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 第1802章 对决落日城第一美女6

《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第1802章 对决落日城第一美女6

作者:蛇发优雅 字数:831 书籍: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

  96

  素云是跟姑娘一同出来的。

  远远见找到了殿下和表少爷,明显姑娘去后有话说,她也就没跟上去。

  这时路过一个丫鬟,正好前几天素云找她借了几个绣样,两人就去一旁说了几句话,哪知转头再就不见人了。

  姑娘这是去哪儿了?怎么走的时候也没叫她?

  素云往凉亭走去。

  凉亭的另一侧还有条小道,她方才占着这边的路,姑娘若从这边走,她不可能不见,就寻思是不是从另一边的路走了。

  哪知刚走过去,树上突然撞来一颗花生。

  她到花生,下意识抬头,果然树上坐着一个人。

  “暗锋。”她招招手。

  招手的同时,还四周有没有其他人。因为暗锋说了,在外面他的行迹是不能走漏的。

  暗锋落在她面前,手上捏着一把东西,正是她之前塞给他的炒花生。

  "你没见姑娘?怎么一转头人就不见了,有没有见姑娘是往哪儿走了?"说,她还把那颗花生塞回他手里。

  暗锋低头了她的手,道:"你家姑娘跟殿下一同走了,你别找了直接回去,一会儿两人就回了。"

  素云点点头,正打算走却突然反应过来。

  "既然你家殿下不在,你坐这儿做什么?"

  呃……

  他能说他坐这儿是在望风?

  "你不是还没走?我坐这儿等你。"

  素云的小脸顿时浮起一片嫣红,有点害羞道:"你等我做什么?"

  暗锋寻思殿下就在不远处,以他的耳力指不定能听见这边的动静。算了不用指不定,是肯定能听见,自然不想说孟浪的话。

  "我就想跟你说,这花生挺好吃的。"

  啊,原来是说花生?

  素云略微有点小小的失望,还是道:"你喜欢吃,我回去后再给你拿一包。"

  这时,一个声音传入暗锋耳里。

  "你,把你的小丫鬟领走!"

  暗锋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换了口风。

  "这样吧,我送你回去,殿下肯定也回去了。"

  假山后,颜青棠还有点迷糊,纪景行却突然停下动作。

  很快,她清醒过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荒唐就是,这可是在外面!"

  "我不就是是在外面"所以赶紧停下了。

  殊不知,要不是素云找过来,暗锋为了拦下她,跟她说了话,怕她听见真恼了,他不一定能停下。

  "以后不准再话本了,你就是话本多了!"她红着脸,低头整理衣裳发髻。

  "我已经很久过了"

  颜青棠才不信,见他也不动,就推他让他整理自己。

  可怎么整理?有一处即使整理了也很明显。

  她臊红着脸,狠狠地又瞪了他一眼:"你先缓缓,等会儿再出去。"

  他低头了:"缓不了缓不了,箭在弦上。"

  "缓不了你也要缓,我先出去了"

  刚抬步,人就被抓了回去。

  素云回去后,并没有见姑娘。

  她寻思着是不是走了岔路,又或是两人见园中景色优美,就赏了会儿景,也没多想。

  过了会儿,两人回来了。

  素云见姑娘的脸有点红,衣裳前面倒是挺整洁,但裙子后面有些皱皱的,还沾了不少草屑和青苔。

  "姑娘你摔了?"

