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寸山河 379章教导员归来

《一寸山河》379章教导员归来

作者:李珂 字数:2705 书籍:一寸山河

  刚刚进入四月的山西,似乎注定要在夜晚浮现出一幕幕的不平静。此刻,从君陵县通往丰店县的君丰公路上,一列长长的武装队伍正在悄然行进。

  不算明亮的月光抛洒下来,拉长了每一个行进者的身影,同样也映射出他们灰布军装肩头上扛着的一杆杆制式步枪。

  走在队伍中央的几个人,身上斜挎着的是装在枪匣里的驳壳枪,这让他们看上去与队列中的其他人迥然不同。被这些持短枪者簇拥在核心的一个中年人,胸前还挂着一架望远镜,一边行走着的他就一边不时用手去摩挲望远镜的外框,流露出对这个西洋物件儿的喜爱。

  “刘政委,尖兵班传回消息,前方已经可以看见丰店县城的城墙!”

  一个从队伍前列跑过来的战士,向胸前挂着望远镜的中年人气喘吁吁地报告着;后者借助着朦胧的月光看了看手腕上的表,然后抬头说道:

  “传令,部队停止前进,全体下公路,靠近山脚休息;十五分钟后出发,绕行丰店城下。”

  长长的队伍迅速地涌向了公路一侧黑黝黝的山脚,这里是大榆树山西麓,距离正前方的丰店县城,仅剩几里的路途。

  胸前挂着望远镜的中年,被那几名挎短枪的人引到了一段横卧在地的枯木旁边,一屁股坐了上去,双手开始捶打因长途奔波而又酸又痛的小腿。

  ——刘政委。这个陌生的称谓,是最近几天才开始被身边的人频频提及的。比起教导员,政委的头衔无疑更高大、更有力。

  前八路军徐旅二营教导员刘树,悠然自得地品味着这一切,脸上流露出了惬意的笑容。现在,他的全新身份是:八路军林师徐旅关门山派遣支队政治委员。

  回忆从关门山根据地负气出走、去寻找林师徐旅指挥部时的情景,今天率队回归的刘树,绝对算得上是志得意满。

  刘树知道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那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次漫无目标的出寻。但老天有眼,他与二营营部通讯班的八名战士刚刚前出到正太路沿线,就听说了八路军的大部队曾经在昔阳县(位于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处)一带集结出没。

  当刘树急匆匆带人赶过去的时候,传说中的八路军大部队却早已跨过正太铁路向南开拔了。

  事后得知,春节过后,就在刘树任职的林师徐旅二营刚刚开进到关门山不久,林师徐旅主力就与徐师(即129师,师长徐向前)主力联袂推进到了正太路沿线。三月初,八路军总部命令徐师主力向南太行山脉地区的沁县、襄垣县进军,总部同时随之前移到彼。三月中旬,林师徐旅主力也奉命随后跟进,从昔阳县出发,进占到武乡县一带。

  如果刘树等人再晚到昔阳一天,就会彻底扑空:当时,徐旅的后卫部队即将启程了。喜出望外的刘树当即跟随后卫部队同行,在辽县附近驻留;并将二营进入关门山后的一系列情况写成书面汇报材料,由后卫部队派人送至武乡县徐旅旅部。

  让刘树大感意外的是,旅部迅速给他做出了一份书面批示,并派专人送回。批示内容如下:

  一,即日起,二营番号收回,其部队正式改编更名为:徐旅关门山派遣支队,支队建制为团级;

  二,任命吴子健为支队长,刘树为支队政治委员。两人要严格遵守八路军总部关于各部开创抗日根据地的原既定方针,继承牺牲营长冯长治(已拟追认革命烈士)的遗志,加强团结合作,领导支队完成关门山地区武装抗日之光荣任务。

  三,支队政委刘树在辽县原地接收旅部加强给该支队的两百名官兵及轻武器装备,随即带领部队返回关门山根据地。

  看到这份批示的最初,刘树的心头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自己期待中的针对二营副营长吴子健的批评处罚,在书面批示中并未得到体现,这意味着他此番出走的最大愿望落空了。但是,二营整体改编成派遣支队,部队升格为团级别,自己也就由正营一跃成为团级指挥员。这无疑是巨大的惊喜。

