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夜将至 第四百四十八章 震慑全球(二合一)

《黑夜将至》第四百四十八章 震慑全球(二合一)

作者:温言对酒 字数:3748 书籍:黑夜将至

  “未必。”于谦并不赞同杨小千的说法,“只要能有一颗EMP导弹命中零一基地,让刘远舟的机器网络失去指挥中枢,再多的智械军团也保不住他,失去了这些外物,刘远舟自身的战斗力其实赢弱不堪。放到战场上也是同理,刚才那个顾问不是说了么,激光武器受天气影响,选个雾天用轰炸机投放EMP导弹,不就能让那些机器变成废铁了么?”

  刘远舟所表现出的手段显然让于谦感到不安,即便刘远舟与远救会和议会是盟友关系,但在养成政治角斗场内的思维习惯后,于谦并不信任所谓的盟友关系。

  于谦信任杨小千,不仅因为他与杨小千是生死之交,还因为杨小千的自身利益与远救会全体利益都与于谦以及于谦所代表的觉醒者议会都站在同一阵线,双方彼此交融纠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人可能会背叛另一个人,但不会背叛自己,也不会背叛利益。

  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杨小千才会刻意将双方的利益链条交叉在一起——比如蒋同光辞退调查小组组长后杨小千特批其进入议会建立觉醒者犯罪检察院——否则远救会与议会在离开远江后理应疏远而不是变得更加紧密亲近。

  因此,杨小千有足够充足的理由让于谦信任,而刘远舟则不一样,刘远舟与于谦乃至与杨小千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一个微妙状态,如果要下一个定义,那应该是相互利用,而不是生死相交。

  所以,于谦的担心不无道理,从对尸前指建立以来,刘远舟就一直表现得“不近人情”,谁知道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刘远舟认为觉醒者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于是大手一挥,抹去议会的存在,以及于谦的一切努力?

  当某个个体过于强大,即便是最亲近的同类也会因忌惮担忧而对其产生怀疑,杨小千此刻有些恍惚,依稀间想到了刘远舟为何要提前告知自己他的安排,又为何要在尚海施展手段大摆威风。

  前者是为了表明刘远舟摆脱人类身份的决心,打消杨小千不必要的担忧畏惧,诚然,这一切都是刘远舟一面之词,杨小千也不能确定,刘远舟最终是否会按照自己所说的那样放弃生命,将自己与白的大脑搭建成跨向新世界的阶梯。

  但同时,杨小千也好,文主席也好,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刘远舟,所以刘远舟没有编造谎言的必要,如果他要瞒天过海,大可隐藏零一的存在,并像变异体一样制造混乱,浑水摸鱼,若战火烧遍全球,乱世纷争之中,又有谁能看清刘远舟的棋路?即便看清又如何?除了按照他写好的剧本走,别无他法。

  所以,提前摊牌,将这一切告诉杨小千,并不是放松警惕的陷阱,而很可能是为了提前打消误会,并减轻杨小千的负担,让他免去不必要的担忧。

  另一方面,杨小千能看透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都能看透这一点,并非人人都像杨小千一样有着与刘远舟并肩奋战的经验,也并非人人都像杨小千一样了解刘远舟的人品、性格和能力。

  可以断言,在大部分人看来,不论刘远舟的表现多么神乎其神,他也是一个有弱点的人,并非无敌的神明。

  在权力的角斗场上,每个人都不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其他人,并敢于用一切手段冒一切风险来确保自己不受威胁。

  换言之,以刘远舟的发展势态,难免会遭遇来自“受威胁者”的阻力。

  要造出一支智械军团,光靠零一基地可远远不够,这不仅需要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还需要仪器设备和工厂,以及原材料和零件供应,复杂的生产链条不可能完全实现无人化,至少现在还做不到。

