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最佳闲王 第四四零章:他乡遇故人

《唐朝最佳闲王》第四四零章:他乡遇故人

作者:末日游侠 字数:2989 书籍:唐朝最佳闲王

  离开了太平坊之后,李元吉便直接去了洛州城外。

  城内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都没去,但那也不是必去的地方。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总是会有一些不如人意的情况,或许看见了,可以想办法去改变,但是那些自己看不见的呢?

  看不见的,才是大多数的。

  李元吉不想去刻意的找那些不足,但也并不意味着不想去了解那些不足。

  在李元吉看来,单独的去改变某一个区域,倒不如放眼全局,从整体去出发。

  就好比他看到了某一个区域内的百姓生活困难,或者有些其他的问题,从而下令帮助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固然可以改变这里,但改变的也仅仅只能是这里。

  而现在则是别的暂且不管,先放到一边,只要整体是向上的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可以慢慢来,当整体水平达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这些问题自然可以解决。

  不是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解决,而是彻彻底底的,从根本上去解决。

  城外,一座规模不大,但也不算小的建筑正停在那里,至少在外表上看不出正在施工的痕迹。

  但是其内部,却有着不少正在忙碌的身影。

  火车的问题虽然还没有解决,但是车站的问题却早已开始着手解决。

  为什么将车站选择在城外?

  原因很简单,这里需要铁轨,而无论是洛州,还是长安,如今都是一个全封闭式的城市。

  如果想将车站设置在城内,就必须要拆迁一部分,然后铺上铁轨,再将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让火车可以进出。

  虽然这样更方便,但是在军事层面来讲,却很不方便,甚至是直接削弱了一座城市的防守能力。

  事实上车站就在城外几百步的距离,距离很近。

  而且在将来的规划中,这里还要再做一座瓮城,就是与不远处的城墙连接起来,以便于做整体的防守,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防御能力。

  “在设计中,洛州站是一座大站,现如今只是作为东部的一座终点站,但是在将来,这里还要继续往东走,或者往南往北走。”工部的官员站在月台上,指着这座车站详细的介绍着其功能问题。

  而关于车站,有些东西李元吉知道,有些则不知道,这些是工部那边去设计制定的。

  “而根据这座车站将来的定位,为了避免频繁的拆除修建等问题,所以在设计之初,就给这座车站留下了足够的未来发展空间。比如说北边的那片空地,将来还可以修建至少三座站台,最大设计,这座车站可同时供应八台火车进站出站。但现在为了节约资金,加上不需要那么多的站台,所以只建设了这一座,可供两台火车停靠。”

  “而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以乘客为主,也就是陛下曾经提及过的客运火车。中间这个地方留下了一条轨道,平时不用,但如果有火车不需要停靠的话,可以通过这条铁轨直接穿过这座车站。”

  工部的官员不停的介绍着,其设计基本上跟后世的车站差不太多,但是比起后世而言,规模和功能又少了很多。

  比如说正在修建的车站,其实就是一个混凝土砖块建造的房子,里面只有一个大厅,这个大厅其实也并不大,并不能容纳很多人同时候车。

  这座大厅的主要用途,其实也只不过是摆渡,控制人流用的,而想要提前候车的话,只能在车站外面等着,或者在靠近城墙的附近等通知。

  电子屏,智能播报什么的想想就可以了,再多说那就是做梦了。

  因为是第一次,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很多地方看似又有些不太合理,这也预示着工部的这些工匠和官员们,还没有真正的搞明白这些东西。

  当然了,李元吉也并没有去指出来,更没有直接的去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凡是终归是要有个过程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一步到位,否则一旦他们习惯了这种方式,以后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又该怎么办?

  在一些细节的指引方面,李元吉现如今已经逐渐的放手不管了,任由这些官员和工匠们自行开拓脑路的去想象。

  对的也好,错的也罢,积累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大唐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积累,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

  然后有朝一日,做到真正的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随后,工部官员继续介绍着。

  与后世的车站不同的是,这座车站设置的有一个单独的站台,通过那里给火车加煤加水。

  不过这个站台目前是并不需要使用的,这里已经是终点站,乘客离开之后,自然会开到后面的停车站进行补给,这个设计是为了给将来火车继续往东行驶的时候,沿途车辆使用的。

  除了这座客流车站以外,在车站的北部不远处,还有一个已经停工,并且被白茫茫一片大雪给掩盖的车站。

  那座车站相对较为简单,几个水泥建造的站台,不远处还有几座高大的仓库,以及一排屋子,这就是北部车站的所有。

  因为那只是货运车站,所以设计的也就比较简单一些。

  整体而言,这座车站的功能还算是比较全面的,放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足够高大上了。

