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 第一百五十二章 舌战百官(二)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舌战百官(二)

作者:张围 字数:1713 书籍:大唐贞观一书生

  林珩在山中探查铜矿时,智陵已率队从晋阳出发,日夜兼程,距离边城越来越近。

  车队携带大量金玉绸帛,风声意外传出,不免引来觊觎窥伺。所幸有数百甲士奴仆护卫,一路上有惊无险。

  然而,距离边城仅一步之遥,队伍却遇上了麻烦。

  “你说什么?”

  “回郎君,桥断船沉,船夫不知去向,岸边尚有血痕。”

  天空飘落细雨,阴云不散。灰蒙蒙的雨雾阻隔视线,迫使队伍行速减慢。

  眼看超过预定时间,智陵本就心急,不料护卫来报,停靠在河边的船只尽被凿沉,船夫不见踪影,仅有的一座绳桥也被砍断。没有水性过人的船夫和奴隶,一时半刻难以过河。

  智陵惊怒交加,不顾雨水连绵,推开车门跳下车辕。

  青色锦袍被水打湿,犀皮靴沾染污泥,长袍下摆溅上泥水,他却顾不得许多,手按佩剑令护卫带路。

  “备马,我亲自去!”

  河水滔滔,一望无际。

  翻滚的黄龙奔腾咆哮,水声震耳欲聋。

  连续多日大雨,水位急速上升,两岸泥土大块剥落,在河中颠簸,载浮载沉。这样的水势,最胆壮的奴隶也不敢泅渡。

  “无法给边城送信?”

  智陵握紧缰绳,意图控制战马。奈何战马受到惊吓,不断嘶鸣踏步,进而挣扎着后退,根本拉不住。

  出于无奈,智陵唯有翻身落地,徒步走近河道。

  “郎君小心。河岸泥土不牢,随时可能断裂塌陷,不要靠得太近。”护卫提醒道。

  智陵停下脚步,眺望呼啸而去的长河,眼望涡流险湾,惊涛拍岸,面色沉凝,眉心越皱越紧。

  “鹿巳。”

  “仆在。”

  一名身材中等的护卫出列。

  他样貌平凡,在队伍中看似寻常,极容易被忽略,泯然众人。

  “你速回晋阳禀报我父,城内定然混入了探子。”智陵声音低沉,看向残存的几片舢板,目光凶狠。

  他从晋

  阳出发,一路快马加鞭,却还是遭了算计。

  十年前一场大战,智氏实力大损退居晋阳,国君仍不放过,暗中咄咄逼人。有狐氏算什么,不过一走犬,没有国君驱使庇护,早被碾成齑粉,如何有今日的张扬,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你见到父亲后禀我言,城内府中必须严查,宁错杀不可放过。公子归国,肃州必定风起云涌,智氏退无可退,再不能躲!”

  “诺!”

  鹿巳跪地领命,牵出一匹战马,飞身上马疾驰离去。

  战马驰出不远,变故陡生。

  破风声从两侧袭来,黑色箭雨铺天盖地,堪比黑云压顶,笼罩智陵一行人。

  “保护郎君!”

  护卫迅速围拢,将智陵保护在中心。

  圆形盾牌挂在臂上,同一时间挺起,边缘相叠,默契地护在头顶,抵挡飞来的箭矢。

  鹿巳遭遇夹击。他孤身一人面对冲上来的刺客,敏捷地弯腰挂在马背,利用马身掩护,竟然在倒悬的状态下张弓,射穿了袭击者的喉咙。

  “鹿巳,速走!”

  智陵的声音传来,鹿巳毫不迟疑,摆脱刺客追袭,反握匕首刺伤马臀。战马吃痛发狂,撞开拦路的刺客,踏碎一人腿骨,撒开四蹄飞奔而去。

  鹿巳走脱,刺客心知援兵将至,更加不敢耽搁。

  见箭雨无效,领队之人曲起手指打出呼啸,尖锐的哨音在风中回荡,纠缠控弦声,异常尖利刺耳。

  “速战速决!”

  他们的任务是破坏绳桥凿穿船只,拖延公子珩同智氏在边城相会。

  事情妥当,一行人本该离去。奈何首领立功心切,见智陵脱离大部队,仅带十余人出现在河边,认为是天赐良机,临时改变计划,率手下埋伏起来,骤然发动袭击。

  三十对十五,智陵和护卫陷入包围,分明处于劣势。

  “杀,取其头!”

  首领兴奋异常,在奔跑中挥舞石斧,包裹在头上的麻布脱落,竟然是髡头。

  “犬戎!”

  />

  “犬戎,野兽耳。”智陵没有持盾,拔出腰佩长剑,剑光照入眼底,“闻有狐氏自甘下贱,同犬戎为伍,不配为晋人。”

  首领被气得哇哇大叫,怒吼着冲向智陵,试图撞开护卫的盾阵。

  “我乃智氏子,祖训杀胡。”

  “让开!”

