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帘外拥红堆雪 馆发

《帘外拥红堆雪》馆发

作者:灵小儿 字数:2887 书籍:帘外拥红堆雪

  于归恬静得像换了一个人,稳重矜持,谨遵循化,再不似往日顽样。叩拜天地时,她忍不住抬头偷偷看一眼百里颛,盼望着能得他赞许。可惜百里颛始终目不斜视,面无表情,并未给她任何回应。于归略显失落,眸光暗下几分,但转瞬又是一张笑脸。

  南帝命人呈上早已备好的并蒂莲,装在青瓷为壁白釉为底的瓶子里,端放在喜台之上。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随后,新人各执红绸一端,起身上殿堂叩拜南帝。南帝着金龙衮服,烨烨朝珠,尊于上首。

  不知是于归走得太慢,还是百里颛走得太快,总之两人步伐不一致,步履匆匆的百里颛迁动际时,竟抽脱了于归手里的牵红,红绸坠地,满堂哗然。

  南瞻婚俗里,有新人牵红不能落地的说法,若是落地,尔后婚姻必不美满。

  虽说这只是民间说辞,皇室并不在意,但大婚当日,事事讲究,处处谨慎,总是没错的。

  拥上氍毹双璧人,笙箫迭奏瑞光臻,红丝一系偿心愿,好向三生问夙因。

  如今牵红落,视为不吉。

  这边红绸刚落地,一阵风起,又刮倒装着并蒂莲的瓷瓶。

  但闻“嘣——”的一声响。

  侍人搀扶不及,以至瓷瓶乍破,水浆迸溅,莲花折断成了两截。

  于归呆滞片刻,定定凝着百里颛,几欲落泪。

  台下宾客面露惊色,无一不在窃窃私语,都说这是不好的预照。

  南帝肃穆凛然,不怒自威,吓得百人立刻俯首叩罪,目伐台上看护银瓶的内侍。那是个白面秀气的小黄门,十七八岁,应是头一次参加这般重大的场合,从上台起就束手束脚,畏惧不安,此刻更是被吓得六神无主,近乎瘫软倒地。

  众人屏气凝神,有意无意的看向邕王夫妇,两人脸色铁青,纵有情绪也不能显露。不等南帝开口,陶贵妃已威仪喝道:“来人,把这无用的罪奴拖下去。”便令金吾卫右将军武平皎上前,架走内侍。

  就在我为那小黄门暗暗担忧,怕他血溅当场时,人群里不知谁家孩子,奶声奶气道了一句:“母亲,这个是不是就叫碎碎平安啊。”

  人们侧耳静听那妇人回应:“是啊,岁岁平安。”

  只因这句话,缓和了当场气氛,挽救了那内侍一命。

  我松了口气,继而回头去看于归,真担心她会因此委屈,不顾场合的哭出来。

  所幸,她还是能经得起风雨的。

  不待宾者换上新的牵红,于归兀自弯腰,镇定自若的拾起掉落的红绸,眉目含笑的递回给了百里颛,叮嘱道:“握紧了,可别再掉。”

  百里颛怔仲须臾,忽又莞尔一笑接过红绸。

  这虽于理不合,却无人阻止。南帝转变暮沉面色,抚掌大笑:“太子妃毓秀聪颖,绰有余裕,实乃我朝之福。”

  满堂高呼陛下圣明。

  我觉得有些好笑,真是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情况,南帝喜怒与否,只要称赞他总是没错的。

  就比如现在,明明夸赞的是于归,到头来,却成了南帝的主场,绕个弯又颂了他的圣明。

  南帝稳坐,接受东宫太子及其太子正妃的叩拜。陶贵妃因并未冠后,只能随着三宫命妇,守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主婚者升西阶,启奠雁,执雁者以雁进。銮仪卫备采舆,届合卺时,百里颛位于西,于归立于东,行两拜礼。鸿胪寺官引众官至堂下,以邕王为首,行三跪九叩礼

  宾者回以:“礼毕!”

  如此一番复杂程序走完,才算礼成。

  夜幕星河,我趁着无人留意,独自离席,移步中庭。

  我低着头,踩着落叶漫无目的的走着,抬头间,看到着了一身绛色锦衣的温耳。

  她站在一棵萧索落尘的树下,树的叶子掉光,使我分辨不出那是棵什么树,同样,我也分辨不出她现在的表情。

  我冲她点头示意,她勾唇轻笑,突然开口:“能和我聊聊吗?”

  她是故意等我?还是她等的人没来?

  我犹豫顷刻,还是朝她走了过去。我和她对立而视时才发现,她眼底有泪光闪动。

  夜里凉意刺骨,寒风凛冽,打在脸上如同荆棘鞭抽。

  风吹动她的衣袦,红衣猎猎。

  她道“真是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啊。”

  她的语调平静,我听不出哀乐。我本就是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此时此刻,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合适宜。

  她说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看来嫁给百里颛,她真的不开心。

  我低头看着地面染了霜的落叶,专心去数叶子上的褐黄斑点,以此来分散自己注意力。

  “你看得出我对长极的心意吗?”她毫无征兆的开口问我。

  瞬间的愣怔之后,我才缓缓点头。

  她洒脱的笑了起来,这一笑,泪意泛滥。纤长的手指抚上脸颊,揩去饱满如珠的眼泪,面无表情的对着我说:“那你知道,我见你的第一面便讨厌你吗?”