  所以,肯定有一小部分人在之前就知道这支无人军队的存在,但知道的人有多少,分别是什么人,就不好说了。

  杨小千可不认为中央高层所有领导都对刘远舟抱有百分百的信任,支持高新技术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支持技术发展不代表支持刘远舟个人,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尤其在刘远舟表现出自身的可怕之处以后。

  此前华夏在几个科技领域大幅落后于美联邦与俄联邦,零一基地要发展科技强军强国,没有任何人会反对,而现在则不一样,难免会有某些危机意识不足或者危机意识过盛德的家伙会跳出来,想方设法阻挠限制。

  要破除阻碍对刘远舟而言自然不是难事,但解决问题总是需要耗费精力耗费时间的,而作为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竞速者,能够提前打消障碍出现的可能自然是最好。

  而刘远舟显然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玩弄权谋,所以现在展现武力就是最为便捷也最快见效的方式。

  真正目光短浅、头脑简单一时冲动、行事不计后果的人,根本不可能对刘远舟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他们爬不到足够高的位置,而那些高位者,不会不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如今刘远舟已展现出无人可以抗衡的实力,所有阴谋诡计都会不攻自破,没有人会选择必然失败的斗争,也就不存在不必要的冲突,强到这种程度,才是真正的以力破巧。

  想来也是有趣,每个智慧冠绝于世者好像最终都会走向以力破巧、大巧不工的道路,因为这世间已没有人配得上做他们的对手,他们的智慧只应用于打破人类世界过往存在的界限,而不是与“低能”的同类玩过家家。

  “杨小千,我问你呢!”

  “嗯?”杨小千回过神,全然不记得于谦问了什么。

  见杨小千盯着空气神游天外,把自己晾在一边,压根没听自己问了什么,于谦顿时感觉自己的脾脏正在膨胀。

  “我问,有EMP武器就能对付刘远舟的机器大军,对不对?”于谦咬着牙,一字一顿,话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对,也不对,不好说。”杨小千想了想,认认真真地答出自己的看法,“现在军用装备大多都有三防,常规EMP武器能挡住,但挡不住之前出现在南都的生物EMP,如果能够针对性研制新式EMP武器,应该能损毁大部分军用设施。但是,刘远舟不可能不做防备吧,零一基地的研发能力你也看到了,恐怕早在别人研究出新式EMP武器之前,他就已经完成了军用机械全面升级改造,到时候EMP武器能造成多少伤害,真不好说。”

  “再说,即便EMP武器能够摧毁所有电子设备,也得先命中才能产生效果,刚才的激光炮你看见了,强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你也有所了解,再加上一个刘远舟,一百七十四个白和一个能够预知未来的刘中千,你认为有哪颗导弹能成功命中零一基地不被拦截?”

  “更何况,连目标在哪都找不到,零一基地的真正核心在于刘远舟和零一,而不是那些超级计算机,想必现在刘远舟已经销毁了一切有关零一基地承建工程的电子档资料,文本估计也全被销毁……连找到他做不到,还想对付他?”

  于谦默然,别人看不见他在哪,他却能够洞悉别人的一切动向并推算出采取不同行动的所有可能,要与这样的人交手,确实看不到赢面,难怪当初白坐在棋盘前,犹豫半天却下不了一个子。

  “对付不了刘远舟,要对付机器军队总归还是有办法的,如果同时投放大量EMP导弹,或者想办法让拥有特殊能力的觉醒者把EMP武器带进机器所在的区域……算了,说这些也没有意义,难度太大,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机器坏了随时可以修可以换,可以重新造,被打掉一批无人机或者无人坦克无人战车,对零一基地而言根本不痛不痒。”于谦终于认可了“刘远舟无敌”这一观点,随后很快想到另一点,“这么说来,这次刘远舟是在展示手腕,震慑宵小,以免有不知死活的蠢货跳出来阻挠他的大计,浪费他的时间?”