  开始颜青棠还不解其意,直到素云提起她的裙摆,到裙子后的脏污,她忙瞪了纪景行一眼。

  "不是摔了,可能是蹭到哪儿了吧。"

  "那我服姑娘换身衣裳"

  两人进了里屋,素云服侍着她脱下外衫,把弄脏的衣裳放在一旁,又拿出一身干净的衣裳要服侍她穿上。

  纪景行跟进来说:"午睡一会儿,就先别换了。"

  见此,素云抱着脏衣服下去了。

  "你还想做什么?"颜青棠警惕道。。

  "我什么也不做,就睡一会儿。"

  他三下两下脱掉外衫上了榻,又把她揽进怀里。

  躺下后,两人一时也没睡意。

  "对了,昨天忘了跟你说,卞青又招出两个人。"

  一听他这口气,就知道招出的人不太重要,这卞青也是,既然招就果断点,偏偏宛如挤子,一点点往外挤。

  不过也不是没作用,至少他招出的人,已经拉下马好几个官员。

  多是浙江那边的官员,纪景行无法从苏州伸手去浙江,就把供词和连同卞青给的证据,一起递回了京城,由京城那边处置。

  "你说,他什么时候能把那位魏老招出来?"她好奇问。

  纪景行微微摇了摇头,估计困难,真把这根顶梁柱招出来,即使朝廷饶过卞青,魏党一系其他人也饶不了他。

  这种两朝老狐狸是真不好动,做事滴水不漏,满口仁义道德,凡事以民为先。

  身为一朝首辅,如今还住的当初先帝赐下的三进旧宅子,日子过得虽不算清贫,但也不富裕,将将合了他的身份。

  毕竟魏氏也是皖地大族,本身也不是什么寒门,即使不做官,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对了,这趟你二舅舅既然也来了,那我与你说件事。"

  "什么事?"

  "之前不是与你说在苏州设立税司,推行政?我觉得你二舅舅是个人才,又精通商道,你可以带他先试试。若可以,等我们回京后,这边的事就交给他。"

  见他说得既直白又坦荡,颜青棠知道自己又被他套路了。

  还说她一环套一环,一环都不愿少,其实他才是,真是心机极了。

  "你这么笃定,我就一定要跟你回京城?"

  "你不跟我回京城,还想去哪儿?"他赶忙抓过她的手,又做得一副委屈态,捏着嗓子道,"老爷,你方才可是答应了奴家的,怎么提起裤子就不认账了?"

  她哪有提起裤子?明明是他好吗?

  "我不想跟你说话。"

  他掩着面假哭:"老爷翻脸不认人,奴家要去找舅老爷做主"

  颜青棠差点被口水呛到,红着脸搡了他一下:"你别闹,说正经的,我二舅舅倒是合适,当年若不是可他的腿,真能做官?"

  "那有什么不能做的?腿应该能治,你让陈女医先,她若是不好,我让人再找别人来。即使治不好,身为未来太子妃的舅舅,做个官怎么了?我谁敢有二话!"

  说到最后一句时,他颇有些装腔作势的架势。

  把她逗得一笑,又嗔又羞道:"你什么时候这么贫了?"

  "我这是贫?我这不是怕你不要我?"

  说到这里,他语气恢复了正常,着她的双目认真且坦诚。

  这双眼睛里,深藏着她原本以为自己不能承受之重,可此时拒绝的话却说不出口,她默默地环上他的颈子,将脸埋进他怀里。

  下午,颜青棠去找了宋文喜。

  比起跟大舅舅说话,她跟二舅舅说话要坦白的多,一些顾虑自然而然就出口了。

  "你是个有主意的,二舅就不插言了,难得碰到有情人,不如就试试,谁又知道以后会怎样?人不可因心中忐忑而踌躇不前,那样会错过很多很多当年他坏了腿,一夕之间从天到地,也气馁过,自暴自弃过。家里为他冲喜,给他娶了曹氏,他自己走不出来,冷过她,伤过她。

  差点没伤透她的心,幸亏他后来及时反应过来,花了很大的努力才把人追回来。如今他的腿依旧没好,两人的感情二十年如一日。

  颜青棠听过二舅舅和二舅母的故事,是爹当初顺带提了一句,当时她听得模模糊糊,如今大致能猜出当年是如何场景,才会让二舅舅发出这般感慨。

  "其实我来找舅舅,还有一事。之前他在苏州设海市"

  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把这里面的事说清楚,而宋文喜也是经由此,才知晓外甥女之前经历了何等危险。

  而这些事,此前他竟毫无所知。

  "你说的我大致明了,他想借由苏州为点,以此来整顿江南乃至沿海的一带的贸易以及商税,在此地推行政?"

