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孔门学渣 第987章 有杀身以成仁

《孔门学渣》第987章 有杀身以成仁

作者:我说那个谁 字数:1718 书籍:孔门学渣

  第987章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可以与他交流、向他倾诉的话却没有与他交流、没有说出来,这就会失去一个朋友;把不该说的话向别人说了,这就是失言。有智慧的人既不会因此而失去朋友,也不会说错话。”

  “嗯!这是人生经验之谈!好!”乐歌叫好道。

  “谢谢乐伯伯!谢谢!”曾参应道。

  可以与什么人交流,某些话应该保密,我们当把握好!

  孔子在提醒我们:要有分辨能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交往的,不是什么话都可以向别人说的!交可交之人!交君子!与君子交流可以无话不说!

  “这应该是你先生晚年才悟出来的吧?这应该是他背后教导你们的吧?不然!这种经验是不是与你先生之前提倡的忠、信等理论相违背,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还有!这还是你先生的理论?总之一条!你先生的很多理论,都是一笔糊涂账,我都懒得去整理。我要是整理了,一定会把你们这些孔门学生给气死!真是!应了孔鲤所说的:反正他爹有理!”

  “乐伯伯!”曾参阻止道。

  “好了!不争了!继续往下读吧!让历史上的明白人去评说吧!你先生的一笔糊涂账,一般人是算不清楚的,只有等待那些明白人站出来,才能说得清楚。我怎么觉得:你先生的学说思想理论,就跟天子、君王、贵族家的家务事一样,就是说不清楚明白。总之一句话!反正!你先生孔子说的句句话,都是有理的。明明是自相矛盾,他都能自圆其说!算了!算了!不说了!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什么意思?”乐歌的眉头皱了皱,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有志于仁的人,没有一个为了贪生而损害仁的形象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呵呵!”乐歌道:“你把这一段安排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对上面的话的否定么?是打脸么?你?”

  “乐伯伯!”曾参看着乐歌,应道。

  “上面的一段话,很明显是你先生晚年说的,他很赞同。是不是?而这一段话!很明显是你先生年青人说的。而且!是在他很得志、春风得意时说的。也就是说!当年的他!还以为他的学说思想很正确的时候,才如此肯定的。其实!这要是不是忽悠人,就是他太过于理想主义了!这不是明摆着?让别人为了理想而献身,劝人去送死的么?是不是?”

  “乐伯伯!”曾参看着乐歌,应道。

  他没有反驳,只是当一个听众、旁观者,看着乐伯伯的表现。

  “为理想而死,为仁而死,为人类而死,看起来很伟大、高尚,可我觉得太忽悠人了!人都死了,哪里还有未来?”

  “别人的未来!后代们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总之不是自己的未来!”

  “是!”曾参解释道:“如果我们都不作出牺牲,那么!人类还有未来么?别人还有未来么?后代们还有未来么?”

  “就你那么聪明!就你那么伟大、高尚!好像别人都是傻子似的!”

  “乐伯伯!你说这话太不负责了!你?”

  “我怎么不负现任了?我?”乐歌争辩道:“我是为那些被你和你先生忽悠而死的人负责!他们要是遇见我了,就不会去‘杀身成仁’了。”

  “那都不去杀身成仁,都不愿意奉献,人类都自私自利,还会有未来么?”

  “你又跟我教条了!曾参!”乐歌呵斥道:“我们就这个问题,以前好像争辩过无数回了!我还没有那么老,我还记得呢!曾参!曾子!”

  “乐伯伯!”曾参应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把头低下了。

  “我记得以前跟你说过:道家也有杀身成仁的说法,只是!那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不是为了理想、梦想!什么叫不得已呢?就是在必须去死的情况下,才去死的。而不是!能够不死,却为了理想而一定要死。这?是不是偏激了一些呢?”

  “这个?”曾参这才解释道:“以前!我先生是理想化了。可到了晚年的他!已经接受了道家学说思想,不再为了理想而杀身成仁了!乐伯伯!我这不是?为了编排内容么?才把先生前后不一的思想编排在一起的!正如乐伯伯说的:就让历史去评判吧!让历史上的明白人去评说吧!去判断是非、明辨是非吧!”

  在现实面前,我们可以智慧地面对、处理世事,不一定要做出“杀身成仁”的壮举!不能绝对化思维误导他人去献出无辜的生命!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先生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好使用。住在某个国家里,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什么意思?”乐歌不解地追问道。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磨刀不误砍柴功,先生认为:实行仁德的方式,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凡事得有基础,先跟这些贤者、仁者学习经验,然后办起事来就容易多了!”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乐歌听了,点了点头。

  “是!乐伯伯!”

  “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先生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舜时的《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乐歌皱了皱眉头,问道:“具体解释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