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笑读朱元璋 第五章 反了,反他娘的!

《笑读朱元璋》第五章 反了,反他娘的!

作者:枫叶寒霜 字数:3285 书籍:笑读朱元璋

  我们今天重新回归到朱元璋当和尚,游方世间的经历。

  此时朱元璋的工作依旧是:和尚。

  而他现在的工作任务却不大相同,相比起前几个月在寺庙中烧饭洗衣的工作来,现在的工作要劳累的多,因为他的师傅和主持派他出了趟差,只是这次出差之时没有任何经费,有的就是一个木鱼和一件破的袈裟,途径任何的花费也不给报销。

  而八哥在出差途中,除了要完成师傅们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而养活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要饭。

  在预防狗撵猫追人喊打的基础上,尽可能要更多的饭。

  这种生活相对于以前在寺庙的生活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而此时我们八哥的年龄也不过十七岁。

  虽然当的是行脚僧,主要目的是边走边乞讨,但是我们的八哥凭借自己的11路汽车,行走的距离却实在不近,他老人家从濠州向南走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游经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今天的淮阳)等地,随后又踏入了鹿邑和亳州。

  最后在1348年到达了他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迈着高高的台阶,看着四周熟悉的环境,听着不远处传来的韵律的钟声,细细吸纳着来自身旁那些三年中不知砍了几茬的青草,他们依旧在风雨飘摇中坚挺的活着,就如同自己在四处叛乱和起义之中,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一样,没有被哪个山大王押去做压寨夫人。

  逐级而上,终于在数个台阶后,我们的八哥走到了台阶尽头。

  展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比之几年前更加破败的寺庙。

  而在寺庙的大门上,赫然悬挂着一张陈旧的牌匾。

  皇觉寺。

  他上次见到这个牌匾的时间,却是在三年之前。

  是的,经过了三年的游方,我们的八哥再次回到了这里。

  他的第二个故乡,寺庙,皇觉寺。

  而在此时,他依旧是个和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赶脚僧。

  唯独不一样的是,这个三年前那个连毛都没有长齐的黄脸瘪三,现在长得已经超过了寺庙主持和他的师父,现在的他再也不怕他们欺负自己。

  在这三年之中,除了身高之外,他的体魄他的阅历早已远远的超过这二人。

  现在的他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孬种,不敢说长的虎背熊腰,但是绝对称得上健壮的年轻人,便是他们三年前被他们亲手赶出去的要饭和尚。

  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寺庙主持和他的师傅不想看到的。

  三年没见,按理说见到故人应该热泪盈眶,但是在我看来,并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有的反而是一脸的蔑视,因为眼前的这个在三年前还只是个能吃一碗饭的家伙,现在一顿就能刨一锅的饭。

  眼前这个曾经的瘪三,今天回来就是来和他们争食的。

  本来就有些粮草不足的寺庙看到这个家伙的归来,应该不会很欢迎,况且这个家伙一跑三年,回来竟然身无分文。

  在这种情况下,寺庙的领导更加不受待见。

  我觉得这时候寺庙里的僧侣们肯定有人会想:你这彪子一跑三年,怎么没死在面前,多一个人又得少分很多饭。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八哥在经历了三年的游历之后,还是回到了皇觉寺,除了身无分文之外,一个长得更大的身躯向师傅和主持交差。

  两光头佬和尚仰头看着眼前这个人高马大膘肥毛长的家伙,两双眼睛应该也是无奈的。

  一走三年,人家好不容易回来了,总不能刚刚回来就又敢人家出去吧。

  先留着吧。

  等有机会了再赶走他!

  笔直的站在两人面前,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师傅,朱元璋高高的抬起他丑陋的脑袋,似乎是在宣示着属于他的主权:空了三年的和上饭,该发给我了吧!

  我饿了,快点开饭!

  我累了,打水过来!

  但是,事与愿违。

  回到皇觉寺的八哥,没有路费报销,没有经费补贴,没有人员关心,有的只是更加繁重而劳累的工作,因为他的个头和身体发育太过良好,所以挑水劈柴,上树抓鸟的使命也荣幸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而这一年,他才刚刚二十岁。

  宏图霸业还只是妄想。

  这三年要饭的经历对于朱元璋的影响是深远而难忘的。一个十七岁基本没有见过市面的毛头小子,独自一人闯荡世界,这种情况要么造就一个懦弱无能毫无建树的废物,要么铸就一个性格刚毅,办事果断的人物,很显然朱元璋是后者。

  有利必有弊,这三年的经历虽然带给他比如身体等很多终身受益的好处,但是同时在这三年的要饭生涯中,同时送给他的还有内敛的暴戾和极度的吝啬。

  叫花子当街要饭,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就受人欺负,内心却异常高傲的朱元璋来说,要饭的经历对于他来说是一生抹不掉的耻辱,要饭途中受人冷嘲遭人唾骂,种种经历绝非朱元璋愿意面对,但是迫于当时形势所逼,要么受骂,要么挨饿,这个单选题摆在他的面前,他只能选择前者,这份压抑和耻辱也只能深深的埋在心底。