  颜青棠点点头。

  可这些与他有什么关系?

  宋文喜心中冒出一个念头,不及念头放大,颜青棠就把后续的话说了。

  "他在这里并无可用人手,即使有些人能用,但他们不懂商道,之前这些事其实是我隐在后面把握方向,可他不可能一直待在苏州,总有一天要回京。若到时我与他一回上京,这里就没人管了,所以他想提拔舅舅你。"

  "可我的腿"

  "他说应该能治,就算不能治,你是我舅舅,做个官怎么了?不会有人敢说二话。"

  说到这里,她脸有些发热,因为说出这话等同默认她答应了他,虽然这话她还对他开口说过。

  宋文喜了外甥女一眼,权当没见,拍了拍腿说:"我这腿应该治不了,这些年你二舅母没少四处替我寻医问药。"

  颜青棠说:"舅舅,我这有个宫里来的女医,医术很是高明,要不让她来给你?"

  "还是不麻烦了"

  这时,曹氏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

  ",怎么不?这可是宫里的御医?"又对颜青棠说,"棠儿,麻烦你了。"

  "舅母,这叫什么麻烦。"

  说着,颜青棠吩咐素云,让她找个人去请陈女医来。

  不多时,陈女医来了。

  见来的是个女医,也就三十多岁的模样,其实一开始曹氏和宋文喜都没抱多大希望。

  见对方把脉把着把着,眉心越蹙越紧,两人心中甚至有种果然如此之感。

  因为在过往的岁月里,他们找过许多所谓的名医,大多是如此。

  "能否一舅老爷的腿?"

  曹氏了丈夫一眼,见丈夫点了点头,就帮把他的腿搬到罗汉床上,并撩起他的裤腿。

  颜青棠则走到的窗边,往外去。

  陈女医低头查宋文喜的腿。

  但见他的腿出奇得白,显然长久不见日光,又因为长久没用,肌肉萎缩了大半,但却不见青筋,一就是日里被人照料得极好,每日都有按摩的结果。

  陈女医在上面按了按,从脚踝一直顺着按倒大腿,每按一下,都会问宋文喜疼不疼,而宋文喜都是摇头。

  她收回手,示意曹氏帮忙将裤腿拉下来。

  "舅老爷当年可是从马上摔下来,或者被重物轧了腿,之后虽腿骨经络都无事,却偏偏不能再行走?"

  闻言,不光曹氏愣住了,连宋文喜都愣了一下。

  夫妻二人你我我你,而后一起将目光投向陈女医,点了点头。

  "是不是从那以后,舅老爷身体便慢慢虚弱下来,变得畏寒怕冷,每到季节交替之际,总会生些小毛病,小毛病若不管就会变成大病?"

  曹氏实在没忍住道:"陈女医,你如何这么清楚?"

  陈女医没有答她,道:"我大致明白舅老爷的病因是因何而起了。"

  "陈女医那你可知是何病因?我和老爷这些年四处寻找名医,很多名医都说不出所以然来,逼急了只说是与经络有关,旁的他们也不知。"曹氏激动道。

  陈女医还是没答她,向宋文喜:"当年舅老爷腿出问题时,应该不在江南一带吧,是在何地?是云贵川,还是滇?"

  宋文喜眼中冒出奇异光芒:"陈女医为何如此说?"

  曹氏急切又想插言,颜青棠忙扶住她道:"舅母你别急,让陈女医慢慢说。"

  "若我没错的话,舅老爷此病非病,乃是当年得罪了什么人,被人咒了。"

  "咒?"

