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孔门学渣 第994章 解读季氏篇

《孔门学渣》第994章 解读季氏篇

作者:我说那个谁 字数:1689 书籍:孔门学渣

  第994章解读季氏篇

  卫灵公篇就这么搞定了,没有再回放。大概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围绕卫灵公而来的。或者说!都是围绕孔子离开卫灵公而来的内容。

  乐歌、曾参两人休息了片刻,又开始校正下一篇。“卫灵公”的下一篇是“季氏篇”。当然!季氏篇也是取前面的‘季氏’两字为名的。

  曾参把竹简拿起来看了看就放下了,然后就朝着乐歌乐伯伯看着。

  乐歌朝着曾参点了一下头,问道:“下一篇是什么呢?”

  “回乐伯伯的话!按照乐伯伯的说法,这篇应该叫‘季氏篇’。”曾参应道。

  “季氏篇?”

  “季氏篇!乐伯伯!”曾参点头应道。

  “季氏篇编排了哪些内容进去了呢?”乐歌问。

  曾参回答道:“季氏篇跟卫灵公篇是一脉相承而来的,都是一样地笔法。乐伯伯!以季氏开篇,然后围绕季氏而来的相关内容!”

  “那么?是哪些内容呢?”乐歌追问道。

  曾参迟疑了一下,回答道:“我们还是往下读吧!乐伯伯!不是考您,是不想误导您!只有这样!乐伯伯才能正确地指导我!”

  “嗯!好!”乐歌笑着点头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曾参谢道。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太长!太长!”乐歌打断道。

  “乐伯伯!”

  “解读一下吧!我记性不好!太长了就记不清了!”乐歌要求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然后解读道:“季氏将要讨伐鲁国的附属国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先生说:季氏将要攻打颛臾了。”

  “哦?”乐歌问:“冉有和子路此时应该都是在做官,做家臣吧?”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继续!”乐歌伸手示意道。

  曾参继续解读道:“先生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你先生反对!是吧!”

  “是!乐伯伯!”

  “继续!”

  “是!乐伯伯!”曾参继续解读道:“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他们两人能左右得了季氏的决定?”乐歌道。

  “是!乐伯伯!”

  “继续!”

  曾参继续解读道:“先生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你们这些辅助的臣子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这难道不是负责看守人的错吗?”

  “你先生埋怨起来了?”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埋怨他们有毛用?你先生他难道没有当过官?不知道做臣子的难处?”

  “是!乐伯伯!”曾参又应道。

  颛臾:音zhuān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继续!冉有或者子路是怎么解释的?”乐歌问。

  曾参解释道:“冉有说:现在的颛臾,早已经是我们的附属地了,而且离费邑也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冉有的意思?战争无法避免?”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继续!你先生是怎么说的?”

  曾参继续道:“先生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来讲,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均。不怕贫穷,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你先生什么意思?我没有听懂!他是在埋怨冉有和子路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对于此事,他们两人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乐歌道。

  曾参回答道:“先生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

  “行得通么?”乐歌问。

  “这个?”曾参顿了顿,解释道:“先生认为行得通!”

  “你先生提出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还有有可取之处的!”乐歌点头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曾参当即感谢道。

  “你先生的意思是:冉有和子路二人,其实早已默认了季氏的做法。过来问你先生,只是走形式而已。你先生看出来了,所以指责他们。”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但是!不仅仅这些!乐伯伯!这一篇‘季氏篇’跟上一篇‘卫灵公篇’一样,开篇只是一个引子!乐伯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