桥2

作者:秋日古池 字数:2830 书籍:蕴藉

  甄子贤话也不多,每日里手持一本书,则阅个不停。今儿读《论语》,明儿读《左传》,简直手不释卷,乐在其中尔。他对这位山东汉子有了不一样的印象,水浒故事发生在那里,总让人觉得鲁地之人都是造反的主儿,男儿皆有阳刚之气,但眼前人则是一个例外。古池开始觉得此兄应该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的,那些传统经典的确脍炙人口,可是全部习用古文,一般人读着终究感觉晦涩难懂,这厮却阅之如饴,这等功夫何其了得,让人不明觉厉。直至一日,他无意中瞧见,此兄床头竟摆放着两本《飞燕外传》和李渔的《蒲团》,方知晓这厮不过亦是个凡胎俗骨。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时光荏苒,犹如指尖细沙,白驹过隙。转眼间,又一个月有余。古池除了每日练些书法,读些感兴趣的书外,就是慢慢适应当地饮食。一日晌午,众人饭后皆回屋休息。古池直楞楞躺在床上,因为天气炎热之故,久久不能入睡。遂起身打开窗户和房门,希望能有一丝凉风吹进屋来,又摊开笔墨纸砚,想着写几行汉字。稍作思忖,湖笔蘸墨,写出几句欧阳询的行书。左看右看,觉得倒有几分意思,便拿出印泥扣了章。

  “写得好!”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人声,吓了他一惊,原来方才只顾聚神挥毫泼墨,全然没有注意有人进来。扭头一看,雒海文正歪头欣赏桌上的书法,笑着夸赞不已。古池顿时觉得十分窘迫,知道拙作水平一般,哪里值得这般叫好,忙放下手里印章,转身说道:“见笑了文哥,纯粹自娱自乐,没事写着玩。”雒海文弯下腰,凑近桌面,认真看了看,边点头边说:“不错,铁画银钩,兄弟的书法练多久了?”古池不好意思道:“平时有时间的话就写写,谈不上专门练过,只是业余的一点爱好。”

  雒海文温和地拍拍他的肩膀,道:“不错,不错,果然不是猛龙不过江,你们考上公务员的都不一般。不知你平时喜欢练哪家的字儿?”古池有些奈不住夸,浑身感到些许不自在,腼腆道:“文哥实地过誉了,兄弟哪里能承受起这样的话,有才之人早去闯社会了,哪里会像我这样削尖头往政府里钻。平日写字也没啥系统性,全凭爱好兼而练习,临过欧楷,摹过柳颜,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我连皮毛都还未曾习得。”对方哈哈大笑,弄得古池更加不好意思,还以为方才哪句话说得欠妥。

  雒海文道:“前些日子,政府门口打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人人皆知,因牵涉到你,我本想找你私下聊聊,却一直未能找到适合的机会,现在处理怎样了?”古池听到有人关切,心里感到一丝温暖,忙招呼来者坐下来,答道已经没事了,无需担心。雒海文坐在床边,语重心长道:“以后遇到这种事,一定要注意方法,虽然上访者大多数都遭遇不公,值得同情,但是有一些人是不怀好意的,唯恐天下不乱。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那点蝇头小利。无论如何,这些毕竟是工作上的事,咱们万不可为此把个人搭进去,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古池郑重地点了点头,没想到眼前人说起话来句句中肯,竟不带丝毫官腔,不由间心里涌起阵阵暖流。其实,经过此事,他早已反思良久,也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

  雒海文起身道:“行喽,中午先歇会吧。晚上安排事儿没?没事的话,跟着我一起吃饭去。”他如今孤单一人住在单位,当然没啥事,既然有免费的晚餐可吃,岂有不去之理。转念又想,也许人家只是面上的客套话,便道:“晚上没啥事,不过,我去合适吗?”雒海文笑道:“没啥不合适,晚上也没外人,都是一些玩得好的朋友,正好你可以多认识一些人。”古池高兴地点头“嗯”了一声。雒海文出门前,扭头看了眼桌上的墨迹,道:“前面的闲章若落在首字儿的稍下部位,这幅字儿看着就更好了。”说着,摆摆手下楼去了。

  古池觉得此话有深意,立在桌前琢磨一会儿,又查阅了一些前人作品,的确如雒海文所言。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把引首章又重盖一次,接着发觉整幅作品相较之前果然好很多,暗暗敬佩不已。遂关上房门,褪了衣裳,只留着一件小裤衩,汗涔涔地躺在床上。屋顶挂着一个腌臜的吊扇,上面粘满黑色的蝇粪,勉强送来一阵阵的凉风,古池迷糊中憩了。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路旁的国槐蔫得叶儿低垂,树上的蝉声聒噪不止,让人心里生出几分烦闷,昼夜也显得更加漫长。午后三点,古池躲在警卫室里,望着外面太阳明晃晃的风景发呆。正是:

  骄阳似火空中烧,天地之间炉内烤。左手搭棚徐徐踽,右手作扇频频摇。妇人热裤露白腿,汉子光膀袒肚腰。市井街坊人烟稀,遮阳伞帽到处飘。人间生灵何其苦,哪得瑶池寒水潦。

  嘴里轻吟着:“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这诗并非他所作,心想诗乃是一首好诗,只是其中“六月”两字倒不太应景,毕竟已过那个时节,若改为“阳炭烹壮月”则实在好极。不过,戴复古毕竟是宋朝盛名五十年的江湖派诗人,其诗又岂是吾辈所能改的,了了几句便把七月酷暑活淋淋地展示在后人面前。话说回来,七百年前的宋朝也会如此热么,难不成那会也有桑拿天?古池静静地坐在那里,脑子里开始浮想联翩,一个人竟不自觉地乐了。

  大门口无事的时候,盛明就坐在屋内,与一帮人嗜闲篇。古池对于领导分工还很模糊,不明白堂堂一个副科级领导,为何会负责门口一摊子烂事。他不知道究竟是蓟云县上访者多,还是接访工作相对重要,只知道现在都是一堆难以处理的棘手事。他悄悄地问甄子贤:“晚上有事没?”对方摇摇头,称:“光棍一条,能有啥事?”他说:“晚上有人请吃饭,一块去不?”子贤扶了扶眼镜,把手里书放至一边,精神立即变得矍铄,道:“好啊,去,去,为何不去?”两人便约下此事。快下班的时候,盛明想请二人吃饭,问晚上有没空。古池大感意外,没想到两顿饭局竟撞上了,只能好意推辞道晚上有事,吃饭之事改天再说。

  五点半钟,雒海文打来电话,让古池先去办公室等着,他手里还有些后续工作尚待处理。古池和甄子贤上了二楼,最东边一间便是他的办公室。敲门进去,里面有一位年轻人,正坐在电脑前忙碌,发至眉梢,身形圆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短衫,下配牛仔裤,完全没有在意两人进来,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一动不动地僵坐着。

  雒海文一边招呼二人坐下,一边翻动着桌上一堆文件。古池说:“文哥,这位是甄子贤,你见过的。晚上他也没事,我俩一块过去成吗?”雒海文高兴地笑道:“好啊,正好彼此都认识一下。”二人笑着点点头。须臾,雒海文才闲下来,冲着年轻人道:“艺行,过来,这是咱们单位新进的公务员,介绍与你认识。”年轻人扭过头来,微微一笑:“你们好,我是任艺行。”古池和甄子贤踮起一下屁股,点点头以示问候。雒海文说:“任艺行现在负责督查室,平时我有其他事儿,这里一摊子工作基本都交给他。事多人少,显得比较忙乱。”几人扯了一会儿闲篇,便往外走。任艺行却没有跟过来,说是晚上还有其他事情。

  三人刚至大门口,一辆豪华轿车早已停在路边。崭新的车漆一尘不染,明光可鉴,无比气派。古池认得那是一辆宝马,心想能驾驭此车者非富即贵。车窗自动降下来,里面探出一个小平头,喊着三人上车。雒海文笑着迎上去,两位年轻人紧随其后。经过介绍,他们知道此人名叫花一鸣,文哥的朋友。古池出身寒贫,一路苦读,方入体制,哪里坐过此等豪车,整个人竟都随着车身颤颤悠悠。此时,古池坐在车内往外看,果然与坐出租车的感觉皆然不同。难怪古人讲求宝马配英雄,飞将吕布之赤兔,贤德刘备之的卢,霸王项羽之乌骓,以及众多门流将士几乎都有一名骑。尔今,上古已逝,人们依旧对出行工具有着别样追求,否则亦不会有无数价值不菲的宝马和奔驰。

  街道上人声喧嚣,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虽是下班时间,日头却仍然高照,播洒着余温,整座城一片蒸腾。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老少妇儒多起来,街道一扫白天的荒凉,人气渐浓。无论是行脚的、遛娃的,还是散步的、回家的,人群仿佛一股潮水,都涌向城北方向。原来,今日恰逢农历七月十八,是蓟云县每年一度的娘娘庙盛会,人们都乘着酷暑刚散,纷将赶来凑凑热闹。古池曾听人说起过,城北有座娘娘庙,相传北宋年间,此地有一女化男妆,跟随杨六郎英勇抗辽战殁,七日后朱桥镇一“仙姑”坐化,死前声称自己乃该女转世。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女,便兴建一座神女祠,并把其生日七月十八定为正会。每到该时节,整个城都显得非常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