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寸山河 086章 逆袭(一)

《一寸山河》086章 逆袭(一)

作者:李珂 字数:2785 书籍:一寸山河

  进驻丰店的蒙疆军的那个骑兵团,分为三个营,每个营大约有两百人马,团长杜东强是个地道的汉人,跟着德王和李守信已经有两年之久。德王旗下的骑兵,如今有不少都进入了晋北,大多是配合关东军的后宫师团,拱卫山西境内的平绥铁路。杜东强这个骑兵团,本来是在大同以南负责巡逻北同蒲路的,在华北方面军拟定了继续进攻山西的计划后,该团被配属给濑名师团,进至太原城外。由于正值大冢联队攻击丰店不顺利,杜东强的骑兵团就被加强给了大冢联队。

  这个骑兵团在晋北活动的时候,曾经被八路军的120师一部打击了几次,折损掉差不多三成的人马,后来经过补充,加入了一批晋北的汉奸部队,这才恢复了原有建制规模。

  按照萩原晃旅团长的部署,大冢联队的副联队长麻生中佐,如今坐镇丰店,指挥福田步兵大队以及杜东强骑兵团。联队长大冢康介奉萩原少将之命,曾经亲自回丰店检查城防,并叮嘱他的副联队长,加强对城东大榆树山方向的防范,那里是支那军391团退走的方向;同时,也要对城北郊和城南郊的公路定时巡查。

  而这个定时巡查的任务,就落在了杜东强骑兵团的头上。

  杜东强的团部设在了县城里的关帝庙,三个营则分散扎在城内,接到让他出城巡查的命令,杜东强就安排了两个骑兵连,每天分别出北门和南门,到郊外巡逻。骑兵团的军服很特别,从样子到颜色都多少仿照着日本关东军的模式;这与日本人在蒙古的野心有关,关东军颇想扶持德王再建立一个傀儡式的“满洲帝国”,因此在扶持德王成立正规军时,部分军服就沿袭了关东军的路数。

  于是,丰店县的老百姓,从此就每天都能看见这批身着黄呢子大衣的汉人军队(虽是蒙疆军,但其间汉人占的比例更大),骑着蒙古马,耀武扬威地出入南北城门。

  而中央军391团的人,则顺水推舟,选择了这支汉奸骑兵,作为第一波的逆袭对象。

  391团团长秦忠孝,并没有被新近到达丰店的蒙疆军骑兵团吓倒,相反,当他得知这个骑兵团每天都派游骑出城很远、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趁机形成了。

  他让赵木头带着特务连的全部二十一人,换上便服不带武器,分几批重新潜回了丰店县城,由西关的那家牛羊肉铺的老掌柜悄悄安排,住进了老掌柜家以及附近几户已经没有了主人的空房,埋伏待命。

  中央军上校将逆袭县城的目标,锁定在了北城门,所以,白天出北城门巡逻的蒙疆军的那个骑兵连,也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靶子。

  这个骑兵连有一百骑左右,连长是个大个子,他接受的命令,是出城后沿着北上君陵县的公路向前巡逻,同时注意两边山梁上的动静。通常,骑兵们出得城门,往往策马扬鞭疾驰一阵,足足跑出三五里路才将速度缓下来——他们从前在绥远和蒙古地界驰骋惯了——然后继续再向前巡视个三五里路,就调头原路回返。进至北城城下后,骑兵们散开队形在城外的原野上遛遛,再集合起来,列队鱼贯入城,上午的任务就此结束。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再按照上午的流程重新来一遍,一天的任务也就例行公事地完成了。

  秦忠孝将动手的时间,放在了下午。

  之所以放在下午,一来,骑兵们在经历了上午的出巡之后,下午再如法炮制一遍的时候,会显得放松和懈怠;二来,这个时间距离傍晚已近,而冬日的傍晚,四点钟过后太阳就开始落山,天黑得极早,利于己方的撤退和隐蔽,却不利于敌方的追击和搜索。

  蒙疆军的大个子骑兵连长,在这个下午突然看见了一小队的皇军分散在公路边上,就已经是两点半的光景了。

  大个子连长感到很意外,这里距离身后的丰店县城有几里之遥,之前的多次出城巡逻,从来没有在这条公路上遇到过皇军。

  “下马!”

  这伙皇军中,夹杂着一个穿便衣的中国人,此刻正是他站在路中央,朝着策马而来的骑兵连挥舞着双手,喝令他们停下。大个子连长注意到,中国人身边站着一个皇军军官,看军衔是大尉。他急忙勒住缰绳,整个骑兵连顿时都停止了前进。

  “你们是杜团长的部下?这是大冢联队的松野大尉。”那个中国人一指身边的皇军军官。

  大个子连长想也未想,就翻身下马,向松野大尉立正敬礼,自报自己的姓名与军衔。

  “松野大尉奉福田大队长命令,正在此地搜寻支那军密探,现临时征用你的骑兵,配合皇军行动!”