  我摇摇头,不解询问:“那时你我并不相熟,你为何要讨厌我?”

  这问题让她有一瞬黯然,但很快又抬起眼帘,她笑答:“没有缘由的讨厌。”

  紧随其后的,是一阵微妙的沉默。她神情肃穆地等候我的反应,在一种类似对峙的氛围下,我们四目相对,竟是两两无言。

  我抿抿嘴,坦然接受她的实话,随即吐露隐蔽多时的心思:“那我也跟你说实话,我第一次见你时,也不怎么喜欢你。时间越长越不喜欢,甚至害怕见到你。”

  她似有所动,眼睫蹁跹:“哦,这是为什么?”

  我凝了凝神,重复她之前问我的那句话:“那你看得出我对长极的心意吗?”

  她笑意微滞,沉默下来自嘲笑道:“原来如此。”

  话落,面上浮起一丝惆怅,苍凉之感类似叶上霜。

  良久的落寞,她当即转身,决然离去。

  她走去几丈之外,忽而止步,背对着我朗声说道:“我今天的不自由,终有一天你也会有的。”

  我僵在原地,怔怔望着她的背影。我们并没有说什么,却好像说了好多好多。我当然知道她对长极的心意,她也知道我的。她知道我的不自由,我却不知道她的。

  ————————

  ——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转眼间,我在南瞻又度过一年。

  三月三,上巳佳节,我满了十五岁,到了及笄之年。

  听闻北邱前来观礼的筮宾,依旧还是赫连柏,半月前已至鸿胪寺。

  我初听这消息,委屈得不行,捂在被子里哭了好久,谁劝都不管用。

  我的成人礼,贺格不能来就算了,连纂叔叔也不能来,他们忙,我能理解,可好歹意思一下让阿诏来啊。

  现如今,他们谁都不来,我怎能不难受。

  但哭完后,还不是雨过天晴。

  因我无父无母,又只身在外,为我加髻的人只能南瞻命妇。南帝本有意让陶贵妃做我的馆发正宾,但念及安平素来待我亲昵,边换成了她。

  加髻前夕,朵步忙得脚不沾地,着手替我准备明日行礼时要用的物件,我静坐着看她在屋内走来走去,托着下巴百无聊赖,不时用脚踢踢趴在地上打盹儿的月食,月食自岿然不动。

  我蔫了吧唧的匍在桌上,望着案几上的发笄和罗帕,还有素色的襦裙,脑海里幻想着明日的场景。

  我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更多的是抗拒。不由得嘀咕道:“唉,我怎么就快长大了呢。”

  朵步耳朵灵光,笑语泠泠对我道:“是啊,缺缺都成了大姑娘了。”

  “我才不想长大,长大后,心烦的事真多。”

  朵步仔细叠齐襦裙,漫不经心的说道:“不管你想不想长大,每个人都要到这个年纪。也不管你是年少还是年长,烦心的事,该有的总是避免不了。”

  我翻了个身,面朝内侧,闷闷不乐。花抚察觉我的心思,变着法逗我开心可我就是笑不出来。

  朵步叹息一声,兀地又喜道:“缺缺,你来看,这是什么。”

  我应声回头,恹恹看着她从梨花木的箱子取出小小一件衣裳,缁布为衣,滚了朱红色的锦边。

  我眼前一亮,喜滋滋的跑过去接过衣服,难以置信道:“这衣服怎么还在啊。”

  朵步但笑不语。

  这是我孩提时候穿的童子服,年代虽久,仍平整崭新,找不出一点褶皱。,我拎着这件彩衣反复比对,乐乐陶陶的转了个圈。窄细的袖管,短短的下摆,我玩心大起,强行将手塞进一只袖子,然后举起手去给朵步看。

  我摸着衣襟,感叹不已:“这衣服真小啊,我都穿不下去了。”

  花抚好笑道:“这衣服应该是公主七岁左右穿的,公主如今都满了十五,自然穿不了。”

  我默以为然,朵步却摇摇头,纠正道:“不,这是缺缺五岁时候的穿的。”

  我和花抚同时惊讶出声:“你怎么如此笃定?”

  她淡然道:“猜的。”

  ——

  翌日清晨,我尚在迷糊中,便被朵步不由分说的掀开被子拎去沐浴更衣。

  我打着长长的哈欠,朵步和花抚一左一右,服侍我换好采衣采履。

  待一切准备就绪,就静坐在东房内等候安平来为我馆发。宫中送来的曲裾深衣,又宽又大,套在我身上犹如套了一个笼子。

  朵步来替我撑衣,束带之际捏了捏我没什么肉的脸,皱眉道:“怎么又瘦了,饭都吃去哪儿了。”

  我呵呵笑道:“吃了不长肉,这多好啊。”

  她瞪我一眼,我讪讪闭嘴。

  女子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有二三加。冠笄盛于盘中,有司执之纷繁钗冠。

  金编钟、编磬的声音响彻云霄,此刻演奏的正是中和韶乐。

  我站直了腰板,等着安平上钗冠。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安平开始替我簪发,口中念念有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介尔景福。”

  安平的声音宛若黄鹂一般动听,我听得朦朦,又听她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