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最佳闲王 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驾崩了

《唐朝最佳闲王》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驾崩了

作者:末日游侠 字数:2701 书籍:唐朝最佳闲王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眨眼即逝。

  李元吉似乎变的勤快了不少,每天早晚必然会来到后宫去探望李渊。

  终究,李元吉还是没能狠下心去做出那个决定,他不想让自己后悔,那个看似伟大的决定,终究不属于他。

  父子二人热闹的聊着天,气氛也很和谐。

  多数时候是李渊再讲,讲他小的时候,讲李元吉小的时候。

  什么李元吉小时候太丑,李渊嫌弃他而被丢掉之类的,纯属谣传。

  都是一个爹妈生出来的,再丑又能丑到哪?

  况且丑不丑,现在大家还不知道吗?没人觉得李元吉丑,就连他自己都不觉得自己丑,除了喜欢练武而导致肤色有些黑以外,说是俊小伙也不会有人觉得不合适。

  而在这段时间里,李元吉也终于第一次接触到了玄武门之前的一些内幕消息。

  对于这件事情,李渊似乎已经看开了,谈论到已经逝去的两个儿子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也不再是那么的悲伤,整个表情,很是平静。

  只不过,眼神背后的那一丝波动,依旧没有逃过李元吉的眼神。

  李元吉知道了,其实李渊心中是向着李建成的,相比较于李世民,李建成的身上少了些戾气,而且性格也比较合适,在执政方面,有经验,也沉稳。

  其实李建成才是君主的最佳人选,至于给李世民的承诺,不过是一些无奈之举罢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李渊想在两儿子之间搞一种平衡,让他们去竞争一下,或者说,李渊是想通过李世民的存在,去刺激李建成,让他不要松懈。

  这种做法并没有错,但错的地方在于,李渊三番两次的表态要立李世民为太子,而且李世民当真了,并且屡建战功。

  最终搞的李渊已经有些下不来台了,他也更不能丢下自己的面子说那是哄你玩的。

  另一边,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集团,也在给李渊不断的施压,希望削除李世民手中的权力,以此来确保太子的地位。

  毕竟太子做得很好,没有犯错,所以不需要去换掉他。

  李渊也已经被说动了,但是依旧没有下定决心。

  一边是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逼宫,一边是李渊的优柔寡断,李世民还能看到希望,但这种希望正在逐渐的消散,所以,他不得不准备一些其他的动作。

  确实,在李渊的讲述中,李元吉再一次肯定了自己当初的行为。

  唯一遗憾的是,自己并没有将消息告诉李建成。

  李渊其实在玄武门的前一天,就被李世民给控制了起来,不能说是控制,但也跟控制没什么区别了,游船,只是为了让外面大战的时候,李渊没有时间去干涉,从而得以让他们的行动可以顺利的实施。

  如果李元吉提前告密的话,结果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毕竟前一天的李渊,最少也算是还掌握了一半的权力了吧?只要他发觉了,李世民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就到现在,李元吉都想不明白当年自己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为何会没有告知任何人?

  其实那只是一个潜意识里的决定,或许,冥冥之中注定了今日的这种情况,冥冥之中,也许是天意?在那一刻,让自己迷茫了一下?

  不管之前,只看将来。

  自己上位,到现在来看做的挺不错的,李元吉并不需要自吹,现在所有人都在暗恨,暗恨李元吉为什么不早些年登基,那样的话,现在他们必然可以更加的幸福。

  没人会想到,当年一个二世祖王爷,竟然会有如此的才能。

  一些诉说,解决了李元吉心中的那些疑惑,同时也让李渊得到了一些释放,将埋藏在心中许久的闷气发泄了出来。

  再往后,李渊是清醒的时候短,睡觉的时间长,或者说,他使用麻沸散的频率越来越多了。

  五月中旬,天气大热。

  宫殿内不知道摆放了多少冰块,数十宫人拿着蒲扇在冰块上面一下下的扇着,要让凉气扩散的更快一些,要让殿内更凉快一些。

  “哎!”李渊坐在床上,叹了口气:“这些日子朕什么也没吃,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去准备些火锅,要微辣的,在准备些啤酒,要冰镇的,朕要好好吃上一顿。”

  “陛……陛下……”御医们愣了下,有些惊慌的叫着。

  “叽叽喳喳的像个什么样子?”李渊站了起来,眉头紧皱的看着那些御医,然后道:“还不快为朕更衣?”

