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最佳闲王 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

《唐朝最佳闲王》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

作者:末日游侠 字数:2725 书籍:唐朝最佳闲王

  人就是一个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怪物,心中的贪婪总是会不断的引诱着你。

  当你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就会立即为你标明另一个目标,让你继续去前行。

  有可能是大富大贵,也有可能是毁灭。

  与马周相比,自然是比不上的,整个大唐能跟马周相比的,可以说是一个也没有。

  没人能在这方面超越马周,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也有李元吉对其的信任程度,加上其自己的努力,三个原因汇聚在一起,有了现在这个结果。

  好在王玄策想的也比较开,自己是比不上马周,可还有很多比不上自己的。

  如今依旧埋头基层苦干,却毫无门路的小吏们多到海里去了,自己若是觉得不满,他们又该怎样?

  果不其然,王玄策猜测的并没有错。

  三省很快便下发了通告,将西域诸国推举皇帝为天可汗的消息公布于众。

  此时的王玄策于石牧二人也已离开火锅店,恰巧看到了这一幕。

  “哎,百姓终归只是百姓!”见看热闹的居多,真正当回事的反倒没几个人,王玄策不由得失望道。

  有全民教育不足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甚至往大了说,可以说是百姓国家荣誉感并不是特别的强烈。

  “那些与百姓又有何关系?现如今百姓的心思也只剩下了怎么才能让自家生活的更好,像这些朝廷庙算什么的,他们也插不上嘴。”石牧瞅了眼公告,事实上就连他自己也没什么感触,倒是有一点,选择监视台外的人,或许有可能要被派往西域,但那都是将来的事情。

  “非也,民事即国事,国事亦民事……”

  ……

  “陛下极其重视商业,不仅大力推广商业,更是也亲自投入进去,为此,甚至特意成立了皇家商业集团,而皇室的所有开销,也将从皇家集团内支出,自此,国库的钱,仅仅只能用于国事。虽然将其分开未必是好事,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什么坏处!”太平坊,在中午营业过后,火锅店便暂停营业,全力准备晚上的宴席。

  没有想象中的豪华套餐,只是火锅店内最常见的,也是最好吃的一些食材。

  李元吉没有出面,这种场面也用不着他亲自出面,但房玄龄还是来了,事实上,便是让礼部尚书唐俭出面,就算是给足这些人面子了。

  “商路!陛下最重视的便是商路。”房玄龄再次重点提醒道,说是设宴,其实也可以看作是私下里的一些交代,告诉他们什么心思可以动,什么心思不能动。

  “陛下派许靖西进,便是为了重开丝绸之路,而玉门关的兵力,原本也仅仅只是正常的换防,但却未曾想到,这一路上竟是如此的不顺畅,不得已之下,这才出兵营救,但却未曾想到伊吾,高昌二国竟如此不堪,如此,也只好顺手收拾掉他们。”有些显摆,但也可以看作是武力威胁,停顿了下继续道:

  “今大局已定,接下来诸位可在长安自由行走,或是前往洛州等地,好好的打听一下,你们那里有什么是大唐需要的,又有什么是大唐有的,而你们缺少的。只要重开丝绸之路,诸位大可放心,物资,钱,你们都不会缺。”

  唐朝想重开丝绸之路的想法可谓是人尽皆知,许靖所率领的商队就是个预示,而这趟来长安,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老实说,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对于这些西域小国而言,远比大唐更为重要。

  西域本身是以沙漠戈壁为主,很多东西都是急缺的,若是多国可以互补,那倒还好,但是很可惜,那里大多数国家缺少的东西,基本上都一样,虽然特色各自不一。

  重开丝绸之路,意味着之前因为某些原因断掉的商路,现在可以恢复了。

  大量的商品,可以进入本国,而他们紧缺的东西,也不会再缺少。

  从一个执政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双赢的事情,当然,作为执政者,在双赢的同时,他们还能借此获取大量的利益。

  这才是最重要的,以前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机会。

  “房相,小臣有个问题。”阿布阿杜适时的站出来提问道。

  “请讲!”房玄龄微微一笑,做出一副请的姿态,不得不说,有个自己人在对面,其实也挺好的,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虽然有些没什么成就感。

