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透视之超级捡漏王 第277章 臂搁

《透视之超级捡漏王》第277章 臂搁

作者:天干甲子 字数:1829 书籍:透视之超级捡漏王

  虽然老板是在开玩笑,但也不是胡说,陈羽拿起的那件东西,确实是臂搁。

  正如老板所说,臂搁,又叫腕枕,是古代文人书房常用的一样工具。

  现代普通人提起古代文人用品,就只知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古人是很讲究享受生活的,尤其是文人。而对文人来说最重要的书房,花样自然少不了,除了笔墨纸砚外,还有笔架、笔筒、笔洗、笔海、水注、镇纸……

  有钱又讲究的文人,书房用品至少有几十种!

  而臂搁,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很常见、很有实用性的一种。

  臂搁的作用,看名字就知道了,就是文人写字时搭放手臂用的。因为古人用毛笔,而且要悬腕书写,时间长了手腕很累的。现代人光是用鼠标点点点,不少人都能患上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病症,更何况更费劲的写毛笔字?

  所以,古人就很需要臂搁,用来写字时垫着手腕。

  这东西作用不小,但形制却又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块长条形的东西,只要能用来垫手腕的东西,都可以当做臂搁。

  有钱的人,可以用玉雕、瓷器的臂搁,穷人可以用木头或者竹子雕刻,再不然随便弄快布叠起来也可以凑合。

  当然,文人用的东西,哪怕形制再简单,也能玩出很多花样,在上面雕刻一些花鸟鱼虫,或者刻一些名言警句等。甚至,还可以把中间挖空藏些小抄用来作弊……

  陈羽拿着的这个臂搁,是竹子的。

  看起来还很普通,正面光溜溜的,连个雕刻的花样都没有,就像随意捡来的一块竹片似的。

  但,仔细一看,却给人一种古朴稚拙,平凡中透出不凡的感觉!

  陈羽明白,很多时候越是看着普通的东西,才是最见功夫的。就像做菜,水平不够的人才刻意强调食材多么珍稀、昂贵,比如外国人,又是鹅肝又是鱼子酱的。但真正厨艺高超的,从来都不靠食材来体现!

  比如华夏的国宴,其中最出名的一道,就是川菜大师所做的“开水白菜”,材料再普通不过,但,味道却秒杀那些贵上天的西方大餐!这其中,体现的就是真正的手艺。

  能用最普通的材料,做出最顶级的美味,这,才叫做很正的水平!

  书画雕刻等艺术,其实也一样。

  华夏的泼墨画,潇洒的一笔画就,看似潦草,一点也不写实,但其中的意境却高妙之极。明清时,一张东瀛用来包装瓷器的废纸画稿,到了欧洲就被惊为天人,从而启发诞生了西方的印象派等画风,写实油画自此就被艺术抛弃。

  也就近代华夏受了太多屈辱,文化不自信,崇洋媚外的人多了,才开始把写实油画捧上天。对不懂的人来说,嗓门大调门高就等于唱得好,画得像就等于画功好……

  陈羽手中这块臂搁,看似光秃秃的一个竹片,但实际上很多细节都是精心处理过的,不论形状还是造型都透着一股气韵!

  什么是气韵,很难用文字描述,反正,陈羽这段时间看多了古董后,眼力早已提升了很多,只要是真正高妙的古玩,他一眼看去心里就能生出中说不清的感觉。

  对,就是感觉!

  这东西说起来玄乎,但却非常重要。就像音乐家作曲,哪天忽然来了感觉,脑海里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精妙绝伦的曲子,没感觉时,抓破头皮也做不出一首。

  反复把手里的竹片看了一会儿,陈羽只这道这肯定是古董,而且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整个竹片都变成了紫红色,外表上厚厚一层包浆,看着简直跟玉石一样,温润平和,拿在手中,仿佛就能感觉到古人使用过的气息。

  但上面没任何字迹花纹,陈羽也没法确定它的年代等,只能暗暗启动金手指。

  瞬间!

  在透视界面上,就看到那臂搁正面居然有几行文字: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一首词。占据了臂搁右边的大半面积,而左边的上方则是一行字:书赠龙丘居士——子瞻。

  左边的下方,是个憨态可掬的和尚,旁边也有一行小字:衲子佛印涂鸦敬赠。

  靠?

  靠靠靠!!

  陈羽只觉得脑海里一阵轰隆巨响,差点没晕厥过去!

  ——兴奋的。

  子瞻,只要是学习稍微用功点的华夏人,肯定都知道是谁。如果还有人不知道的话,那么子瞻的名号绝对无人不知——东坡先生,苏轼,苏东坡!

  这个臂搁,竟然是苏东坡亲手制作、亲笔题词,送给龙丘居士的!

  苏东坡,文采和名气都不用介绍了,哪怕文盲也肯定听说过苏东坡的大名,甚至知道他的一些事迹。而且,苏东坡在陈羽喜欢的古代文人中,可是能排前五名的——小时候是第一,后来读书多,有更喜欢的了,但苏东坡在他心中地位也没下降多少。

  而龙丘居士,也不是普通人。

  沾苏东坡的光,这位自古以来名气也不小,陈羽小时候专门读过很多苏东坡的诗词,所以连带也了解过他。

  龙丘居士,陈慥,字季常。

  没错,就是那个以怕老婆名闻千古的陈季常,河东狮吼的主角!

  拜十几年前古天乐的喜剧电影所赐,现在很多普通人,也都知道陈季常的大名。

  而陈季常怕老婆的名声,正是被“损友”苏东坡给传出来的。两人同为巴川人,是同乡还是好友,陈季常文名不显,但很崇拜汉朝的大侠郭解,自小立志要做一个侠客,而他的性格也确实很仗义任侠。

  苏东坡在西京洛城当官,陈季常就带着全家也搬去洛城,但等苏东坡被贬去黄州时,陈季常也卖掉好容易在洛城置办的偌大庄院,搬去了黄州!

  古代贬官的地方,可都是瘴疠苦寒偏远之地,很多官员宁可自杀都不肯去的,而陈季常为了朋友,竟然义无反顾的放弃西京的舒适生活,搬去跟苏东坡一起吃苦。此人的仗义就可见一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