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要当星一代 第61章 综艺节目

《我要当星一代》第61章 综艺节目

作者:海上中华鲟 字数:1825 书籍:我要当星一代

  外国语学校的位置太好了,附近有医院、地铁、高架桥和万达等商业圈,二手房也得要一万四千多往上,如此算下来,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至少得一百七十万块钱。

  还得买两个车位,又得要二三十万。

  这么大的数目姜宁不敢擅自做主,果断电话给朱三元,接到电话时他刚结束拍摄:“买,还有啥犹豫的,我不是给你了四百多万么,这才花了一半你怕啥?”

  在给朱翊钧办过转学手续后,姜宁拿着二十万择校费、两万走读费的收条,有气无力坐进了车里。

  每年都得二十二万,这个钱如果实在拿不出来,也就不想了;有这个条件,一分都不能省!

  又和房管局的转业干部联系,经他的手联系上另外一个中介,带着姜宁连续看了好几套房子。

  最短的是三年前的120平米户型,小区物业在绿化和服务各方面都比较好,姜宁把房间里拍成视频都发给了朱三元。

  他也觉得,这个年限最近、四室两厅的布局最合理,朝向向阳,八楼的楼层也可以。

  朱三元在视频里越看越奇怪,忍不住问中介:“房子这么好,那房主为什么要卖呢?”

  中介笑着说房主一家都要移民去美丽国,市里的房子没有留的必要,空在那不是更可惜,他们在农村老家也有房子,市里这套就不要了卖掉。

  如果朱三元愿意把房子连带一个车位买下来的话,中介能给到一百九十万的价格,而且家具电器全都奉送。

  这样算的话还是很划算的,他让姜宁把家具拍的仔细一些,能看出来都是高档货,电器更是新的很,于是交代老婆,老房子那边只带三人的衣物还有一些不能扔的物件,其他全都不管了,直接拎包入住。

  结束拍摄后朱三元回家,也回的是靠近外国语学校的新家,这一片他来过,绕着转了一大圈,小区叫做普罗旺世,六期算是中档小区,比前些年的一期和二期要强得多。

  “那边是别墅区,买不起的,最少一千五百万起步,也是二手,”刘宇开车带着他,从别墅区那边慢慢转过去,朱三元羡慕地开口道,“十年前的别墅,现在还能卖一两千万。”

  谁不羡慕啊,刘宇从未想过自己能住进这样的大house,也就看一看,很快就转到了六期门口,朱三元歉意地让他开车回去注意些,指指后备箱里有送他的洋酒,就打开微信找楼号。

  “1号楼8楼?”楼层倒是挺吉利的,朱三元进了电梯上楼后,很快找到了楼号,让姜宁开门。

  “父王,你可算回来了,”开门的是朱翊钧,比之前瘦了十来斤,“从梁溪给我带特产了没?”

  “带了,就知道吃,拿去,”朱三元很开心这小子换了新学校,没几个月就能瘦下来,脸色也愈发红润。

  姜宁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给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参观下咱们的新房子吧?”

  华夏人对房子的执著就像对土地的执著,永远是房少人多,朱三元也不例外,里里外外都转了一遍,是比以前的老家属院排场。

  卫生间都大了三分之二,主卧里还有个单独的小卫生间和小衣帽间。

  两个卧室之间就是他的新书房,十来平米大小,外面有个小阳台,有套树根造型的咖啡座椅,是前任房主留下的。

  他的私人书籍全部都被搬过来了,规规整整地放着。

  再回想起老家属院里那七十平米的破房子,书房还占用了一间侧卧,厨房是把阳台用铝合金窗户彻底封闭起来围成的。

  鸟枪换炮啊!

  姜宁难得地下厨做了三盘硬菜一盘素菜和一盆汤,她会做就是往常没时间,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朱三元觉得这半年累点还是值得的,这就是挣钱的意义啊。

  他跟娘俩说了些片场的八卦,还有拍片的收入,一集三万共七十集,除去税和给公司的,自己得了差不多九十万。

  也就自己咖位低,所以赚的少,换做公司那个花夜天,除去分成,他还能净赚过千万。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朱三元白天上课下午培训,晚上坐在小阳台上看星星,四五月份又开始热了起来。

  赵婧婧带来一个综艺的项目,是罕见的男女对唱,朱三元对此起了兴趣。

  之江卫视与斗音合作搞了个跨屏互动娱乐综艺,叫做《我为歌赞》,集结了实力歌手和新世代音乐人,每期分为热歌对新歌的形式对决,各三组;由百赞团现场点赞与互评,最后胜利的歌曲,会被百赞团联合推广。

  看起来很时尚,可真的没听过这个综艺名。

  这一期是有个叫魏玲的老歌手分到了一首热歌,需要进行二次改编,但以她的音域音色,实在与歌曲不太相符,所以她透过昊天来请求帮忙。

  都是公司的歌手,也没什么不能帮的,朱三元对她还算熟悉,是个出道十来年的流行歌手,奇葩的是,她的歌大多都成了广场舞神曲。

  节奏鲜明轻快,朗朗上口,只要把她的歌在一群老太太们面前放出来,就没有老太太们不能跳的!

  所谓的热歌是一首热度很高但很颓丧的民谣,原版也是个女生演唱,给人一种要死没埋的丧的情绪,很符合歌名《海底》,把它二次改编的适合比赛,就很麻烦。

  魏玲以及团队亲自尝试过,因为没办法了才委托公司找到朱三元,想看他有没有办法进行改编,最好以两人对唱的形式,这样魏玲和他都能扬长避短。

  朱三元抓了抓头皮,改编当然没有问题,要男女对唱……

  他又不是曾毅,对歌词没要求的,俩字“哦也”就够了,这么多词会很累啊!得加钱。

  这首歌的曲谱不难,朱三元把原版听了无数遍,都快吐了才将合唱版本的谱给改编出来,脑子里有旋律,要把旋律变成曲谱,再辅以各种乐器编曲就很不容易了。

  在公司的录音棚里花了三天,编曲后的伴奏也给做完,朱三元让赵婧婧把魏玲请来,对唱要的就是个默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