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最佳闲王 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

《唐朝最佳闲王》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

作者:末日游侠 字数:2737 书籍:唐朝最佳闲王

  打内心里来说,房玄龄是拒绝的。

  自己并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发表太多的建议,更何况是当下这个时局并不清楚的时候。

  而且经过半年多的接触,房玄龄也有绝对的理由相信,李元吉实际上已经有了主意。

  或许这就是帝王的通病,是他们操控手下的手段。

  明明有了想法,却还是要借你的嘴说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你拉下水。

  如果你顺势下水,那么皆大欢喜,你做到了不得罪皇帝,皇帝也对你表示欣赏,同时要对付的目标也有了要报复的对象。

  如果你一根筋,死活不肯下水,那么对不起,皇帝一定会找个机会让你卷铺盖滚蛋。

  这样的人,对于皇帝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只可惜身处于这片泥潭之中,现在想要退出已是不可能的了。

  所有内阁成员当中,只有房玄龄与李元吉走的最近,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李元吉的器重,以及自心的不甘。

  可没有想到的是,李元吉竟然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套路,将自己给套了进来。

  现在,房玄龄倒是有些羡慕程知节那老匹夫了,硬生生的给自己找了个麻烦,然后待在家里什么心也不用操,还不得罪人。

  “臣,附议!”犹豫了许久,房玄龄最终也只是说出了附议这两个字。

  李元吉稍稍有些失望,自己要的并不是附议。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就是不说,不想去得罪这些人。

  罢了!罢了!不说,不代表你们可以不做。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副诡异的笑容。

  房玄龄等人心中一惊,连呼坏事。

  李元吉露出这个表情的时候,可从来都没什么好事的。

  “短短数月之内,北上的学子竟惨死一百余人,那些放贷者更是肆无忌惮,毫不将朝廷律法放在心中,然国不可无法,家不可无规,朕不能任由他们如此胡闹,否则的话,其他地方纷纷效仿,朕还如何去治理这天下?”李元吉旁若无事的说着。

  瞅了眼下面人的反应,继续道:“朕即受命于天,就要替那些惨死的学子讨回个公道,无论这件事情的背后是谁,朕都要他付出更重的代价。”

  李元吉摆出一副为惨死学子讨回公道的架势,这一招,低下没人敢拦,不仅他们不敢,就是全天下也不敢拦。

  虽然那些学子的确有可恶之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罪不至死。

  但话又说回来,李元吉想借着这件事情借题发挥,那也只能怪那帮人倒霉了,谁让他们没事找事,还正好被李元吉给盯上了呢?

  “拟旨,此案交由三司负责,命程知节亲率朕的一千禁卫,持节护送三司前往镇州处置此事,所有参与者,严惩不贷!”李元吉张嘴那么一扒拉,一大票子人便被划拉了进来。

  三司,即大理寺,御史台,刑部,通常负责的为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中丞,级别分别为正三品,从三品,正五品上,由大理寺卿亲自负责审理,其他二司辅佐。

  三司审案,又称为三司推事,一般只有出现重大案件的时候,才会启用这样的审案规模。

  而袭成隋制,这样的规模,多为出现造反或审问重要人物的时候才会使用。

  而此次李元吉将这套模式搬了出来,不仅如此,还将闲赋在家的程知节也重新招了回来。

  亲率一千禁卫,持节护送三司北上。

  其意思还不明显吗?

  这就是要告诉其他人,这事是皇帝亲自督办的,你们谁想作死就趁早的来吧。

  禁卫抓人,三司审问,一旦罪名确定,立即押往长安,等候皇帝的签署,然后便可执行死刑。

  这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审判制度,也是后来的三司会审的最初模型。

  ……

  “若无罪,朕不会滥杀一人!”一个稍稍暖和些的小屋内,李元吉将尉迟敬德招了进宫。

  这半年以来,程知节很老实,真的就是待在家里寸步不离,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

  即使半年期满以后,尉迟敬德也不肯出来,又继续在家里美滋滋的过了几个月的时间。

  若不是这次自己相召,怕是还不肯离开家中。

  “不要再拒绝了,你那点套路朕心里明白着呢,上次你让朕颜面落地,朕都还没找你算账呢!”眼瞅着程知节要拒绝,李元吉连忙开口道。

  “闲散了大半年的时间,臣是真的喜欢上这种生活了,您可以派敬德去啊,他脸黑腰粗的,到了那里一定无人敢反抗。”饶是李元吉已经提前说出了话,程知节还是委婉的拒绝了。

  李元吉很想让他滚蛋,一辈子待在家里不准出门,看他能忍到什么时候?