  陈女医点了点头:"我并不精通这个,只因身边有人会此术,曾听过一个类似的病例。对方也是右手受过伤,但筋骨未断,皮肉也无问题,偏偏左

  手连筷子都拿不起,后来经诊断,是被人咒了,也就是中了祝由术。"

  "可什么是祝由术?"颜青棠不禁道。

  "此法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你们只需知晓医术原本是将各类病症分为了十三科,而祝由科就是第十三科。可祝由科治病要使用符咒,在常人眼里就成了装神弄鬼,久而久之被弃之不用,因此精通祝由科的医者几乎所剩无几。"

  顿了顿,陈女医又道:"医者虽少,但会个皮毛借此招摇撞骗的神婆药汉不少,所谓'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明白什么是咒,你们大概就知此法是如何害人了。大致就是借由某处受伤,对你形成心理上的暗示,你觉得自己的腿坏了,不能行走,那腿自然就不能行走了。"

  这一番话简直为三人打开了世界,颜青棠和宋文喜若有所思,至于曹氏,她只关心一件事。

  "那这样的话,还有没有治?"

  陈女医犹豫了下:"治倒是能治,但此人已隐退,常人难以请到他,只有--"说着,她向颜青棠:"大约只有太子殿下,有可能请动。"

  颜青棠倒也爽快:"那我去跟他说。"又对曹氏和宋文喜道,"若是能请动,一定让他帮忙请来。"

  按下不提,等晚上纪景行回来后,颜青棠便与他说了这件事。

  "祝由?如果是陈女医说精通祝由术的人,那就只有宋太医了。"

  "宋太医?"

  纪景行点了点头:"宋太医并非宫里的太医,原是父皇专用的大夫,后来父皇登基,他便做了太医。但他不在太医院供职,只为父皇母后诊,又性情古怪,确实如陈女医说的那样,已经隐退了很多年。如果按关系来算,其实他应该是陈女医的师公。"

  "师公?"

  "对,这位宋太医便是那褚女医的丈夫,我之前与你提过。两人算是系出同门吧,但祝由术是宋家家传。"

  "那此人可能请来?"

  纪景行一笑道:"陈女医都提到我了,那自然能请来。不过宋太医这几年经常携妻子云游在外,怕是一时半会联络不上人。这样,我给京里去一封信,将此事告诉父皇,再由父皇派人给宋太医送信,让他来苏州。"

  "那,麻烦你了?"

  说到这里,颜青棠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用他也就罢,现在还要用上当今圣上,是个人都会忐忑。

  "麻烦什么?等你随我入京,父皇就是你公公,不麻烦。"

  他又来了,又见针插缝开始了。

  可颜青棠还能斥他不成?只能含羞带臊地嗔了他一眼。

  次日,颜青棠把此事告诉宋文喜夫妇。

  其实宋文喜对治腿这事,并不着急,也是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一直期望失望,也都习惯了。

  曹氏听闻还得当今去信找人,自然也不敢催促。

  说完治腿的事,当下重要的还是推行政。

  宋文喜也想试一试,毕竟当年寒窗苦读不过为了做官,如今不用功名就能做官,自然是大喜之事。

  且他也知晓太子当下做的事是利国利民,哪个男人心中没有一腔抱负?以前没有,不过是无能为力。

  从这天起,舅甥俩便忙碌了起来。

  税司和海市衙门又不同,且由于不仅是针对海上贸易,涉及得方方面面更多,要考虑得更周全,才不至于推行不了多久便被废弃,又或是沦为贪官污吏的捞银之地。

  最先要起草的便是办法,从各行各业如何收税,各商各家又该如何交税,所税几何,如何收取、存放、转运,乃至如何监管等等。

  方方面面,都要周全。

  光这个办法,便花费了众多人一个多月的辛劳,期间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光初稿就废了几十遍。