  大个子连长立即表示服从命令。尽管刚刚来到丰店,但他知道守备县城的皇军是大冢联队福田大队,也知道在城外有支那军的残余。

  他不知道的是,眼前遇到的这股皇军,正是化了装的支那军的残余。

  中央军391团在去年忻口会战期间,赵木头的特务连曾经侧出到板垣师团的后面侦察,顺手袭击了三浦旅团的兵站一部;当时的交火时间不长,因为在敌后,赵木头没敢恋战。袭击兵站最大的收获,是缴获了几个大包裹,里面是崭新的日军冬装大衣(当时为十月下旬,板垣师团的辎重部队,已经在考虑为前线官兵配送冬装)。特务连长想到了这军大衣或许会有用处,所以就不嫌累赘地带了回来。

  如今,它们真地就派上了用场。

  秦忠孝命令一营的一个连长,带着十三个人,换上了这些日军军大衣,拿着三八大盖站在了丰店通往君陵的公路边,他料定蒙疆军的骑兵团初来乍到,中层军官不会熟悉城内日军的军官序列。

  果然,大个子连长没有对“松野大尉”的头衔做任何犹豫,由于蒙疆军在绥远和晋北时,已习惯了配合协同皇军作战,对此刻突然遇到的命令,他也没有起任何疑心。其实,这个粗枝大叶的大个子连长,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就应该发现,这股皇军身上的军服,与守备丰店的皇军并不一样。要知道,赵木头的缴获来自板垣师团,而该师团的军装制式,与大冢联队所属的濑名师团,是很有区别的。

  “支那军的密探在这山里?”听了那个便衣中国人——他显然是皇军的翻译——的介绍,大个子骑兵连长望着眼前可以进入山梁的一个路口说道:“我们上午在这一带巡逻,没有发现可疑的人啊。”

  “支那军密探混进了县城,刚才出城的时候被皇军察觉,跟踪到了这里。现在你们立刻随我们进山追击!”

  “嗨吚!”大个子连长习惯性地用日语遵令,然后通知了身后的部下。就这样,这个蒙疆军的骑兵连,跟随着十几个伪装的皇军,进入了公路旁的山谷。

  他们沿着山梁之间狭长曲折的小路,以步兵急行军的速度,前进了数里,前方始终没有出现什么情况,那所谓的支那军密探,也一直不见踪影。

  “停止前进!”

  那个便衣翻译突然站住,对身后的蒙疆军骑兵连喊了一句。大个子连长急忙约束住了自己的人马,却发现皇军并没有停,而是一溜小跑地转进了前面的一个弯道,不见了。而翻译喊停了骑兵之后,也迅速转身去追赶皇军,很快,他也不见了。

  山谷里,只剩了长长的一列骑兵在不知所措地驻足,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压住了骑兵们窃窃疑问的声音。

  一声清脆的呼哨,蓦地在山梁上响了起来,紧跟着是无数声呼哨的此起彼伏。蒙疆军的骑兵们循声抬头望去,不禁发出了惊呼——

  两侧的山梁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不明身份的伏兵,黑黝黝的枪口密集地向下瞄准着,呼哨声正是来自枪口的后面。

  那个“翻译”重新出现了,他站在蒙疆军骑兵连的前面,高声喝道:“我们是晋绥军傅作义三十五军,你们全体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骑兵连骚动起来,有人哀叹,有人怒骂,许多战马开始原地打转踢腾;但在居高临下的枪口面前,没有人作出反抗的举动。特别是当对面的“翻译”报出三十五军名号的时候。

  这是391团参谋长的主意。他认为,蒙疆军会对晋绥军傅作义三十五军的名号格外敏感,民国二十五年的绥远之战,足以让这伙汉奸军记忆犹新。

  参谋长押对了这一宝。这个骑兵连有一大半的人没有经历过红格尔图、百灵庙等战斗,但整个蒙疆军却无不对晋绥军三十五军谈虎色变,他们都明白,若非后来傅作义被调到了山西对日作战,是否还会有蒙疆军今天的存在,都很难说。

  此刻,他们选择了投降!

  按照命令,骑兵连的官兵将枪支和马刀扔到了地上,自己在马背上高高举起双手。山梁上,亲自指挥设伏的中央军391团上校团长秦忠孝,哈哈大笑起来:

  “把这帮汉奸的衣服,给我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