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最佳闲王 第五一一章:一趟百贯

《唐朝最佳闲王》第五一一章:一趟百贯

作者:末日游侠 字数:2756 书籍:唐朝最佳闲王

  国家要想发展,其实也只能这么做,没有其他的捷径可以去选择。

  而一般情况下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只有两个选择,如果人才可以跟的上,那就提拔大量适合当下时代的人才顶上来,虽然短暂来看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但那只是因为个人经验原因导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验的积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是最适合的,也是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子。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放缓现在的速度,而这种决定所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当下的官员无法转变思维方式,而年青一代又一时半会儿的顶不上来,所以只能放缓速度,暂时的做一个缓冲,等新一代成长起来在提速。

  两者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很显然,大唐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第二个。

  短时间内飞速的发展,其带来的必然结果必定是人才的短缺。

  这一点不仅仅只是在李靖身上出现了,内阁成员中,除了马周的感觉还算好一些,其他的大臣多多少少的都有这种感觉。

  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多方原因加在一起所导致的问题。

  而这,又是个无解的问题,除了时间能够解决以外,其他任何方式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又至少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彻底的解决。

  李元吉并没有在军校内多待,观看了学员的训练,跟李靖聊了会儿天,吩咐了一些事情,又让这些学员们近期写出一个自己的训练纲要。

  对于他们来说,写这么一个训练纲要的难度并不大,只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总结自己这大半年内所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写出这么一份训练纲要来。

  长安城外,人山人海。

  两座并列的车站,两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车站各停靠着一列火车,和围着大量围观的人群。

  不同的是,两边的场景并不一样。

  货运车站那边,场站内堆积着密密麻麻的货物,全部都是按照要求打好包的货物。

  更准确的说,是客商们按照自己货物规格的大小,到车站去提前报备,然后等通知,领取相应的物资箱,将货物装入物资箱内,然后封箱,在将其搬运至车站。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在此之前,他们运输货物的时候,很少会用这种箱子,大多数都是直接累积上去,只有那些易碎,怕挤压的商品才会用箱子来保护。

  而货运车站内,大量的苦力正在挥汗如雨的搬运着一件件的货物。

  不过相比起以前而言,现在他们虽然依旧是干着体力活,而且需要搬运的货物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但却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他们节省一些力气。

  站台的高度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同,一块厚厚的铁板,连接着站台与车厢之间的缝隙。

  一台台小小的板车上,装载着数量不一的箱子,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不大会儿的功夫,车子便进入到了车厢内,然后早已再次等着的苦力,将车上的箱子搬下来,然后累积在车厢内。

  谁也不知道这一节车厢到底可以装下多少的货物,而且大多数人对于这种货运方式,也有些不太信任,因为没经历过。

  但这是朝廷派人来通知的,就算是不信任,这第一次也是要给朝廷这个面子的。

  加上同等数量的货物,通过火车运往洛州的费用只有人力运输的三分之一,而且速度还很快,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能运到,所以他们也是本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的。

  另外,运费是按照箱子来计算的,箱子大小不一,运费也不同,最贵的一箱五十钱,如果装粮食的话,可以装十石,当然,这种木箱子根本承受不了这么重的重量,所以运粮食是不需要装箱的。

  而真正的商品,也不会这么重。

  小的一箱运费只有十钱,当然,也可以自己进行包装,但前提是这些包装可以堆积起来,并且是整齐的。

  “场面很热闹嘛!”看着忙碌不堪的车站,李元吉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比起前一段时间,这一年才是李元吉觉得最幸福的一年,火车通车了,底火研究出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装备都可以装备了,虽然问题还有,但整体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再一个,随着宵禁的取消,今年的税收也是增长的不要不要的,李元吉甚至已经在规划着一条新的铁路线了。

  “陛下,这个热闹都是虚的,只是表面上看着热闹。”马周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虽然响应的商家很多,但毕竟是第一次,而且还是将货物交给别人,即便是朝廷,商家也不可能完全的信任,所以各种担忧总会是有的。

  “恩?”

