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恨不相逢太平时 第204章 七上八下的十五个水桶

《恨不相逢太平时》第204章 七上八下的十五个水桶

作者:哈嘟天下 字数:868 书籍:恨不相逢太平时

  但终是觉得不便问出,只好静观左扁舟之症状。

  宁勿缺道:“当然,另外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可行的。”

  了清师太急忙追问道:“愿闻其详。”

  宁勿缺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找到燕单飞,想必就一定能找到解毒之法!”

  了清师太先是恍然大悟,但很快又愁云满布。她道:“燕单飞那老贼一向独来独往,所以才自称‘单飞’,行踪难以捕捉,若是时间拖得久了,他还不是照样毒发身亡?”

  其实即使是现在,她也不知左扁舟是否真的如宁勿缺所说的那样毒性已被抑制住,但她却是宁可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至少可以求得暂时的安慰!

  忽闻初怜失声惊叫。

  了清师太吃了一惊,一看才知是左扁舟脸上已有了惊人的变化!

  只见左扁舟脸上那层胶状之物已开始如冰雪融化一般慢慢地化开,糊状之物与碎药末、蟑螂的尸体一起缓缓地向下淌去!

  乍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般可怕之物竟会是一张脸!

  初怜只觉一阵阵地反胃,终于忍不住弯下腰,大声地呕吐起来。

  那张脸几乎便如一大团淤泥堆成的——般。

  更让人惊心的事紧随而来:但见那个已大如笆斗的斗颅缓慢却很明显地缩小!

  当头颅变得与正常人一般之时,宁勿缺、了清师太、初怜三人同时不由自主地长吁了一口气,宁勿缺的身上已冒出了细汗。

  这时,了清师太已完全相信宁勿缺所说的话了!虽然左扁舟尚未醒转过来,但她坚信左扁舟正在慢慢恢复!或者说,他所中的毒性已被控制住,停止了蔓延。

  宁勿缺道:“看样子他应该算是没有生命危险了,如果不能找到残缺的那一味不知其名的药,那么一个月之后,他仍将要毒发身亡!”

  了清师太失声道:“一个月?”宁勿缺点了点头。

  了清师太默然无言了。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她不知道能否在这一个月之内找到燕单飞。但无论如何,她己决意要去寻找了,在左扁舟以身体为她挡下毒液的那—

  —刻起,她已经彻底地抛却了曾经的怨恨,记住的只有二十年前的两情相悦!

  她原谅了左扁舟,固为她坚信一个人如果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去护着另一个人,那么他即使做下了什么错事,也是可以原谅的。

  没有人会不珍惜只能拥有一次的生命!

  既然已原谅了左扁舟,那么她出家削发为尼的理由或者说理念基础便不复存在了。

  从那一刻起,她的心中已充斥了尘世间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修行了近二十年春秋所建立起来的一切,在那一瞬间已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也许,真正能超脱物外,无我无心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某一段时间,也许他(她)可以把自己的心灵封藏起来,似乎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但只要被一种特定的东西一触动,就会掀起轩然大波,心中一片涟漪!

  可以这么说,了清师太已不复存在了,因为她已不可能再重新回到这二十年修静的日子中去,即使她强迫自己静下来,但静下来的只有她的身躯,而她的心却已绝不平静了!

  二十年前,她可以为一段感情而遁入空门,同样她也可以为了这段感情而复返俗世!

  这就像草的一枯一荣那样再正常不过了!也许别人难以理解,但至少她自己可以理解自己。当年的“青衣”卢小瑾本就是一个与世俗观念有些格格不入的女子,所以她的思维方式是不能以常理而论之的。

  卢小瑾敢爱敢恨、二十年前如此,年及四旬的现在仍是如此!

  她对自己说:“只要四师兄不死,我便要永不停息地为他寻找燕单飞!只要燕单飞不死,就是他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他!”

  ----

  第 七 章 情字误人

  四十岁的真情与年轻时的真情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细细辨之,一样的感人。

  于是,了清师太——不,应该说是卢小瑾缓缓地解下了胸前的佛珠,小心翼翼地包好。

  她不是一个很好的佛门弟子,她是因爱生恨,因恨嫉俗,从而出了家。所以,她并未做到四大皆空,在她的灵魂深处,仍有一种东西隐藏着,就像一粒冬眠的种子,只要有阳光与水,它终有一天会破土而出!

  初怜静静地看着自己师父的动作,她的心情颇为复杂。她并不喜欢这种青灯孤佛的日子——这并不是一种过错,向往更美好的日子是人之本性,佛家也是遵循自然之道,奉行信之则有、不信则无的道理,心中有佛,方为至悟,心中无我,方为至真——初怜之所以成了尼姑,只不过是因为她的师父了清师太是尼姑。

  也就是说,如果卢小瑾是道姑,那么她也会成为道姑。她的选择,也是身不由己的。在她的记忆中,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已成了尼姑的卢小瑾收养,之后她只有自然而然地沿袭卢小瑾所走的路子。

  她别无选择!

