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覆海惊澜 第一回 初入尘世 第十八节 重蹈覆辙泪两行

《覆海惊澜》第一回 初入尘世 第十八节 重蹈覆辙泪两行

作者:木拾酒 字数:2762 书籍:覆海惊澜

  凉风习习,月华如水,诸人围篝火而坐,焰火轻动,照得各人脸上明暗不定。诸太虚弟子静听祝文长讲述,都勾起了回忆,心下各自慨叹。严乃真竟是杂役出身,使叶澜着实吃了一惊,兴味更增,又听祝文长续道:“严乃真久去未返,诸长老察觉不妙,再追已然不及。想要分兵去寻,可北疆如此广大,又哪里找得到?诸长老惊怒之下,齐向卓道宗质问,盼他能说出严乃真下落,召其回山,此事便就此作罢。”

  “谁知卓道宗却理也不理,仍是摆出掌门架子,视诸长老如无物。诸长老无法,只得用强,欲连手将他制服,逼他说出严乃真的下落。”说到此处,祝文长语声微顿,长叹一声道:“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卓道宗法力通玄,诸长老终究困他不住,被他突围而出,下山投了紫阳宫……”

  太虚门与紫阳宫明争暗争两万余年,虽同属正道,仇怨却是极深。这许多仇怨牵缠,原来皆是由此事而起。此中因由,莫说叶澜一无所知,便是这一众太虚弟子也是头一次听说。诸人心头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一时间各自沉思,场中唯闻虫鸣鸟语,炭火噼啪之声。

  叶澜见众人良久无言,颇感沉闷,便问道:“这严乃真既然一去无踪,你们后来又如何寻到了他的踪迹?”

  祝文长略一沉吟,尚未开口,便听文峰大声道:“还不是他自嫌命长,自己寻死。他若是隐姓埋名,藏身尘世,我太虚门就算有通天手段也找他不着。谁知他在太虚之时修真无成,下山之后却不知得了什么机缘,练就了一身本事,并以此为非作歹,横行一方。我太虚门自然要去清理门户了。”

  祝文长摇头道:“文师弟之言却只对了一半。找不找得到尚且不论,其实自一开始,诸长老就没打算去找他。”他见文峰露出疑惑神色,不待他发问,微微一笑,续道:“自卓道宗下山之后,太虚门便昭告天下,言明卓道宗已不属太虚。旁人皆以为是太虚门内乱,诸长老驱逐了掌门,实则诸长老另有深意。卓道宗既已不再是太虚门人,那他对西域诸魔和妖祖有什么图谋,将来惹下何等祸事,自也与太虚门再无瓜葛。那严乃真的去向自也就无关紧要了。诸长老此举,实是明哲保身之意。可叹诸长老只顾避祸,要在魔神王与妖祖手下保住太虚,却不料祸起萧墙,妖魔还没有出现,卓道宗却率紫阳宫攻上了天虚峰。一战之下,卓道宗身死,诸长老亦仅存三人。卓道宗既死,那严乃真若仍遵从其命惹下什么灾祸,自不免仍牵连到太虚一脉。三长老计议一番,决计从新寻找严乃真。”

  “可北疆何其广大,要在这茫茫人海中寻一个修士,无异大海捞针。三长老苦寻数百年,始终没有半点端倪。幸好三长老虽寻不到严乃真,可北疆却也一直风平浪静,并不曾有魔神王或者妖祖的踪迹。想来严乃真毕竟无甚法力,不能成事。他本来只是逍遥境第一层的修为,以他的资质,这数百年一过,即便不寿元耗尽,也早已在金丹大劫中灰飞烟灭了。因此三长老便将此事搁下了。”

  “又过数百年,忽一日,天幕山庄派人来到太虚,说其门下弟子在南化国行侠,为一大盗所伤,那大盗所使神通竟是太虚道法。”

  “我太虚门规森严,门下弟子绝不可能干这没本钱买卖。紫阳宫曾从卓道宗处习得一些太虚道术。但卓道宗心机深沉,只是利用紫阳门人,传给紫阳宫的只是太虚道术的一些皮毛和数种破法,紫阳宫并未习得太虚道法的精要。而那天幕山庄弟子所受之伤,却是出自太虚道法的嫡传。因此,三长老便又疑心到了严乃真身上。”

  “因此事关系太也重大,李道清师祖便亲自出山,到这南化国走了一遭。让那天幕山庄的弟子将伤他之人引了出来。李师祖一见之下,识得那人果然便是严乃真,而他的修为竟然已到了元婴境第四层!李师祖起了惜才之念,要带他回山,谁知他竟如疯了一般,频施杀手,李师祖问他魔神王与妖祖之事,他也不肯吐露半字,最后,终于也死在了六合星纹鼎中。”