  待办法定下,接下来是推行。

  而推行更是要用上水磨的功夫,小到小商小贩大到各个商铺织坊工坊,都要告知到位。

  一开始,百姓很不理解,觉得这又是朝廷巧立名目想刮老百姓的油。

  税司这边,只能把招进来的吏员一一下派到地方,务必要做到与百姓解释清楚。

  待到月,税法实施,进城卖货的小贩们突然发现过城门时,没有城门卒管他们要过路钱了。

  到了市场,也没有官差来收场地钱,倒是来了税司的人。

  如今税司的差役在苏州城也是一道风景,皆是统一服饰,区别于普通衙役官差的制式衣裳,因此人一来,大家便认了出来。

  税司的差役会根据小贩们所携带货物几何,相应收取一定的税,少到几文,多到十几文几十文。总的来说,这个价钱比小贩入城后经过层层扒皮,要便宜许多。

  因此小贩们虽有些怨言,但也没有太过抵触。

  税司的人收过税后,会给小贩出具票据,凭着票据,他这一担货在卖完之前,是不用再交任何钱了。

  即使当天卖不完,需要出城,在出城时,只需出具票据,让城门处税司的人在票据上记下余量,下次入城依旧不用交税。

  这一行举倒迎来小贩们的赞扬,但是不是真的官府能不能守信,还要试过才知。

  不同于小商贩们,那些有铺面店面的商户就要更复杂一些,诸如酒楼、茶楼、戏楼、妓院之类,每个月税司会给定下一个数额,这个数额是经过核算房核算过的,大致与他们每月营业所得相差不大。

  商铺需按照这个数额每月缴纳商税,当然若是当月没达到这个数额,商户可以向税司提出异议,只要提供当月账册,就能进行核减。

  至于再小一点的商户,每月营收不足五十两的,则给予免收。

  对于苏州城内的主业,丝织手工类,税司则有更完善的收税及监管办法。

  货物从入城门时,便要核数,在交易后,卖方则要主动前往税司缴纳商税,拿到苏州税司所出的完税/票据后,此后不管转运何处,只要是大梁境内,各地官府路卡皆不得进行盘剥。

  若有人私自设卡盘剥,直接告到当地官府,或是苏州税司,之后的事就不用商户操心了。即使当时被盘剥了银两,事后自然会补回来,且私自设卡的不论是哪个官衙都会被追责。

  这一场政推行,整整持续了数月,虽一开始难免有人抱怨,可在尝到了只交税一次,便可避免多层盘剥的甜头后,大家俱是纷纷赞扬,都说这政推行得好。

  宋文喜更是赞道,连说此法也该在扬州推行。

  这税法中关于杜绝层层吃卡拿要,其实大部分都由他补充完善,宋家虽为盐商,可早已苦层层盘剥久矣。

  各级官差府衙层层扒皮下面的商户,实际上所得并没有归于朝廷,而是全充了个人荷包,养了一群硕鼠蠹虫。

  与此同时,由谋害太子案而引发的这一场震荡,惹得江南及沿海一带人人自危,这时该担忧的是自己的性命,而不是银子。

  因此数月来海上一片风平浪静,海盗不见了,走私商不见了,那些洋商及沿海一带的外商们,自然都涌入了苏州海市。

  一时间,苏州俨然成了整个大梁最热闹的地方。

  自然免不得有洋商抱怨,苏州还是离南海太远,他们过来一趟要走很远的路,建议在福建广州等地也开设大梁朝廷的海市。

  对此,纪景行已经在着手准备。

  但由于人手不够,只能慢慢来,而去别地开设海市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把海市衙门设立起来。

  同时,为了监管海市交易及海市衙门,他又弄出个稽查司,专司监管此事,彼此互相制约。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明明还是初春,如今的苏州城却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纪景行已经开始着手把这整整一套的改革与办法,做成了集册,打算之后带回给朝廷。

  很多事,他不可能全凭一己之力去做,只要办法严密,监管得当,交给朝廷派给其他人做也无妨。

  他也开始把手边的事转交给其他人,例如窦风还是管着水师,如今却不叫苏州水师,而是改名为东海水师,如今所控范围已经推进到浙江了。

  真正的端王世子纪劼,也被他叫到了苏州来,被他派去了浙江。

  而他则开始准备回京了,毕竟京里可是催了一次又一次。

  颜青棠也开始处理手边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