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脊梁 第177章:名臣叹服

《大唐脊梁》第177章:名臣叹服

作者:碧海思云 字数:3756 书籍:大唐脊梁

  都督府!

  罗通伸着懒腰,看着面前的公文,将手脚伸得长长的,笑道:“看情形,今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

  大半年里,罗通真正的干了地方都督应该干的事情,政务、军务、军事全部担了起来。

  罗通也不知自己在什么时候,对政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在处理政务上还有了一定的心得,以前觉得复杂的三州政务,他现在居然不那么头疼了,到现在他发现自己居然能够轻而易举的驾驭了三州政务。

  马周、上官仪在一旁偷笑着,二人比罗通看得更远,唐朝的确是一个尚武的时代,但武将到了尽头还得转文。所谓出将入相便是如此。

  罗通能征善战不假,但是依他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终有一日凭借军功走入政坛,如果一点处理政务的能力都没有,显然是不成的。

  不说如何出色,起码也要具备一流水准。

  马周、上官仪知道罗通对于他们上疏的公文都会认真的查阅,以了解三州动向。二人为了让罗通成长起来,一合计,索性故意将公文写的深奥无比,让人读不通透。

  果不其然,罗通看不明白,只能找他二人去解读。

  马周、上官仪一点一点细说。

  罗通又不是一头猪,时日一久也渐渐的也能听明白一些,了解其中的道理关系。

  朔方有今日的繁华,主要功臣是杜荷、马周、上官仪这三位专注政务的能人,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罗通的付出及收获。

  因为有着众多双突厥那里敲诈、抢来的耕牛,又有十几万俘虏当免费劳动力。

  罗通在朔方原有的田地基础上,把最新挖出河渠进行了延伸,在河渠经过的地方,又开垦了五百多亩田地。有经验的农民一致表示,今年将是难得的丰收年。

  在这之前,朔方一直因为田地无粮,缺少食物而无法自给自足,此次丰收,将彻底改变这一情况。至于突厥战俘还在充当着免费的劳动力,热情高涨的挖掘河渠,准备把乌水河水引来灌溉夏州全境。

  这些俘虏开始有人还犟,破军营当着这些俘虏,一次性了砍了五千多人,一伙人就跟绵羊一样听话了。

  这个时代没有人权,作为一个俘虏,就要有俘虏的自觉。想要翻天,那就是厕所里的灯找死。

  但是这些人老实了一段时间后,表面上不闹事,却在背地偷懒混日子,罗通直接把俘虏进行分队,并划分了时间段,规定时间不完成任务,全队就没有饭吃也不许休息,直到完成为止。为了一口饭,为了早些休息,俘虏们干得热情得很,甚至都不用监督的人说话,同一个队里的其他成员都会指责那些企图偷懒人,免得祸害自己,这么相互监督之下,效率就上了来。

  有鉴于朔方人口稀少的事实,罗通对于俘虏网开一面,每个月挑出一百名表现好的忠厚突厥人,给予他们平民百姓身份,给予他们土地,让他们过上正常生活,

  对于那些不愿意劳作,包藏祸心的人有多少杀多少。在这大棒加萝卜的政策下,活着的俘虏们老实得不像话。为了争取到平民身份,俘虏干得更加起劲了。

  但是,罗通等人却知道这些人老死一大半,估计都没有拿到平民身份,可是俘虏们还是抱着有朝一日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万一的想法,在卖命的干活。河渠、大路现在每天都是里的长度在增加,良田也在以亩的速度在提高!

