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帘外拥红堆雪 三十章 榴锦年年照眼明

《帘外拥红堆雪》三十章 榴锦年年照眼明

作者:灵小儿 字数:2663 书籍:帘外拥红堆雪

  安平与我说过,南瞻有五大节日,簪花节,端午节,中秋,除夕,还有上元节,都是顶顶重要的节日。

  端午在南瞻也叫五月节,各地进给宫里的“端阳贡”,每年都要装满几十辆马车。

  马车载满礼品,行过宣武门,绕过傩胜街,穿过长长的宫道运到国库里去。

  昨夜七八个小黄门端着大大小小的托盘来展华宫时,我极为热情的招呼,财迷的想着这都会是什么宝贝。我耐住性子领完旨,等人走后,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红布遮住的托盘。

  可见着东西后,不由得大失所望。

  我还以为能是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什么的,怎料到会是这些寻常物件。盘子里包罗万象,有纱、葛、扇子、香饼、香包、香袋、宫珮,还有紫金锭、蟾酥锭、盐水锭等避暑药品。

  我拿起个香包嗅了嗅,一股刺鼻的药草味扑面而来,我赶紧放下,又撑开一柄折扇,摇晃两下感叹道:“我宁愿全都是些吃的。”

  百越之地进献的荔枝、杨梅、赣州的菱角、桐密的香瓜、龙眼,鄱镇的腊鱼烧鹅,这些吃食,光想想我都觉得流口水。

  花抚轻笑,边收拾恩赏边叮嘱我道:“这些虽非至宝,但也都是精细珍贵的好物件。且是陛下赏赐之物,是皇恩浩荡,公主万不能胡说,尤其是在外面。”

  我乖巧的点点头,继续扇风。

  看着花抚为节日忙得热火朝天,我忽而想起北邱的伊慕额节,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

  五月中旬,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为养满两年的马驹打上烙印,挤下的牛乳熬煮成奶豆腐,到了夜间,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吹着铁笛,拉着马头琴,喝着新做的马奶酒,吃着奶豆腐和烤全羊,真是畅快极了。

  今年,是我来南瞻后过的第二个端午,南帝将庆贺地点定在了琼林苑的行宫。

  其实南瞻的端午也挺好玩的,能看龙舟、吃粽子,还有好看的五彩珠串戴,但因有太多礼仪规矩要守,就觉得没那么有趣了。至少在北邱,我能过得自在一些,守的规矩少一些。

  翌日清晨,花抚早已替我打点好一切,所以我并无多少琐事需要烦心,得以轻装上阵。

  到了琼林苑后,我向安平打了招呼,便径直去找于归。

  我本以为允康和安康也会来,可寻觅半晌,也没有见到她们身影。

  我在昱池边上寻到于归时,她正和赵青鱼、盛云姜在玩投壶。

  我兴高采烈地提起裙摆向她跑去,谁知青石板上有水,我脚下不稳,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哎呦,我的天哪。”我躺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

  疼就算了,关键还好死不死的倒在了陶絮儿脚边,朵步见状,急忙上来扶我。

  真丢人,真丢人啊~

  陶絮儿毫无掩饰的笑出声来,我又羞又恼,抬头狠狠瞪了她一眼。

  “公主殿下,怎么行此大礼,您这是要折煞我啊。”。

  哼,当然是折煞你了。

  她抃笑着伸手来搀扶我,我不看她,由着朵步拉我起来。

  我若无其事的拍了拍手,潇洒依旧。

  我绕开陶絮儿,直接踱步去于归那边。盛云姜率先看到我,我向她做了个噤声动作,她会意点头。我悄悄咪咪的走过去,趁于归不注意时,猛地拍了一下她的后背,于归吓得不轻,尖叫着抖落手上的箭支。

  回头见是我,笑得分外明朗。

  她作势要来打我:“好啊你,居然敢吓我。”

  好在我身手敏捷,闪身躲过,让她扑了空。

  我笑道:“允小五和安康呢,怎么没有看到她们。”

  于归*回我:“她们来不了。”

  话落随手投了一箭,没进铁壶。

  我追问道:“为何来不了?”今日来的女眷那么多,凡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都有资格参加,为何不见欧阳家的人。

  于归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我好像明白些什么。

  陶絮儿袅袅婷婷的跟了过来,拿过盛云姜手里的箭,抬手投了出去,正中壶口。

  小黄门朗声报数:“进六筹!”

  陶絮儿眉眼盈盈处越发得意,头上的宫玉簪子在太阳底下显得好生妖娆。她靠我靠得极近,忽而微露皓齿,我没问她,她却偏要开口:“公主是在找允康和安康?您还是别找了,她们不来了。听闻安康生了病,不宜进宫。而允康那个小庶女是没资格参加这样的宫廷宴会的。”

  我白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只回头凝着于归,她向我点了点头。

  我心下了然,再不来提起此事。

  盛云姜兀地开口,望着我发髻上的簪子道:“这艾草簪做的真巧,很是清新雅致,是公主自己做的?”

