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孔门学渣 第970章 一言可以兴邦

《孔门学渣》第970章 一言可以兴邦

作者:我说那个谁 字数:1687 书籍:孔门学渣

  第970章一言可以兴邦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如果有能安邦治国、实行德政的君主,也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嗯!”乐歌应道。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先生说: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到达理想境界。实现仁政,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

  “嗯!”乐歌点头道:“继续往下读!这些!都是你先生的预测,并不一定准确,只是一个大概而已,属于一家之言!继续!”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起一个带着模范作用,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么能使别人端正呢?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端正呢?”

  乐歌理解道:“你之所以编排以上内容,吹捧你先生的内容,就是为了现在的内容。你的意思是:如果想达到你先生预测的那个时间,就能把这个乱世治理好,就必须如此!也就是你刚才念的文:端正自己。只有大家都如此修炼,都是有道德素质的人,社会就好了!是吧?”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乐歌笑道:“所以说!你先生的学说思想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现实的基础上的。”

  “怎么是假设呢?”

  “怎么不是假设呢?”乐歌指正道:“你先生的学说思想是建立在:假如天下人都如此……然后就天下大同。”

  “我先生说!只要有一部分人,一部分智者、领导如此,就可以带领大家都如此。到时候!天下大同。”曾参争辩道。

  “还不是?假设如此。”乐歌质证道。“可是!天下人都是为生、生存!怎么有利于自己生存他们就怎么做,未来世界如何美好,不光他们的事!你不要把自己的高尚品德强加给天下人,要求别人跟你和你先生等人一样高尚,为天下人着想。别人没有那么伟大、高尚。大多数人心里想的,是自己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活得更好一些!曾参!你醒醒吧!”

  “乐伯伯!”

  “不要争辩了!我不想跟你争辩!继续往下读吧!”乐歌不耐烦地挥舞了一下手臂,说道。

  “是!乐伯伯!”曾参很不情愿地应道。

  “正人先正己”,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冉求退朝回来比平时晚了许多,先生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先生说:什么政事?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什么意思?进一步解释一下?”乐歌追问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先生认为冉求说谎,所以指责他。”

  “什么意思?”乐歌还是不解:为什么把这一段文字放在这里?

  曾参进一步解读道:“这段文字的关键之处是在:‘有政事’!”

  “哦?”乐歌点头道:“解释一下?”

  曾参解释道:“先生认为冉求没有说实话,用‘有政事’来搪塞他。意思是:当官的人不要如此搪塞别人。你以为‘有政事’就是理由了?你没有负责就是没有负责,不要说得冠冕堂皇。”

  “哦?”乐歌点头道:“我好像听懂了!你编排的这段文字,关键就在‘有政事’上面。不要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去忽悠别人、搪塞别人。其实!你是什么事都没有干!名不副实!是不是?”

  “然也!然也!”曾参见乐歌听懂了、理解了,显得很激动,连声应和着。

  “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愉快地应道。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这么长?解读一下?”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先生答道:这句话不可以这样来理解的,但是有这样的可能。有人说:‘做君主的难做,做臣子的更不容易。’如果做君主知道了自己的难做,慎重决策,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先生回答说:这句话不可以这样来理解的,但是有这样的可能。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挑主要的解释一下!”乐歌伸手示意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先生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作为统治者,一个念头、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的结局。”

  “有些绕口,有些婉转,不是很好懂!”乐歌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话,是看情况的。有时婉转、有时直接!乐伯伯!”

  “呵呵呵!”乐歌笑道:“当年孔鲤就说了:他爹说话看心情。同样地一件事,心情好了,会这么说;心情不好了,又会换一种说法、态度!唉!”

  “乐伯伯!”曾参见乐歌如此理解,顿时又着急起来。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