  论及心黑,马周、上官仪他们自问比不上出这一系列点子的罗通。当初听着罗通这一计划及产生的良好效果,有的人甚至暗自庆幸,幸好罗通是自己这一方的,不然,当他的敌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休息了一小会儿,罗通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记载的是近一个月朔方的税收情况,负责统计的杜荷很用心的将前两个月的税收在记载在了公文中,增加减少有着鲜明的对比。

  “这税收每个月的增长率,超乎我们的意料啊!”罗通看着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飞色舞。

  马周由衷道:“都督天赋异禀、人中奇才。边贸、旅游两个提议大大刺激了朔方的发展,带动了吃住两个行业的飞快发展,带动了朔方的经济。属下自愧不如……”

  罗通哈哈大笑,神情说不出的得意。

  边贸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发展项目,作为后世人。罗通知道商业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

  朔方想要富强,农业是远远不够的。这里的土地相对比较贫瘠,产出的粮食顶多自给自足,百姓依靠农业发家显然是痴人说梦。

  但是朔方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又不处地理要害。还没有固定的特产,想要发展经济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面对这种实情,王玄策、刘仁轨、马周、上官仪等牛人也是一筹莫展,便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

  罗通几经思索,发现朔方最大的特点便是与邻国交界,倒不如开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最终把朔方发展成一个商业城市,从而带动饮食、住宿、小吃、工艺品等产业的兴起。

  他知道最繁华的地方,就是陆上边贸城市与沿海地区。这其中与他国贸易是关键,最赚钱的也莫过海外贸易。

  既然农业不足让百姓致富,那么,干脆用草原民族与中原的特长做交易,以发展自身的经济。

  这个提议得到了杜荷、马周、上官仪的认可,但得到了王玄策、刘仁轨的质疑。

  马周自是觉得罗通这一提议发挥出了朔方的特点,王玄策、刘仁轨却觉得与草原民族尤其是与突厥民族做生意会令其壮大,得不偿失。

  对于王玄策、刘仁轨的担忧,罗通认为双边贸易也就是双方互利,这吃亏的事,傻子也不会来干。但是就算不展开贸易又如何?

  突厥一样可以从黑商,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对突厥根本没有什么影响。与其让黑商得利,倒不如让朔方百姓、让大唐得利。而且在朔方建立自由集市也等于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什么东西能够交易,什么东西禁止交易都是由他说的算。

  对外鼓励突厥将盛产的牛、羊、马、皮革等物资运往朔方交易,对内却限制突厥人从中原购买兵器铁器、科技等战略性物资,只允许他们收购茶叶、绫罗绸缎、瓷器、酒、醋酱、蜜浆、文采榻布、普通书籍、纸张、字画等等一些很普遍的生活物品。

  罗通也对外许诺,不管是草原上哪个部落,哪个民族,只要你老老实实的缴纳入城税、交易税,且不在大唐疆域闹事,大唐绝不为难。

  消息传开之后。突厥部落的商人有些迟疑,但是铁勒的上百个部落的商旅却不在限制之内,大胆的与朔方展开了贸易往来。草原民族生产力低下,普遍的生活物品恰恰是他们所需求的。他们没有特殊的资源,也只能以特产牛、羊、马以及狩猎来的皮革来跟大唐做着贸易。

  原先他们只能通过从黑商或者转运几个国家,花费高价才能获得的生活物资,现在只需进入朔方就能以特产换取。虽说入城税与贸易税不低,还受到了交易的限制,但是基本的生活用品加上一些中原特有的奢侈品,比起黑心的黑商的漫天要价还是有利可图的。

  赚得第一桶黄金的铁勒商人成了各族的榜样,也先后展开了与朔方自由集市的贸易。最初突厥人还怕罗通这个不讲道理的煞星又对他们使用什么“阴谋诡计”,便佯装成铁勒商人,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担心是多余的。

  朔方敞开门来做生意后,罗通也没打算坏自己的名号,一切都依照正常的商业交易来办,久而久之,突厥的商贩也就不隐瞒自己的身份了。

  在他们看来,罗通固然如凶灵那样可怕,但在信誉上也一样跟他的凶灵作风一样硬。只要不违反约定,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交易,一切都好说话。

  突厥在这方面吃过罗士信的亏,所以异常听话。

  铁勒中的思结部却意图借此机会想从大唐这里买些食盐,让搜查了出来。罗通毫不客气的将思结部所有的商人一并杀了,将他们贸易来的钱财都上缴国库,同时也禁止思结部的人踏入朔方境内,如有发现,格杀勿论。