  而尚未完工的部分,其实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收尾工作。

  铁轨也无需再去调整,即便是真的不吻合,需要调整的也是火车本身,甚至可以说,只要火车头可以就位,这座车站现在就能够投入使用。

  对于这里的工作,李元吉表示很满意,一切都是那么的公式化,跟走秀似的。

  但该有的鼓励还是要给的。

  不过正当李元吉打算离开的时候,却很是意外的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的身影。

  一个熟悉的背影,身上粘上了些许的水泥粉,站在一辆马车前,指挥着工人们将这些新到的材料给搬进车站。

  虽然那人只是站在那里指挥,并没有亲自动手去搬,但是这一幕看在李元吉的眼里,也依旧是有些心酸。

  “那人可是屈突诠?”李元吉指着那道熟悉的背影,朝着工部官员问道。

  “回陛下,正是屈突诠。”工部官员看了眼,便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自然也知道皇上问起的原因,继续回答道:“自贞观二年蒋国公病逝之后,蒋国公一家的日子便大不如前,之前修建这座车站的时候,二公子找人做了份标书,最终在价格上有优势而中标,这才招募了一些人,负责参与车站的建设。但是中间出现了一些差错,车站建设所需花费的成本,有些超出了他的预算,如果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话,这次的工程他很有可能会赔钱,但车站是朝廷工程,马虎不得,不得已之下,只能裁撤了一些人员,二公子也只能带着一些家人亲自参与了进来弥补空缺。

  而关于这事,臣也曾考虑过要跟朝廷申请一下增加一些预算来弥补二公子的损失,但被二公子给拒绝了,所以这事便没了下文。”

  通过工部官员的解释,李元吉算是明白了屈突诠为什么会以现在这样的形象出现在这里。

  车站的建设,根本就没有前例可寻,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预估,加之之前朝廷的状况,所有的预算都不允许被高估,只能以最低的标准去准备,如果接下来情况好的话,倒是可以追加一些预算。

  而整体的预算也会在每年正旦以后开始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只是小规模的调整,根本不可能大幅度调整。

  除了没人知道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以外,最让李元吉感到辛酸的,是屈突诠竟然会来干这种活。

  其实以他的身份,开个店铺,搞个商队什么的简直就是轻而易举,可他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赚钱,但也有可能赔钱的苦力活。

  屈突通的蒋国公爵位,按照制度由长子,也就是屈突诠的哥哥屈突寿继承。

  而继承了蒋国公爵位的屈突寿,因其本身并没有官位,所以现在的他,也只是一个顶着贵族头衔的普通平民,过着悠闲地主的生活。

  凭借着那些遗产,倒是可以让他们一家子这辈子都吃穿不愁,可若是想继续发展,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而作为二子,屈突诠则没有继承的资格,所以,在屈突通去世的那一刻,他也就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普通百姓,虽然身份始终没有改变,在此之前他也是百姓的身份,但屈突通在与不在,对于整个家族来说,却是影响巨大的。

  然而历史上也同样有很多的贵族就是这样陨落的,屈突通家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

  李元吉跟屈突通交往并不多,但也被屈突通的忠义所折服。

  而屈突通的这种气节,也更是影响到了整个家族后代,李元吉对其的感觉也同样不差。

  只是距离太远,加上朝廷事务繁多,若不是这次在这里恰巧碰见,李元吉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想起这世上还有这么一号人来?

  “蒋国公之名你应当听过,你父亲前来洛州,便是接替了刚刚去世的蒋国公之职,短短几年,连蒋国公的后代都只能如此生活,现在,你还觉得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应得的吗?”李元吉指着屈突诠,对着段俨训诫道,“他是忠义之后,可如今也依旧要百倍的去努力,你的身份虽然比他还高,可你毕竟是半个外戚,倘若有一天,你父母都不在了,朕也不再了,你的那几个表弟不在乎你了,你又当如何?今日朕只告诉你六个字,你要牢牢的记住,行的端!做的正!”

  丢下一句话,李元吉便让宋忠去唤屈突诠过来,既然遇见了,就不能这么假装不知的混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