  “毕竟是第一次,臣派人挨个去通知了一下,商家们觉得如果不响应一下的话,会落了朝廷的面子,所以也就那么意思了一下,如果不是臣最后找到太平坊的话,估计这趟货车会空着一半出发。”马周满脸的郁闷,各种情况都预料到了,也做出了各种预案,可问题还是发生了。

  也幸亏提前跟太平坊打过招呼,所以这段时间他们没有往洛州发过货物,就是在等着这一刻,不然的话,这第一趟就跑空车冷场的话,压力还是蛮大的。

  “等过段时间就会好转了!”李元吉点了点头,似乎看到了原因所在。

  普通的店铺,并不需要往洛州去发货,而那些跑运输的,也有些不太放心,甚至可以说,火车运输,抢的就是这帮人的生意。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谁也没办法去左右。

  只不过看着三四节车厢都是太平坊的货物,李元吉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尴尬的。

  去的时候都是这样,那回来的时候呢?结果会不会更惨?

  “臣前些日子跟段都督联络过,前几天段都督也回复了臣,他已经在洛州那边截留下了一批货物,等火车返程的时候,基本可以装满。”似是看出了李元吉的心事,马周连忙说着。

  为了火车这个事,他可是没少操心,至于段纶是怎么截留的,他并不知道,只要不违背原则都可以接受。

  当然了,段纶虽然没说,但李元吉却是知道的,毕竟有暗卫嘛。

  段纶的方式也很简单,很直接。

  就是直接告诉那些原本经洛州中转前往长安的商队,如果通过火车将货物运往长安,货物丢失的话,洛州府按照原价进行赔偿,并且免掉此次的运输费用。

  并且隐晦的告诉他们,如果这次配合,以后如有需要,可以优先安排他们的货物进行运输。

  当然了,他们可能会有些不太信任,段纶也保证他们可以亲眼看着货物装车,并且可以乘坐客运火车一同前往长安,在那里等着接货。

  车票的话,这个就不承担了,反正每人三十钱的价格也不算贵,对于商队而言的话,是可以接受的。

  “这次共赚了多少运费?”李元吉继续问着,虽然早就算出了数据,但箱子的数量不同,赚到的钱自然也是不同的。

  “大箱子一共三百一十个,共十五贯五百钱,装了两节车厢,中箱子一千五百七十个,共五十四贯九百五十钱,装了五节车厢,小箱子一千四百六十个,装了三节车厢。共二十九贯二百钱。一共九十九贯六百五十钱,按照之前运营的成本来计算,这趟下来的利润大约在六十贯左右。当然,排除掉煤是朝廷直接开挖的,并没有在市面采购,如果按照真正成本价来计算的话,这一趟的利润在八十贯以上。”马周直接口述出了这次的利润。

  这个数额已经不算低了,而且按照发展省的推算,一台火车单程一天半,理论上一年可以跑一百八十二趟,考虑到装货卸货,以及维修等,初步预计一台火车一年可以跑最少一百,最多一百四十趟,取个平均值,按照一百二十趟来计算的话,如果都按照今天的情况来计算,一台火车,一年就能够带来将近一万二千贯的收入,而纯利润也在九千贯以上。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下,实际上想达到这个水平,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不过在看到这个数字之后,原本不少反对继续修建铁路的大臣,现在也有些松口了,表示可以逐步的修建,即一段一段的来。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问题,比如大中小三个箱子,利润最低的是大箱子,平均一节车厢只有七贯,最多的是中箱子,平均十贯以上,而小箱子则平均在九贯多一些。

  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的去讨论,不少人都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价格,但是随意的安排一些货物的配比的话,会发现他们定下的价格总归是有漏洞的。

  而且现在的价格也就是阶梯制,小的二十,中的三十五,大的五十,本身来说,这个价格是没问题的。

  而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所有人都用中箱子,而别用大的,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总会有人发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