  甚至险些说出来。

  但仔细一想,这样岂不是太便宜这货了?脑筋不禁一转,继续道:“这趟你去,只要结果能让朕满意,回来后朕便如了你的意!”

  程知节努了努嘴,李元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也的确不能再拒绝了。

  以往是有些情面在里面,可情面也不能一个劲儿的挥霍。

  况且上次那事,也基本把以往的情面挥霍的差不多了,再拒绝的话,恐怕不是自保,而是自寻死路了。

  就此脱离朝廷,那是不可能的,李元吉不会同意,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离开。

  心中暗叹了口气,刚才做完恶人大半年,这转眼又要做一回恶人了。

  自己好像就跟恶人这两个字离不开关系了。

  “那咱可说好了,这次回来之后,我在朝廷里担任个闲职,就是那种什么心也不用操,每天打个卡上班,喝茶聊天等下班的那种。”

  “朝廷可不养闲人!记得带着你家二小子。”李元吉没好气的说了句。

  程知节走了,笑中带着一丝苦涩,似是有说不出的苦衷。

  狗屁的苦衷,这货摆明了就是想明哲保身,能够让武则天都没有下手对付的家伙,又岂会是什么省油的灯?

  作为唯一一个善始善终的唐朝大将,程知节内在的智慧,可是比表现出来的高了不止一个等级的。

  智商不低的程知节,自然不难看出自己的意图。

  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敢放水的话,后果可就不是他能承受的了。

  相反,若是能完美的完成这次的事情,所得到的的好处,也绝非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利益与危险并存,程知节知道该怎么去抉择。

  ……

  “完了……完了……”郑家嫡子郑奇满脸焦急的回到家中,甚至顾不上手中没有完成的事情。

  “何事如此慌张?”郑善果皱了皱眉,今日因身体不适,所以便没有去衙门,瞅着自己三子如此慌张的回来,毫无世家嫡子的模样,不由得有些生气。

  “父亲,朝廷要对咱们动手了。”郑奇可做不到老爷子那般淡定,急忙的说着。

  “什么?”郑善果一惊,连忙站了起来,淡定什么的都是假的,假的……

  “是镇北,镇北那边出事了。”

  “镇北能出什么事?”郑善果愣了下,世家有世家的尊严,就算是做一些坏事,表面上也会掩饰一下,而若不是大的问题,皇上又怎么可能直接撕破脸面?况且,镇北的事又不是自己一家的事情,难道要向除了王家以外的所有世家开战吗?

  “确切的说,咱们是被那帮蠢货给连累了。镇北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外面都传言今日皇上就镇北的事情特意召开了内阁会议,据说是死了一百多个学子,皇上龙颜大怒,以下令三司推事,程知节亲率一千禁卫北上镇州处理此事,所有参与之人,皆要重罚。”郑奇将在外面听到的一些风声说了出来,具体的细节并不知道,但大体是不会有错的。

  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隐瞒,内阁会议结束之后,很快便传遍了整座长安城。

  有欢呼的,也有皱眉的,各种各样的反应,反正除了当事人,大家都是本着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在评论这件事情。

  “死了一百多人?”郑善果也大吃一惊。

  一百多人,这可不是小事。

  如果是普通人,如果在别的地方,如果因为别的原因,那还稍微好一些。

  可镇北是什么地方?皇上起家的地方,自然不能容忍这么乱。

  可好端端的镇北,为何会死了一百多学子呢?

  阴谋?

  不太像,李元吉怕是也不敢这么做,万一走漏了风声,对皇帝的声望打击还是很大的。

  “快去查一查,看镇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饶是见惯了大世面的郑善果,此刻也是坐不住了。

  异样的科举,短时间内断送了世家培养嫡系的渠道,而世家赖以生存的政治施压,也随着朝廷的精简人员而断去了手脚,精简人员,裁掉的就是以世家为主的势力。

  而李元吉又手握天下军权,齐军的威名依旧在大唐荡漾着,借助大旱疯狂的收敛着民间的爱戴,饶是几大世家联起手来,现在也无法跟李元吉掰手腕。

  半年不到的功夫,世家的手脚便被李元吉给硬生生的砍掉了,若是这次再给他留下什么把柄,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可恶,这才刚刚起步,就被他给发现了么?……”懊恼的郑善果,郁闷的嘟囔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