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帘外拥红堆雪 三十二章 猎杀

《帘外拥红堆雪》三十二章 猎杀

作者:灵小儿 字数:2893 书籍:帘外拥红堆雪

  端坐正首的陶贵妃很是威仪,红唇朱钿,神态谦和温婉,着一袭藏青色锦衣,衣裙柔和垂顺,坠落到地上。这衣服看起来颇具质感,上面的纹饰是金线织成的祥云,中间杂以细细碎碎的莲花图案,在灯光映照下灿然夺目。

  陶絮儿坐在陶贵妃右侧,乖巧异常,倏而低头从玉盘里拿出一个橙子,剥干净皮含笑递给了陶贵妃。陶贵妃欣慰的含笑点头,凝了她一眼,然后十分自然接过橙子。

  我百无聊赖地嘬了一口菖蒲酒,悠悠吃着面前的茶果,安平递过来桑葚、樱桃,我看了看,都没有动。

  陶贵妃环顾四周,忽而问道:“其他几个丫头呢,怎么不见于归和安康。”

  安康的母亲申氏颇有诚恐之色,立身回道:“多谢贵妃记挂。小女安康顽劣不堪,恐带她来扰了贵人庆节雅兴,只将她留在府中,并未让她随行。”陶贵妃浅笑:“这是哪里的话,

  安康那孩子我看着最是温婉可人,怎会像你说的这般。娇娘啊,你不会是担心安康模样生得太好,担心你的宝贝女儿被人惦记吧。”

  申氏福身,嘴角上扬:“娘娘说笑了。”

  陶贵妃秀眉轻挑,朝她略略颔首,默以为然,忽而偏头去问邕王妃:“芒儿呢,怎也不见她。”

  芒儿是于归的小名,不知是不是叫起来拗口,所以一般不常用,只有长辈们寒暄时会这样唤她。

  邕王妃转身向她,旋即低眉顺目地轻声回答:“贵妃娘娘,您也晓得芒儿这丫头是个坐不住的,臣妾也不知她去了哪儿。”

  邕王妃这话是真的,半点不掺假,她确实不知于归去了哪儿。

  陶贵妃眸光流转,细长白嫩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陶絮儿的手背,讪笑道:“莫不是又去找太子了吧。”

  邕王妃面露羞赧,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四下安静,只听见陶絮儿的声音。

  “姑母总教导絮儿,说女子应当矜持,尤其的未出阁的女儿更要学会自重自爱。举手投足,站立坐卧,都得拿捏妥当,万不能失了态,让人轻看。不过絮儿总觉得这样太过约束,反而羡慕于归郡主。像郡主这样率真主动,随心所欲的性子,才最为难得呢。”

  我知道,她又有拙见要出。

  果不其然,这好话才说完,接着便是句句废话。

  “不过王妃,您还是该秫秫郡主性子的。再活泼开朗,也不能不顾场合,不顾时宜。像今天这样冒失摔倒在众人眼前,实在有失女子体态。毕竟也是宗室贵女,凡是还是多注意些好。”

  陶絮儿这人真不是我诋毁她,惯会挑刺,总拿挖苦讽刺别人为乐趣,且事事要出风头。

  就拿现在来说,不说话谁会拿她当哑巴嘛?

  明明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喜欢百里颛不敢说不敢行动,偏还爱指摘别人,话里有话实在烦人。

  殿内静谧如雾,每个人都各怀心思,看戏的看戏,说笑的接着说笑,实际上都在竖起耳朵听动静。

  我看着陶絮儿洋洋自得,实在可气,仗着有人撑腰,她竟这般欺负人。我瞪了她一眼,正欲开口替于归驳回几句,却教安平拦下。

  安平紧紧拉住我的手,我偏头看着她,她冲我摇了摇头。

  我顿了顿,只能作罢。

  我知安平是好意,她是不想让我惹事。我虽心下难平,可也得分清局势,作为异国质子,在人家的地盘上自是人微言轻。如若贸然开口,不仅帮不了于归,反而会给自己和她找麻烦。

  真讨厌这样的场合。

  ……

  “住嘴,于归郡主也是你能评头论足的。我看我是太纵容你了,让你不知天高地厚。”

  陶贵妃假意瞪了一眼陶絮儿,脸上不见分毫责怪,转过头时,依旧笑得云淡风轻:“王妃莫要见怪,这丫头虽说话直,可句句都是真心实意为了芒儿着想。你……”

  “贵妃娘娘——”

  邕王妃突然开口,语气凛然。陶贵妃怔怔望着她,犹自不敢自己相信说话会被人打断,且那人还是看似唯唯诺诺的邕王妃。

  安平一颗樱桃樊素口,好似周围事物都与她无关,风声雨声嘈杂声,声声隔断。

  我凝了一眼邕王妃,只见她神色安然温和,情绪恢复正常。她莞尔笑了笑,温声细语,缓缓开口:“我家芒儿的性子,确实活泼。她年纪尚幼,做事难免会有不妥之处,但这也没什么。我和她父王就她这么个独女,平日里娇纵她些也无不可。即使她闹了笑话,那也是该我这个娘亲来说教,还容不得旁人置喙。”

  话音落,满堂皆惊,便是陶贵妃也没想到娴静温柔的邕王妃,绵绵柔语,竟也能话里带刺。脸色阵青阵白,难看得紧。

  我暗暗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于归阿娘,你挺不错的。

  张美人素来爱与陶贵妃较劲,见邕王妃拿话噎了她,高兴得都快笑出声了,十分附和邕王妃。掩嘴偷笑,兀地道:“于归郡主是邕王独女,又是日后的太子妃,身份高贵,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议论的。贵妃想来也是清楚,不过关心则乱,才会犯越俎代庖吧,王妃可别往心里去。”

