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蝶侠 第四十一章中秋节(上)

《蝶侠》第四十一章中秋节(上)

作者:夜半虫鸣 字数:3646 书籍:蝶侠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按我国古代历法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而十五又是仲秋之中,因此叫‘中秋’。

  对于中秋之节,在我国古代就开始,最早起源于中秋节祭月。《礼记》中记载着‘秋暮夕月’的说法,就是祭拜月神。早在周代,到了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魏晋之时,民间开始流传赏月之风,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才流行开来,成为一种习俗。

  中秋节正式成为国家节日,是唐代的皇帝,唐玄宗游玩月宫而来。而次流传下来一曲《霓裳羽衣曲》,月宫被称为广寒宫。从此中秋节,便开始赏月,赏月之余,品尝月饼渐渐变成一种民族习俗。

  中秋节有文献记载在周代,正是流传下来是唐代,经历唐、宋、元、明、清,最后来到现在的新中国。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一定要好好的发扬光大。

  当然这可是国内人民,非常看重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准备,上海这座城市,中国的风向标,更要重视这样的节日,每年的中秋节,都会举办多种隆重的活动。然而今年却有些不同,在这一天,日本的皇室明孝天皇,来到上海,参观上海吗?

  由于这条新闻提前爆料出去,所有的市民都知道。城市的布防不得不早些开始,在一个星期前,路道的变更,车辆行驶的安检,各个热闹区的警力也加强了。这是警察需要考虑的事情,与市民关系不大。

  城市中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这样的新闻还在不停地讨论。然而中秋节将近,我们要开始准备过传统节日。城市也开始被打扮起来,所有马路两旁的路灯到了晚上都会被熄灭,取而代之是,挂在路灯上的红灯笼。红色的灯笼上面,映射着中秋两个字,更有无所的蔬果稻麦的图案,象征丰收之意。大街小巷都飘荡着,写着中秋节、团圆节的彩旗。不断的提醒着一直忙碌着工作和挣钱的人们,适当的该停下来,和家人一起,团圆在一起,吃个月饼,赏赏月,开开心心的过上几天。

  国家也为工人着想,中秋节三天假期,虽然不长,却也够一家人团聚的。我们都过得太匆忙,难得有停下来的时间,好好陪在家人身边,欣赏一下周边的事物。不能总是在奔波,我们还是要停下来,留心身边的一切美好的风景。

  张永正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明天就是中秋节。一个人在上海,虽然有很好几个铁哥们,还有一些同事。可是那些都算不上亲情,只能一个人过。远在山林深处的母亲,你还好,中秋节我不能回去陪你,这座城市需要我,中秋节这个夜晚需要我来守护。

  八月十五这天早上的太阳还是和以前一样升起,但对于上海今天可不一样,不光要准备中秋节的各种拜月祭奠,还有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一大早浦东国际机场就被警察包围,各个出口进口全部被封死,机场临时停运两个小时。所有的飞机都被推迟,当然晚点对于国内的飞机很常见,但是这次是政府强制的要求。

  机场在强制下被管辖,可是中华人民对日本心中愤怒,没法管制,更没法控制。原本今天放假,所有的人应该陪在家人或者爱人身边,一起过团圆的时间。可是今天大部分的市民全部聚集到国际机场的广场内,尤其是接机大厅内,挤满了人名群众。手中全部举着牌子和标语。‘日本鬼子!滚!’‘上海不欢迎你’‘中国更不欢迎你’这些都是比较客气的标语,更有一些极端的,画着一些骷髅头,写着死亡,更标着突然袭击的标语。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岂是这些标语就能表达的,如果不是有人民警察拦着。我敢保证,今天的日本皇室明孝天皇,绝对有来无回,必须死在这里。

  早上九点钟,一架飞机从上空落下,快速降落在机场跑道上。日本皇室明孝天皇踏出机舱,李光民李市长、赵常事赵市委书记,两人带头欢迎。迎接过程短暂的很,不能太久。

  大批群众看到明孝天皇出来后,一片哗然,跟着各种辱骂声。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些日本人听不懂汉语,不能领略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然分分钟,把这几个日本骂的七窍流血。