  罗通这里是说到做到,思结部想要派人来解释缓和,连使者都让他给杀了。一下子将那些心怀叵测的商贩给震慑住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来朔方行商,守规矩是唯一的出路。

  草原民族缺少日常用品,中原人也缺少牛、羊、马、皮革等草原特产,得知朔方有这些货物,中原的商人也先后涌入朔方。他们可没有草原民族的顾虑,开店租商位,毫无顾忌。罗通对他们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不将违规商品卖给草原民族,便欢迎他们的到来,还能许以一些便利优惠。为了减轻朔方排查的压力,甚至在延州、绥州就设立检查违禁品的关卡。如果还有人为了利益与异族交易违禁品,罗通也会不容情的将他关入大狱,抄店封家。

  只要他在朔方一日,他便不允许这种卖国商人的存在。

  这古代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想要做鬼并不容易的。

  因为边贸,因为罗通的一视同仁政策,朔方有了吸引商贾的条件,朔方的经济自然一日千里。

  同时罗通还大力推广旅游业,派专人到中原宣扬草原的风采,吸引文人雅士地方豪侠来朔北草原驰骋游玩。

  这见多了中原的山山水水,能够一览朔北草原的风光,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马飞驰,坐在草地上饮酒畅谈、啃食百姓的烤肉,也是一大风雅之事。

  以前无人敢冒生命危险来草原游玩。但如今除了商旅,草原异族不敢靠近朔北草原半步,安全的很,自然也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为了促进旅游的展,罗通绞尽脑汁,抄袭了很多关于草原、朔方、边塞的诗词文章,还专门印制了一本《青霄边塞文集》。

  收揽百首诗词、文章的书籍的横空出世,一瞬间便打响了朔方的名气,给朔方带来了无形中的宣传。以至于前来朔方一观草原风光的富家子弟、文人墨客比比皆是。他们大多成群结队而来,而且出手阔绰。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极为可观。

  罗通提出的两条建议让杜荷、马周、上官仪瞠目结舌之余,也有一种小小的挫败感:觉得自己这位顶头上司果然是非同小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常人不能想之事。

  原以为他不擅于政治,想不到才学了不久,立刻就想出了两手妙招,将朔方的经济提起来了。

  杜荷、马周、上官仪的发展计划固然有效,但是步步为营,稳固根基发展,着实有些比不上罗通这两手妙招玩的有效。他们哪里想得到罗通有此提议全是因为身上有着千年的经验。

  罗通得色了好一阵子,方才将公文放下,慎重其事的道:“朔方已经走上了正轨,接下来朔方的政务就看你们了。未来的一段日子,我是没有心思来过问朔方政务了。”

  杜荷心念一动,吃重道:“莫非北方有了变故?”

  罗通示意负责情报的王玄策来说。

  王玄策道:“突利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我们大唐这么帮他,他不但没有把东方各部联军干掉,倒是把自己陷入了东方的战争泥淖。而颉利经过大半年的休养,已经具备碾压突利的能力。据我们的细作称,颉利正在定襄整军,都督、正则与我都认为决战之日已经不远了,,突利战了年余,导致兵将厌战者,一旦颉利出兵,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将突利碾成灰烬。”

  马周低声道:“那我大唐是不是要?”

  罗通道:“我朝已经出面调停,试图化解突利与东方各部的矛盾,现在东方各部死伤惨重,人口都锐减了七成,他们也快战不下去了,我大唐调停他们一定乐意之极,就看突利这蠢货的决定了,如果他接受大唐好意,还能多活一段时间,反之,他会死得很惨很惨……”

  马周道:“颉利已经号令各部集结了,他会给突利喘息的机会?”

  “说不得,咱们还得帮突利这蠢货一把。或许,我大唐的棋子也会发力了。”

  “棋子?”

  “铁勒薛延佗的夷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