  智陵长剑横胸,见护卫被犬戎首领撞飞,不闪不避,迎险而上。

  犬戎首领身材高大,比智陵足足高出一头,赫然是一名巨人。双手握紧巨斧劈下,神情扭曲,目光残佞,誓要将目标劈成两半。

  巨斧落到一半,胸口突然一凉。

  剧痛接踵而至。

  犬戎首领僵在中途,低下头,只看到留在心口的剑柄,上面握着一只白皙修长的手。

  这只手能烹茶挥墨,亦能仗剑持矛,顷刻取走人的性命。

  剑身贯穿犬戎首领胸膛,从他背后透出。智陵没有收手,而是迅速翻转手腕,硬生生在对方身上开出一个豁口。

  “野兽胆敢踏入晋国土地,当杀!”

  智陵后退收剑,一脚踹在犬戎首领膝上。

  后者身受重创,鲜血涌出伤口,当场踉跄跪倒,趴向地面,犹如山石垮塌。

  “首领死了!”

  犬戎首领倒地,袭击者群龙无首,瞬间失去战意。所有人都想着逃命,俨然是一群乌合之众。

  “杀光,一个不留。”

  甩掉剑上血痕,智陵当场下达命令。

  护卫领命分散开,两人一组,追杀逃跑的犬戎。

  一名犬戎慌不择路,被追到河岸旁。前后皆是死路,他不敢迎战,唯有丢掉武器跪地求饶。

  “饶命!”

  护卫不假思索,一矛扎穿了他的脖子,没有丝毫怜悯。

  血光飞溅,犬戎捂着伤口睁大双眼,正对护卫充满恨意的目光。

  晋国北临荒漠,常年同犬戎各部作战。

  智氏掌晋国下军,族中儿郎年少即上战场,女郎亦能开弓击剑护卫疆土。

  晋国三军中,下军同犬戎交战最多,军

  中氏族最不齿有狐氏行径,不屑与之同朝为伍。

  遇见智氏私兵,犬戎没有偷生可能,连保留全尸都是奢望。

  最后两名袭击者被逼至水边,求生无望,瑟缩着后退。不料脚下土地塌陷,两人一同落入水中,眨眼被水浪卷走。

  战斗结束后,护卫清点人数,割掉死去犬戎的耳朵,将尸体丢进河里。

  就在这时,鹿巳去而复返,一队甲士跟在他身后。见到智陵,甲长翻身下马,禀报有贼寇袭击营地,当场被击杀,无一人走脱。

  “查过四肢后背,没有烙印图腾,不是奴隶也非私兵。”甲士说道。

  “有狐氏惯用的伎俩。”智陵冷笑一声,收剑还鞘,“数年前吃过一次教训,他们学聪明了。没有证据,国君偏袒,告到朝中也能抵赖。”

  “郎君,对岸有人。”鹿巳开口道。

  智陵回身望向对岸,就见数名吏目打扮的人在挥舞藤牌,身边还跟着全副武装的城卒。

  “鹿巳,你即刻返回晋阳,见到父亲,禀我先前之言。”

  “诺。”

  鹿巳没有耽搁,再次上马,执行智陵的命令。

  战马驰走时,对岸已行来小船。船在浪中颠簸,犹如一片枯叶,似随时将要倾覆,却平安穿过河道,始终有惊无险。

  船上吏目是陶荣族人,见到重伤逃回城的船夫,立即带人到出事地点巡查,碰巧遇见智陵一行。

  “是犬戎所为。”

  双方亮明身份,吏目得知船沉桥断,痛斥贼人行径。随即话锋一转:“郎君放心,仆已命人回城,匠人到来即可架桥。”

  “架桥?”

  “备妥木板绳索和扣爪飞钩,再加几艘木船,当日能成。”

  吏目胸有成竹,不像是在狂言。

  智陵心生好奇,派人回营地送信,亲自观看架桥过程。

  匠人和奴隶冒雨赶来,在吏目的安排下有条不紊连起索道,凌空铺设一座悬桥。

  匠人们的工具引起智陵注意。

  无需他开口询问,吏目主动为他解惑:“计出县府,陶主簿命人铸造。”

  > 匠人速度固然快,奈何工程量委实不小。待到悬桥完工,已近日暮时分。

  夕阳西下,云销雨霁,绯红漫天。

  凉风迎面袭来,水波渐平,不复见白日里的狂暴汹涌。

  甲士护卫马车聚集到河岸旁,智陵正考虑分批过河,忽见河对岸行来一支队伍,队伍中有一辆黑色马车,追随两侧的骑士背负双矛,分明是智氏私兵。

  “郎君,是公子驾临。”狼甲和智陵同行,望见熟悉的马车,立即开口说道。

  无需他出声,智陵也能猜出来人身份。

  他当即整理衣冠,确认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才率心腹登上悬桥,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对岸。

  狼甲二人同行。

  其余人员和车辆留在对岸,等待进一步命令。

  智陵快步走下桥,踏上河岸。车厢门同时打开,林珩弯腰走出车厢。

  两人年少相识,一别经年。

  九载岁月,稚子长成少年,少年亦成青年。身形虽有变化,五官轮廓依旧熟悉。

  “拜见公子。”智陵正身行礼,俊俏文雅,如一杆修竹。

  林珩亲自扶起他,笑道:“去国九载,兄长,我回来了。”

  他平安离开上京,活着回到晋国。

  肃州不会再歌舞升平,注定有人将寝食难安,如坐针毡。

  智陵抬起头,对上林珩双目,当即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两人对视一笑,多年未见的陌生感迅速消退,只余久别重逢的喜悦。暖意和默契充盈在胸口,缓慢沉淀,良久不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