  文峰忽地叹息一声,低声道:“严乃真资质平庸,不能得传真法,只在山上打杂,自怨自艾之下,只觉人人瞧他不起。这样的人,忽得掌门至尊恩宠,委以重任,自然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他至死都在为卓道宗卖命,为人利用而不自知,却也是个可怜人。”言下大有惋惜之意。

  祝文长却不置可否,接着道:“李师祖将严乃真所遗之物带回太虚,愚兄不才,得恩师赐我这把青玉灵华尺,机缘巧合之下,我才去查阅严乃真的卷宗,知道了这种种前因后果。”

  罗文琪仍是挂心妖、魔二族诸神之事,问祝文长道:“严乃真下山之后,这数百年间可曾与那些妖神魔神有过交集?他在卷宗之中可有此等记载。”

  祝文长摇头道:“没有,直到他死在李师祖手下不久之前,他还曾写下‘苦寻无果,愧对恩师’、‘修为无成,大仇难报’等语。以此看来,他确是没有完成卓道宗所命之事。”

  众人虽早已料到西域诸魔未曾来过北疆,可此事着实骇人,思之不寒而栗,听到祝文长如此说,都不由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莫文瑶等数女齐声低低祝道:“谢天谢地,赢天神尊保佑!”

  祝文长眼睑微翻,眼中光华一闪而逝,又道:“严乃真一死,诸多隐密也随他而逝。李师祖等人日夜悬心,深恐西域诸魔忽然降临北疆,祸乱天下,当真是惶惶不可终日。直等了千余年,却连个魔神的影子也没看到。三长老这才放下心来,起始精研六合虚空道法,继而传授给各脉弟子,重整太虚声威。直至今日,两万余年过去,北疆风云变幻,我太虚门更胜往昔,那传说中的魔神王与妖祖却从未现于世间。太虚门与紫阳宫两万余年间的兴衰荣辱皆由此事而起,可至始至终,此事却只有传闻,未见其真。到如今我也只当它是故事传说,仅可做咱们酒后的谈资了。”

  文峰将坛中余酒饮尽,哈哈笑道:“听祝师兄话中之意,似乎西域诸魔不来北疆与妖祖大战一番,却是不够热闹,大是遗憾似的。其实他们若真的来此,咱们只怕小命不保。相比之下,还是大家喝酒吃肉,风流快活,把他们当酒后谈资来得好些。”

  祝文长微微一笑,也将坛中酒一饮而尽。此时月已中天,众人酒肉已足,又闲聊了片刻,便都不再言语。众人白日里都经了一场大战,此时夜已深沉,都觉颇为困倦,且明日入洞寻宝,说不定又有凶险,须得养足精神才好。众人便将饮食器具一一收起,又支起两座大帐,男女各入其一,就此安歇。

  叶澜也不与众人客气,随一众男弟子进入大帐,取一张草席卧下,不一会便沉沉睡去。一觉醒来,见众人已然起身,阳光从帐门缝隙中透入,射入惺松睡眼。他提一口真元,脑中一清,终于完全清醒。

  众人洗漱已毕,聚在一处商议一阵,决意先去那山谷中查看一翻再定行止。常文圣伤势沉重,唐文德、莫文成伤势较轻,却也无力再施道法。祝文长命三人就地休养,又命修为较弱的孟文芳留下照料三人。

  罗文琪昨日受伤亦自不轻,可她修为高深,几与祝文长、文峰相当,远非其余一众师兄师姐之可比,昨晚服了一颗疗伤灵丹,又经一夜调息,伤势已好了小半。祝文长命她也暂且养伤,不必一同入洞探寻,可她坚决不允,定要同往,祝文长也只得依她。

  众人御风来到那山谷之中,见谷中海水大半灌入了山腹之中,谷中存水仅可及膝。众人不愿就此进入山腹,在水中探宝,施法颇多不便,平添一份凶险,且叶澜等人修为不足,也掐不得避水诀。无奈之下,众人只得使笨法子,以驱物之法将谷在存水汲出山谷。

  水无固形,不似山石树木易于驱使。众人也无就手器皿,在谷中与海边来回奔忙,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将谷中积水除尽。众人想起山腹之中存水更巨,又想起昨日一众望月犀一瞬之间便施法引来如此水桥,不禁既感心惊,又觉沮丧。

  众人落下地来,来到那山腹入口处。祝文长伸手一招,山腹中海水便入喷泉一般化为两丈粗细水柱自洞中奔涌而出。叶澜、莫文瑶等人施法之时,所汲水柱粗细仅有三五尺,众人见祝文长如此神通,都齐声喝起彩来。

  罗文琪见这水柱涌出,心中一动,撮起右手食中两指向前点出。她那雪玉幻冰镯上的光芒忽而转胜,自她皓腕之上飞起,无声无息地钻了水柱之中。

  祝文长正欲携水飞身而起,忽觉手中传来一股冰寒之气,他一时不察,法力一散,那水柱便落在地上,却不散开,向旁滚了数尺,撞到山壁之上,嘣地一声,激起无数冰屑,四散飞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