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寸山河 274章 中央军要潜出

《一寸山河》274章 中央军要潜出

作者:李珂 字数:3023 书籍:一寸山河

  接到了军统女少校王穗花的电报,中央军391团团长秦忠孝感到了一丝焦虑。此前,他已经决定派出小股部队向小榆树山的日军阵营实施渗透。然而,令他感到不安的是,参谋长参谋长张宏给他送来的一份情报:特务连的士兵经过打探,发现近来同蒲铁路上的日军火车运输明显减弱,不再有大批的军用物资以及作战人员频繁上下;这或许表明,日军对晋南前线的增援可能已经停止,也就意味着前方的战事即将结束、国军第二战区彻底失败。

  自从上次作战会议之后,秦忠孝派出了特务连的一个排规模左右的士兵,分成差不多十几个小组,向南同蒲路方向实施侦察,其中就包括此前特务连曾多次莅临的君陵。此间,他得到的大量情报显示,卫立煌的中央军正在向中条山一带退却,阎锡山的晋军也有渡过黄河去陕西的模样。日军濑名师团在晋南、晋西南方向的作战,可谓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决定性胜利。

  中央军上校曾经动过这样一个念头——既然目前濑名师团的主力集结在晋南,那么晋中地区:太原以南附近的包括君陵在内的一些县城,守备力量应当相当空虚薄弱,秦忠孝在考虑派出有力一部,向那一带潜出,并相机夺取部分县城。但这个方案立即遭到反对。

  反对者,当然还是他的参谋长张宏。张参谋长认为。以目前391团的兵力虚实,应集中精力考虑重新攻克丰店县城;除此之外,对小榆树山的摸袭,也列在军统山西站的要求之下。此时置这两个当前任务于不顾,反而向日军占领区的心脏一带:太原附近机动潜出,不是明智的决策。

  其实秦忠孝对反攻太原方向的君陵等地,更多是出于一种空想构想,在他的心目当中,自己作为中央军嫡系主力作战部队,尽管建制已经残缺不全,但仍有责任和义务向日军的心脏部位实施反击。打太原肯定是不现实的,没有任何把握可言。但是若打下太原周边的一两个县城,从现在的情报分析来看,还是可行的。

  根据特务连侦察送回的情报,君陵、祁县、太谷等几个分布在同蒲铁路线上的县城,眼下每座县城当中的日军守备力量,多则百余人少则几十人,这的确是令秦忠孝大大地吃了一惊。而相比这些同蒲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在两座大山之间的丰店似乎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然而偏偏就是这个丰店,却驻扎着数百名日军精锐以及伪蒙军的骑兵。

  所以曾几何时,秦忠孝都觉得自己近千人的兵马收缩在大榆树山里,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丰店县城面面相觑,陷入一种非常无奈的对峙状态,这实在是浪费时间和兵力。相反。如果举全团之众,向君陵、祁县、太谷一线反攻,若能出其不意地收复一到两座著名县城,对山西整个抗战局面,也不失为有利之举。

  思来想去,秦忠孝不禁对自己的这一构想越来越感到了兴奋。在小寨的团部内,对着大幅的军用地图以及沙盘,他的脑海当中已经出现了自己指挥两个主力营外加一个机炮连、特务连,一举攻克君陵城的壮举。然而当他把这些想法向参谋长张宏和盘托出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兜头的一盆冷水。

  中央军上校感到了沮丧,但这沮丧并不严重,因为他自己内心其实也很清楚,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一种空想罢了!

  参谋长提醒他的两个当前紧要的任务,他又何尝心中无数呢?但是突然冒出的收复君陵等名城的念头,就像一只小虫子一样不时地噬咬着他的雄心。

  “我的参谋长啊!你想一想,我们在大山里面跟丰店这股鬼子周旋,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行动呢?无论打胜还是打败?”

  中央军上校敲打着沙盘,不无惋惜地发着牢骚:

  “但是如果我能够打下君陵城,那就不一样了。一夜之间,太原、整个山西甚至整个第二战区都会感到震动!这样的战斗才是对日军能够起到有效打击作用的。可是我们现在却只能龟缩在大山里面,跟旁边那座坚固高大的县城较劲,而较劲的结果如何,你我都不清楚!”

  张宏并不动心,慢条斯理地答道:“团座,我对你的这一战略构想,也感到很钦佩。但是,你也应当看到眼下的391团已经不是当年刚进山西时的模样了,兵员、武器、弹药、补给,都无法支撑长途奔袭一百多里外的战斗目标。”

  秦忠孝不喜欢参谋长一贯的冷静,尽管对方通常总是正确的。所以他丢下了张宏一个人走到小寨的外面去散步。看着春季里茫茫然的大榆树山,再次想到了山口外面的丰店。此刻,一个念头突然清晰地出现在了他刚才还很浮躁的脑海当中:丰店,如此一座远离铁道线、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为何却驻扎着如此众多的日本兵!?