  喜中有忧的是,吴子健不仅没有受到上级惩处,反而被提升为支队长,自己这个支队政委今后倒要在他的领导之下!难心的日子恐怕还在后面。

  形势不容刘树多虑,接下来,他在辽县很快就接收到了拨转到支队名下的两百人的队伍和装备,队伍成员少部分来自徐旅老兵,其余则是近一个多月以来从太行山区百姓中招收上来的新兵。这终于让新晋政委的心情变得大好起来。

  遵照旅部指示,完成接收后的刘树立即出发,由辽县径直向西,奔赴君陵方向;再经君丰公路抵达丰店,最终绕行丰店县城进抵关门山根据地。

  可以说,一踏上君丰公路,刘树便称得上是轻车熟路了——那正是他带领八名通讯班战士出走时的线路,只不过,士别三日、今非昔比。

  此刻,横在前方的丰店县城,则提醒坐在那段枯木上的刘树:目的地真的不远了。

  刘树尚不清楚在丰店以南、关山以西的地带,刚刚又进行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会战。大榆树山里的中央军,丰店县城里的日伪军,乃至关门山里的八路军,都参加了这场会战。

  而他之所以选择夜行,正是出于谨慎,以避开丰店城敌军的监视。

  午夜时分,刘树政委和他的队伍顺利绕过了县城,一口气奔到关门山北麓。再次休息之后,迎着黎明的曙光,他们抵达了关门山西麓的河口村。

  徐旅二营沸腾了。

  教导员的回归,新队伍的加盟,派遣支队的番号,都给刚刚经历战火熏染的官兵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闻讯后的吴子健骑着马,率领骑兵连亲自前出到河口村迎接教导员,重逢一笑,恩怨相泯。随后,在西坪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暨关门山派遣支队成立仪式。

  按照徐旅旅部的指示,关门山派遣支队为团级部队,支队下设三个作战营编制。基于这一思路,经过支队长与政委的协商,原徐旅二营的四个连,合并调整为三个营,刘树从辽县带来的部队打乱秩序编入各营。

  原5连连长李天林,升任支队参谋长;原6连连长王双龙、7连连长魏鑫、8连连长鲁大江,依次升任职务为第一营、第二营和第三营营长。

  原二营营部直辖的敌工队、骑兵连和炮兵排,因情况特殊,编制暂时不做变动,改为支队部直辖。

  扩编后的三个作战营,每个营辖四个作战连;但考虑到现有兵力不足,只有王双龙的第一营辖满四个连,魏鑫的第二营暂时辖两个连,鲁大江的第三营暂时辖一个连。

  根据旅部首长指示,关门山派遣支队成立的即日起,即以新番号在当地扩兵,要力争短时期内达到满员。

  同时,在与相邻友军交往时,也应以新番号的关防便宜行事。

  很快,新成立的徐旅关门山派遣支队,便召开了第一次主官闭门会议,支队长、政委、参谋长、各营营长以及骑兵连连长出席会议。

  会上,政委刘树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当前林师徐旅主力的分进情况。去年,徐旅就在687团、688团的基础上,扩编了一个689团;目前,这三个团已经在旅部的指挥下全部跨过正太铁路、进军南太行地区,大体分布在辽县、榆社县和武乡县一带,与八路军徐师(129师)主力连成一片,今后准备长期坚守在太行山上——这个消息让与会者无不振奋。

  但接下来刘树透露的两个消息,却让众人的心情变得复杂沉重起来。

  消息之一,证实了师长林彪在晋西南的隰县中枪负伤的传言,目前师长已经由陈旅(343旅)旅长陈光接任。林师长已转赴延安养伤。343旅目前仍然游击于晋西南。

  消息之二则更加令人震惊。徐旅(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在二月下旬旅主力进抵昔阳一线之时,奉命率领全团占据皋落镇;不料,期间张绍东伙同团参谋长等人携枪出逃,叛变革命。至今下落不降。此事令八路军高层大为震动。日前,徐旅旅部已经在武乡县针对该团展开专项整顿,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亲临现场坐镇主持。

  “同志们啊,这个血淋淋的教训提醒我们,革命路上决不能放松自己,绝不能脱离党的指挥!”

  刘树痛心疾首地感慨着,一双眼睛就不时瞥向坐在身边的吴子健:

  “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让单纯的军事主义大行其道。张绍东作为红军时期的老资历优秀指挥员,作为我们八路军徐旅的头号团长,竟然沦落到了叛逃这一地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绝对不能让类似的事件在我们的身边重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