  一个身高五尺的男儿,身穿一件破烂的袈裟,手里持着一个破旧的钵,敲着几乎褪光了漆犹如褪了毛的猪一般的木鱼,四处流浪,从看门之人眼中看出浓浓的鄙视和厌恶,却依旧得硬着头皮向对方乞讨,而对方却从自家养的狗嘴里,淘换出几两似白非红的玩意儿丢到朱元璋的面前的时候,他的内心绝对在翻江倒海,恨意连连。

  早已练就内敛性格的他,脸上表情却依旧自然,眼神之中的火光在最深处瞬间点燃,却依然被深深的笑容所遮盖,步伐依旧平静而缓慢,摆在他面前的无论是何物,他都只能强咬着牙,孤独而压抑的做着同一种选择,那就是吃下去。

  因为只有吃下去才能活命。

  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这种情况下,必然造就朱元璋残忍和几近冷酷的性格。

  君子报仇,尚待十年。

  何况种乎。

  我觉得这是朱元璋当时心中所想。

  而在数年之后,他登基称帝,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很多人说朱元璋在当了游方和尚之后,听说有人造反,他就义无反顾的跟着造反,我觉得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错误的,从思想和实际情况上也站不住脚。

  大家不妨想想,此时的朱元璋虽然是当的和尚,但是起码每天有一两口饭菜可以充饥,有家伙式可以吃饭,但是如果当了义军,跟着造反,那要面对的可就是随时会出现在面前的铁马弯刀的元军,那是要掉脑袋的买卖,这种随时会被杀头的买卖不是谁都愿意去做的。

  如果说他一听到有人造反就跟随的话,他又何必再重新回到皇觉寺去当和尚,他完全可以早早的跟着义军去造反,去干掉元朝那帮没奶都是娘的混蛋,又何必徒步走上几千里再回到寺庙呢。

  所以,这一点从根本上就是自相矛盾的,从理性上讲,也是错误的。

  好了,既然回来了,那就既还之则安之吧。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先凑合着过吧。

  ……

  三年的辱,从小的苦,所有的怒,全部都深深的埋藏在他的内心之中,再回到皇觉寺之后,默默无言,只等命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

  而这个机会没过多久,便赫然到来。

  在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不久,一个人的来信寄到了他的身边,此人的名字叫做:汤和。(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在所有跟随朱元璋起兵的人员中,汤和是最睿智也是最识时务的一个,他懂得取舍,拿得起更能放得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成为也是唯一成为跟随朱元璋自始至终,且到最后得以善终之人,此人的很多做法确实很值得深思和学习。)

  汤和,朱元璋从小的玩伴,可以说是发小,他们一起放羊,一起玩乐,一起成长,对于朱元璋来说,可谓真正的知己。

  此时的汤和在起义军领袖郭子兴的帐下做义兵,位居千户。

  史书上没有写信的内容,不过我想也不会太复杂,大致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起义军中做了官,你当和尚也没什么前途,不如和我一起来投奔郭子兴元帅,我们兄弟一起建立功业打天下。

  对于谨慎而多疑的朱元璋见到这封信的时候,多半是犹豫的,因为刚刚回到皇觉寺过上两天安稳日子的朱元璋并没有想过要造反,他从心底是有恐惧的。

  但是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发小是好意,而且看现在天下的形势元朝政府已经是强弩之末,早晚是要被推翻的。

  况且自己也不可能真的当一辈子和尚,因为自己已经有过被撵出去一回的经历,谁也保不齐没有第二回。

  正当朱元璋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师兄悄悄告诉他,义军给他写信的事情已经被其他僧人知道了,正要准备去告发它(从这里更能够看得出朱元璋的人缘确实不怎么地)。

  这下朱元璋没办法了,被逼的没退路了。

  怎么办呢,是造反还是跑路呢,他拿不定主意。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他叫周德兴(同样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朱元璋呼之为兄),他说出了汤和写信的事情,也说出了心中的犹豫,让他帮忙提个意见。

  这周德兴还真不含糊,确实给他提了一个意见,而他的意见是:问问菩萨,看看他老人家怎么说。

  我觉得周德兴这货更是个混蛋,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个意见,这意见比直接造反还要操蛋的多。

  但是奈何朱元璋他老人家竟然听进去了。

  确实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快步走到伽蓝殿,将心中所想一一托出,拿起卦摇了起来。

  第一次选择留下,大凶。

  第二次选择逃跑,又是大凶。

  最后一次选择造反,大吉。

  此卦一处,朱元璋终于明白了。

  赫然转身站起,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火焰瞬间迸发而出,菩萨都支持我造反,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没犹豫了,反了,反他娘的。

  自己的亲爹亲妈是被元朝害死的,自己曾经梦里梦见的十几岁的小媳妇是被元军糟蹋的,自己原本幸福的家庭是被元军迫害的,自己数十年的和尚生涯是被元军给逼出来的,一切的苦与痛都是元军造成的,这种日子也受够了。

  没说的,菩萨给咱面子,咱一定兜着。

  反了,反他娘的。

  随后的朱元璋便打起包袱,离开了寺庙,朝着汤和的队伍奔去。

  八年的和尚生涯就此终结。

  这一年,朱重八二十五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