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甜婚蜜宠:权少的1号小新娘 第2199章 我的地盘听我的(四)

《甜婚蜜宠:权少的1号小新娘》第2199章 我的地盘听我的(四)

作者:赵玺宝 字数:885 书籍:甜婚蜜宠:权少的1号小新娘

  土行孙借地行术,在战场之中来回救援,哪个地方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他刚刚以地行术,遁来此处,不料洪锦从一白旗旗门之中闪出。

  土行孙一愣,发现这不是成汤大军的主将嘛。有此功劳送上门来,土行孙哪会往外推。

  土行孙慢慢移动到洪锦身后,突然钻出,洪锦不备,来不及躲闪,被土行孙一棒打在头顶。

  顿时就身死道消,真灵往封神台而去。这洪锦本来与龙吉公主还有一段姻缘,不想被土行孙一棒打中后脑而死。

  既然身死,与龙吉公主的姻缘怕是续不上了。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棒打鸳鸯?

  且不提土行孙一棒敲散了洪锦与龙吉公主的姻缘。

  那洪锦一死,成汤大军失去了指挥,渐渐抵挡不住。先是一处处小战场的失利得不到补充,最后滚雪球一般,形成了大溃败。

  成汤大军一败,西岐众将更是士气高昂,领着人马一路追击,一直追出数十里外,方才止住脚步。

  成汤兵马,除了被杀死的,只有一小部分逃脱,其余人马均被俘虏。

  自此,成汤大军又败。

  天下诸侯见成汤一败再败,西周则是战无不胜。

  纷纷弃商归周,上表称臣。邀武王会盟于孟津,共伐成汤,结束天下数十年来的动乱。

  至天色渐晚,金乌西垂,众将才领着人马,带着缴获的辎重,押着俘虏返回西岐。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姜子牙忙碌的时候。收编俘虏,统计战功,论功行赏,接待各路诸侯的使者,简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杨拓负责的乃是祭祀与教化,事务不多。非得有大事之时,才会出马,还是一个清闲的差事。

  杨拓在战报之中发现洪锦被土行孙所杀,一时还摸不着头脑。他记得这洪锦不是和龙吉公主有一段姻缘吗?

  怎么就死在了战场之上?

  杨拓不明所以,最后将之归咎于大劫之中变数太大。

  大战虽然结束,但是龙吉公主并未返回凤凰山青鸾斗阙,而是留在了西岐之中,欲要助周伐商。

  杨拓无法,只得吩咐高明高觉焚香净室,为公主准备一间居所。

  这一日,杨拓静极思动。他自穿越以来不是修道就是作战,只有刚刚修成金仙之时,去南海游玩了一段时日。

  那也是来去匆匆,今日他发觉已经来了西岐这么久,也没有去看看,西岐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

  如今战事稍歇,接下来就要准备于孟津会盟伐商。西岐自此远离了战火,他得自后世的知识,有些可以用来改善百姓生活的,他也打算酌情使用。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看看西岐百姓的具体情况,不可空谈。

  杨拓正准备出行,不料被龙吉公主发现。

  龙吉公主见杨拓欲要体察民情,不由也想去看看。作为高高在上的天帝之女,确实没有见识过人间疾苦。

  杨拓拗不过,只得带上龙吉公主同行。杨拓领着高明高觉两个童子,与龙吉公主一道,也不乘车,只徒步往城外走去。

  西岐城外几经战火,早就是面目全非。好在每次大战,武王都会派人将城外百姓撤回城中。

  不过城外的农田房舍却是没有办法,战火一起,多被破坏殆尽。于是每次战后的处理工作都极为复杂。这也是姜子牙事务繁忙的原因之一。

  好在西岐大战之后总有缴获,又有各路诸侯的朝贡,这才能支持得起这来来回回的破坏。

  杨拓几人行至城外,如今大战刚止。一众城外的百姓,都忙着查看自家的损失。

  没有损失的兴高采烈,损失惨重的哭爹喊娘。

  有房子被捣毁的,有田地被践踏的,还有山川河流被打碎的,更本就找不到家。

  好在姜子牙派有专人负责此事,对受难的民众予以补尝。虽然不能恢复以往的生活,但总不至于饿死路旁。

  不得不说文王与武王还是当得起圣主的称呼,治下的百姓多有安居乐业。在这动乱的时代,那却是难能可贵。

  西周奉行“井田制”,就是每八户百姓,平分一块长宽都一样的田地,然后均分为九块。每家都种自己边上的那一块,将收成的十分之一上交国家。

  剩下中间那一块,大家都可以去种,这块田收获的粮食完全归国家所有,算是这八家百姓集体向国家纳税。

  而公家的田收成如何,全看那八家百姓的公德心了,有时一年过去田里只剩野草也是正常的。

  不过西岐百姓感念文王与武王的恩德,公家的田地打理得也是十分仔细。

  所以西岐收上来的粮草总是多余其他诸侯,日复一日,就造就了西岐的王道乐土。

  虽然西岐百姓在整个天下来说,已经算是过得很好了。

  不过在杨拓看来,依然是很艰苦,往往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多少粮食。

  杨拓看后,只觉得任何时候的百姓都是一群不容易的人。即使在这仙、神满天的世界,依然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付出辛苦的劳动,才能有些许微薄的收获。

  杨拓仔细看了一圈,心中也有了一些计较。

  这粮食的产量,主要还是得看天、地、人三方面的因素以及种子的质量来决定。

  种子自古就有官府在挑选良种,种子的改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然后就是天、地、人三个因素了。天就是指天时,雨水的多寡更直接决定着粮食的产量。

  地指的是地利,土地的肥沃情况,田地所处位置及灌溉情况。种地是不可能完全依赖天时,什么时候浇灌也是重中之重。

  至于人,那就是指种地的技术了。有人种的好,产量高,有人技术差,产量低。

  这就需要有人来总结经验,将有益的经验传送给大家,让大家共同学习,一同进步。

  转了一圈,杨拓发现自己能做的也不多。

  他总结了几条,第一:就是要做好种子的筛选工作,选出更优秀的种子,一代一代的改良。还要让官府挑选出更多可以食用的粮食种类。

  第二:派人查看收成高的田地,总结经验,将之广传天下。然后还需要改进农具,提高效率。

  第三:修建灌溉系统,规划好水源的使用。还要想办法增加田地的肥力。

  第四,总结天象,让百姓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能光凭经验。雨多防洪,雨少防旱。

  只要能在这四点中多做一些,百姓的生活就会更好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