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最佳闲王 第六三五章:以农为本

《唐朝最佳闲王》第六三五章:以农为本

作者:末日游侠 字数:1939 书籍:唐朝最佳闲王

  现在是技术行天下的时代,整个大堂上下,对于科学院都有着比较特殊的感情。

  这还是以前,若是等到科学院拿出了对农业更有帮助的设施出来以后,那么科学院在民间的声望可就彻底的上天了。

  这个时候,自己一个即将退下去的老人去跟科学院叫板?

  就因为人家没有听从自己的安排,天天到现场去盯着?

  基本不用怎么怀疑,天下肯定是骂自己的居多,陈叔达才不傻呢,反正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反正科学院里一堆都是怪胎,没一个正常人。

  许海虽然走了,但陈叔达现在依旧是美滋滋的。

  双脚踩在这条刚刚修好的水泥路面上,心中更是忍不住的散发出一股自豪的感觉。

  想当年,谁敢想象会有这样的道路?

  再想想未来,路上跑着的,到处都是满载货物的卡车,速度快,运力大,更重要的是,运输物资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十不存一,一台车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了,就算再多点,配上四个人是绰绰有余的。

  虽然四个人的消耗也不少,但优点在于速度快,走在这样的路上,按照在试验场内得出的数据,只需要三天就可以从长安跑到洛州。

  这还是仅仅只在白天行进的情况下,如果日夜不停的行驶,理论上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理论速度,不考虑一切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而实际操作中,则需要考虑天气情况,亮度,路面情况等等,但即便是这样,四个白天,或者两天两夜,也足够跑完这一个全程了。

  而火车跑完一趟,也需要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如此一来,卡车不比火车慢多少。

  但不管怎样,对于没有通铁路的地方,水泥路就是最重要的交通设施,他可以很好的弥补铁路留下的空缺,可以将整个大唐连接的更加紧密。

  一条条铁路,一条条水泥路,就像是渔网一样,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将大唐的每一块土地都给划拉进来。

  陈叔达有些郁闷,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些等不到那一天了,因为这不是三五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况且自己年纪也大了,身体也出了些问题,这让陈叔达心里很是没有底气。

  ……

  关于推拉杆的问题,其实就是个液压杆的事情,有了液压杆,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李元吉知道问题的原因,但却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液压杆又是个比较高级一点的东西,所以李元吉对于这个,基本上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而且还涉及到电路的问题,现在连个电都还没搞明白呢,上哪搞电路的事情?

  所以,李元吉倒是看的很开,折腾归折腾,但是也就折腾下算了。

  李元吉最感兴趣的,还是农业方面的设备。

  一是这东西意义比较重大,一但全面投入使用,对于人口劳动力将会是极大的冲击,同时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去干别的事情。

  虽说依旧是以农业为本,但不能把所有心都放在农业上,机械化耕种,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解放更多的劳动人口。

  有了人,才能去干别的事情,有了人,才会干出更多别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谁都知道人多力量大的缘故。

  其二,这个东西比较简单,做起来也比较方便。

  最后则是再为坦克做准备,李元吉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拖拉机,的确跟坦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的生产线,新中国时期,大多数拖拉机厂都可以造坦克,即便是现在,他们也还保留着坦克生产线,虽然已经落伍了。

  这也算是积累一个经验罢了。

  此时此刻,李元吉正坐在一台拖拉机上,拖拉机的体格有些大,至少比自己印象中的更大一些,但是动力却丝毫不弱。

  左手边放着一桶燃煤,至于填煤,没什么特别的要求,透过上面的孔去看燃烧室的情况,感觉到火光弱了一些,或者动力减小了,就添进去一些煤就可以了。

  拖拉机的前方,是一个凹进去的,大约手臂粗细的口子,上面有一个小棍子一瓢一瓢的,其中在顶端有一个红色的圈,当拖拉机静止的时候,视线之内看不到这个圈的时候,就意味着该加水了,加水也很容易,把盖子拧开添进去就可以了。

  唯独让李元吉有些郁闷的,还是关于推拉杆的事情,现在的推拉杆比之前轻松了一些,但也没轻松到哪去。

  唯一好的一点,是不用一次性到位了,经过改动之后,增加了一些滑轮来分散重量,同时增加了卡扣,向前推动推拉杆,拉动着链子往前走一下或者几下,卡扣自动锁死,继续推,就再走一节卡死。

  这样可以防止后面的梨刀掉下来,放下的话则是踩下一个踏板,拉动卡扣挤压弹簧,让出空间,让后面的梨刀直接跟地面接触。

  但这还远远不够,于是又在右手边安装了一个下压的推杆,通过一个装置,在移动的途中,逐步的将其下压,基本上走个三四米就可以压到底。

  一个人的确能够操作,但是却很费劲儿。

  即便如此,李元吉在上去操纵了一番之后,也是对此感到了满意。

  从零开始,到现在的可以机械化生产,虽说还笨重了一些,但那又如何?

  再怎么笨重,也比之前的生产方式更有效率,再怎么笨重,放在现在也是最先进的设备。

  “改成前后双梨刀效果是不是会更好?”李元吉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的开口提议道。

  前世这种单头的梨刀基本上已经彻底的消失了,前后双梨刀的也有,但是也不多了,更多的是上下双梨刀,或者上下三梨刀,但是现在没那个技术,就双梨刀就挺好的。

  许海皱着眉头想了下,忽然间像是开了窍似的,疑惑道:“若是多布置几个刀头,让其以前后顺序排列,与蒸汽车身的宽度一样,理论上说,一次就可以犁这么宽的地出来,效率或许可以再提升一下。小徐,去把图纸划出来,按照这个做一个出来试试……”

  “额,陛下,那个啥……”许海有些不太好意思,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者说当李元吉提出建议以后,许海就把李元吉给忘了,满脑子都是关于翻地机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