  邕王妃笑了笑了,并未搭腔。

  啧啧,真是没有硝烟的战火啊。同为女子,何苦来哉。

  我跪坐在软席上良久,腿脚不禁有些发麻。刚想挪了位子,换个舒服姿势放松放松,却听见一阵异常的杂乱声从外响来。我停了动作,仔细分辨,这动静又可分好几重,有远处多人喧嚣声,也有殿外的纷踏脚步,隐约听得几声厉吼,似在吩咐侍卫做什么。

  外面纷纷攘攘,陶贵妃玉容骤变,大声喝道:“外面发生何事,竟如此喧闹。”

  即时,一个小黄门步履匆匆的从门外赶来,跪在地上急急禀报:“贵妃娘娘,是历坤阁走水了。”

  走水?什么是走水?

  我尚在懵智,身边的安平却顿时警觉,蹭的一下站起身来,神色很是惊慌。殿内的几个贵妇人也接踵起身,惊恐的看向陶贵妃。

  “娘娘,这可如何是好。”

  陶贵妃也是惊诧:“怎么会走水,火势大不大?”

  我终于听明白,原来走水就是失火了啊。要不说汉人用词讲究呢,字面意思还得要人反着理解。失火就失火嘛,干嘛要说走水,弄得我以为是水堤塌陷,吓出一身冷汗。

  我顺了顺胸口,长长舒了口气,虚惊一场,虚惊一场。

  咦!不对,着火了,哪儿着火了?历坤阁,那长极不是在哪儿嘛?

  我回过神来的第一反应竟是这个。

  我迅速起身,趁着动乱直奔到阁门处,略略开启,朝外望去。

  历坤阁方向果然是火光晃动,隐隐听见呼嚣,只因隔得远了,我听得并不清楚。

  此时一名历坤阁近侍飞驰而来,一路大声疾呼:“行宫里潜入刺客,纵火行凶。陛下有令,众人闭阁勿出,阁中宦者持械拱卫,不得擅开阁门。”

  “陛下呢,陛下在何处?”

  “回贵妃,陛下已由太子殿下和永河王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起火原因,是琼林苑内混进前太子余孽,这火便是刺客所放。目前火势虽大,但还危及不到楚嬛殿。金吾卫收到消息,未几便会赶来,贵人们不必担忧。”

  果然打劫还得趁火,火壮歹徒胆。

  这些刺客也真是,你有本事来行刺,有本事别放火啊,非得破坏财物。

  我将门紧关上,回头看时,安平已经苍白了脸,欲破门出去,陶贵妃呵斥不准,又命人止住她。随即,邕王妃便镇定自若的吩咐殿内几个小黄门去将楚嬛殿阁门阖紧关闭。

  心里突突的跳,不知为何,我会如此惊慌害怕,一门心思的想要去历坤阁,虽然我去了也没什么用,但还是控制不住脚步。

  趁着没人注意,我绕去后殿,径直出了门。

  刚至花园中,便撞见一队金吾卫,领头的正是武平皎。他没看到我,只疾步朝历坤阁奔去,我立即跟上,拦在他面前:“武将军,你可曾看到长极?”

  武平皎急忙收步,借着灯火瞧见是我,明显讶异:“缺缺公主,您怎么在这儿。外面不安全,怎么不待在楚嬛殿内。”

  我神色凝重,并不停步,只简单作答:“我担心外面情况,所以出来看看。”

  武平皎哑声沉沉:“现在外面到处都是刺客,极其不安全。来人,护送公主回楚嬛殿去。”

  “不,我要跟你一起过去看看。”我断然拒绝,态度坚决。

  他要务在身,自然没时间和我闲扯,迟疑片刻,眼看三言两语说不动我,便也只得由我去了。

  “那请公主紧跟着属下,万不能走失。”

  我连忙点头,赶紧跟上。

  黑夜里传来尖锐的哨音,宫娥内侍奔走于琼林苑的各个角落,院子里乱得可怕。小经上躺着几具尸体,有刺客的,也有羽林军的,身下大滩的血迹发出铁锈一般的腥味。

  我看着血,腿脚有些发软。

  不知历坤阁里情形如何,长极有没有事。

  火星攒得很高,这边的楼阁已被烧去半壁。此时火光冲天,灼热感扑面而来。

  “怎么会有刺客呢,其他人都去哪儿了?”

  武平皎来不及回我,步子迈得飞快,我竟然有些跟不上。

  我随武平皎进入东苑,绕过一个湖便到了历坤阁。我心跳得又狂又乱,等进了内殿时,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尸体,全都是黑衣壮汉。

  鸦鸣桑树巅,狗吠深宫中,诡异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

  近半尺厚的朱漆大门缓缓摇开,哗啦一声,带着渗人的金铁咯吱响动。我顺着青石台阶缓缓看下去,花坛处满地尽是斑驳血迹,纵是死尸和残肢已拾掇干净,仍旧是浓紫腥臭得骇人。

  南帝等人已经移去他处,这里剩下的都是救火的宫人和侍卫。

  隔着人群,我看见了长极。

  他僵冷着面孔,浑身都是杀气,半边脸没入昏暗的暮色。

  幸好,他是无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