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战仙魔 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水狗(求订阅)

《逆战仙魔》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水狗(求订阅)

作者:观云海 字数:1943 书籍:逆战仙魔

  京师。

  武媚娘对着桌案上的两份奏章,心中激动,久久不能言语。

  其中一份奏章就是库狄云珠所上,她把从听闻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叛乱到逼迫两人当众盟约立碑的事情详细道来,写了一本厚厚的奏章。

  原来阿史那都支同意盟约之后,王方翼和库狄云珠就传召西域诸国的首领来龟兹。

  同时,王方翼派使者请李遮匐过来盟约,并告知他阿史那都支和几位酋长已经到了龟兹在安西都护府府衙之中做客。

  和使者一起去的还有阿史那都支派出的一位酋长,这位酋长和阿史那都支“共患难”,一起被“请”到龟兹。阿史那都支一心将功补过,于是把他派出去“劝降”李遮匐。

  李遮匐接待两人后,知晓唐军已经获得他将叛唐的消息,心中忧惧难安。阿史那都支这个老六兼废物被控制住了,若真打起来,自己这一边肯定要输,而且会输得很难看。

  李遮匐,本姓阿史那,降唐后赐姓李,在阿史那步真可汗死后,代领其众。①吐蕃这些年国力上升想要扩展,但一直被北方唐军压制得几乎一动不能动。

  压制吐蕃的两位将领之一裴行俭被调走,于是吐蕃起了心思,劝说李遮匐和阿史那都支和他们联合反唐,自己也好浑水摸鱼。结果阿史那都支行事不密,被人抓住。

  吐蕃远水解不了近渴,自己孤木难支且已经失去了先机。李遮匐思前想后,硬碰硬绝对讨不到好处,投降又怕被杀,但自己现在又无计可施。

  阿史那都支麾下的酋长劝道:“可汗啊,那边的人给了我们保证,只要我们以后对大唐忠心,这次就不会为难我们。再说当着西域诸国的面,他们不会杀我们。"

  李遮匐摇摇头,满脸忧虑道:“万一呢,万一他们要拿我们的脑袋立威震慑诸国呢?”

  酋长的心一颤,也担心这个问题,但他的任务是劝李遮匐投降,李遮匐投降了他活命的希望就大了一些。

  于是,他佯装自信,找理由劝李遮匐:“库狄织造使多少算是我们突厥人,她的丈夫也一向以和为贵,有她在没什么问题。"

  “就是这个姓库狄的女人把阿史那都支给俘虏了。”李遮匐咬牙切齿道。

  酋长一顿,抹了把脸,摊手道:“可汗,我实话说了,你要是去了,你和族

  人还有一线生机。你要是不去,我怕这一线生机都没有。大唐猛将如云,又提前有了准备,咱们打不过啊。"

  "哎……"李遮匐也知道这个道理,不断唉声叹气。“去吧。”他现在无计可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李遮匐按王方翼等人说的带着麾下几名酋长去了龟兹,参加什么所谓的约盟。得知李遮匐要来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包括阿史那都支。

  李遮匐:你这个废物老六...

  这场约盟极为盛大,突厥贵族、西域诸国、粟特首领和大唐将领共处一室,重申各方要共同维护西域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库狄云珠和众人的见证下,阿史那都支、李遮匐和王方翼等三人各自代表自己的势力定下永保太平以及突厥永不叛唐的约定。并将约定分别用汉文、突厥文、粟特文以及波斯文书写刻成石碑。

  高碑山立,垂裕无疆。

  库狄云珠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巧妙地化解了这次危机,避免西域重燃战火。

  这次约盟后,王方翼派军入驻碎叶城,并在碎叶城及其附近修筑烽戌,建立防御体系。武媚娘的手指敲着桌案,有功当赏,更何况是她一手提拔的官员。库狄云珠在西域或许有大用呢。