  明孝在被保护下,走出机场,短短的路程,差点被人民群众冲进来。突然一个啤酒瓶扔出来,对着明孝砸来,跟着各种废弃物飞过来。这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人友好的表示,不会给你们任何一丝好脸色看。

  明孝在警察的保护下,抱头窜进车内,很快车开走。

  明孝的离开,机场很快恢复正常工作,聚在这里的上海市民,在警察的疏散下,渐渐开始离开。要攻击的人都跑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待在这,毕竟今天是个好节日,我都要回家团圆。

  整个一天明孝没有敢露头,原本打算的出访,要在世纪大道还有外滩上,看看上海的发展和风光,全部被取消,根本没办法实行。绝对会被上海市民,发动冲撞,然后发难,出去容易,想要毫发无伤的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太阳下山,一轮明月升起,这个中秋的月亮依然很亮很圆,不过却透着丝丝的寒气。月亮升起的那一刻,千家灯火都熄灭,房间内点上灯笼,门口挂上灯笼,表达对月神的尊敬。街道上的路灯也熄灭了,都是红色的灯笼,映照着各种谷物,水果。整个城市被食物覆盖,我们向月亮祈求,来年的丰收,生活的平安。

  当然这个夜晚最隆重的活动要属拜月。整个上海有好多处拜月地方,但最大最有名气的拜月活动,当然是冲着东海的滴水湖上的拜月活动。

  滴水湖每年到了中秋节,就开始装扮起来,环绕湖一圈的木板路边山,全部挂上灯笼,这些灯笼全部是手工裁剪的,上面不再是谷物,而是各种花的样子,牡丹、水仙、莲花等,百花争艳。夜晚这里在灯笼的照亮下,变成花的海洋。最终要的还是那条登月桥,通体襄成了银色,由西岸向湖中心架起,这可是链接月亮的银桥。两边的灯笼,红红的,灯上的花朵不在各式各样,只要一种,宝相花。这是一种虔诚的祈祷和祝福。

  夜晚来了,月亮升起,青年男女开始在这里拥挤,大家都穿上的汉服,这是只有中秋节这天才穿上的衣服。民族的传统节日,就要有传统的气息。年轻的女孩,在半臂襦裙和半裸胸慢来罗群,就像天宫的仙子在湖边嬉戏,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男子不可以拜月,但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更何况最后还要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点亮花灯,写上祝福,一起放在湖面上。他们也穿着长长的袍衫,陪着佳人,等着拜月的开始。

  时间一点一点走进,一律古筝声打破夜晚的吵闹,让所有的声音安静下来。那曲每个拜月上都会弹奏的《霓裳羽衣曲》开始响起,婉转的古筝声,飘荡在湖面上,游走在人们的耳旁。接着磬、古、萧、笛、箜篌等乐器,单一敲打出声音,彼此交错,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美轮美奂。

  拜月仪式要开始,桥上的灯笼旋转起来,宝相花在湖面上,相互交应,宛如人影,伴着《霓裳羽衣曲》在翩翩起舞。桥头上,徐徐登上天宫的仙子。第一位缓缓呈现的女子,朝云近香髻,生动无比,满头的金叉,格外耀眼。一身朱红色的齐腰襦裙衣,就是夜空中的一点灯。

  此女移动莲步,宛如走向月宫的仙子,那身朱红的齐腰襦裙,是那么的美丽。薄如蝉沙的披帛,在风中飘荡,映衬着朱红的襦。大红色的群腰,系上长长的裙带。朱红色的帷裳,漏出朱红的长裙,上面印着朵朵宝相花。

  缓步走来,玉环轻敲之音,在舞曲中游荡。宫绦上两块朱红的玉佩,尾端红色的流苏,随着脚步,相碰的妙音,由远而近。

  后面的跟着一排仙子,也慢慢走到桥上。一排个九位仙子,列在两边。她们身上的汉服,没有一点红色。飘飘若仙,一身白衣。齐腰襦裙,洁白如月色,在水中倒影着。双手提着灯笼,跟着祭祀后面。