  按照特务连探子们的说法,连君陵、祁县、太谷这样的铁道线重镇都已经只有寥寥无几的日本兵在守备着,那么大山里的这座丰店县城,至少在眼下还驻扎着接近一个大队的日伪军人数。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恰恰说明了这座县城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包括与县城一步之遥的小榆树山。

  秦忠孝的头脑,再度活跃起来,刚才的沮丧之情已经一扫而光。他在想,丰店和小榆树山终究藏着日本人的什么机密呢?军统山西站的王少校一门心思地想要刺探,甚至现在远在文城、仍然要不时的发电报来催问自己是否已经派出小股部队向小榆树山侦察。看来这里边的文章还是很大啊。

  特务连长已经被王少校借调到文城去了,但特务连还在;他决定,仍然派出这支精干力量,化装成村民和山民向小榆树山做渗透性侦查。具体渗透进入的地点,他准备让参谋长与熟悉小榆树山地形的当地百姓一同商量。

  从地理位置上看,小榆树山与同蒲铁路的文城处于东西向的同一经线上。如果说文城是目前晋南作战的濑名师团的大后方和大本营,那么与文城相邻的小榆树山,就可同样看成是濑名师团大本营的一部分。而这个大本营里,一定藏有日军重要的秘密,或许与他们在晋南的作战息息相关。

  假如自己的这个推断成立,那么391团就不仅仅是要完成军统女少校布置的摸袭任务了,他必须考虑集中优势兵力,相机对小榆树山实施总体全面的进攻。如果山内的日军力量强大,还必须拉上关门山脚下的八路军林师二营一起干。

  想到八路军的林师二营,秦忠孝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他在想,或许命运注定了自己这个中央军上校要与这支八路军打交道到底吧!之前他们就曾经制订了联合进攻小榆树山的计划,然而阴差阳错直到今天也未能实现。但似乎小榆树山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已经越来越清晰,那么与八路军林师二营的合作,就势在必行了。

  一度留在391团团部养伤的林师二营的骑兵连已经返回,从近来八路军方面派来的联络官提供的消息可以得知,林师二营的副营长吴子健全面恢复着关门山脚下两个村落的防区。这个不屈不挠的汉子正在重整旗鼓;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小榆树山内的日军究竟有多少呢?文城的日军(已经查实为濑名师团萩原旅团的旅团长在亲自坐镇)又能够派出多少机动兵力、随时增援小榆树山呢?这些还都是未知,他需要尽快把这一切都厘清。

  在随后召开的一个小范围的军事会议上,关于联合八路军的问题,参谋长张宏提醒到,如果以目前丰店县城里的日伪兵力作参照,那幺小榆树山的日军驻兵数量或许不会少于丰店。所以目前391团要做的更多的是侦查,而不是急于邀请八路军来联合作战。

  中央军上校很清楚,自己的参谋长与远在文城的那个军统女少校一样,对八路军并无好感,他们都认为这支共产党的军队是委员长貌合神离的合作伙伴,在抗战的大气候之下违心地走到一起;而关键时刻的重要行动,还是应该对他们敬而远之。秦忠孝不打算继续浪费时间说服自己的参谋长,但是邀请战力强悍的吴子健林师二营联合作战,在他的心目中已形成了铁定的计划。

  就在这时,一个突然出现的情况,打乱了秦忠孝的部署。

  远赴君陵一带侦查的特务连的弟兄,在当地偶遇了几名去年参加忻口会战的友军溃兵,他们是刘茂恩十五军六十四师的官兵,太原失守前大撤退时,混乱中与主力失散;后为躲避日军他们换了百姓服色,一直在同蒲铁路两侧流浪。与391团特务连的人意外相遇,得知该团建制尚全且就在大榆树山内休整,于是请求收容。而据他们讲述,去年年底十五军向晋中南大举撤退的时候,有一部分武器弹药无法携带,就埋在了君陵县城以西的山地里!

  特务连的士兵当即要求他们带路找到了埋藏军火的地点,并记下了相关的地貌地形特点,手绘了图纸,然后才急忙返回大榆树山汇报。

  这个突发的情况,令秦忠孝又惊又喜。根据十五军溃兵的讲述,当时埋下的军火,多为溃退途中不易携带的重武器及其弹药,包括山炮、重机枪在内,这对于391团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中央军上校马上下令,组织一个营的兵力和运力,连夜向君陵方向潜出,迅速将这批军火启出运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