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孔门学渣 第823章 自私者富有

《孔门学渣》第823章 自私者富有

作者:我说那个谁 字数:1812 书籍:孔门学渣

  孔子这次与曾参的谈话,是和盘托出,没有任何保守。

  以前的时候,很多事他都没有说,有所保留。毕竟!他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自己这一生到底有没有意义?自己的学说思想到底有没有价值?

  他的内心是不希望没有价值的,更不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意义。所以!自己的这种怀疑,他是不会说出来的。他要给学生信心,觉得他的学说思想是正确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按照他的学说思想去做事、人生。

  可今天不一样!与曾参公开讨论道家学说了,他不得不和盘托出。他相信曾参,所以才愿意和盘托出。

  以前的时候!他相信颜回,所以在颜回面前他也是毫无保留。

  除了颜回和曾参之外,不是他不相信别人,而是!觉得别人都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他的学说思想。

  其他学生也很优秀,可他们都好像偏颇了一些,不能正确理解他的意思。所以!他不敢、不想跟这些人更深入的研讨学问。跟这些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他大多数时间都是疲于解释。

  都不能解释清楚,又怎么能继续跟这些人研讨呢?

  所以!孔子在这些学生面前,是有所保留的。

  打一个简单地比方:他跟乐歌能在一起研讨他的学说思想吗?

  这是打比如说!他的其他学生自然不是乐歌,都不是跟他唱反调的。而是!这些学生听了他的学说思想后,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就跟他的原意相违背或者有出入,不是原味了。

  所以!孔子与其他人就无法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一句话解释:其他学生虽然很优秀,可都有了自己的学说见解,多多少少偏颇、偏离了他的原意。或者!在他的原意上作出了引申,延伸出新的枝杈、枝叶。

  虽然繁荣了他的学说思想,可好像偏离了原味。

  他的学说思想,是在老子的道学基础上延伸、发展出来的。

  在去东周洛邑找老子“适周问礼”之前,他进入人生的迷惘时期,不知何为人生。可老子向他灌输的道学,他又不能完全接受。所以!他就在老子的道学基础上,延伸出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老子也说了,不管你信仰的是什么学说思想,你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面对现实的。因为你要生活下去,你必须面对生活。

  至于怎么生活,那就要看你自己。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决定了你将选择怎样地人生。另外!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他的不同人生命运。

  你是贵族,你的生活就不同于平民百姓。还有!每个人的遭遇、际遇也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的人生路也是不相同的。

  人生丰富多样,不可能千篇一律。

  孔子的善良,天生就有。孔子的无私奉献,虽然跟善良有关,可多少还是受老子的道学影响。

  以前的时候!孔子就很善良、无私。比如说!在收取学费方面,他就不要求别人全额付款,可以赊欠。可自从听了老子的道学后,他更是坚定了这个信念。

  是啊!你要囤积那么多钱财做什么呢?

  钱财多了,反而不安全。

  事实证明,就算是君王,钱财多了也一样是不安全的。贵族等人也一样,钱财多了都很难一直保持。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栽在上面,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除非!你有绝对的权力,永远有绝对的权力。不然!你的钱财早晚被人抢夺或者怎么掉的。更甚至!小命就没有了。

  可是?你要是没有钱财,捉襟见肘,那个日子也一样不好过。

  比如说!现在的他!他的生活就过得不是很好。要不是学生资助他,他的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因为以前有助于人,那些没有交够学费的学生现在都愿意帮助他。那些有出息的学生,早已把欠下的学费数倍还给他了。另外!还一直愿意资助他。

  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帮助过别人,对别人一点用处都没有,你现在的这个情况别人只会无视。你曾经冷漠地对待别人,你还指望别人不冷漠地待你?

  可不管怎样,要是当初自私一些,多一些积蓄,现在也不至于落得这样地光景。

  自己这一生除了奉献之外,还有什么?

  自己这一生除了教学、讲学之外,还有什么?

  房子?他没有!要不是孔母留给他的祖宅,他现在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积蓄?他没有!

  如果他自私一些的话?他应该是有积蓄的。而且!很多!

  少年时期在丧礼上吹奏,就得到过丰厚的报酬。虽然!那个职业不体面,但很实惠。

  之后开办私学,如果只顾收学费不资助别人的话?不把钱财投资到私学上面,他的收入也一样是丰厚的。要知道!公学收费是很贵的,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你就是收公费一半的学费,你也会成为富翁。

  在鲁国的时候,他的钱财大多用在学堂上面了,用在支付学堂先生的工资上面了,用在资助贫困生上面了。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是很有钱的,给鲁国做官的俸禄还是可以的。要是不为人民服务的话?与贵族合伙贪污的话,收入只会更高。

  周游列国时期,孔子在卫国做官的俸禄也是很高的。要是想存钱的话?也是能存很多钱的。可他没有这么做,钱财都用在学生的身上了。或者说!用在团队的花费上面了。

  总之!一个人只要稍微自私那么一点点,积累财富是很快的。机会来了,财富增长是相当快的。如果一个人过于无私,大公无私,那么!这一生注定贫困。

  曾参与孔子这次深谈后,更加理解了孔子的学说思想。结合孔子对道学的理解,他更明白孔子的意思。知己知彼,他心里有了数目。以后再跟道家辩论的话,他就能够应付自如。

  你不能完全理解道家学说思想,你怎么跟道家去辩论?你不能理解孔子的学说思想,你凭什么去跟道家争辩?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