  端午这日,凡为女眷头上皆戴五毒簪、艾草簪,或绸布制的老虎簪。

  我摸了摸发髻上的簪子,礼貌回答:“不是,这是昨夜允康送给我的。”

  这簪子外形虽谈不上多好看,可胜在味道清新,是用新鲜艾草叶编织而成的。允康说艾草簪可以辟邪驱虫,带来好运气,我便兴致勃勃的戴着了。安平瞧见,也说允康做的精巧雅致,将她大肆夸赞一番。

  于归拔下头上的老虎簪,急忙道:“我也有一个,也是允康送的。”我俩相视一笑,各自炫耀着彼此的簪子,笑声之大,一园装不下。

  偏这陶絮儿,仍没什么象牙吐出来:“破木荆钗,也好意思送人。”

  我自然也不会理她,只顾和于归讲话,但陶絮儿却在阴阳怪气的说些酸话,得意洋洋地同别人炫耀着陶贵妃赏赐的什么金贵玉簪。她炫耀归炫耀,竟也不忘挖苦一下别人:“想必公主已经得到陛下不少赏赐吧,怎么不见公主戴呢,竟还戴着这般丑陋低廉的簪子。若是传出去,被有心人拿此说项,还以为公主在我们南瞻受到薄待呢。”

  我知道她意不在我,而是针对允康,但我听得实在心烦。

  我勾了勾嘴角,也学着她的做派,提高声音对于归讲:“天生丽质的人,便是布衣荆钗也是受看,不像某些貌拙心丑的,即便戴着金步摇也貌若无盐。”

  陶絮儿吃了瘪,脸色微变。仍在强作镇定。

  于归补刀:“偏还爱卖弄,也不知何处来的底气。有见过在凤凰面前夸耀羽毛漂亮的乌鸦吗,真是可悲可笑。”

  众人纷纷掩面轻笑,陶絮儿挥了挥袖子,气冲冲的走了。于归轻声嘀咕:“谁知道她是不是又去找陶贵妃告状了,这个陶絮儿,我真是从心底里厌恶她。”

  见她走远,我突然觉得心情大好起来,跟着于归她们玩起游戏。

  赵青鱼又和我较上劲了,我也不知是不是那次打马球惹着她。从那以后,她每次见着我,脸上虽是笑意浓浓,我却感觉不到半点和善。

  她拿着箭,轻轻一掷,便入了壶心,唱数的小黄门高声道:“十筹”。

  我吞吞口水,瞄准壶口轻投出去,嗯,很好,没中!

  投壶看似简单,实际不然。讲究心静手准,这比骑马打马球难多了。玩了半个多时辰投壶,我输了赵青鱼好几场。我甚是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投壶游戏上我确实逊于赵青鱼一筹。我也选准目标,站稳了身子,可接连投了好几次都没进,她却箭无虚投,每每准入。

  于归见我输得凄惨,不但不为我鼓劲助威,反而嘲笑我是个只知道使蛮力的兵撸子。

  在我输了第五场时,安平身边的伍嬷嬷和陶贵妃的曹宫令前来寻人,告知我们该去忙正事了,我只得恹恹的放下手中投剩下的两只箭。

  本还想着要积累经验,再来反败为胜。看来是没机会了。

  赵青鱼水汪汪的杏眼凝着我,未语先笑:“看来公主还是擅长打马球啊,毕竟投壶可不能抢。”

  啧啧,这人还真记仇。

  明明是你先欺负的允康的,居然还成了我的不是。我咧着嘴冲她笑笑,没有与她拌嘴,欢快的跟上于归脚步。

  琼林苑内装置一新,尤其是楚嬛殿的装饰很是炫目。宫娥们将彩幡和花胜系在亭楼高阁上,殿前几株三人合抱大小的老树上也挂着五颜六色的香囊。

  到了端阳这日,宫中总会大摆“粽席”,一日吃食几乎全是粽子。

  陶贵妃率着后宫嫔妃和宗室贵女去了郦乐阁,亲手制作五毒荷包还有今日要吃的粽子。

  我做不来细巧的荷包,便随着于归去包粽子,这活儿不用费神,过程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繁琐,我应该能够胜任。

  于归抓起把米捏在手心,一脸苦大仇深,一边包一边碎碎念。我把手插在湿漉漉的米里,玩的不亦乐乎。

  这包粽子有何难,不就是拿根细细的棕榈叶子缠紧一坨包着糯米的叶子吗。我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包粽子,凭着我多时绑人的经验和超群智慧,定能很快学会。

  只是,我好像低了这项工作的艰难程度。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捯饬半天竟一个也没包成功,便是于归这个心不在焉的家伙包出的粽子也比我的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