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白华为菅 第七十一章

《白华为菅》第七十一章

作者:五色瓜 字数:3577 书籍:白华为菅

  温见宁无法确切地回忆起接下来的十二个小时,她跟钟荟是如何心惊胆战地通过日.本人的排查的。在那些面对手持刀枪的日.本士兵时,只要她们稍有眼神躲闪或者回答犹豫,就会跟前面的人一样被当场殴打或抓走。在那十二个小时里,生死悬于一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就连仔细回想都是煎熬。

  等她再反应过来时,她和钟荟已经坐在一艘货船上。这艘船从天津的港口出发,要一路南下,途径上海、香.港,最终抵达大洋对岸的美国。如今的船票比往日更贵,温见宁她们拿出了身上最后的钱,再加上送她们的人帮忙补贴,这才勉强凑齐票钱,逃离天津。

  当货船终于驶离陆地,在茫茫海波上飘荡时,她们这才松了口气。

  但紧接着,她们就要考虑此行最终的目的地了。

  在船上这段期间,温见宁也有考虑过去上海先投奔齐先生,但考虑到那里也已沦陷,即便英法租界相对还算安全,但她们也不敢冒这个风险潜入,万一半路上被日.本人的关卡拦住,实在得不偿失。她们索性坐船一路南下,一直到了香.港的码头,这才自觉安全下来。

  好不容易逃到了香.港,钟荟自然要回家看看。

  她是家中的独生女,这次北平沦陷,她与父母几个月不通音讯,肯定让他们急坏了。然而温见宁却自觉不方便在这里久待,打算在码头附近找间小旅馆待上几小时,等明天一早就坐船去内地找学校。

  钟荟不肯放她走,再三劝她:“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不如跟我一起回家吧。”

  温见宁迟疑半晌,还是摇了摇头:“你也知道我家里的事,我不敢在香.港露面。万一被人认出来了,只怕会给你们惹来麻烦。”

  钟荟劝她:“当初你不是已经把钱给了温家人吗,他们也登报与你脱离关系,肯定不好再公开难为你。而且你离去已经有一年多了,他们未必能想到你会回香.港。还有,这段日子你变化这么大,也就是我整天和你在一起,不然的话都认不出你了。跟我一起去吧,我爸爸妈妈肯定很想见你。”

  温见宁摸了摸自己一头短发,心想也是。

  大不了她去了钟荟家,就再也不出门了。温静姝的人即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找到人家里去,只要她们小心一点,应该不会有大碍。

  不过说归说,她们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很小心地注意四周,生怕被人盯上。

  虽然温见宁离开香.港不过才一年多,但街头的风貌已与战前大不相同。日军的侵入使内地的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一路南下逃亡,使这小小的港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很快涌入了大批的难民,街头更显拥挤,和她们一样打扮的人不在少数,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温见宁她们搭了巴士,穿过市区,一路来到了钟荟的家附近。

  钟荟的形象变得太大,以至于钟家的佣人们险些没能认出她来。

  佣人们说,钟荟的父亲近日因公务去了重庆,只有她的母亲在家。

  听到佣人来报说女儿和同学一起回来了,原本还在房间里熨衣服的钟母手一抖,险些把熨斗扔了。等回过神来,她踉踉跄跄地跑下了楼,就看到女儿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母女二人好不容易再相见,顿时抱头痛哭。

  等好不容易平复下了激动的情绪,钟荟的母亲这才注意到旁边的温见宁。她有些不确定道:“蒋同学你好,这次是你送钟荟回来的吗?”

  钟荟无奈道:“妈妈,这是见宁,不是那个蒋旭文。”

  两人在中学时虽然关系甚好,但由于温见宁很少出门交际,也不擅长应付长辈,一直拖着不曾到钟荟家做客。而蒋旭文,则是小情侣彼此心中有鬼,也不敢在他们面前往来。直至送钟荟赴北平准备考试那次,还是钟父第一次见到他。

  至于钟母,更是两个都不曾见过。

  她自知闹了笑话,连忙对温见宁道歉。

  双方只是简单寒暄几句,来不及一叙别情,钟荟的母亲先安排两个孩子去洗澡。她们为了自保,本就有意打扮得邋遢,再加上一路舟车劳顿,身上的气味更是不堪。

  过了许久,两个清秀干净的女孩才并肩一同从楼上走下。

  钟荟还好说,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哪怕刚才是个脏泥猴,她也一眼认得出。反而是旁边的少女白皙纤瘦,下巴尖尖,虽然头发剪得极短,像个男孩子,但看气质谈吐,一看就是教养极好的女孩子,钟母看了不由连连点头。

  她们洗澡的时候,钟母已让佣人为她们准备些清淡可口的饭菜,让她们先填饱肚子。

  两个孩子先是在北平饿坏了,又一路长途奔波、担惊受怕,如今骤然面对着满桌的饭菜,当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待吃饱喝足后,双方才坐下来,交流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

  当初钟父因事匆匆返回香.港,落了钟荟母亲好一番埋怨。

  她本就不放心女儿跟同学一起去内地求学,钟父还回来得这样早,她只怕自己这娇养大的女儿在那边过不好,夜里还时常失眠。好在没过多久,钟荟就从北平发来电报,说是自己已经考上北大了,夫妻俩这才为女儿高兴起来。

  然而还没高兴几天,他们突然听到了卢沟桥战役爆发的消息。

  当时华北的局势扑朔迷离,身陷其中的温见宁她们每天都被各种小道消息弄得眼花缭乱,更不用说千里之外的香.港这边。钟荟的父母搜罗内地的报纸,焦急不安地等待着结果,最后却收到了平津相继陷落的噩耗。