  “陛下……”宫女们愣了下,尔后连忙上前为李渊更衣。

  “快……快去通知陛下……”御医们则是忙碌了起来。

  稍微上点年纪的,或者是见过这种情况的,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

  病了一个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用了一个月麻沸散的李渊,怎么可能说站就站起来?怎么可能表现的跟个正常人似的?

  用句经常说的话来说,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回光返照。

  形容一个病重的人,忽然间身上所有的病状都消失了,无论是精神,还是其他的方面,都跟个正常人差不多,但是这种状态只能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

  不得不说,人还真是一个强大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身体都能调动一些细胞来让人清醒过来。

  宫殿内更是忙作一团,现在李渊的状态,御医们不敢轻易的上前。

  宫女们则是忙忙碌碌的为他更衣,太监们则是忙着去准备火锅和啤酒。

  殿外的禁军,则是飞速的跑去内阁,今日恰巧是内阁会议召开的日子,这会李元吉正在开会呢。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大意。

  禁军直冲内阁,外面的禁军想拦,但对方只丢下一句话之后,却再也没人敢拦了。

  “什么?突然间清醒了?还能自己站起来了?”李元吉愣了下,他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陛下,太上皇刚才还让人去准备了火锅和啤酒呢。”禁军回应道。

  ‘吧嗒……’

  李元吉手中的资料掉在了桌子上。

  这段日子,李元吉的精神有些不是太好,主要还是李渊的病情给闹的。

  虽然李元吉经常在心中自己劝自己,可再怎么劝,也无法改变自身的想法。

  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就能不想的。

  对于李渊的关心,担忧,这完全是身体自己产生的,一个月下来,搞的李元吉也很是疲惫。

  不过他并不后悔,也不懊恼,更不会去埋怨,去抱怨。

  “朕去看看!”几秒之后,李元吉低声的喃喃道,旋即迈起脚步,大踏步的离开内阁,朝着后宫方向奔去。

  即便是用了走路最快的速度,但此时此刻,李元吉还是觉得慢了些,于是便改为小跑,改为快速跑。

  身后,跟着的是一堆的内阁大臣。

  太上皇马上要不行了,作为人臣,他们理应跟着一起前去。

  什么国事?什么政事?再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都要放下。

  国丧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放在大唐现在的这个处境上,一个国丧,就会打断很多的计划部署。

  但这又是没办法的事情,官员们除了跟在李元吉身后跑去以外,也就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自己该如何跟礼部的官员商议。

  工作还是要继续的,虽然大多数都要停下来,但是有些事情是停不下来的,只能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合理的给避过去。

  不然的话,按照古制,国丧需要三年,即三十六个月。

  不过在汉文帝时期,便改为了以日代月,即三十六天即可。

  可三十六天不朝政,不办公,整个国家机关全部处于停滞状态,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大臣们有大臣们的想法,除了极个别就是跟着李渊起家的大臣这个时候比较伤感以外,其余的,大多只是做个表面功夫罢了。

  他们并不是李渊提拔起来的,虽然最早也在李渊手下做过事。

  当李元吉进入宫殿的时候,还是晚了一些,具孙思邈说,李渊刚刚咽气不大一会儿。

  “父皇临走前有交代什么事情吗?”人死不能复生,除了眼中的泪水,李元吉则是朝着孙思邈问着。

  “陛下没有留下什么遗嘱,走的很突然,也很安静。”孙思邈摇了摇头。

  “不!父皇留下遗嘱了!”李元吉摇了摇头,他现在能做的,唯有让李渊在带走一些宽厚的仁义了,同时,也可以为自己解决一些麻烦,继续道:“……”

  孙思邈本是不想答应的,他的性格就不喜欢这些,同样的,这也算是矫诏,大逆不道的行为。

  但是听完李元吉的话,他决定还是从了吧。

  虽是矫诏,但却是李元吉发动的,且目的是好的,更能够彰显太上皇的仁义。

  同时,朝廷真的不能三十六日什么也不做,那样整个天下都会乱的。

  孙思邈都点头了,其他人哪还敢摇头?

  当然,孙思邈就算摇头了,其他人也未必敢摇头。

  当太上皇驾崩的消息传到殿外之后,外面的天地只剩下了一个声音,哭声。

  凡是前来的大臣,无不泣不成声,双手不断的抹着泪水。

  “先帝遗嘱,天下吏人,三日释服,责礼部为主,操办国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