  武媚娘的目光移到另一封折子上,这是泉州刺史、泉州市舶司和泉州水师将军联名上书请求在流求设立都督府的奏章。

  泉州和流求隔海相望,船行五日而至,遇到强风三天就到了。海上风高浪急,有不少商船漂到流求。

  维护水域治安兼救援船只的何力将军多次听闻这样的事情,认为此地对海外贸易非常重要。于是在寻访完流求的消息后,他就带着船队东行前去流求。

  前朝时,中原朝廷就曾与流求发生过联系。隋炀帝为了寻找海外奇珍异宝,夸耀武功,曾派朱宽前往流求招抚,在史书之上留下了关于流求的记载。

  隋朝大业年间,曾经有数千口流求人被安排到闽川地区生活。巧合的是何力手下的兵士当中就有不少这些人的后人。

  史书上记载,流求上还生活着一群深目长鼻能通昆仑人语的族群,传言这些人来自扶南。考虑到言语不同,何力又带上了一些昆仑人。

  何力带着船队东行五六日后,看见一处陆地,便停船登岸。历时三个多月,或陆或水,何力

  将流求的情况弄明白了个大概。

  这里与中原地区风俗迥异、语言不通,尚未“王化”。另外,流求岛屿极多,大小不一,有不少堪称优良的港口。

  回来后,何力将情况和苏庆节、武婧儿等人说明,认为流求的位置很重要,有许多优良的港口可作为北上航线的补给站,而且大岛之上土壤肥沃,地广人稀,适合耕种。

  武婧儿闻言,眼睛都瞪大了,对何力的提议连连赞同。于是三人联名上书朝廷,求朝廷允许在流求设立都督府。

  但在都督府的选人上,众人犯了难。闽川地区,泉州最富。建设流求都督府,肯定需要泉州全力支援,而且这三人预想中的流求都督府是以港口为基点辐射周围,并且与泉州港相互配合。

  若选人不通海事或与泉州官员沟通不畅,怕都督府的建设会事倍功半,浪费人力物力。这个人选,他们更希望从泉州港出,但泉州港能担起这个职责只有一人,那就是武婧儿。

  武婧儿站了出来,表示她可以去,但苏庆节和何力不同意。武婧儿受帝后二人宠信,又在泉州威望极高,正需要她在泉州与流求之间以及朝堂与地方之上调配资源。

  这时武徽音突然出声,说她想试试。

  武徽音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笑道:"想必诸位也知道我是姑母培养的下一任市舶使,对海事的了解虽然比不上诸位,但也算得上熟悉。诸位如果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可以考虑一下我。"

  武婧儿闻言,沉吟了一会儿,目光扫过四周,见何力和苏庆节颇为意动。转头看向武徽音,郑重道:"流求不比中原,尚未王化,所有的事情都要从无到有,它的建设比泉州港吏难更艰苦。徽音,你要想清楚。"

  武徽音微笑道:“姑母,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这个时机千载难逢,我想试试。说不定,我就能

  成为大唐历史上第一位女都督呢。"

  "只是……”武徽音顿了下,歉意地看向武婧儿:“恐怕姑母要另选他人担任市舶使了。"

  武婧儿不在意道:“这和流求相比是小事。苏刺史,何将军,你们意下如何?”

  何力和苏庆节道:“武娘子的能力有目共睹,我们当然同意,只是朝廷那边……不知会不会同意。"

  />武徽音一脸轻松,满怀自信道:“这些交给我了。”说完,武徽音看向武婧儿,笑道:“还劳烦姑母往武家寄一封信为我张势。"武婧儿点头同意。

  自从建立市舶司后,朝廷渐渐认识到海贸的重要,投入海洋上的精力逐渐增多。宫殿外风起了。

  深秋的风带着露霜的冷意从打开的玻璃窗户吹了进来,武媚娘被冷风一激,回过神来,提笔写下两份奏章的处理意见。

  任命库狄云珠为西域安抚大使,并对她举荐的人按功各有封赏。

  同意建立流求都督府,任命武徽音为流求都督府都督,泉州水师将军何力节度泉州和流求都督府诸军。

  李治拿到两份奏章后,露出震惊的表情,转头对武媚娘说道:"……这……"

  武媚娘点头,道:“就是你看到的那样子。”

  李治斟酌道:“库狄云珠不费一兵一卒不伤一分一毫平定叛乱,封为西域安抚大使也说得过去。但是这……"

  李治指着武徽音的名字,不确定道:“是不是弄错了。太子妃是个好孩子,但一来她没有为政一方的经验,二来流求偏远也不安全。”