  而今她发现也许她师父已改变了初衷,对师父这种举动,她并不反对,甚至还有些欣喜。

  只是她不明白师父为何会为了一个貌不惊人的瞎子而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

  初怜的生活圈子小得不能再小,她所能看到的只有师父与香客,因此人世间的许多爱恨情仇,她是丝毫不懂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已是正值青春年华,却不得不过着清淡枯燥的日子,这使得她变得性格偏激,动辄便迁怒于人!

  她害怕的不是清苦,而是孤单。年轻人总有一颗欲飞的心,但现实却要将它拷上重重的枷锁!

  所以,她不快乐,但师恩重如山,她甚至连不快乐也只能是藏在心中。日子久了,性格便日趋古怪了。

  果然,卢小瑾道:“初怜,你还记得你俗家的名字吗?”

  初怜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颤,轻轻地摇了摇头。

  她的确不知,在三四岁的时候,她便有了”初怜”这个法号,她不知道这么早便有法号是否符合规矩,反正静音庵只有她与师父二人,所以也就不去计较这些细节了。

  卢小瑾缓缓地道:“你的名字叫封楚楚。”

  甫闻“封楚楚”三字,初怜身子不由一震,两行清泪已夺眶而出。

  谁也无法体会到她此时的心情……

  她一直以“初怜”的身份生存在世间,自己虽然偶尔也会想起自己的从前,想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为什么不如别人那样有爹有娘有家,而成了一个小尼姑,但这些想法都是一闪而过,她对自己说:“也许找就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路边的女婴,恰好被师父看到抬了回来了吧。”

  现在,她一听到自己的名字,自然不由百感交集!她没有料到自己本来就有一个俗家名字的!

  既然师父知道自己曾经拥有的名字。想必定会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

  这是一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吞噬灵魂的问题,师父既然告诉了她名字,想必也会告诉她的身世!

  她身躯不由自主地哆嗦如一片秋风之叶,再也没有了面对宁勿缺时的那股刁蛮了‘宁勿缺也隐隐察觉到了清师太的心意,他的感觉是有些不自在,无论是谁,看到出家人还俗,都会有些不自在的。那种感觉,与背地里了解到别人不光彩的隐私有些相似。

  也许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光彩之处。

  卢小瑾道:“为师一向让你要潜心向佛,而今我却出尔反尔,先背叛了佛祖,你怪不怪为师?”

  初怜用力地摇了摇头。

  卢小瑾叹道:“也许将来佛祖也不会饶恕我的,可为了我四师兄,即使下十八层地狱,我也在所不惜!”

  她的郑重与肃穆,让人丝毫不会感到她的话与其身份有何不协调之处!

  是不是世人对佛学的理解有失偏颇了?佛学提倡不仅追求自我的完成与救济,也要广泛地关爱别人。尤其是其中的大乘佛教教义更是强调了这一点。既然如此,为何就不能去爱自己?

  宁勿缺干咳一声,缓步踱至窗边,向外望去。

  天已越来越亮,东边有一片火红的艳霞,鸟鸣声也一声响过一声。

  再多的死亡,再多的阴谋,也无法改变日出日没的规律。阳光依旧温馨明亮,看到它极富生机地穿过层层的林叶留下亮亮斑点的情形,谁会想到在它隐身之时,已有那么多血腥的故事在上演?

  卢小瑾接下来的话,让宁勿缺大吃一惊!

  只听得卢小瑾道:“初怜,你可知你生父生母是谁?”未等初怜回答,她便接着道:

  “你的生父生母就是十六年前随同洪远镖局的镖车被劫时死去的封家人!”

  宁勿缺呆住了!甚至于觉得窗外的阳光似乎暗了暗。

  他没有回头,但即使不回头,他也知道此时的初怜一定已是脸色煞白如纸!

  他不回头,是因为他不忍看到初怜的神情。

  一片让人呼吸滞纳的沉默!沉默的时间并不长,但宁勿缺却觉得似乎已过了很久很久!

  终于,他听到了很轻很轻却能让人心深深震撼的—个字:“不!”

  这个“不”字,似乎不是从一个人口中说出来的,而是从灵魂深处挤将出来的!

  宁勿缺的心便沉甸甸了。

  卢小瑾缓缓地道:“这是事实。你的父亲名为封疏影,你的母亲是官宦千金。”

  宁勿缺不明白卢小瑾怎么会收留初怜———也就是封楚楚。而且他曾经听翁荣说那一次封家二十一口无一幸免,怎么却又有一个封楚楚活下来呢?

  卢小瑾道:“那是十六年前,我已在静音庵削发修行,但是—…但是我仍然不时在江湖中走动,因为我仍然牵挂着四师兄,尽管同时我又深深地恨着他!那时,听说他在山西河曲,我便也去了山西河曲…

  宁勿缺心道:“恐怕天下像你这样的出家人也不多了吧?”

  卢小瑾继续道:“我一直暗中追寻着他的踪迹,因为……因为我要看一看他是否真的如江湖中人所说的那样劣迹斑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