  起先他们还抱有侥幸之心,盼着钟荟已经从北平逃了出来。然而一连等了许久,北平这边始终没有半点音讯,他们这才渐渐死了心,知道女儿多半是被困在北平了。

  钟荟的妈妈为此大病一场,常常落泪埋怨自己当初为何会同意让女儿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这段时间,他们倒是也试图联络过在北平的熟人,但由于战乱,那些熟人都尚且联系不上,就更不用提找人帮他们打听钟荟的下落了。钟荟的妈妈有几次打算拖着病体,亲自去北平把钟荟接回来,但都被钟父他们拦下。

  说到这里,钟荟的妈妈怕女儿心里留下芥蒂,解释道:“你不要怪你爸爸,他当时已经不敢抱有你还能活着回到香港的打算,这些日子时常去内地出差,就是想办法求人能把你带回来。之所以拦着我,他也是人,也在害怕,害怕我半路上就撑不住,害怕我们这个家到最后,只有他孤零零一个人。还好上天保佑,你终于回来了。”

  钟荟眼眶微红,连声安慰她:“还好你和爸爸没有到内地去,那边到处都在打仗,万一你们出了什么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安心。”

  “看你们瘦成这样,在北平城里一定吃了不少苦头。你从小到大都没离家这么久,这些天我每晚都梦到你喊妈妈,一会喊饿,一会浑身是血的。”

  说到这里,钟荟的妈妈又忍不住流下泪来。

  钟荟正要张口好好跟她诉苦,旁边一直不说话的温见宁突然轻声道:“当初在北平时,钟荟还整天跟我念叨,想再吃香港的菠萝油,可是那边又哪里能买到正宗的菠萝油呢。”

  钟母听了立即道:“如今都回到家了,要吃多少有多少,一定吃到你再也不想吃为止。”

  母女二人说说停停,哭哭笑笑,总算把最初这阵过去了。

  钟荟的母亲听完两个女孩在北平这段时日的经历后,对女儿的这个好友更是另眼相看。

  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女儿,知道若非有这位好朋友照顾,只怕钟荟连最初那段时日都活不过,更别提最后还成功逃出北平来了。

  想到这里,她温和道:“见宁,我从前时常听钟荟说起你这个好朋友,但今日却还是第一次见你。钟荟是独生女,家里也没个亲的兄弟姐妹。在北平这段时日里,幸亏有你多加照顾,才让我们母女重聚。若你不嫌弃的话,不知道愿不愿意认我个干亲,叫我一声干妈。”

  温见宁反应很快,当即脆生生喊了一句:“干妈。”

  钟荟在旁边跟着笑:“这下可好了,你是不是该叫我一声姐姐。”

  温见宁直接扭头道:“干妈,你看她哪里有个姐姐的样子。”

  她们有意插科打诨,没过多久,这一大两小就在客厅里笑作一团。她们的笑声终于驱散了一连数月盘旋在这栋别墅上空的愁云惨淡,渐渐驱散了过去那三个月带来的阴霾。

  ……

  温见宁就在钟家这样住下了。

  她们逃出北平时是十一月底,一路奔波躲藏回到香.港时已是十二月了。再过段时日,内地学校那边也要放寒假准备过新年了,她无处可去,只能继续待在这里。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她的形貌也有所改变,但温见宁还是不敢轻易出去,整日待在钟家不肯出门,平日只通过钟家母女和佣人的话以及报纸得知外界消息。

  但钟荟和温见宁不一样,她可闲不住,回香.港的第二天就出门了。

  她先去见了蒋旭文。两人也有半年多不见了,中间更是有好几个月都失去了联系,好不容易才见到一面,一双小情侣自然要好好互诉衷肠。

  当初蒋旭文回港后不久,母亲的病就渐渐好转。可没等他松口气,就听闻北平陷落的消息,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再走,然而这时再说什么都晚了。他冲动之下,险些买船票回到内地,可人都到了码头,却还是被家里人拦下了。

  温见宁听得直皱眉,旁边的钟荟却道:“他能有这份心意,已经很难得了。”

  她本想劝好友几句,最终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好不容易回到香.港,钟荟几乎隔三差五都要见蒋旭文一面。不过谈恋爱只是钟荟外出的原因之一,她更多时候还是以出门作客为主。

  内地战争爆发,大批难民来香.港躲避战火,与之相伴而来的还有大批教育界、学界的优秀人物,其中甚至还有来这里养病的联合大学文学系的教授。香.港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块乐土。战争爆发不到半年,香.港的报刊杂志水准却进步得飞快。

  钟家在香.港文化界人脉颇广,钟荟所认识的一些长辈更是直接能与这些人接触,因而钟荟多了不少机会去上门拜访讨教。温见宁虽然也很想跟钟荟一同前去拜会那些大家,但最终还是没跟去。这些名流人士家中定然少不了人来人往,若是被人看到,或者传到温静姝耳中,她不敢冒这种风险。

  但足不出户,也有足不出户的好处。

  她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看书写写东西,反而让心情慢慢沉淀下来,有空做一些之前没心情做的事了。之前在北平时,她整天忙着照顾钟荟、料理家务、担心局势,时刻忧心忡忡,几乎没有心情和力气再提笔写些什么,连日记都停笔。

  如今既然已经逃脱生天,她自然也要重新拾起笔杆。

  当日她与那位谭主编最后一次碰面时,对方曾告诉她,日.本人不允许北平民众向外地的文艺报刊投稿,更不允许报纸刊登有关文章,就是怕沦陷后北平的情况为外界所知。既然她好不容易从北平逃出来了,自然想试着用笔来把那段情形描绘出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昭告世人。

  然而不知是不是这段时日生疏了的缘故,她几次提笔,始终还是没能写出来。笔太轻,而未能写下的那些人和事太惨痛,温见宁沉吟良久,最终只能先放下笔。

  她还要再等等,再好好想一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