  “刘远舟想做什么,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谁都不知道。不过我也觉得他是在威慑,而且目标不仅仅是国内某些顽固的保守派,还包括全球大大小小两百多个国家。”杨小千伸手拨弄办公桌上的地球仪,墙壁上大屏幕显现出一张世界地图,并随着地球仪的转动而调整,留在屏幕中央位置的始终是杨小千手指所触及的区域,当食指停顿在某一区域,该区域所代表的国家或省市便会放大。

  “看,包括我国在内,提前收到警报的只有十七个国家,十七国秘密峰会后便开展大量军事行动,三个月时间美联邦搞了五次‘军演’,哪里瞒得过聪明人?现在只有尚海出现裂缝,等到第二次魔潮完全降临,全球各地都出现怪物,谁都猜得到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说,没有收到警报的其他国家,会有什么想法?你再想想,十七国峰会制定的种种方案真的能按照预期实行?每个国家都有着崇高伟大的人道精神,绝不想着趁乱牟利,只想着救济帮助其他受灾国家?就算领导人有这种想法,国民会同意吗?”

  “再加上各种旧怨积仇,只要某些小国擦出一个火花,就能顺着引线把周边大国拉进去,进而引爆整个火药桶,其他国家乱了,咱们可做不到隔岸观火,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是说说而已,像美联邦、日本、欧盟、加拿大这些全球排名前列的经济实体一旦陷入常年战火,全世界都要受影响,零一基地可不会喜欢这种结果吧?稳定才利于发展啊。”

  “所以说,刘远舟的目光其实没有放在尚海,他不仅要保住华夏国民平安无事,还要尽力维护其他国家的稳定状态?”于谦若有所悟,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要维稳就要有人建立秩序并管理秩序,要建立秩序就需要话语权,现在魔潮降临,乱世将至,谁的拳头大谁的话语权就强,所以刘远舟要亮亮他的拳头,用武力震慑其他国家,让他们不敢妄动。”

  “大概如此吧。”

  于谦又提出另一个疑问:“我对所谓的现代化军队不怎么了解,就这样一支无人军队,真能震慑全球?我们知道刘远舟和刘中千的能力,可其他人并不知道,如果不把他们俩的能力计入其中,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支规模不大的新式部队而已。”

  “嗯,规模的确不大,但震慑效果绝对充足。”杨小千在脑海里大致构思了一会儿,想出几个例子后,举例说道,“先说无人机,你是不是觉得这东西其实作用很有限?其实不是这样。用无人机对抗怪物,确实效果有限,但换个角度想想,用无人机打坦克会如何呢?”

  “你想想,给这种无人机挂上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发起自杀式袭击会如何?坦克炮口射击角度有限,根本打不中灵活的无人机,如果没有步兵配合保护,一架造价几千的无人机就能击毁价值几千万的坦克。就算有步兵配合保护,有防空火力网,又能如何?现在全球范围内微型无人机探测技术都不成熟,要对付微型无人机非常费力,而无人机的造价又是如此低廉,一旦打起消耗战,就算是美联邦也撑不住太久。”

  “另一方面,零一基地又已经拿出现成的无人机反制技术,你看刚才摆在防控阵地上那些雷达,应该是专用于侦查定位中小型飞行单位,能在夜间探测飞行怪物,肯定就能探测微型无人机,再配上无人机反制枪,来多少打多少,反制成本更加低廉。”

  “这就意味着在无人机作战这一领域内,华夏,或者说零一基地,全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矛和盾都在刘远舟手里,别人怎么跟他打呢?更别说零一基地还研发出了三维电子沙盘,威力强大的全固态激光武器等等。”

  “这威慑力,够强了吧?”

  于谦无法反驳,只能点头喟叹:“大手笔啊。”

  不知为何,又补了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这样的大手笔。”

  有些人看见山就想去爬,而有些人则会抱着对高山的敬畏,老老实实走自己的路。对于于谦“爬山”的想法,杨小千避而不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