  曲子悠悠而清雅,莲步缓缓而高贵。现在热闹的人群,全部凝视祭祀的队伍。倒不如说,被这群仙女的美姿迷住。

  登月桥走完,后面的仙子停下来,那位满身朱红的仙子,继续迈开莲步,一步一个台阶,走上祭台。行拜月大礼。

  赞礼立在一旁,*的喊道:“三上香。”

  一位执事仙子走过来,抵上三只香。主祭接过后,在烛台上点燃,向月神鞠躬,最后将香插在香炉中,如此三次。

  赞礼:“三敬酒”

  执事仙子斟满酒樽,递给主祭,三敬酒。

  执事仙子递上祝文,主祭在舞曲中,赞美月亮,歌颂月亮。结束后,就祝文伴着月光纸,一起焚烧。

  现在开始拜月,“拜”主祭自立,双手加额,双膝缓缓的下跪,同时着地。双膝并紧,臀部落座在脚跟上。双手合掌贴在地面上,脑袋慢慢落下,额头最后贴在手掌上。

  “兴”主祭慢慢直起身来,手跟着齐眉。

  “拜”“兴”“平身”主祭直起身来,双手齐眉,双腿慢慢站起来。

  现在所有的仙子,将手中的灯笼放在地面上,执事仙子,赞礼也加上,都站立不动。

  “再拜——”所有的仙子一起行拜礼,“兴”“拜”“兴”“平身”

  拜月完毕,仙子们提起灯笼。主祭转过身来,面向岸边,轻声吟唱:“放花灯,我为你们祈祷。”

  听到主祭仙子的话,岸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开始活动起来,把他们准备好的花灯都拿出来。点燃花灯,轻轻放在湖面上。花灯随着水面的波浪,飘向远方。

  主祭仙子转向月亮,默默想月神祈祷,最后再行拜月之礼一次。

  至此赞礼唱道:“礼成。”

  主祭仙子走到祭台上的石桌边,拿起刀,将台上的贡品月饼,切分开来。这是祭祀的贡品,可不是谁都能吃到的。每年祭祀的贡品,当然都是给,为这座城市操劳的人。今天的贡品又会给谁呢?尤其是月饼,谁会第一个吃到。

  警车开道,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停下来,李市长和赵市委书记,两人从车中走下来。这是惯例,每年的中秋节,市长和市委书记都要到的。一方面需要他们宣读赞月词,更有重要的是,贡品的第一份月饼,是属于这两位为城市操劳的人。

  今天却又一位很不受欢迎的人,日本皇室明孝天皇,竟然也跟着来了。明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要让日本人参与。

  武警将所有准备抗议的群众,全部压下。挡出一条路来,李市长和赵书记,俩人领着明孝走向登月桥。后面跟着两个黑衣的保镖。

  在人民群众义愤的声音中,几人走到祭台上。李市长皮笑人不笑的说:“明孝阁下,这就是我们中秋节的拜月之礼。”

  明孝神色庄重的看去,环顾一周,然后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拜月仪式不行,汉服也没有和服好看,更有抄袭和服的样子。如果这话让下面的群众听到,一定冲上去,将这个大言不惭的狂徒,打的满地找牙。我们的汉服,我们的拜月仪式,有你们的影子,胡说八道,我们拜月的时候。你们日本人,还不知道在哪吃树皮呢。没有我们汉文化的流传,你们现在连通用的字都没有。

  李市长轻哼一声:“原来大和民族,在汉唐时期就独立发明文字和礼俗了?真是厉害,都不知道我们的汉文化,早在夏商周的时候就开始流传下来。也不知道那时候日本人,都在干什么?”

  一句话噎的明孝不知道该说什么?比文化历史悠久,日本算个屁。赵书记看气氛有些尴尬,立刻说:“今天的贡品不错,海棠月饼,上海的极品月饼。我们三人一人一块,为所有的人民带个好头。”

  主祭仙子,听到这话。端起贡品,慢慢呈上。右手上翻,月饼掉落在地上,手中却出现一把匕首,对着明孝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