  武媚娘解释道:“我也正有此意,但她是三姐姐、泉州刺史和何力将军三人共同推荐的人选。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但流求和其他地方不同,它前期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建设,而且是优先发展港口。

  "陛下,现在国库虽然丰盈,但要往流求调粮草,光是损耗就说不清了。但泉州能给它提供资源,各种资源。"

  “陛下调过去的人能像徽音一样调动泉州的资源吗?三姐姐曾我说过,她把徽音当市舶使培养了。"

  李治低头沉思道:“朝臣恐怕不允。”

  武媚娘嘴角弯起道:"你何时有了这等狭隘的念头?弘儿不在了,徽音就如同我们的女儿。当年平阳公主还能率领千军万马与敌人征战为大唐开疆拓土呢,更何况徽音只是当一个刚刚内附孤悬海外而且一无所有的都督府都督?"

  "若徽音经营成功了,也是陛下的武功。若不成功,对于大唐而言损失不了什么,都是泉州那几人折腾罢了。"

  李治想了想,深吸一口气,道:“流求都督府暂为下都督府,朝

  廷之中再派一些僚佐。”都督府根据所辖地域人口多少有大、中、下之分。

  武媚娘闻言道:"陛下想得周全,就把弘儿之前府上的愿意去的人也都派过去。"

  李治点头,道:“也好。”

  武媚娘道:“陛下心软得很,弘儿和徽音一定会感谢陛下的。我想好了,等显儿轮儿有了孩子,我挑一个聪明伶俐的过继给弘儿。"

  李治:"如此甚好。"

  李治说完,仿佛想起什么似的,欲言又止。武媚娘瞥见他的神色,问道:“你要说什么?”

  李治长叹一声,以手支在案上,抬头盯着武媚娘,道:“我想知道媚娘在想什么。”

  "什么?"武媚娘不明所以,坐在一边伸手给李治斟茶。

  李治接过来没喝,只是低头用手把玩:“媚娘的手下有很多能干的女官。”

  武媚娘听了,沉思半响,道:“她们如陛下所言很能干。相比于那些连话都说不齐全或者贪婪暴虐的官员,我从心里更喜欢她们。三姐姐、库狄云珠、徽音、房如雪、王迦陵,这些人哪一个都是才干人品俱佳之辈。"

  李治抬眼,对武媚娘道:"媚娘,朝臣不会让你继续这样做的。你这样做很危险,太危险了。"武媚娘眉头一挑,意气风发道:“我岂会怕他们这些人?”良久,武媚娘听听到李治的回复。

  "媚娘,你依然很年轻啊。"

  "而我已经老了。"

  武媚娘闻言一震,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治道:“我比你还大四岁,要老也是我先老。”

  李治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口,以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说道:"这里所剩下的勇气不多了。"

  武媚娘缓缓摇了摇头,道:“我不这样觉得。刚才陛下还在说要徽音担任都督呢,陛下一直很勇敢,从始至终都很勇敢。"

  李治哑然失笑,眼睛望向远方,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的心中有一股英雄迟暮,美人白头的惆怅和哀戚。

  两道任命在朝廷之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反对者和赞同者纷纷下场舌战群雄。偏偏这两人除了

  女性身份外,其他的身份都不简单。

  库狄云珠的丈夫裴行俭现在朝中主持铨选,提拔的官吏不计其数,而且闻喜裴氏是世家名门。库狄云珠的胡人血统和此次消弭叛乱的举动也帮她嬴来了在朝中任职蕃将的支持。

  且不提武徽音的太子妃身份,她的娘家弘农杨氏史是了不得。隋唐以来屡有人担任高官,在朝堂之上根深蒂固。改姓武后,又有武家诸人为之张目助威。

  帝后二人坚持,加上两人所任的地方均为边地,反对者只好应下。

  调令有惊无险地下达到泉州,武徽音松了一口气,不枉她亲自写信给阿耶族长陈述利害寻求支持。

  天地澄净,武徽音和何力将军带着约莫一万多人的队伍扬帆起航前去流求。

  当然这些人和物资都是第一批运送过去的,流求与泉州距离很近,每隔五日,泉州港都会派船只送去补给,沟通有无。

  武徽音去了流求后,武婧儿有了新烦恼。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走了,她要选谁当下一任市舶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