  “路程越远,商品成本就越高,排除人工车马成本,单单只是过境税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此一来,西域诸国的货物来到大唐,价格必然奇高无比,此必会影响货物的销量,相反也是一样,价格高昂,贵到百姓买不起,那么之前的努力,也都将是徒劳的,毫无收获可言。”远不远,高不高,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阿布阿杜也不想去掺和这些,但没办法,这是李元吉亲自吩咐的,自己不得不配合着房玄龄唱这么一出双簧。

  “很简单!”房玄龄微微一笑,继续道:“大唐会在各国设置海关,所出商队,离开之前,必须要到海关进行检查报备,然后由海关开具相关文书,凡是持有海关文书的,途中各处皆不收取任何税费,到了目的地之后,拿着海关文书与货物,到长安的海关接受检查,若是货物对等,则缴纳一次税费即可自由贩卖,若是数目不对,老夫估计诸位也不会这么做的。”

  唐朝有过境税,不仅是唐朝,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税目。

  即不管你的目的地是不是这座城,只要入了城,就要在城门处缴纳税费才可以。

  而有些商队为了避免巨额的税费,往往会选择不进城,但不进城的话,安全却又没法得到保证。

  高额的过境税,导致了唐朝的商业很少会出现跨区域经营的情况,商业不流通,资本不流通,问题自然也就很明显。

  为了使国内的商业可以迅速的发展起来,这套办法最早是被打算用于国内的。

  但却又不是一模一样,比如说国内的方案中,就没有海关这一步,其流程也很简单。

  即出城由城门卫盘查数目,开具文书,到另一座城池的时候,入城检查,若货物减少,则需拿出交税证明,拿不出来,则三倍罚款。

  出城的时候若货物与进城时一样,则不用缴纳税款,若少,则需在出城时缴纳税费。

  即少货纳税,不少不纳。

  至于商队在城中私自交易货物,文书上货物数量,名目,目的地可是写的清清楚楚的,没有文书,是进不了城的,货物对不上,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这一套流程虽然耽误了一些事,但却实打实的减少了货物远途运输的成本,可以使物价最大化的降低。

  “万一途中货物被抢怎么办?”有人问了句,似乎是在试图寻找一些漏洞。

  “货物被抢,就近寻找海关报备,海关则会通知驻军进行搜查,任何胆敢对商队下手的势力,大唐都会让他们为此而感到后悔。”房玄龄微微一笑,语气却极为不善道。

  六万驻军是干啥的?控制你们的同时,还能将你们卡的死死的,不然平白无故派六万驻军去那里给你们看家护院呢?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老夫奉劝诸位一句,莫要因小失大,这长久的利益,与一时的利益,孰轻孰重,诸位应该能看的明白。”房玄龄继续提醒着。

  唐人太精于算计,以至于这帮人仅有的一些想法也只能胎死腹中,根本没机会实施。

  “那货物……”

  有人不甘心的问着。

  “货物交给谁,你们自己决定,是否亲民,也由你们自己决定,大唐的原则是货物的价格不能超过成本的五倍,但一些特殊的商品,是可以特殊定价的。”想让人出力,就必须要给点甜头。

  这么大一块蛋糕,仅凭在场的这些人是吞不下的,但既然来了这一趟,就必然有他们的好处。

  好处先紧着你们来,但你们的认清楚自己的能力,若是能力不足,最好还是拿的适当就好,万一搞的最后收不了场,后果你们自己想吧。

  事实上西域诸国会怎么去分配这些利益,房玄龄一点也不在乎,没有任何在乎的理由。

  之所以这么上心,还是因为此事对大唐的好处太大。

  要发展,就要有钱,国家有钱还不行,百姓也得有钱,百姓有了钱,商业自然就会发展,商业发展了,国家也就发展了,一整套循环的绿色生态便会最终形成。

  西域一个国家是不大,但几十个国家联合起来,也是股不小的势力。

  加上远途商业的利益,绝不是你从洛州到长安跑几趟就能相比的。

  广开商路,意味着大唐将会增加无数个就业岗位,有了工作,就有了钱,虽然也不知道李元吉是怎么搞明白这一套的,反正房玄龄是被说服了,并且深深的坚信不疑。

  当然,暗示是不行的,还是那句话,要想让人出力,就必须要给个定心丸,这是早就商议好的结果。

  房玄龄悠悠然道:“诸位放心,你们的利益,大唐会保护的,但超出你们能力范围之外的,大唐可就无能为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